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我国少数民族期刊的源流与发展

时间:2021-10-02 08:31:44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我国少数民族期刊的源流与发展

 【内容提要】本文依据大量翔实的资料,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期刊的发展历程。旨在为研究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期刊提供依据。

【摘  要  题】社科信息事业史

我国少数民族期刊的源流与发展

【关  键  词】少数民族/期刊/源流

  少数民族期刊是指以较快的速度全面、真实地反映和报道少数民族地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和对某一民族的研究状况等的期刊。它的范围包括:各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及民族研究机构和民族高校编辑、出版、发行的期刊;以少数民族文字或汉字出版的期刊,内容是反映各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发展状况。截至1999年,我国共出版各类少数民族期刊592种。少数民族期刊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了不同的发展特点,是研究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期刊的重要参考依据。

    1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期刊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的期刊事业起步较晚。据白润生先生考证,我国最早的少数民族文字刊物是朝鲜文的《月报》。该刊创刊于1909年,由延吉“垦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会”创办,办刊宗旨是向朝鲜族人民进行反日启蒙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这之后的1914年和1918年,新疆省官报局和甘肃省兰州边声周报社分别创办了《新疆公报》和《边声周报》。

  到了20世纪20年代,少数民族期刊的出版数量略有增加,约计10余种。1924年4月1日,由东北政务委员会蒙族处创办《蒙族旬刊》(蒙汉合璧)。该刊以“牍启蒙民众知识,促进蒙旗文化”,和蒙古民族与政府“同事合作,共同奋进”,警惕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宗旨。该刊于1931年终刊。1925年5月20日,由北京蒙藏学校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蒙古党支部主办了《蒙古农民》,由于该刊宣传党的政策,号召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反对剥削、反对压迫,于1926年被迫停刊。此外,还有只出版一期就停刊的,如上海民族杂志社1922年创办的《民族杂志》,1923年创办的《蒙藏专门学校月刊》,1929年出版的《蒙古留平学生会会刊》。连续出版的少数民族期刊有1924年创刊的《边事》,1926年创刊的《中国回教学会月报》,1929年创刊的《边政》、《新疆省政府公报》、《西藏班禅驻京办事处月报》(南京)、《蒙藏委员会公报》、《蒙藏月刊》、《蒙旗旬刊》等杂志。

  30-40年代,我国少数民族的办报活动也有了新发展,少数民族同胞不仅创办了民族文字的报刊,也在内地或民族地区创办了影响较大的汉文报刊,有代表性的是广西壮族烈士王闻识创办的《战时生活》(旬刊),该刊是一个民办的以宣传抗日救亡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刊物,在抗战时期为号召民众,团结一切爱国者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多数期刊地址大迁移,造成一刊两地、三地出版。但许多民族志士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办刊,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献。当时,较有影响、持续时间较长的期刊是由中山文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馆研究部民族问题研究室编辑出版的不定期刊物《民族学研究集刊》,1936年5月创刊,直至1948年停刊,先在上海,后迁至长沙,又迁至重庆易地出版。另外由中央政治学校蒙藏学校《边声》月刊社出版的《边声》(月刊),1938年创刊于湖南芷江,第二期移至重庆出版。还有《边事研究》(月刊,1934至1942年)也经历了南京——重庆的迁移过程。此外,《西夏研究》(1931年)、《康藏前锋》(1933年)、《边疆半月刊》(1936年)、《川边季刊》(1935年)、《边疆文化》(1934年)等均对研究当时的民族问题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40年代少数民族期刊出版40余种,包括蒙古、藏、维吾尔、回等多种民族内容的刊物,如《新疆女儿》、《内蒙古周报》、《西康妇女》、《川康建设》、《西康统计》、《康藏研究》、《边政公报》、《边疆》、《回协》、《新蒙》、《边疆研究》等。刊名、出版周期变化最大、迁移次数最多的是《蒙藏周报》,后改为《蒙古旬刊》(1931年),1929年创刊,1937年又一度改为《蒙藏半月刊》。该刊20年间,四易其名,四改刊期,从南京——重庆——南京,三易其地,可见当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