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体育蛾捉活动的形成与发展论文

时间:2021-09-02 12:48:13 体育论文 我要投稿

羌族体育蛾捉活动的形成与发展论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羌族传统体育“蛾捉”活动的形成、开展现状及发展进行系统的整理与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羌族传统体育“蛾捉”活动的形成与羌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息息相关。提出:在不改变原有的文化色彩的基础上, 同时大胆吸收、借鉴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元素, 不断把羌族传统体育“蛾捉”推向社会。

羌族体育蛾捉活动的形成与发展论文

  关键词:羌族; 传统体育; 蛾捉; 发展策略; 研究;

  前言

  古羌人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众多体育项目。羌族传统体育“蛾捉”活动在羌族祭祀活动、庆典和闲暇之余频频出现。对此项目的调查研究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笔者深入羌族地区, 对“蛾捉”活动进行了细致的挖掘、整理与分析, 以期为今后研究羌族文化提供依据。

  一、羌族传统体育“蛾捉”活动的形成推研

  通过调研分析, 羌族传统体育“蛾捉”活动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和说法, 笔者通过对羌族历史背景的了解和生活环境、习俗等方面进行分析, 羌族传统体育“蛾捉”活动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 地域环境是“蛾捉”活动形成的自然基础

  人是自然的产物, 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生存。羌族大部分传统体育就是在顺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因地制宜产生[1]11-45。因此, 能够因地制宜的存在、传承和发展。羌人的不断迁徙致使生存的地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最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游牧生活迁徙到“遥望一线天”的地理环境, 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这里山多, 水多, 实用的平地面积较少, 在农闲时因地制宜, 孕育出了一些简单易行的以羌族传统体育“蛾捉”项目为代表的羌族传统体育项目。“蛾捉”项目对器材、场地要求不高, 在农闲、节气时就地取材,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只要有5个平方左右的平地和大小基本均等的3-5块石块即可开展。

  (二) 宗教祭祀文化为“蛾捉”活动形成提供人文环境

  白石崇拜是羌人的信仰习俗。在羌族史诗《羌戈大战》中白石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武器角色;羌族神话传说《燃比娃取火》中, 白石头相互摩擦产生火花, 寓意火的起源。在叙事诗《木姐珠与斗安珠》的故事中因白石将木姐珠和斗安珠结合在一起繁衍人类的美丽传说。这意味着白石可以引申到“种的繁衍”的生殖观念之中, 通过羌族“释比”老人叙述和羌语对“蛾捉”的发音来推敲羌族“蛾捉”是指白石、大山的意思。从羌族的“转山会、羌历年”等祭祀活动中反映对白石、大山和生殖器的一种崇拜。从而可以推测羌族传统体育“蛾捉”活动与祭祀活动息息相关。活动方式始终也是以保护胸腹之间“蛋”为最终目的, 这“蛋”意味着保护白石、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大山、保护传宗接代的生殖器, 为此, 这项活动始终附于节日、祭祀。在“瓦尔俄足、转山会、羌历年”以及阿坝州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羌族“蛾捉”活动都会成为表演的项目之一。

  二、羌族传统体育“蛾捉”活动的开展现状

  (一) 羌族“蛾捉”活动的分布

  通过调查发现“蛾捉”活动在阿坝州汶川县的威州镇、萝卜寨、茂县的上半区羌寨开展较为普遍。如今, “蛾捉”活动已融入到茂县旅游开发中, 通过一年的尝试, 对带动地方经济取得明显效果。同时, 每逢羌族节日、祭祀、庆典、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运动项目。

  (二) 羌族传统体育“蛾捉”活动方式及特点

  “蛾捉”活动主要锻炼人的眼力、腿力、全身关节的灵活性、培养动作敏捷, 又颇费体力的一种有趣游戏, 平常人们聚集在院坝或一草坪上都可以进行这一项活动。原始“蛾捉”活动的耍法:首先由一个小伙子自告奋勇的来充当“护蛋人”, 在“护蛋人”的怀下放上三个随地捡来的石头或木疙瘩作为“蛋” (最早是白石作为“蛋”) , 以脚尖画一个圆, 圆的大小根据参与人的身体形态而定。其余的人围在“护蛋人”周围不停的起哄并且寻找机会, 巧设骗局想方设法去争抢这三个“蛋”, 但一定要防“护蛋人”的脚。“护蛋人”必须手脚完全落地的形式来保护三个“蛋”, 并以旋转的形式或不停的转动以防“蛋”被外围人抢走。同时用下肢去蹬、扫外围“抢蛋人”, “抢蛋人”不能进圈抢蛋, 同时, 还不能用手拉“抢蛋人”。若谁在抢“蛋”中与“抱蛋人”身体相接触, 谁就被罚下场, 不能再参与抢“蛋”。如果三个“蛋”都被外围人全部抢去, 就认定“抱蛋人”为输并以筛糠等方式惩罚, 如果外围“抢蛋人”都被“抱蛋人”扫到, “抱蛋人”算赢, 参与者都要依次受罚, 然后又重新确定“抱蛋人”继续游戏, 从而达到娱乐游玩, 强身健体之目的。

  “蛾捉”活动已发展成体育比赛项目, 规则:分组进行比赛, 采用3局2胜制。 (组员为5—7人, 其中一组抱蛋人一人, 其余为拉拉队, 对方全部作为抢蛋队员) , 需规定抢蛋人数 (一般4—6人) 及抢蛋时间 (30秒至一分钟) , 在规定时间内把蛋抢完为抢蛋人为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抢完, 以成功保护蛋的个数和被扫人员人数来计分[2]。

  (三) 羌族“蛾捉”活动参与人群的情况

  一个项目的发展, 参与人群是“基础”, 也是发展和传承的“心脏”。通过走访理县桃坪、汶川萝卜寨、茂县的坪头村等羌人主要聚居区。同时在汶川县萝卜羌寨、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93份, 回收率97.6%, 筛选有效问卷288份, 问卷有效率98.2%。本次调查从参与人群的年龄、项目的了解、项目参与人群、学历、动机入手。对羌族主要聚居地的三个县开展“蛾捉”活动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 (如表1) 。分析发现排在前三位的是羌族推杆占34% (98人) , 蛾捉28.1% (81人) , 扭棍子占22.2% (64人) , 其他项目7.6% (22人) , 从未参加过占7.9% (23人) 。由于推杆项目在2008年被搬上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 从此全世界的人民都知道了羌族推杆这项运动。推杆运动作为羌族传统体育的一个品牌, 已经成为羌族体育文化代表。世界各地的人们争相来到四川观看羌族推杆表演, 给四川羌族地区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 故此政府重视推杆项目较早, 一些专家、学者对羌族推杆的研究也较多。如今在羌区, 与旅游结合的项目主要是推杆、蛾捉、扭棍子, 这些项目对开展的场地器材要求不高, 规则简单易行。借助此机会希望政府大力宣传, 有更多的学者、专家关注羌族传统体育, 使之健康发展[3]。

  表1 参加羌族传统体育项目情况

  通过对羌族“蛾捉”活动参与人群的年龄进行分析, (如表2) 所示, 主要分布在青少年和中老年人。在6-15岁占28.3% (23人) , 在45-55占39.5% (32人) 由于羌族“蛾捉”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因此深得儿童的喜爱, 同时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在旅游景区将把“蛾捉”项目融入到自然景观并存推进, 让游客观赏自然景观同时体验羌族体育文化的举措, 故此聘请许多退休老人和懂得羌族“蛾捉”项目的“闲暇”老人做表演。建议相关部门, 借助此东风在学校教育中开设“蛾捉”在内的羌族传统体育文化, 使之更好的普及和传承[4]。

  表2 参与“蛾捉”活动人群的年龄 (n=81)

  对参与“蛾捉”活动的人群的动机进行了调查, 羌族“蛾捉”活动参与人群有的是为了健身而运动, 有的是为了民族的信仰, 有的是为了兴趣爱好, 不管是何种动机, 只要参与其中, 对“蛾捉”的传承和发展都有利无害。通过调查 (如表3) 可以看到:民族信仰, 祭祀活动是参与的主要动机, 占到了35.8% (29人) , 其次是商业活动占28.3% (23人) 居第三位的动机是促进健康占调查总人数的18.5% (15人) 。由于祭祀活动中羌族“蛾捉”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所以民族的习惯自然成为了羌族“蛾捉”开展的主要动机, 其次是旅游开发中融入“蛾捉”项目, 因此为了赚钱, 贴补家庭之用, 成为了参加该项目表演的主要动机。但以上参与的动机都是外部因素产生的, 是被动参与, 对羌族“蛾捉”的传承和发展不利。希望相关部门大力扶持“蛾捉”项目, 加大投入鼓励提倡民间团体开展羌族“蛾捉”运动, 从而扩大羌族“蛾捉”的参与人群。

  表3 参与“蛾捉”活动人群的动机 (n=81)

  在调查过程中, 笔者对羌族“蛾捉”参与人群对羌族“蛾捉”的了解程度作了具体调查。 (如表4) 所示, 在调查的288人中, 认为自己非常了解羌族“蛾捉”的只占调查总人数的15.9% (46人) , 不了解羌族“蛾捉”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7% (78人) , 没有听说过的占34.3% (99人) , 听说过但具体活动方式不清楚的占22.5% (65人) 。非常了解的人群大部分是45周岁以上的人, 大部分的人对羌族“蛾捉”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 这对羌族传统体育“蛾捉”的传、帮、带受到严重阻碍, 希望相关部门对“蛾捉”运动大力宣传, 同时培养专业人才, 培养更多的人群参与此项活动, 为“蛾捉”的传承发展奠定人才和群众基础。

  表4 对“蛾捉”活动的认识

  三、影响“蛾捉”活动进一步发展因素

  (一) 环境因素

  羌族人民大多聚居于高山或高半山区。这些地区峰峦重叠、河川纵横, 交通闭塞, 与外界接触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气候较冷, 山谷气候温和, 雨量适度。虽宜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 但宜于耕作的土地有限, 加之退耕还林政策, 使之林木成为经济来源受到限制。为了经济收入的提高, 解决温饱问题, 各村寨的青壮年外出打工, 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人越来越少, 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的人群逐渐下降。羌族传统体育“蛾捉”项目仅在阿坝州的汶川县的威州镇、茂县的维城乡、雅都乡地区的羌寨开展较为普遍之外, 其他羌区几乎没有开展, 只有每逢羌历新年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 、祭山会 (也称敬山节、祭天会) 、运动会开幕式等一些羌族的重大节日, 才举行羌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和比赛。由于开展地区范围小, 人口也仅占整个羌族人口的30%左右, 加之交通、信息的闭塞, 这就给“蛾捉”活动的发展与传承带来极大的困难[2]。

  (二) 人才因素

  人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推动力和基石。羌族传统体育“蛾捉”活动要想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必须解决好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由于羌族居住地, 自然环境、气候环境、交通等因素带来生产力低下, 经济收入较差, 对传统文化观念淡薄, 于是羌民大多数精力都花在了经济建设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据不安全统计, 目前羌族传统体育项目收集有近两百项, 但有专业人才进行保护传承的仅有“推杆”一项。也仅有该项目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当前, 羌族传统体育“蛾捉”项目只在羌族开展祭祀活动时才表演一下, 平时基本看不到其身影。即使在祭祀活动中参与的人群也仅在儿童和老人中。由于儿童一旦上了小学, 学习压力大了就不参与“蛾捉”活动现象, 老人终久有离开我们的一天, 到那时“蛾捉”活动的保护传承就面临着失传、消失甚至灭亡的境地。因此, 人才的短缺致使“蛾捉”活动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2]。

  (三) 场地器材、比赛规则等因素制约“蛾捉”活动的发展

  原始“蛾捉”活动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并不高, 房前屋后、院内草地以及河边沙滩均可, 只要有大小差不多的白石或柴疙瘩即可。活动面积和参与人数较为灵活。一般根据人数的多少来决定面积大小。场地、器材过于笼统, 对参与者没有吸引力, 没有明确的裁判规则, 失去公平竞争的保障, 缺乏竞技性、规范性和精确性的特点, 对参与的激情和愿望淡薄, 这些都制约着“蛾捉”活动的发展[2]。

  (四) 现代生活方式和娱乐运动的冲击

  羌族传统体育“蛾捉”项目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丰富, 是人类文化的一大宝贵遗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生活的改善, 他们的行为准则, 运动需求, 兴趣爱好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震后异地重建, 改变了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 导致社会利益和社会角色的重新洗牌。笔者在汶川、茂县调研, 村民有个共同心声: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羌族人口流动速度加快, 在城市中找到娱乐方式更多。麻将、网吧、台球、KTV、电影等无奇不有, 这些项目对青少年更有激情, 更能满足心理需要, 对“粗糙”的羌族传统体育包括“蛾捉”在内的项目已不感兴趣。即使有爱好体育运动的年轻人, 由于震后现代体育运动场馆的大量新建, 羌族居民休闲的方式也由此朝着智力型、现代化方向发展, 这种闲时的生活, 使得羌族体育逐渐消失, 人类的一大宝贵遗产无疑受到严重威胁。

  四、结论与建议

  羌族传统体育“蛾捉”活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健身价值, 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蛾捉”活动的推广仍需要:第一, 以羌族传统体育“蛾捉”的保护和传承为切入点, 推行人文旅游和自然风光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第二, 以民族运动会为发展平台, 使“蛾捉”项目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第三, 借助学校教育为主要传承方式。第四, 在影视人类学的视觉下记录、展示和诠释羌族传统体育“蛾捉”项目, 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龙正印, 卢永雪.羌族体育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2]余宗贤, 刘伟.羌族传统体育“蛾捉”运动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 (2) .

  [3]龙正印, 羌族体育文化重建结果调查与重整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6) .

  [4]钟灵波, 肖旭.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对策[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1, (4) .

【羌族体育蛾捉活动的形成与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体育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研究的论文09-11

理学的形成与发展01-20

探寻氐羌族的历史轨迹论文09-08

体育教育与阳光体育的发展论文09-08

体育教育中的应急预案形成与实施论文10-03

惠州城市的形成与发展07-23

农村体育发展对策论文09-11

发展社会体育组织的论文11-19

民族体育的发展与传承研究论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