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整合”不能失去学科特点

时间:2021-10-02 08:53:54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整合”不能失去学科特点

   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时,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信息技术既然是一种教学媒体,它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被引入课堂,应当除了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对该门学科本身的学习,从而达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因为它的使用反而削弱了学科课程原本鲜明的个性。

   在一次观摩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活动中,一位于语文教师执教《竹子》一课。在其教学过程当中,有这样一个耗时较多的环节:屏幕上展示了许多关于竹子生长习性、外形特点、分布地区以及用途的视频图像和文字资料,让学生阅读交流以了解到更多有关竹子的知识。看到这里,笔者不禁有些迷惑:这堂课到底是信息技术与自然学科的课程整合还是与语文学科的课程整合?或是“综合课”?(前面已述,应是语文课)这些内容有利于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呈?这样的设计会加深学生对语文课的印象吗?是否会加深学生对语文课的印象吗?是否会转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呢?笔者以为:这样的设计削弱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假若当时积极引入的是赞美竹子气节、歌颂竹子精神的诗文、黄故,同时配以生动的图画;再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学后感参与讨论……那么或许不仅信技术使用恰到好处,而且能够更加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吧。

   那么,在课程整合怎样上好语文课堂呢?以下是在实际工作当中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课件促进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1、将素材资源库与制作平台相结合,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教学软件,甚至相关的CD、VCD等资源,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用的内容编辑制作出实用的课件,适应课堂教学情境的需要。

   比如,新实行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中第一首是《赠刘景文》,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学完这首诗后,我又在“小学生必背古诗”等一系列相关诗词教学软件中搜集了另外几首苏轼的诗文集中展示给学生,以加深对这位大文豪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又结合本单元“了解、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教学主题,我汇集了许多描写秋天的诗歌(其中有些还是学生自己的搜集成果)播放给学生,让他们朗诵、体会,以帮助更准确地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外,由于诗中描写到了残荷、菊花,老师还可找来功写相同事物的诗文播放给学生,体会不同时候事物不同的状态……更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是许多古诗被谱上曲子,变成了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学生们由读古诗、背古诗到唱古诗,更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些课件,图文结合,声形并茂,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古诗、爱学古诗的感情,也能使他们更加自然深刻地感受到古诗的特点。 再如上例中《竹子》一课,若让学生观看了视频或图片资料之后,启发他们结合竹子的外形特点、生长习性去朗诵古诗、体味诗情,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由古至今人们都喜欢歌颂竹子——那是因为向往它无私(竹子空心)、正直、有气节的高尚情操啊!那么,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也无疑得到了更好地落实与体现。

   2、巧妙利用Office软件,化难为易,学好语文知识

   现在用的较多的Office2000里有许多简单易学的软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悉电脑技能,而且会给学科本身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Word是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工具软件,它可以用来进行文字输入和文字编辑。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使用Word软件,能够很好地实现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把语文课变得生动有趣。如在Word文档中输入词组短语,进行词语搭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