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弱势群体的休闲权利论文

时间:2021-06-28 17:06:5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注弱势群体的休闲权利论文

  摘 要:旅游休闲逐步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实施社会旅游,赋予国民最基本的休息和旅行权利,不仅对社会稳定和提高国民个人福祉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社会旅游有多种实施方式,但要以真正关心弱势群体的休闲生活为根本出发点。

关注弱势群体的休闲权利论文

  关键词:社会旅游;弱势群体;基本权利;实施

  一、引言

  世界旅游发展史显示:逐步普及是旅游活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趋势。在原始社会末期,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道,而从奴隶社会至19世纪产业革命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仅仅体现在奴隶主阶层、封建统治者和贵族等少数社会群体上,远远不具备普遍的社会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旅游活动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各国对教育事业和旅游发展的重视,大众旅游成为现代旅游活动普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在这段时期,旅游的经济性得到了太多的关注和淋漓尽致的发挥。21世纪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旅游已成为一种国民基本的休闲权利和生活方式,其社会意义更加凸显。

  但旅游活动的实现有赖于多种条件,包括客观的和主观的。比如足够的闲暇时间、可随意支配收入、良好的身体条件、旅游动机等等。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旅游活动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所接受,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经济等原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旅游需求和愿望。因此,一种旨在关注弱势群体休闲生活与权利的理念与做法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社会旅游。

  二、社会旅游的内涵

  一方面,我们可以把社会旅游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或旅游形式,即低收入群体在其归属的某社会组织如国家、地方政府、雇主或工会的资助和支持下进行的旅游活动,又称社会补贴性旅游。 社会旅游将旅游权利看作是国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国家一定要为国民提供实际的旅游机会。同时社会旅游又是一种辅助旅游,实施主体有国家或地方各级政府、企业主、工会、俱乐部和其它劳动者所属的机构等,实施对象主要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社会旅游是政策性、制度性、人为性较强的社会经济政策支持活动。

  本文主要从第二种理解的角度出发,尝试探讨社会旅游的功能价值和实施方式。

  三、社会旅游的价值与实施

  (一)社会管理层面

  社会旅游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基本的旅游权利,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促进国家文化的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社会旅游还可以解决分配问题,实现分配正义,从而促进社会公平发展,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事业,应当是包含多种目的和动机的,例如政治动机、经济动机、社会文化动机等等。而现实情况是,人们往往容易用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业来代替旅游事业的发展,而忽视其它方面尤其是旅游在社会文化方面的作用与效应。发展旅游的经济作用人们已是耳熟能详了——强大的“注入经济”,高度的产业关联带动效应,解决劳动力就业等,不一而足。有许多地区确实通过旅游开发脱贫致富了,因此,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管理者都给予区域旅游开发以过多的关注,而忽视了真正需要它的一些民众。有些地方的旅游开发还被用来当作炫耀的资本——政绩,曾看过一则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的广告语——“想通过旅游开发来提高政绩吗?请联系我们。”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出发点变了味,其结果可想而知。

  归根结底,旅游活动是人类之间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旅游者是其主体,社会文化性是其本质属性,其它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只是其伴生产物。了解和接触异域社会及其文化既是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同时也是旅游者访问异国他乡的客观结果。旅游在公众的心目中已不再是生活的奢侈品,而早已成为放松身心、消遣娱乐的基本方式之一了。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人体身心健康,使人们适时改变生活环境,恢复体力,焕发精神。旅游活动有助于突破惯常环境对思维的束缚,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旅游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但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中还有一部分公众,因为经济上、身体上等原因而无法体会到旅游的乐趣,甚至一年都未曾出游过一次。所以,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各级政府,不能总是把目光集中在本地区旅游业的开发,而无视那些真正需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的普通公众。应当积极帮助本地国民都能够有机会加入到旅游的行列当中,运用好社会旅游这种人性化的社会管理工具,分条件、分地区逐步将其纳入到社会保障的内容当中,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旅游活动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世界上,瑞士、日本、法国等国家都是社会旅游实施较最早较完善的国家,例如瑞士设立的旨在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旅游机会的瑞士旅行金库,日本建立的“国民旅游村”等各种旅游设施,法国实施的旅游券制度等。对于我国而言,可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情况逐步开展。首先,带薪休假制度是社会旅游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带薪休假制度,将其法制化。带薪休假是最理想的旅游时间,连续并且集中,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一部分人实现自己的旅游愿望,还可达到宏观调控、错峰出游的效果。第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加大公益性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力度,增多参观游览项目的免费开放日,将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真正落到实处,而非仅仅是在某一天所谓的“旅游日”引发的等待领取免费参观门票的壮观排队场景。第三,面向社会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发放

  旅游代金券。这种做法在我国一些地区已付诸实施,今后关键是继续扩大实施范围并将实惠落到真正需要的群体身上。

  (二)企业管理层面

  即使我们从直接与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角度来看,社会旅游也具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值得引起相关利益者的关注和参与。社会旅游可以成为企业营销和公关活动的创新点。社会营销理念告诉我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必须同时关注并兼顾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一些品牌化、国际化的大企业的公益、赞助、慈善等公关活动频频见诸报端,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利益,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实施社会旅游举措,是企业关注社会、关注公众的新思路,新方法。

  对于旅游企业,面向社会实施社会旅游帮扶措施,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是水到渠成的。例如旅行社可以减免一些费用,面向周边社区或农村当中的低收入居民设计并推出相关的旅游线路。游览场所可以积极配合政府社会旅游政策,选择特定的时间向特定的群体免费开放,或者发放旅游代金券。住宿类、交通类企业也可以推出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优惠减免活动,制造营销亮点。虽然在短期内会有一些经济损失,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措施给企业带来的各种效应是不可低估的。

  对于其它非旅游类的企业,也可以有计划的推出社会旅游措施,实施对象包括社会公众和企业内部困难职工。对社会公众,可以出资帮扶。对内部职工,首先要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其次可以由企业组织有困难的职工外出旅游。在如今,旅游福利比传统的物质奖励更容易让人感受关怀和记忆犹新,更能有效的激发工作热情和团队凝聚力,因为在这类旅游活动中会设计一些与企业文化和管理相关的活动项目。在我国,有些地方政府的政策文件,已明文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奖励旅游、福利旅游,例如我国广东省的《关于加快广东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社会旅游诸措施的推出和实施,出发点应当是真正关心需要帮助的人,而非作秀和哗众取宠,唯有此,才能真正彰显社会旅游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晓红.从经济旅游到社会旅游:基于后现代社会的思考[J].财经科学,2009(8).

  [3] 李祗辉.福利旅游概念内涵与研究述评[J].江苏商论,2009(3).

【关注弱势群体的休闲权利论文】相关文章:

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哲学解读10-25

关注休闲:经济学视角07-21

浅议患者的权利论文01-20

跨越障碍: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心理关注08-15

休闲: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07-02

全国助残日关注弱势群体的演讲稿01-16

法以权利为目的 论文01-20

浅论休闲旅游发展的论文01-15

关注留守儿童论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