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2021-09-10 18:41:37 美术论文 我要投稿

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1在宁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

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接受不少于160个学分的教育,不低于60门课的学习,而公共艺术类课程仅仅占其极少的一部分,公共美术类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在最近几年,南京许多理工科高校加大了对公共美术教育的投入,但是实现公共美术教育在理工科高校里生根发芽乃至蓬勃发展,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南京市5所普通理工科高校的美术教育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选修艺术课的出发点:35.69%的学生选修艺术课程是出于兴趣,51.78%的学生选择是根据课程性质类别学分的需要,9.2%是随意选择,3.33%是迫于无奈。从学生的出勤情况看,24.52%的学生能保证全勤,32.21%的学生基本参加、偶尔旷课,有38.64%的学生只是偶尔去,4.63%的学生很少去。而在经常去的学生中,一多半的学生会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干其他的事情,仅有一小半的学生会认真听讲。选修艺术课的初衷直接反映了学生对学习艺术课程的态度。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本着是否好拿学分、课程轻松的目的,对于自己的美术素养、全面发展完全没有考虑,选课呈现盲目随意性,这也直接导致理工类院校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美学知识是不容乐观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关于改革在宁理工高校美术公共课程教学模式的一些建议

  公共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否科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否合理,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在宁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的突破口。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2.1设置分层次的课程体系

  据了解,目前在宁高校公共美术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多数高校将美术课程定位为选修课程,开课数量种类十分有限,没有任何针对性,无非就是作品鉴赏,课程开设没有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事实上,学生的美术基础千差万别,这就要求美术课程的开设,需要考虑到这种差别,对于不同的学生需求,也应有不同的内容。可以开设难易不同的多门课程,有层次、有阶段地设置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课程体系可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模块,如:可将涵盖美术基础理论与常识的“美术欣赏”作为核心课或必修课,基本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是美术欣赏的基础;一些本身艺术知识稍丰富、艺术素质较好的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修难度稍大一点的内容,如“书法”、“陶艺”、“美学”作为选修课程,需要一定基础的技能实践课。学生有机会从多个视角接触美术,可按照自身培养需要进行选择。学校通过教学计划对理工科学生选择公共美术类课程进行最低学分限制。

  2.2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

  高校公共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统一,内容的选择要考虑普遍性、广泛性并做到与时俱进。教学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一些新的内容。如:创意就是可以延伸的一个范畴。创新的关键在于把互不相关或联系不大的旧事物结合起来,产生新的事物。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丰富的想象力;除此之外,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不同类别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方向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内容,需结合高校自身特色设置课程。

  2.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中,应该联系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出取舍,灵活地把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在一起,激发学生思维,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除了课堂讲授以外,还可开展课外艺术活动,组织学生举办业余书画展,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扩大受益面;除此之外,还可考虑把课堂搬到校外,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关于美术的知识知之甚少,而美术作品鉴赏可以让学生对美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作品,逐步深入解剖作品的相关知识,以点带面地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提升美术的欣赏水平,至此,我认为已经达到了针对理工科学生美术教学的目的。

  2.4配备专业的教师队伍

  首先,提高公共美术课程教师的素质。可通过培育、引进、激励等措施提高艺术教师的学历层次,并要求教师对理工类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来适应综合教学模式,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促进艺术与科学的融和。其次,配备充足的教师队伍,要建立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队伍。设置适量的公共美术类教育专职教师编制,依据教学或学科建设需要,还可聘请一些校外专业人士担任授课教师。

  3美术公共课程的“有效性”开展建议

  3.1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

  公共美术学科在理工类院校的推广的前提是大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可通过多种方法积极宣传公共美术教育,需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社团、学生会等组织经常开展主题活动。并找寻不同学科和美术知识点共同点或者协作点,让同学们知道美术知识不仅能陶冶性情、提高欣赏水平,而其中的专业手法,诸如配色、比例等专业知识更能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学习。

  3.2公共美术课程和理工科专业特色相融合

  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研究成果等优势,开发精品课程,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公共美术类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形成学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特色。通过对理工类专业内知识架构梳理,提炼适宜专业范畴内的公共美术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力求所学美术知识能够在学生专业学科进行相互促进,提高学科建设的创新性。如,学市场经济的学生了解一些产品包装设计,机械专业的'学生了解“黄金比例”、人体工程学,他们的作品与成果将会更具创造性、智慧性。其次,立足服务理工类专业为基础,积极申报公共美术教育课题研究。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落实在实践中。建立专门的艺术教育科研机构,设立相应的研究室或课题组,加强对艺术教育研究项目的管理。通过制定科学的规范、管理及沟通措施,积极和各理工类专业教研室交流、学习,总结教学经验及专业意见,服务好理工科专业教学的工作,促进公共美术教育在理工科院校的良性、共融发展。

  3.3公共美术课程和地方特色相融

  合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美术实践活动,可以使美术教学变得更生动精彩,使课堂教学本土化、生活化、社会化。南京物产丰富,自身自然环境、文化底蕴非常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质,丰富的民间工艺、建筑、雕塑等为高校公共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为美术课程资源的探索、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些颇具特色的自然人文等方面的文化资源经过整合完全可以纳入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内容。

  3.4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高校自身配备的艺术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而社会上的美术厅、图书馆、博物馆、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好社会公共艺术资源,培养理工科高校学生的艺术素养。举个例子:可以通过画展指导,使美术馆成为艺术讲解、欣赏和临摹的课堂,发挥其艺术教育的功能。随着社会发展,各地多种多样的公共艺术教育设施也相继建成。这些都为学校艺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高校可以主动开发资源,与这些社会文化部门加强合作,开放、共享艺术资源,将其纳入高校公共课程教育的总体规划,使之更适应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总而言之,理工类院校需要把重视艺术素养的观念落实到课程教学之中。认识到通过对美术专业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自我素质,还能促进知识结构的平衡,从而反哺所学专业知识。根据自身专业特色打造特色公共艺术教育品牌,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贯穿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起一套适于本校学生良性发展的、较为系统和完备的公共美术教育体系,使美术教育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孙媛.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初探[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12.

【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美术教育模式研究论文01-13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研究论文10-10

试析高校公共体育课运动负荷研究论文02-08

幼儿美术教育研究论文01-13

浅谈高校美术教育现状论文01-11

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模式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02-04

试析高校公共体育球类选项课教学模式研究论文12-28

关于高等美术教育的研究论文01-24

科学健身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