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21-09-14 12:08:17 经济学论文 我要投稿

有关就业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导语:就业的含义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进行的活动。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就业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关就业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世界范围内就业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就业是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性难题。

  工业革命以后,失业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基本表现是大量劳动者游离于经济发展过程之外。因为所谓工业化、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资本、技术不断替代劳动力的`过程,是一个在物质生产领域不断减少就业的过程。随着工薪收入方式的普遍化,以及劳动者对工作岗位依赖性的增加,就业率的降低不仅带来了各种社会矛盾,而且减少了总需求,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转。

  以前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国家曾经在表面上实现了完全就业,但是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的。为了提高经济效率,这些国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而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失业是其无法避免的一个逻辑前提,失业率的高低与商业周期有密切的关系。在大量劳动力已经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情况下,西方国家依然存在大量的失业者。他们所谓的“充分就业”,一般含义是指失业率低于4%。

  由于各国在经济发展阶段、人口、文化传统及政治制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就业问题在不同国家的表现也不一样。二战以后的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给了失业者基本的生活保障;虽然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但大大缓和了因失业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没有能力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失业率又大大高于西方国家,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又处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对于我国就业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应当有一个充分的估计。

  二、西方政府对就业问题的态度和政策的历史变迁

  工业革命直至20世纪30年代的很长一段西方历史中,就业问题没有被先行工业化的各国政府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当时流行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马歇尔的“市场供求决定论”等古典经济学观点,认为劳动力市场与商品市场没有什么区别,商业周期中的供给过剩会自动地恢复,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任何干预都是有害的。而事实上,失业成为这些国家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不稳定因素。

  1929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大萧条,导致了空前的高失业率。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和社会的动荡,动摇了人们对古典经济学的信任,要求政府出面干预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应运而生。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出台“新政”,从此拉开了政府干预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序幕。

  二战以后,西方国家与就业有关的另一项改进是福利国家政策的普及。福利国家政策虽然不直接解决就业问题,但为失业者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缓和了因失业引起的社会矛盾。与此同时,随着西方选举制度上的改进,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社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半个世纪以来,在政府的积极干预下,西方国家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二战前那样的大萧条和大规模失业,社会稳定程度也大为提高。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战后的“黄金发展时期”结束,西方国家的失业率大幅度上升,西方国家开始反思凯恩斯政策,提出了所谓“福利陷阱”问题。即过高的福利降低了失业者寻找工作的积极性。宏观经济政策上则转向货币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但是,西方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调整,并没有改变各国政府在就业问题上的积极态度。促进就业依然是西方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就业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相关文章:

国际经验对我国花卉行业出口的启示08-02

日本经验对我国院士制度的启示12-01

韩国推进公平教育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01-01

日本的浒苔治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07-10

对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07-11

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01-20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财产课税制度01-20

欧盟会计国际化进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05-16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财政赤字政策的选择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