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后现代文化中的课程论困境

时间:2021-10-02 08:32:24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后现代文化中的课程论困境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分析课程论转向后现代文化的话语生成方式及其理论困境,进而又从现实主义的课程探究实验出发,探讨走出困境的可能途径。

【摘  要  题】教学与课程

【关  键  词】后现代文化/课程论困境/狐火课题/行动研究

  将课程理论置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固然可以超越现代课程理论,追求旨在保护文化自由的课程计划,但是,课程理论的后现代化也容易使课程理论流变成一种随个人文化兴趣漂浮的语言游戏,常常只是在传达一些人文价值理想,难以建立起现代课程曾经拥有的合法社会谱系;而且,由于缺乏田野作业作基础,这些价值理想同样可能成为普遍性的知识权力。最后,本文将从现代课程理论史上两大现实主义风格的改革尝试出发,探讨走出困境的可能方向。

    一

  皮纳(W.F.Pinar)曾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课程理论发生了重大的“范式转换”。过去,受泰勒的影响,人们以为课程理论的研究目的乃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捕捉那只决定课程开发的“看不见的手”。言外之意,与牛顿式的物理学可以科学地发现物体运动的客观规律一样,课程理论者也能够揭示课程开发的客观规律。只要掌握了客观规律,人类便可以根据它来处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混乱表象,使之朝有利于资本增长的方向演进。无疑,现代性的经济社会秩序自建构之初就以这种工具理性信仰作为发展的精神动力(Weber,1992)。

  虽然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工具理性依旧是国家、垄断公司实施其政治、经济与社会行动的理论指南。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它的纲领地位却普遍地被后现代主义取代了。有些学者甚至还没来得及反思后现代主义到底意味着什么,便匆忙地引进这一新理论框架。的确,谁能想到,凯恩斯、帕森斯、泰勒等等如雷贯耳的名字突然有一天不再起作用;谁又能预料到,原先只是一伙先锋艺术家和建筑师用以显示其背叛姿态的后现代主义竟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以及人类学竟相讨论的主题,以至于可以用后现代主义来象征整个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文化逻辑。

  身处后现代主义气息浓厚的学术背景中,课程理论工作者及其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者自然也难以不“走人”后现代主义。比如,多尔之所以能够确立“不稳定性课程”的理论框架,便得益于参加了著名后现代主义者大卫·格里芬主持的“走向后现代世界”的大型会议。多尔是位“敏锐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者”,对后现代主义“观念革命”具有“良好的感受力”,并出色地“将其框架应用于课程领域”(多尔,2000,英文版序:I;原编者序:I)。

  走入后现代主义之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者致力于更新泰勒主义的课程理念。在后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者看来,泰勒式的课程理论是在执行工业经济体制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意图,其内在的文化逻辑可以概括为“技术理性主义”,虽然这一逻辑填补了基督教文化崩溃之后产生的信仰空缺,但这种逻辑却使得“所有关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以及教学的理念……都指向唯一的作用,即要求学生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过程终结时必须掌握一种技能”,而没有考虑“被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通过学习,在耗费精力地学习课程改变自己的过程中,究竟带来了什么后果”。这里的评论来自一位德国后现代主义者。他进一步说,现代课程及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按照某一外在的功能标准来规训学生的学习经验,而全然不顾学生丰富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