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需要重大战略调整

时间:2021-10-01 20:06:29 经济学论文 我要投稿

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需要重大战略调整

一. 中国经济的特点: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

    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伴随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这就是所谓”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70年代,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工资,外部石油涨价.第二次失灵是90年代美国”新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是全球化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促进;1994年以后的中国,则进入“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时期.

    我国经济近期难以摆脱通货紧缩局面.1994年以来,消费品物价指数下降25%,垄断价格居高不下今后数年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汽车,住宅的价格,仍旧是下降趋势,大量新产品以高价上市,随着技术进步其无形价值急剧降低,价格迅速下降.垄断价格至少还有50%以上的下降空间,才能够有效地刺激需求真正持续涨价的,主要是石油和服务产品.

    货币发行量大大超过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之和,并不能说明中国没有通货紧缩,因为经济的货币化需要大量货币发行.近年来,M2向M1的转化表明,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投资收益率低,巨额人民币资本转换成外汇流出国外,90年代中国储蓄大于投资数千亿人民币,资本肯定是净流出的.资本净流出,难道不是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不成?即使是经济货币化,特别是产权货币化,也有极大部分是”外币化”,即外商以设备或者美圆投资,获得大量国内企业的股份这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货币化,虽然需要巨额的人民币投放,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投放之后不能够进入生产领域,一部分进入证券市场投机,一部分换成外币流出国外.

    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企业和经济结构调整.国内企业是以国内银行为后盾的,外国跨国公司是以外国银行为后盾的.在外资冲击下,国内企业的破产将十分严重,破产是旧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消灭,这就是通货紧缩.外资大量进入将同时造成经济增长和通货紧缩效应,这是国际化对于国内经济的冲击.

    在通货紧缩的同时,中国经济仍旧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从1992--1993年的13%逐步下降到1999年7.1%,2000年可望超过8%,这样的经济增长格局,依靠三方面的动力:一是对外开放,即净出口和外资进入;二是国内改革和经济货币化,这两个因素都是继续20年来改革开放的基本思路.三是发行巨额国债,由政府主导进行投资,如果从带动民间投资的角度看,仍旧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商品货币化已经完成,服务产品和资产的货币化正在进行,房地产,股票,外汇,彩票市场还有数年发展潜力,比如彩票,每年最大容量可以发行1600亿人民币,现在只有年100亿的规模继续维持以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格局,并加上每年上千亿的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再加上入世对的刺激,进入中国的外资可能由年400亿美圆增加到800亿,我国经济仍旧有强劲的增长动力.考虑到石油涨价和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的净出口将有大幅度下降维持20年来基本利益格局不作重大调整,在5年之内估计可以维持6—7%的经济增长率.

    但是,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据左大培等人的估计,却在9%左右. 所谓”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一个国家自然失业率之下,通货膨胀没有加速上升,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增长率潜在生产能力的提高,是由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革等因素,据我看还不止9%.

    很明显,在目前的既得利益格局下,我国经济已经难以达到潜在的自然增长率的水平.大批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足50%,外汇过剩,上千亿美圆外流,能源交通和原材料价格下降,上千万工人下岗,数千万农民工回乡-----一切都说明中国陷入了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外资的大量引进加剧了生产过剩.每年GDP大于DNP上千亿人民币,就是外资的利润汇出,生产大于收入,就是供给大于需求.政府4年以来,采取无数刺激经济的政策,却只能把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8%,达不到潜在生产率的水平,说明中国需要更大幅度的思想调整,战略调整,体制调整和政策调整,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否则5年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