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过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论文

时间:2021-09-27 12:19:5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实现“过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论文

  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原“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被改造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称“过控”专业)。2001年9月,教育部批准成立了首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专业更名是发展的需要,这是全国近50所高校本专业同仁们的共识,有关学校对过控专业的发展方向也一直在积极地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不少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2004年在昆明召开了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会议的决议。按照国家教育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总体要求,经过多方调研,结合我院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和用人市场的需求,对过控专业的人才培训既要重视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又要注重做学、做事、做人的协调发展;既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又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考虑个性的发展,以应用为主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实现“过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论文

  一、“过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全国过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高金吉院士指出“过控装备与控制工程是应用于大型过程工业的复杂系统,……需要由诸多学科专门人才的学术团队的共同协作和努力”。过程工业学术团队主要由过程工艺、过程机械和过程控制等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成员应具有较为宽厚的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在团队的分工合作中发挥特长和优势。对于跨学科的有关专业知识要有概略了解不宜求深。

  过控专业名称中的“装备”涵盖面很广,实际包括了机械和控制仪表,而且过程机械本身就相当宽广,它包括了各种流体机械、承压设备与管道等。既有动的,又有静的,还涉及过程工艺原理。本科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过程机械及其基础理论已属不易。若跨学科专业面过宽,对于毕业生显然是不利的。就过控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工作性质而言,过控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立足机械,主要面向化工行业,具有较为宽厚的机械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过程机械设备的高级技术人才。明确和强调培养机械工程师,而非工艺或控制师,因后者均有相应本科专业,企事业单位中的有关工艺或控制技术工作实际也不会让过控专业毕业生去做。过控专业中的工艺或控制类课应是为机械服务的,是为使机械更高效、更可靠。所以过控专业工艺和控制类课不应该喧宾夺主,名不副实,否则容易造成假象,因为“控制”是热门,许多考生是奔控制而来,一旦接触专业实际,会有失落感甚至不安心专业,影响学习积极性。而实际过控专业所学的控制理论也是有限的,毕业生不可能独立承担控制技术工作。

  二、“过控”专业的知识结构及其特征

  过控专业的知识结构有三个层次: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是建立在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之间起桥梁作用。根据本专业指导委员会关于一体两翼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应该以过程装备为主体,以工艺技术及过程控制为两翼。

  过控专业人才培养应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教育,淡化专才教育,増强适应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工程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加强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注意学科前沿知识教学,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基础化、素质化、综合化、能力化和个性化等特征。

  三、实现“过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1.更新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的化工机械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不尽合理,教学内容显得陈旧,因此应优化课程设置,根据“一体两翼”的专业定位建立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实行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多学科交叉,以适应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弹性大、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需要做如下改进工作:切实淡化专业界限,构建相近专业公共基础课模块;相对减少专业课占课内教学总学时的比例;减少必修课程的学时和门数,増加选修课程的门类、门数;减少理论课教学时数,増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时数,积极创造条件,増大实验、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及毕业环节的学时比例,増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増加知识综合性课程,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加强计算机、外语、人文基础教学,保证计算机、外语教学不断线,提高学生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提高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起点;组织选用优秀教材,更新丰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2.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传统的知识继承加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和单一板书的教学手段,已显然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尤其是各门课程学时减少后,教学难度更大。为此,在调整教学内容的同时,应在教学手段上多下工夫,尽可能采用现代教学方法,使内容更加形象化、讲解更加生动化。应做如下变革:结合过控专业特点,进一步加强案例教学細倡讲思路、讲方法、讲要点,积极实践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创造条件逐步建立相应的模拟实验室,探索模拟教学的新路子;大力推进电化教育,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开发编写系列多媒体软件,努力解决利用黑板甚至挂图也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对原有的实验装备进行改造,増加数据自动采集和性能控制方面的内容,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増加学生参与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动手能力。

  3.探索变革休学制度以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现行的休学制度,学生过于受约束,不利于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也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因而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新时期过控专业人才培养的休学制度必须逐步地向准学分制(最终为学分制)方向迈进。为此需逐步探索和深化这几方面的工作:实行学习期限弹性化,学制4年学习期限3~6年,学生具有选择学习进程的自主权;逐步推行选课制(包括跨学科选课)建立学生自主选择主讲教师制;允许学生1~2年内可以重新选择专业制;实行重修制,取消补考,严格淘汰制等。

  4.构建素质教育体系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人文素质教育也不可忽视。学生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就不可能正确的认识人、自然和社会,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也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过控专业人才培养要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体系。这就要靠教育内容和组织管理二个方面来加以保证。教育内容不仅指第一和第二课堂教育内容,而且还包括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管理不仅指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而且还包括计划、组织、协调和实施各类活动等。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应试教育将逐步成为过去。学生只求“60分万岁”的局面也将随之改变。评价学生能力的方法,也不再只凭考核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看对知识应用的情况,以及解答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这样既从客观上起到了加深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从主观上起到引导学生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他们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类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5.探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生产实践训练、操作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通常有校内与校外两种形式。校内的主要有重要课程的课程设计、实验室操作、教学实习等。校外的主要有以参观为主的认识实习,以顶岗实践为主的专业实习,以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由于各种原因,实践实习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有必要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探索新的科学合理的路子。首先,在原有的“装备”基础上,増加过程装备控制内容的实验,实验类型由单一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同时,将实验仿真和实际实验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増加学生参与性,扩大学生知识面。为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训练提供实验教学基地。其次,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潜力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努力开设一些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的模拟仿真实验教学环节,来取代部分传统的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缓解由于实习经费紧张,造成实践教学质量滑坡的压力,并可以学到校外实习难以学到的知识。第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确实做好课程设计和各种实习工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各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模式从单体化工设备设计为主转向成套装置系统性大型工程设计,内容以工程设计为主线,计算机为结合点,把机械、化工及控制技术三个学科的知识交叉、渗透、集成,考察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过程装备的系统性和大工程概念的理解。

  过控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化工、石油、能源、轻工、机械、医药、食品、控制、环保等诸多领域。根据“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一体两翼”的指导思想探讨了过控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既符合现代过程工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该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更宽的选择,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现“过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03-26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01-21

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02-03

信管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03-01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11-01

高职土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03-26

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03-26

刑事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论文03-26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分析论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