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时间:2021-09-20 12:28:3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 要】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不同于以往的实验室模式,市场化运作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管理的有效方法。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中要突破过去管理模式的框架,构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自我发展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训基地水平。

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关键词】实训基地 运行机制 培养模式

  一、实训基地的分类和功能

  从实训基地的依存关系和社会功能上,可以将实训基地分为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两种。校外实训基地主权属于社会实体,学校与实训基地之间是合作关系,学校不拥有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权(或部分拥有)。校内实训基地主权属于学校,学校拥有(或大部分拥有)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权限。

  校外实训基地具有独立进行行业领域内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社会实体的运作行为,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原型和宿主。校内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是提供基础理论和实践教育,提供社会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所以,校内理论教学(基本素质培养)、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缺一不可的人才培养环节。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构建一批高水平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和行业企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功能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学科式教育,其重点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性适用人才,这就注定了其培养模式的不同。教学重点也从理论型教学转移到了实践性教学上。所以实训基地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场所,从校内实训基地到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过程,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这其中,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训场所建设和运行的关键所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满足以下功能:

  1.满足基本理论的实践教学需要。这就类似于传统的实验室,通过试验环节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如电工、电子,模拟、数字电路等。通过实验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完成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

  2.满足技能性实践教学需要。技能性实践教学就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对设备操作、软件编程、系统设计等实践性专业课程的教学。这类课程往往是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项目,是各技能点的具体体现。

  3.满足综合性实训的教学需要。综合性实训是对学生各技能点的整合,是解决具体问题或业务操作的完整流程。这部分训练项目有的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有的则需要到真实的行业实体(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此类课程对实训基地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模拟或真实反映行业企业的真实运作环境,甚至校内实训基地具有行业企业相同的社会功能。

  4.满足学生技能发展和特长训练的'要求。往往有些学生在专业领域有更强的技能需求或创新意识,实训基地要为这些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和创新环境。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实践水平,完成创新成果,提高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和声誉。

  5.满足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需要。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要和行业发展紧密联系。通过不断参与专业领域内的实际工作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技能水平。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功能。

  6.满足科研、研发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科研项目转化、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科研工作也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一,而且科研工作对教学、社会发展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实训基地应成为学校科研、产品设计研发的中心,通过一定的渠道,加快成果转化。

  7.满足社会服务的需要。社会服务是指除全日制人才培养以外的对社会开展的技术、培训、支持等方面的服务。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为社会企业、实体开展技术服务,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的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8.实训基地应具有自发展能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而且实训基地要与行业发展同步甚至超前。这就要求实训基地要能够自我发展,而不是靠外部的不断投入来进行发展。无论在设备、开设的实训项目还是管理体制上都要能够体现自我发展的特点。否则,实训基地就变成了沉重的负担,而且逐渐老化失效。

  三、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教财〔2004〕9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创新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原文如下: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可以由学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建设,也可以由地方政府统筹建设和管理;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在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筹集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参股、合资、合作等;实训基地要实行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在管理和运行上要相对独立,以使其增强活力和自我生存的能力。实训基地要探索建立资源共享、自主发展的新机制。不仅要完成对学生的实训任务,还应主动面向市场,开展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开展技术服务,使其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

  文件中对创新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引入市场机制、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建设成相对独立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结合文件要求和其他成功的案例,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训基地的主权归学校所有,但组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积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采用合作、合资、股份制形式等组建相对独立的实体,除给予一定的投资外,更要制定相关政策,使实体有更灵活的管理机制和发展空间。积极为实体创造融入市场的机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和技术培训等业务。

  2.实训基地要积极面向市场。不仅要不断开发出新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实践训练项目,更要把开拓市场作为实训基地生存和发展的主线。整合资源优势,人力优势,积极开展对外服务,产品研发,自主创新,发挥高等院校的师资、科研优势,在行业领域内以高新技术和创新意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3.实训基地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完备的实训设备和场地设置,有具有竞争力的师资(教学、科研)团队,同时吸收有市场运作经验的校外人员参与到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作中。实训基地的管理要体现信息化,有完备的对外宣传、内部管理、奖惩机制。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区域内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研发中心。

  目前比较成功的经验有公司制、校办工厂加实体等形式的实训基地模式,具体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专业的特点来进行设置。相关学校的管理体制是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建立和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涉及到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利益分配等问题。

【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培养模式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铁路特有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索10-10

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论文02-08

校内实训基地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研究09-03

关于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的论文10-09

校内实训基地信息化系统建设实践研究10-10

建筑工程技术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创建论文02-01

建筑工程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论文12-17

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07-12

递进式实训教学模式在电子专业实训实践研究论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