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

时间:2021-10-01 17:41:01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

[摘要]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提出了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及导入的内容。

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

关键词:文化导入,文化导入的内容、方法。

一、引言

现代外语教学中,文化干扰是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有人甚至认为它比不理解更为可怕(吴国华,1990)。从语言教学上,重语言形式,轻文化导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采用“听说法”和“语法—翻译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某种语言结构(如句子、词汇等)来达到使学生掌握语言的目的。他们都偏重语言观象而忽视文化知识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英语时遇到的语言问题,而忽视语言的载体功能。

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2000)中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根据《大纲》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

二、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P16)。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 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1921:221)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的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如文化中的习语。习语的意义往往借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而形成,约定俗成的构成整体意义。形容一个人“脾气倔强,不肯轻易改变主意”,在汉语中说“犟得象头牛”,在英语中说:“as stubborn as a mule”(犟得象头骡子)。“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Waterloo[滑铁卢]是比利时中部的城市,1815年拿破伦[Napoleon)的军队在此地大败)。因此,不了解文化在交际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文化障碍,甚至造成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由此看来学生在交际中所犯的文化错误往往是因为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