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

时间:2021-10-01 16:48:43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

世纪之交,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更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尽管各方面对如何进行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是,对有效地达到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标的方法研究却未能有很大的进展。本文从活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角度对此做了一些思考,希望在促进学校德育实践方面有所裨益。

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

一、传统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般地说,当前学校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主要采取的是系统道德知识学习、行为规范训练、重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人格示范和现实生活中榜样典型的诱导、集体的影响和舆论的扬抑以及奖惩措施强化等方法。这些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今天仍然还有一定的效果。传统的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的核心是道德规范的识记、模仿和训练,它们强调道德的外部环境的制约作用,注重他律,对于培养学生在某一静态时空条件下的良好品德的表现有一定作用。但是,从德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活动理论的角度来看,它们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片面性。 首先,传统的德育虽然在内容上顾及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能逐步做到由浅入深,由简至繁,但是在方法方式上却忽视了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就拿道德规范或知识学习来说,在儿童道德思维发展的初期,还未有完善的理性思维,其人际交往活动区域和与外界有效交流量较小时,直接向儿童传授具体的行为规范,先入为主,排斥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影响,使正确的道德行为在大脑中形成条件反射,也许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当儿童成长到一定年龄,逻辑思维开始发达,人际交往频繁,对外界社会交流和了解增多,单纯地进行灌输,容易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导致其道德价值观的混乱,进而则会感到成人社会的虚伪,并对学校的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产生反感。可以说,学生中出现对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药性”与此不无关系。总之,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应仅仅在内容上,也应该在所采取的方法和方式上适应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心理发展变化,依然沿用大中小学生一个样的德育方式方法,必然劳而无功。 其次是忽视了儿童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特有的心理倾向。对上一代人极为有效的方法,若全盘照搬,对下一代则可能收效甚微。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德育方法在某个阶段或时期有效而在另一个阶段或另一个时期又不那么有效的现象。当今的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的青少年活泼好动、喜欢创新、变化和憧憬,老一套的方法和与他们时空距离较远的内容,对他们作用自然十分有限。无论是哪一个年级的学生,如果进行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方法比较单调和枯燥,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其效益必然递减。 第三是忽视了道德的内化过程,学生的道德认知过于感性化而理性程度不足。对中小学生采取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方法来进行道德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对他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文明规范有很大作用。但如果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与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他们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操作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则难以培养其自律品质。因为他律必然是有时空条件限制的,当学生处于失去外部道德规范制约的环境中,不少人就可能会有不道德的言行。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与在家、教师在与教师不在表现不一样,在国内与出国后道德言行判若两人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在他律的环境中,学生对行为规范的遵守也并非完全是出于内在良知的需求和自身的道德责任感,也可能在不道德的动机驱使下做出符合道德规范或貌似道德的行为。如有的学生将自己的钱物上缴,以博得拾金不昧的美名,有的学生撕破自己的衣服,自伤身体,谎称是见义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