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对现行素质教育考试模式的思考

时间:2021-10-02 09:22:20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对现行素质教育考试模式的思考

    说的是有这样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何年?最远征服到何地?同样的题材在美国的历史考试中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不死,欧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几个方面分析解答。再看看老是跟我纠缠不清的邻邦的日本的一道历史题吧: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交战,你猜会是在什么时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假如我国打了胜仗,胜在什么地方上?输又输在什么上?请分析。从以上的考试出题不难看出,撇开政治层面的东西不谈,我们的教育是在考学生的原始记忆力,考知识的识记与再现,考的是死的东西。而人家考的是创新,是知识的再加工,是思维的发散,是活的东西。我们给学生灌输知识,人家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现行素质教育考试模式的思考

    20多年来,我国一直在今进行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曲折前进,教育制度不断革新,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在借鉴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后,又汲取了美国的先进经验,近几年又实施了普及新课标的教改运动,应该说已经奠定了教育网络的基本框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作为具体操作方面的考试模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松绑 ”,特别是基础教育方面,现有的考试模式明显不能适应新课标所提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穿新鞋,走旧路”成为考试模式与教育方向关系的真实写照。它虽然也关注学生的思维, 但是核心不在提高思维素质,却在于搭建适应考试模式的被动的思维定势。这样训练出来的被动的思维方式,长时间地消蚀着学生正在生长着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创造力,严重地阻碍了人的全面 发展和健康成长。把学生引导并束缚到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轨道上,造成了教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考什么,考得怎么样就获得怎么样的评价的划一呆板的局面。而学生的现阶段 的思维状况如何,将来的思维会如何,他们的思维素质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在教育重中之中的核心环节,反而成了我们熟视无睹的问题。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根本的改变,那么素质教育就不可能得以真正实施。 长此以往,素质教育远远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素质” 全面的根本目标。

    教育的改革与教育目的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应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具体在考试上就应协调教育作出与之相宜的调整。尽管我们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了巨大的努力,但不得不承认考试模式仍滞后落伍。教育的分割细化,使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知识性强而人本性欠缺,学生接受的是各种门类繁多的知识点,并未能在价值观念及行为上进行自我改变。忽视了作为教育最高目标的人格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这样的考试,严重的制约着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及个性的自由发展,脱离了教育的人本主旨。

课改的施行须有相应的考试改革支撑,当前要求我们对考试应树立从唯升学论到发展论的前瞻意识观念,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适当增加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紧密的题目,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要非常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而得出结论的过程,以检验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题型上适当减少甚至消灭客观题,增加主观题的考查力度、深度、广度;改革现行的单一的文化闭卷考试方法,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的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实行德育、智育、体育不同方面的综合考核,试行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价制度。

    当然,素质教育也不能光靠考试尤其是笔试来衡量,但至少在目前考试还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与途径,关键是把握和导向的问题。总之,考试应当着眼于把学生引向到考量其思维能力、锻炼创新能力以至初步研究能力,全面提高素质中来,才真正发挥作用,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