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实训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时间:2021-07-14 18:17:3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校内实训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了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在彰显办学特色方面和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是重点。而在实验实训中心建设中,又提出了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协调发展) 、建立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实训教学的体系、建设满足当今实验实训教学的师资队伍、实验教学环境要体现仪器设备先进、资源能共享、服务开放,管理机制要高效,以达到全面提高实验实训教学水平。

关于校内实训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面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需求不断增加,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越来越多,其中之一就是高职院校如何在现有的实验实训室条件下,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那么就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更注重实践教学。而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是落实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实训室的建设水平决定着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在科技教育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把实训室建设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有机而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实验资源得到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避免重复建设与资金的浪费。如何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以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了高校实训室建设和管理的首要问题。

  实训室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技能鉴定、技术培训、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办学的的基本条件,是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素质和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孔子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来说,实训室不单是“器”,更是重“器”。因此,深入研究发展规律,优化建设规划,创新管理理念,全面提升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水平,对高职院校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1 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的现状

  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办学三大要素之一,实验作为教学与科研的一种手段,近几年来又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在实现培养一流人才以及培养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使命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国外,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实训室建设和管理都比较规范完善。首先,在实训室整体建设和规划方面,澳大利亚科学院院长A. J. Birch 教授曾经说过为了取得较大的科研成果,要建立跨学科的委员会,或者说建立实训中心,把人力、物力等集中起来,花较小的钱,取得更大的产出。其次,在日本,以京都大学为例,没有专门实训室管理机构,实行校长领导下的教授负责制,在每个部门中,由教授担任负责人,主要负责各种业务的行政管理。对于重大的决策,都是由部门首长负责去监督执行,决定是由与各部门首长平级的协议会商定。在国内,武汉大学提出要构筑创新的实训大平台,提出了具体的做法: ①整合全校资源,实训室管理体制要理顺; ②加大实训室投资力度,改善实训室条件;③大力推动实训室开放,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东南大学认为重点是要构建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综合工程是实验教学建设与管理的改革与诸多因素有关: 比如政策、资金、师资、课程、内容、方法、硬件、软件等。浙江大学在实训室的安全和环保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危险品、电气、放射性等的安全与防护,对安全绿色和环保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问题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首先,存在重复建设和个别实训室使用效益极低的现象; 其次,系院层面和实训室层面的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再次,实训室日常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科学统一模式; 第四,实训室建设机制和运作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创新; 最后,实训室运作管理缺乏利于全程监控的信息窗口。

  3 依据专业建设需要制定实训室建设规划

  实训室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条件,优化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规划方案,就要以专业建设为中心,按照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专业布局,明确相关专业的发展目标,合理分配资源,将实训室建设规划纳入专业( 专业群)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的大局中统筹考虑。校内实训基地依托专业( 专业群) 建设,每个专业( 专业群) 至少要建设一个实训基地,每个实训基地可含多间实训室,每间实训室必须归口到某个实训基地进行建设。

  目前,我系建设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实践为载体,整合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应用创新实践三个环节,构建一个校内外多功能实践平台,形成由校内工程实践中心、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校外生产性实习基地群共同组成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

  校内实训室是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出发来进行各实训室的设计建设的。其中,既考虑到各实训室的独立性,又考虑到各实训室之间的合理衔接,以便实现整个实践基地的集成。校内实训室既能开设各个课程的独立实训项目,又能开设大部分岗位培训的实训项目,完全满足学生全程职业技能训练和社会培训服务的要求。我系实训室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两大校内实践基地。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基地包括: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软件技术与测试实训室、多媒体实训室、电子商务创新实训室、Linux 技术应用与开发实训室、Android 应用开发实训室。物联网技术实践基地包括综合布线实训室、云平台攻防实训室、网络组建实训室、智能感知与识别技术实训室、信息传输与处理实训室。实训设备均为与市场主流设备保持一致的商用设备,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87%,既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又能完成多种认证培训任务。

  4 建立全方位、多层面的管理制度体系

  实训室管理的制度建设是一项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性工作。首先,实训( 实验) 室建设与管理的制度体系包括人员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多项内容,涉及多个职能部门; 其次,实训( 实验) 室建设与管理的制度建设又分为校、系( 院) 、实训( 实验) 室三级管理层面,校级层面负责制定全面普适性管理制度,系( 院) 级层面负责制定本单位具体实施细则,实训( 实验) 室级层面负责制定专门专项管理细则。建立全方位、多层面管理制度体系,有利于理清关系、明确职责,避免管理真空。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中要注重建设过程控制,强化实训基地建设的立项管理、建设过程管理、使用管理三个环节。在项目立项审批过程中,严格项目申请,组织论证,产品遴选,验收报批等环节。在过程管理中通过进度检查,过程环节调整等工作,严密掌握项目进度、变化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保证项目正常进行。

  5 协同创新探索多机制、多模式建设方案协同

  创新是指各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相关研究表明,从整合维度上分析,协同创新主要包括知识、资源、行动、绩效; 而从互动维度上分析,它主要是指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的最优同步、系统的匹配度。

【校内实训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相关文章:

实训室建设规划07-24

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11-05

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与思考10-05

建筑工程技术的实训室建设探究论文02-15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践思考论文01-15

专业建设下对高职文秘实践课程的思考论文02-21

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论文10-31

关于全景式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01-04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践与思考论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