养成教育的六化策略分析论文

时间:2021-09-12 09:20:4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养成教育的六化策略分析论文

  一、养成目标序列化

养成教育的六化策略分析论文

  对每个阶段孩子养成教育的内容与目标,作为班主任,要做到心中有数,形成序列:小学六年,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达到什么目标,每一年要做什么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每一月都有哪些活动、怎么做,每一周从哪里抓起,每一天要说什么做什么,等等。关鸿羽提出对孩子提要求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所以一周一主题,螺旋往复;即使主题相同,随着年级的增高,要求也应相应提高。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要注重多给他们讲解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益处,使他们在脑海中有一个简单的构思;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则要注重他们人格品格等方面的培养。

  二、规则制定生成化

  严格的班纪班规“过分强调制度和他律作用的教育,扼杀了小学生主体性和自我教育的发挥”,从而导致部分小学生的口服心不服。因此,作为组织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真正体现“学生是养成教育的主体”。比如:课间,教室里正吵闹,教师没有当场制止,而是立即组织班会,抛出了关于课间吵闹的话题,让大家谈谈刚才课间身处教室的感受,说说你希望课间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并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提出《课间教室文明公约》。因为《课间教室文明公约》是学生全程参与拟定的,因此,该约定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得到学生的高支持率。

  三、操作指导程序化

  对孩子有了明确的要求,不一定等于他们就能按照要求去做了,因为他们很不习惯,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顺利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对于那些较复杂或模糊的事,教师还可以设计一套程序让学生便于操作。比如,关于问候礼仪,有位老师引导学生:同样是主动问好,但有很多种情况———或者出于不好意思,碰到老师低头走过,嘴里也说“老师好”;或许出于无意,碰到老师随口而出“老师好”;或许比较有心,碰到老师,停下脚步,看着老师说,“老师好”;或许做得更到位,碰到老师,停下脚步,立正,行队礼,说“老师好”。请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好?答案是非常明确的,于是总结出问候操作程序:“一停步,二行礼,三问好”。正因为有了这样细致的程序化指导,孩子才能把一声问候做得如此到位。

  四、强化训练趣味化

  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最基本的方法。这也是关鸿羽教授最为重视的方法。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训练。通过趣味化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这种信心和毅力。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儿歌、喜欢游戏。例如在整队的时候,在操场列队准备做操的时候,让孩子们做些简单的游戏,比如“眼疾手快”———让孩子们看着老师的手势迅速地报出相应的数字,老师的手随意地迅速地变换着“1、2、3、……”孩子们的眼睛则紧紧地盯着老师的手,高兴地报着数字,嫌整队等候动作慢的孩子于是在快乐的游戏中很快地度过了这一时光。因为所出的数字变幻莫测,所以这个游戏屡试不爽。忙着玩游戏的孩子当然也不用担心他无聊地顾自玩儿,影响了纪律。

  五、激励机制多元化

  使期望行为更易发生的方法之一就是为行为的结果安排“效果激励”,所以在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时,我们往往都会根据学生的年龄采取一些相应的激励形式。从奖励的.内容来说,我们采取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及参与激励、荣誉激励、情感激励等。比如参与激励,学生只要在放学排队时,做到符合要求,又快又好,就能争取到做领队的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从评价的对象来说,我们除了关注学生个人,还特别关注集体的力量。比如,就餐的时候,学生都被要求安静有序、节约不挑食、桌面整洁、餐具整齐;若某组成员都做到了,就能获得文明积分奖励。这样评价的目的就是用组内集体的力量,让组内孩子们之间,相互督促,相互约束,做最棒的自己。

  六、行为习惯人格化

  在养成教育中,“如果只关注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而不关注习惯背后的价值观,那么养成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育专家孙云晓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说:“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应当是人格化的,而非技能性的。”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养成教育的方法,通过养成目标序列化、规则制定生成化、强化训练趣味化、激励机制多元化、行为习惯人格化等具体操作,就能实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性,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养成教育的六化策略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石油工程信息化需求与建设策略的分析论文06-12

巧用实验策略培养学习潜能的策略分析论文12-15

小学音乐想象能力策略分析论文11-14

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分析论文11-14

小米社区的互动营销策略分析论文10-10

电网运行方式管理策略分析论文12-03

国际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毕业论文10-04

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策略的论文10-08

高中地理教学互动策略分析论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