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论文

时间:2021-09-28 11:24:4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论文

  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积极发展的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是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在于更高质量的人才的培养。本文就人才培养的对象以及实施教育的主要工作者(即学生和教师)作为主体,结合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趋势,主要围绕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在实践教学、教师团队建设、实验和图书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最后还指出了就业辅导和创业教育,以及校友回访的重要性。

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论文

  一、构织职业梦想,就业辅导/创业教育贯穿始终

  1.激发学习动力和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及早帮助学生构织职业梦想,并非教育的急功近利。相反,临近毕业才面对就业问题,难免“亡羊补牢”。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提供职业咨询以及相应的心理辅导,目前国内普通高等院校都亟待加强。

  建立就业目标可以激发学习动力。实践证明,就业目标明确的低年级学生,在达到一定的学分条件允许其调换专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热情;目标明确的优秀学生,可以提前达到毕业的培养效果。从某种程度上,就业辅导/创业教育,可以减少教育浪费、更快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人才。

  2.技术发展和经济转型的要求

  以我校毕业生主要服务的广东省为例,技术经济从低端加工业到高新技术产业转型。而广东中小企业多,技术创新相对比较困难,先进服务化方向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需要就业辅导/创业教育相应跟进。

  二、宽口径,厚基础,力求培养出具有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很难想象完全不懂电学知识的人在设计和维修等工作中注意绝缘等问题;也不难理解初级的制造业工人无法理解制造工艺上的要求。良好的沟通技能在语言层面表现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深层次体现的是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及跨学科的知识和理解能力。现代科技的更新,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专业服务的细分,同时也对专业人才跨学科知识涵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任何一个人才对于社会如同一个零部件对于某一系统,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必须有良好的沟通技能。而这种沟通技能语言层面上反映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更深层次上所体现的是工程技术方面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及所拥有的跨学科的知识和理解能力。毋庸多说,宽口径,厚基础,具有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目标。我国历来重视基础理论的教育,新兴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知识传授是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三、注重学习能力和特长培养,建立坚强的自信和健全的人格

  科技快速发展要求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具备终生教育的观念。特长的培养,对于建立坚强的自信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利于实现终生教育。特长的培养,对于建立坚强的自信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反过来,强大的自信心和健全的人格贯穿始终,利于实现终生教育。虽然在课程教授的环节中已充分应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但是太快太直接的板书过程容易忽略推导过程以及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不可能向学生教授的面面俱到,学生也不可能一一接受。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有可能真正做到触类旁通。

  四、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技术师范院校的教师有一定的工程背景,能把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双师型专业师资短时间内难以获得,也不符合教师们各有所长的实际。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在职或者退休工程师讲学指导、对已有教师进行企业/工程培训,以及加强理论型和实践型教师之间的配合。

  “听而易忘,见而易记,做而易懂,思而创新。”欧美国家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实践课时可占课程总学时的2/3。我们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实验及设计等实践条件[3],同时注重和教学组织和质量管理。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实践教学。后者指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收集信息,引导其扩充新知识,自己整理归纳并制定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五、在实践教学中启发思考,鼓励大胆创新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技能水平,帮助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1.课程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点,还要告诉学生这些知识是怎样发现的,现在的发展现况, 使学生了解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该学科的关系,激发他们探索未来知识的兴趣和自己动手创造的欲望。

  2.实验教学环节

  应当将验证型为的主传统实验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宏观指导与个性辅导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形式。即实验指导书只强调实验目的、原理及要求等,省略具体过程,教师根据已有实验仪器设备编制使用手册及注意事项;学生自主选配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过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体验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并从中汲取经验,拓宽思路,培养创新性思维,培养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

  3.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节

  建议采用双向选择的方法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的任务,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实习中寻找发现问题,并通过积极引导、综合提高,引申为课程/毕业设计题目。特别是从生产企业中提炼设计课题,采用校企联合攻关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提高工程应用价值,还可增强学生刻苦钻研、追求创新的动力,提高设计质量。此外,还可缓解教学经费压力、直接检验设计结果,进一步提供研究课题,为社会企业对口输送人才做积极准备。

  六、整合资源,加强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要考虑合理的专业构成和年龄、学历的搭配,团队成员间的合作模式同样非常重要。过去的师徒学习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工程经验积累和传承的科学性。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新进教师的培养,专业带头人或优秀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等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教师队伍的`和谐发展,有利于缩短师资队伍建设的时间。

  随着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学科交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同行业的专业新知识也在不断扩增。建议共同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以学校的名义保护其版权。而任何一名校内的教师(甚至是校际间有合作协议的他校教师)都可以调用。同样,实验教学的资料建设,也可以通过老师们甚至是师生间合作来完成。

  加教师们强合作,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增进学习气氛,促进优良学风的建立,借助讨论激发创新的灵感,培养责任心和合作意识等。师生共同攻坚,合作解决问题,促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而且这种新老结合的合作模式,最容易产生实效的创新思维模式。

  七、培养市场经济和环保意识,提高服务理念

  市场经济要求产品在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等过程中综合考虑消费者的感觉和情感需求、成本等要求。对于设计制造加工等各个环节的人才培养,必须加强市场经济和环保等意识的培养。

  八、借鉴传统和国际经验,创新教育模式

  开放式的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不同层次的相互讨论和交流可以扫除技术认识的盲点和误区,促进教学相长,并催化彼此创新思维的产生。学长带学弟学妹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低年级的学习针对性,减少弯路,提高其学习效率;也增加了高年级学生的成就感,促使其对专业精进的追求,也培养了责任心。还促进了各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还要借鉴国外对于企业实践的学生适当放宽毕业年限。避免出现因为实习周期短,或者毕业时间固定,无法跟进或者负责完整的项目过程而限制企业将实习生真正纳入项目组,错失真正锻炼的学习机会。

  九、保持毕业生跟踪调查,定期组织校友回访座谈

  保持毕业生跟踪调查不仅体现了母校对毕业生的人文关怀,也可以及时获得就业市场信息的反馈。这有对于新生的成长、毕业生的就业和母校的建设和进一步发展无疑都是有益的。回访和毕业生座谈,不仅可以帮助毕业生明确就业方向,也可以积极引导新生确定职业方向,甚至是带来就业机会。此外,还有利于学校保持清醒的市场认识,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调整。

【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研究论文03-28

科学技术的人才培养论文03-28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研究论文01-23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01-23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石油工程论文03-29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探讨论文01-22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论文02-02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论文03-26

师范院校体育思想探析论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