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素及整合过程毕业论文

时间:2021-11-16 14:49:09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素及整合过程毕业论文

  接地气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众所周知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素及整合过程毕业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素及整合过程毕业论文

  在课程整合的众多因素中,关键的应该是课程内容、资源、环境、教师、学生五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是核心,资源和环境是条件,教师和学生关键,学生是主体。这五个要素的整合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或者称为三个子过程。首先必须根据课程的内容及其目标,做好有用素材及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其次是资源与信息技术环境的整合;最后是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资源环境、教师、学生要素的整合,即教与学过程的整合。这三个过程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一、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

  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不仅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产物,而且也在推动着社会以更高的速度发生变化。教育的内容要避免被膨胀的信息所充斥以至于超载,课程整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教育教学准备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资源,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经过收集整理,集成为方便检索查找的,便于应用和二次开发的资源库。

  1、资源集成和整合

  资源的集成和整合,是将从各种渠道收集的数据、素材、资料、制作工具等资源,通过整理、修改、完善组成资源库。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资源堆积,不是资源的单纯占有,而是根据一定的系统结构将这些资源整合成方便检索、修改、重组、应用和管理的资源平台。其目的是要便利教师按照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或理念,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地整合为个性化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把信息资源与教学内容及活动二次开发成课堂教学的软件,为教学活动提供充实的内容和丰富的资源。

  2、资源整合的标准

  我国的教育资源建设规范有由中央电教馆主持制订的《国家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它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标准,主要侧重点在于统一资源开发者的开发行为、开发资源的制作要求、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而不是规定软件系统的数据结构。它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规定:一是资源的技术开发的角度,提出一些最低的技术要求;二是从使用用户的角度,为方便地使用这些素材,需要对素材标注那些属性,并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规范了属性的数据类型及编写类型;三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了管理这些素材的管理系统以及远程教育工程的教学支持平台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

  二、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环境整合

  1、教学的信息技术环境

  * 因特网

  * 卫星宽带网

  * 远程教育网络

  * 校园网

  * 资源库

  * 多媒体网络教室

  * 多媒体多功能教室

  * 多媒体学科专用教室

  * 电子图书、阅览室

  2、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环境整合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信息资源(软资源)需要在计算机、网络及其它硬件和应用管理软件组成的环境(即硬环境)中应用、传输、控制等等。软资源与硬环境能否相融,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环境和工具是否熟悉,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进程和效果。故此,需要进行软资源与硬环境的整合。

  教师要做好四项工作。其一要解决自身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其二要解决教学软资源和信息技术硬环境相融合的问题;其三要解决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其四提供适合教学的硬件环境。

  3、 教学资源环境整合的特点

  资源传输网络化 教学过程自主化

  资源获取全球化 教学活动合作化

  资源环境多媒化 教学管理自动化

  资源应用个性化 教育评估全程化

  三、 教与学过程的整合

  1、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基本内容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中,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理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支持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协商学习、远程学习等教学活动。

  2、 课程整合的教学特点

  * 内容综合性:信息技术与学科、自然、社会、个体情感等综合;

  * 环境开放性:网络环境,资源共享,情感交融,成果共创;

  * 资源共享性:师生对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贯穿教学全过程;

  * 学习自主性: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探究;

  * 过程交互性:师生交互,人机交互,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互;

  * 个性发展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的同时,得到心智的全面发展;

  * 评价全程性:注重过程,注重进步,及时鼓励,成果共享。

  3、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从辅助教学的工具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探究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认知工具的作用表现为:

  * 情境创设与探究工具:多媒体资源、交互界面、超文本结构;

  * 信息查询,知识获取工具:利用搜索引擎、利用网站、资源库;

  * 知识发现和探索工具:虚拟环境、仿真实验、处理与分析;

  * 交流讨论工具:电于邮件、网上讨论;

  * 知识构建工具:文本处理与表述、图形.音乐创作、信息集成、网页、网站制作。

  4、 课程整合教学中师生的活动方式

  (1)教师的指导性活动主要有:① 交待教学目标;② 指导学生对情景的观察;③ 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④ 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协商讨论活动;⑤ 组织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图形等表达观点;⑥ 组织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意义建构;⑦ 对学生进行评价分析;⑧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度较大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予解答;⑨ 强化记忆,促进迁移。

  (2)学生自主参与性学习活动主要有:① 观察情景;② 实际操作;③深入思考,发现问题;④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探索;⑤与教师、同学协商讨论;⑥通过语言文字(计算机汉字输入)表达观点;⑦通过语言、文字(计算机汉字输入)、图形、动画等作品的制作,进行意义建构。即对学习过的内容中的有关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进行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归纳。

  问题之关键在于,对个体来说,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有意义的。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收集、选择、组织信息并赋予信息以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智慧,并使新获得的信息成为增进知识与智慧的基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与其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信息,不如师生共同处理信息,并就各自赋予信息的不同意义开展交流,这样才有可能出现高水平的智力活动,使信息融人知识与智慧之中。

  课程整合的教学只有在前两个整合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方能实现教学内容、信息资源、教师、学生四要素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素及整合过程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01-2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01-2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缺失01-20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01-20

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01-20

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01-20

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与师资要求01-20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01-20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01-2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般原则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