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时间:2023-07-21 09:46:19 物理论文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通用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通用15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

  一、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物理这种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学生的兴趣在其中就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会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的枯燥和复杂,也会让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感觉到无从下手,这里应了那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在动力的驱使下,学习物理也就会变得简单而有趣的多.众所周知,物理力学知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困难的内容之一,这部分学习内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种是对于那些擅长于力学内容的学生来说,在初中阶段就遇到了令自己“省心”的内容,自然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动力;对于那些不擅长力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力学知识的学习就成了他们步入初中课程学习中第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有不少学生因为克服不了力学知识的学习而放弃了物理学科的学习.所以提高学生对力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充分结合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来激发学生对力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教师不要上来就向学生罗列一系列的定理和概念,这样只会降低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两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拔河比赛,也可以让同桌之间进行掰手腕比赛,在学生比赛的兴头上教师就可以提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由此激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好奇心和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自信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自信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学习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物理的学习更是这样,自信心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很多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一旦失去自信心的支撑,他们很有可能被困难打败,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而言,有百分之八十的初中生明确表明自己在物理的学习中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很多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拉扯”中完成的,物理仿佛成了他们初中学习阶段的致命伤.因此帮助初中生建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成了初中物理教师一项艰巨的任务.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总结出一些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的题目,比如偏向于简单概念理解的题目,让学生能够轻松的应对,从而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精神层面对学生实行激励措施.在物理学科成为初中教学内容以来,经过多年的总结,一些难度较大、容易让学生产生抗拒和受挫心理的内容基本上已经被教师所熟知,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从精神方面来激励学生的斗志.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以往成功克服物理学习困难的学长们的成功案例出发,给学生讲述别人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面对的,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是很多学生都会面对的时候,自信心就会被重新的激发出来,学生就会坦然对待眼前的困难,从而在物理学习上迈出关键的一步.

  三、观察力在学习物理中的应用

  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对初中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传统的物理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素质教育要求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要想让学生胜任教学主体的地位,就要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观察的能力,才能在学习物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物理题目的观察能力.物理是一门极为复杂的学科,它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小到原子,大到宇宙,处理物理问题时用到了各种各样的原理和方法,所以学生面对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时,能够准确而快速的观察出题目主要涉及到哪几个领域,用到哪些原理和方法.比如题目涉及到了力学方面的知识还是运动学方面的知识?用到了机械能守恒定律还是动能定理等等.只有观察出出题者的目的,才能快速的完成相应的题目.另一方面就是教会学生观察物理实验,观察物理实验的整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要培养学生观察物理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及细微变化,通过对物理实验的观察,总结出规律再与教材结论相比较,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想象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已经涉及到了一些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抽象名词和原理.刚接触这些抽象的名词和原理时,自然会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就成了解决这一学习问题的最佳“武器”.比如在学习“质点”的概念时,很多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到这种理想化的名词时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但是只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的学生把质点想象成自己的一根头发丝,有的学生把质点想象成了自己身体里的一个小小的细胞等等,正是这种看似离谱的想象却成了学生理解质点概念的关键.如此,一旦涉及到抽象的物理名词和原理,学生都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强化自己的理解,从而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而这种想象能力是可能通过后天锻炼提高的,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种应用.

  五、总结

  总而言之,物理高难度的特点给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作为教师,要关注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争取用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2

  一、生活化的课程导入

  第一,科学有效的课程导入,对整个物理教学过程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关键,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比如,在讲解关于汽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时,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游泳池中出来时会有什么感觉,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再逐步地向学生讲解其感觉的产生是由于汽化带走了热量,并为学生进一步渗透汽化的相关原理与现象等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探究中,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也会更加容易。第二,对于一些学生理解起来难度系数较大,而利用一些生活现象无法呈现的物理概念,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完成讲解,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如,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和视频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播放关于日食、月食的视频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部分时间我们都看不到月亮的整个部分,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发表意见,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再逐步地向学生渗透光的直线传播的相关知识,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知识,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力学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摩擦生热的知识,这样学生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了。同时在学生学习物态变化时,由于学生的物理知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面对汽化、液化以及固化等概念时很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观察身边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如从冰箱中拿出的雪糕,在包装袋上会有固体粉末出现,而撕开包装,则会出现气体等。

  三、物理作业的生活化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比较活跃的阶段,因此教师在布置物理作业的过程中,就可以在结合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出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并通过相互探讨来得出最终的结论。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让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小组,深入到生活中去进行调查,并针对结果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四、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对学生传授新颖丰富的物理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准确、灵活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一是应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与课下表现。比如,虽然有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爱搞小动作,但是这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往往都比较强;尤其是在学习电路部分的物理知识时,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学生多加留心,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多给予一些分数,进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信心。二是要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导向。比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身所在小区的居民用电情况进行相关调查,并做出相应的统计表。

  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强调重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通过讲解实际生活现象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全面激发,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物理知识与生活经验,从而提高物理素养与综合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3

  新课标下物理教学是按照素质教育要求把实验作为教学的有效手段,体现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态度、互动合作交流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谈点体会.

  一、要更新实验教学理念

  1.转变实验教学理念.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是以提升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与传统教学只强调智育发展,围绕中考成绩“转”的唯分数论是有区别的.为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按照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要求,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依据教材实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这样的实验教学,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能够参与实验教学活动,是一个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是让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觉动手、动脑的过程,能够构建有效课堂,达到教学目标.2.实验教学注意事项.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是实验所用仪器,学生初次接触,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仪器,对于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之处,教师必须及时跟进给予适当的指点.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谨慎操作,正确使用仪器;尊重事实,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补救,确保达到实验教学效果.

  二、趣味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新课标要求的目的,关键的问题是看课堂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投学生所好”,添加学生感兴趣的“材(笑)料”,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参入实验活动的兴趣,而且学生对需要验证或者揭示物理规律的认识也是深刻的.例如,在做“水的不善于传热”实验时,笔者先拿出来试管和一条小金鱼,并当着学生的面把鱼放进试管,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当试管里的水沸腾时,鱼还在管底部畅游.看到这一现象,学生惊呆了,于是笔者接入正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探究实验教学

  新时期素质教育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为此,教师必须创新实验探究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和研究,从而让学生不但在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有所变化,而且让学生整体素质有所提升,学习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增强,进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在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也是新鲜的'.例如,在讲“电路的连接方法”时,笔者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让学生成为“发现”规律和现象的“科学家或学者”.首先,让学生分组实施实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互动交流,达到互学互帮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进而使学生能够从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帮助学生找出实验的要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再次,对两个灯泡的点亮问题进行探究实验.

  方案1:要求两盏灯都亮.

  教师分发电子元件和电路图给学生,引导组织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讨论,选择几个相类似的电路,并按照电路图进行实地组装,然后找出相同之处进行归纳,由此得出电路的一种串联连接方法.

  方案2:改变电路后一盏灯亮.

  这时学生有些“乱”了阵脚,有的学生连接成了并联电路,有的学生连接成对其中一盏灯短路的电路.笔者此时没有表态,而是让学生按照实物的连接方式把电路画出来,然后让每组的学生代表发言说明他们连接的电路与串联电路有什么区别.最后笔者组织互动交流,并示意学生利用手里的器材进行实验,并联和串联电路都可只让一盏灯亮,另一盏灯不亮.这样,学生不但明白了短路的方法和定义,而且加深了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理解和运用.四、拓展实验教学素质教育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教材“小实验”进行拓展性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挥课外活动和教材的作用,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提升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例如,在讲“液压机”前,笔者从实验室借来油压千斤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自己操作增强感性认识,为课堂实验教学奠定基础.

  总之,物理实验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获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4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课程革新的步伐不断加快,从新课改后的内容看,关注学生的生成性学习是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问题教学方法作为新时代下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设置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关注学生课堂地位、关注学生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由于问题教学法注重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所以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并且是实现新课标教学要求的重要途径。

  一、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条件

  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应用都学要学生全力的配合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使学生全力配合,教师使用教学方法前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问题教学法也是如此。实施问题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需求点和兴奋点,因为只有做到充分了解学生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该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以避免提出的问题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或者没有提问的必要等情况的发生。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与学生交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把握他们的能力范围,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提出适合学生的问题,才可以使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解平抛运动时,可以将平抛运动与动量守恒的知识点相结合,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诸如一个人在十五米高度的地方,先让小球在平面上以一点五米的速度运动,经过一段距离后离开平面掉落。请问小球落地后与掉落点的距离这种类似的问题,这种难度的问题不仅可以有效结合多种知识点,而且难度适中,学生通过努力思考可以找到答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且能够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方法

  初中物理具有晦涩、复杂、难懂等特点,因此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如果只依靠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学,那么难免会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实施物理教学,以此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时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问题教学法的应用需要建立良好的提问环境。良好的提问环境有利于学生进行提问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与见解,为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作为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准备,在课堂上围绕课本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进项讲解,在课后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只有这样才可以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问题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创造具体问题情景。物理教学需要根据实际问题实施,由于初中物理包括许多抽象的概念和一些有趣的实验,因此创造具体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梳理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弹力”的概念以及作用时,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弹力的存在和它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两两分成一组,然后每组发放一套弹力实验装置开展试验活动,让其中的一名同学固定弹簧的位置,另一名同学拉伸弹簧,从而使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思考探究,通过创造这种具体的问题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充分理解物理知识。

  三、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的实践拓展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积极拓展该教学方法的实践范围。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教学法进行新课导入,进行授课例题的一步步引导。方法实施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且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例如:在磁场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在讲解这一章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电磁学的知识,那么很可能造成许多学生在这一章的`学习中变得非常迷茫,主要原因是,电磁学比较抽象,单凭简单的讲述是不够清楚的,需要通过实验进行辅助教学,在试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除传统教学中的枯燥气氛,从而使学生在试验中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活跃整个课堂气氛,因此课堂效率就会因为这种融洽的学习氛围而提高上去。问题教学法作为促进师生交流的一种新颖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被广泛的应用,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从而为初中的物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从开始以问题作为驱动,让学生作为学习思考的主体,主动学习从而获得知识,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围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把学生放置于一个充满问题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甚至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物理解题的的能力。问题教学法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新课改后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一、引言

  初中物理教学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呈现物理规律与知识特点,还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主要载体。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实施,初中物理教学也悄然发生改变,比较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教师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和不断优化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渠道。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第一,教学观念存在误区,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实验教学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认为在实验上花费大量时间会影响到整体教学进度,在实验环节通常敷衍了事,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第二,教学模式单一,虽然有的初中物理教师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着单一的问题,为节省实验教学时间,他们会先列出实验器材、流程、结果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完全按照既定的模式进行实验操作,缺乏独立思考。第三,教学资源不足,一些初中学校的物理实验室设备陈旧、器材不足,难以满足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再加上经费不足,实验仪器补充的不够及时,学生进行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较少,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一般。

  三、解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的恰当对策

  (一)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要想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首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挂念,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禁锢,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作用,全面贯彻和落实“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为学生提供非凡的实验学习平台,做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有机统一,让他们借助实验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需引领学生综合运用口、眼、脑、手学习物理知识,并通过设疑置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举个例子,在进行《汽化和液化》教学时,由于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教师在课前要设计好实验,预测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的关键部分,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物理规律。对此,教师可利用水壶烧水的生活现象引入实验,在课堂上演示水沸腾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和总结实验现象:烧杯中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烧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烧杯中水的状态的变化情况:沸腾前,烧杯口有少量“白气”出现;沸腾时,烧杯口有大量“白气”出现。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知道这些“白气”是汽化现象,以此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

  (二)运用多种实验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着较大比重,是对理论知识的呈现和验证,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需运用多种实验方式,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去,使其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初中物理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要求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特别是在讲授物理规律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分析实验现象,借此实现高效学习。诸如,在《液体的压强》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在课堂上演示实验1:将下端包有橡皮膜,上端开口的容器中装上水。提问:这说明什么?原因是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回答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橡皮膜向下凸起,原因是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受重力。演示实验2:将侧面包有橡皮膜,上端开口的容器中装上水。这又说明什么?原因是什么?实验现象是橡皮膜向侧面凸起,原因是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演示实验3:向一四周扎满小孔的塑料瓶中装上水,让学生观察现象,他们可看到气球四周均向外凸出,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如此,通过这一系列实验演示,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使其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物理新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整合物理实验资源,节约实验教学成本

  由于物理实验要用到大量的器材和仪器,为节约教学成本可对实验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不仅教学效果不减,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针对实际实验内容整合实验资源,以确保教学效果为前提节约实验成本,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并指导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改装和操作,借此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在这里,以《气体的压强》教学为例,在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使用废弃的易拉罐进行实验操作,其中一个易拉罐为空的,另外一个里面装入少许水,将水加热至沸腾后把两个易拉罐同时放到水中,观察它们各自有什么变化。学生可以发现装有少许水的易拉罐瞬间变瘪,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气压强的存在。初中物理教师需学会灵活改造实验器材,利用铁丝平行固定两张纸,以此进行探究压强大小与气体流速关系的实验;或者把损坏的电压表改装成电阻当作实验器材使用。这些自制实验器材能够有效节约成本,关键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使他们形象直观的观察实验现象,自觉主动探究物理知识的奥秘。

  四、总结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认真研究和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可行性较强的教学对策,从转变实验教学观念、运用多种实验方式、整合物理实验资源等介个方面切入,全面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清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17(63):150.

  [2]周浩然.探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中华少年,2017(18):130.

  [3]杨国栋.将生活实际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紧密联系[J].中学物理,2017(08):62-64.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6

  1对相反的事物进行联想,然后做比较

  法拉第通过“电生磁”的现象明白,从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然后提出疑问“:磁是否可以产生电?”辛苦研究了十年之后,最终发现电磁感应定理,达成了“磁生电”的想法。学习物理过程中,有意识的从反面思考,把正向思维和反向思维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好地了解概念的内涵,全面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例如,分析光滑的水平面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受力的时候,有一些学生经常会因为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想法而限制其思路,以为物体在水平方向应受拉力或推力的作用,实际上从反面想一想问题就会很简单,光滑水平面上没有摩擦,如果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拉力还能够匀速直线运动吗?

  2将问题实际化,情景化,方便学生进行联想

  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主要用处是用物讲理,将问题实际化,情景化,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了解更多的物理规律。学生的主要用处是要自己动脑、动手,然后得出结论,从而了解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价值表现在细心准确地指引,学生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思考和联想。如果有个实验做成功了,或有些想法得到证实了,学生必定会有一种成就感,这也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更有自信,激发其学习物理的兴趣。

  正是因为有兴趣,才能一直坚持物理的学习,才有利于探索研究,因为学生的大胆联想,从而能够激发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其创造力。教物理的过程中,老师们也能够通过多媒体将问题情景化,清楚形象地表示一般的课堂不能够表达的教学情景,例如学习物态变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现出冬天草原的大雾、屋顶上的白霜、南极的雪山、冰棱等,展现出春天来临的时候冰雪融化,冰水相混的现象,炉子烧水过程中水壶上冒出的白气、壶盖上的白气变成小水滴等物理现象,让同学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学习,使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开发思维,让他们联想雾、霜、雪、冰的产生过程,水变成白气之后又变成小水滴等一系列物理现象,让学生在联想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经过老师的指导从而解决问题。

  3通过玩游戏的过程进行联想

  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一些相关经验以及生活环境均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初中生的`思维正是处在由形象到抽象变化的过程中,他们还不会从一些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因此,初中的物理老师们就应该把学生们的个人生活、一些直接经验以及生活环境等每一方面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在上课的时候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意义。比如:学习平面镜成像的过程中,学生们很难明白平面镜成虚像,由于他们的直觉经验告诉他们,他们的确可以在镜子的后面看到一个相同的自己,为什么又会是虚像呢?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做这样一个游戏:学生两个人分为一组,在光线比较暗的房间里面,通过玻璃进行成像实验,某一同学当作物体,与此同时观看自己在玻璃镜里面的像,另一个学生用白纸屏在镜子后面,让镜子前面的学生指挥,直到白纸屏和像的地方刚刚在一块,由镜子前面的学生去猜白纸屏上有没有清晰的像显示,并且由镜子后面的学生观察白纸屏上有没有像的存在,之后让两个学生互相交换位置进行上述游戏,游戏结束以后由老师解释为何眼睛可以观察到,却不可以在纸屏上显示像,这一像叫做虚像,上课的时候经常进行相关的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相符合,使学生保持“童心”和“童趣”,如此便能使学生们对物理的学习时刻有着高昂的激情。

  4让学生进行物理实验,从而展开联想

  实验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且是了解分析物理现象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实验不光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变强,还能证实学生联想的正确性,合理性,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能够发现更多真实生动、直观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中学时期的物理实验包含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两方面,进行物理实验能够指引学生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进步,可以使学生由实验获得启发,更好地了解物理,以致产生更大的兴趣。进行实验的时候,学生一般会在观察老师的演示之后积极的自己操作。进行了实验,会让学生们知道一个崭新的物理世界,会知道更多有意思的物理现象,并且在他们的脑海之中与此同时会产生更多的物理问题,因此,可以激起学生们浓烈的求知欲,然后将兴趣慢慢转变成对科学知识的探究。

  5通过概念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概念是学习的基础内容。因此,可以利用深化事物理念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改善,更加深入地对事物的主体进行描述。比如在讲到“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时,很多学生都没有办法完全理解,都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实际案例。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概念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让学生对“铁块的质量比木块大;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进而加深对密度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的将概念简单化,让学生懂得密度只是一个概念,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并不是实在的物体,因此不需要考虑密度的外形、体积大小等情况。

  总的来说,初中学生是第一次了解物理,都会对物理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个时候所有的学生都会渴望揭开物理的神秘面纱。老师们应该合理利用这一情况,使学生们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发挥联想,徜徉在物理的海洋之中。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7

  摘 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教学的不断完善和更新,现代各类、各级学校内部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有效参与提出新的想法和要求,要求应用创新性教学方法,保证教学内部高效性,以初中物理内部教学实践为例,分析如何应用有效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

  关键词:高效性;初中物理教学;有效策略

  现代初中学校一直以来旨在通过各类教学课程培养学生自身素养和应用技能,培育学生有效进步和成长成才。落实到初中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和教师都需做到对于课程的熟悉和了解,才能真正把课本内容吃透,保证教学课堂高效性,保证学生参与的有效性,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育。

  一、有效确保课堂教学活跃性,做好课堂高效第一步

  在初中学校内部,教学课堂的高效性在于学生在学习课堂上对于学习内容有效理解、掌握,对于实践应用真正落实,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提出意见和想法,鼓励学生表达和陈述自身观点,确保课堂教学活跃性,做好课堂高效第一步。

  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做一些与物理学习内容相关的小测验,当下一节要讲“二力平衡”相关内容之前,让学生相关之间互相打对方一下,感觉自身的用力跟自己反弹回来的力的力度,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之前对于学习内容有所了解和认识,能够真正快速地参与课堂学习的思考和讨论,同时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

  二、鼓励学生真正实践,落实课堂教学高效性

  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与理论相并重的课程,教师要想真正有效地保证初中物理教学课堂高效性,教师在教学实践落实的'过程中应该不断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和落实到物理实验和相关练习当中,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得到学习内容和知识的有效掌握和了解,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真正落实。

  例如,让学生在实验之前找一枚硬币、厚度一样的两个物体,把两个厚度一样的物体放置在桌子上保持一定的距离,把硬币放置在一个物体上,让学生用口吹看看能不能吹到另一个物体上,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分析这一实验与流体压强的相互关系。

  综上所述,教学参与高效性的有效实现需要教师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落实到学生学习上,需要真正保证学生有效参与,做到对学生的真正负责,初中物理内容的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平等换位,才能真正实现初中内部教育教学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高翔,杨远萍。另类视角中的教学案:辩证看待教学案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科学,20xx(23)。

  开放性课堂嵌入初中物理教学的必要性创新16k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初中物理实验室工作计划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8

  初中物理课堂的高效性

  一、课前准备

  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是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下产生的,要向学生学习高效,教师的教学首先就要高效,因此,高效课堂的课前准备是极为重要的,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是十分高的,教师课上轻松的同时,课下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通力合作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将学生进行有效分组,每组中将好、中、差三类学生进行组合,选取组长,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在组长的带领下能够“兵教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同时为了使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我尝试进行了导学案的使用,效果较好。导学案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要求教师首先要对讲课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导学案的设计与制作: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我分为三部分:预习案、探究案、课堂检测。

  (1)预习案:根据教材内容将学生可自学的部分、可独立完成的部分放在预习案中,让学生在课前通过预习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设计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哪些学生、哪些题能够完成的怎样,要心中有数。同时鼓励小组内优生将差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解决。

  (2)探究案:物理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科学的核心就是探究,因此学会物理就是要学会科学探究,因此在导学案中的探究案是整个导学案的主要部分,探究案的设计要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在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探究案应起到引导作用,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实验,避免以往实验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不参与,不思考的弊端,通过组长协调使每位组员都有一定的任务,使每个人都能体会实验成功的快乐。

  (3)课堂检测:没有评价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单纯的学习也无法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导学案中我设置了课堂检测环节,每节课根据本节内容精选3—5道典型题在课堂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比较完成的效果,教师通过统计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课后练习时有所侧重,同时这种检测也激励学生课上积极思考,认真掌握知识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不同课型导学案的设计也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教学流程的设计:

  针对教学内容,科学的设计教学流程,主要是教学中每个问题的设置即不能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也不能太显而易见,一定要巧妙的设置每一个问题,而且问题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每个环节的过渡语的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简单、精炼。

  二、课堂教学过程

  在精心的课前准备基础上,学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检测学习成果,起到评价作用。然而对于一节课中哪些问题学生不能轻易地解决,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以往经验,以及学生的预习案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出现在什么地方,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或者组与组间交流解决,对于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引导解决。这样学生自主解决的问题印象会很深,而且理解会很到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学生的讨论和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倾听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误区,及时纠正。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最大限度的深入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课后复习时学生针对课堂中不理解的内容进行重点复习,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复习量,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实现了高效学习。

  三、课后作业设计

  结合教学内容和在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后作业,精选典型题学生回去重点完成,而且作业设计要有梯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数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于一些较难的习题让学生课下一组为单位共同研究,明确答案,上课后教师找学生讲解,通过学生的讲解了解学生在解题时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课后作业的设置要少而精,每个知识点布置一至两题,重点知识点设置两至三道不同类型习题,作业控制在20分钟以内,减少学生课后负担,对于学生作业中掌握不好的题型课上利用多媒体再精讲精练,达到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学会的目的。

  四、结语

  以上是我针对我的教学方法总结的一些方法,实际上要想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仅靠这些做法还是不够的,还要综合考虑很多的客观因素,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继续探索好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孩子的学习越来越轻松,真正的实现“高效、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9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改变了过去的“考试”制度教学。尤其,在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也开始走向生活化教学。我们知道,初中物理本身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性。适当的开展生活化物理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生活经验解答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乐趣,进而增强自我学习、探究物理的自信心。从根本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学生生活为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课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在生活中的物理规律,并不断地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得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化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融合,切实的感受物理学科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作为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和要求转化成为生活系列的主题内在要求,进而强化学生物理的综合技能和素养。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新课改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一、生活化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成功则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物理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教师更多的是采取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从而使得学生被动的学习物理,甚至有的学生对物理失去了兴趣,不利于自我今后的发展。生活化教学则不同,它以学生熟知的生活为背景开展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思维之光。笔者在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借以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学习中去。如:在学习“声音的传播介质”教学内容时,笔者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融合,以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辅助教学内容的展示,即:在地里的两端,一个人呼唤另一个人的名字,远处的这个人需要过一会才能够听到呼唤声。

  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核心性内容,也是知识渗透以及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可以说,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源泉。新课改一直倡导生活化物理教学,主要是希望教师能够将原本的理性的物理知识转化成为学生熟知的生活,进而一方面促使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拉近学生内心对物理的认知,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关联性,物理知识的实用性等,增强自我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我们知道,生活是物理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映现着物理原理。对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转化成为生活常识,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借以来实现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如:在学习“光的色散”教学内容时,教材中单一的知识讲解,以及配图学生很难真正的感受到,对知识产生不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对此,笔者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雨后彩虹”现象来作为教学案例进行构思教学内容,即:大雨过后天空有时候会出现彩虹,但是有的时候就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很容易就会说出其中的`奥妙:大雨过后,出太阳,太阳照到空气中一些残留的小水珠就会出现彩虹。笔者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运用物理术语进行解释,从而学生很容易掌握其中的原理内容,即:大雨过后,阳光穿过空气中残余的小水珠时,产生了色散现象,进而形成了肉眼可以看到的七色彩虹。

  三、生活化的实验活动

  实验室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为喜欢的内容。通过物理实验能够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以及物理的相关原理。实验教学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端正科学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联性,决定了初中物理实验的生活化开展。新背景下,初中物理一直强调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切实的了解科学,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创造更新的价值。对此,笔者则在教学中较为侧重生活化的实验活动,一方面生活化的实验活动可行性较强,另一方面生活化的实现活动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强化学生的技能和素养。如:在学习“大气压”教学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矿泉水瓶做实验,即:将矿泉水瓶里边放满热水,之后将瓶盖拧紧,上下摇一摇,再将这个装满热水的矿泉水瓶放在冷水口下或者冷水盆里进行观察,看矿泉水有什么变化,切实的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再如:学习并联、串联教学内容时,鼓励学生制作“小汽车”、“小灯泡”等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物理知识,促使学生技能和素养的双重提升。总的来说,初中物理知识与生活是相通的,生活化教学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整个物理教学的质量。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的适当的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借以来深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初中物理教学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汪瑜.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初中物理高效教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xx.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

  农村初中生学习物理注重课本,依赖教师讲解。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一、以生活现象为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人们善于通过观察活动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能力,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前提。物理学习必须从观察和实验开始,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对观察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推理、论证,并进行各种假设。但是初中学生有时还会出现观察不稳定,或以情绪为转移,观察往往会出现片面性与肤浅性。可见,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观察行为进行引导。笔者认为,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并联系实际,具体指导学生观察身边发生的物理现象,同时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现象的方法。观察时要充分调动眼、耳、鼻、口等多种感官,感知物理存在及其运动的'一般规律;要善变多思,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多角度、由表及里地进行观察,并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最终引导学生总结出物理规律。例如,在列举“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什么力使墨水进入笔管?观察过程:将笔尖完全浸入墨水中,用力挤压笔管,排出笔管中的空气,松手后墨水进入笔管。理论解释:墨水在大气压强的压力作用下进入笔管。学生练习:什么力使饮料上升到嘴里?在生活、生产实践中,教师、家长要积极鼓励学生去观察,让学生认识到生活、生产现象与物理知识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会在观察时由“看热闹”变“解决为什么”。

  二、抓住问题关键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学习物理,思维总是从一个中心问题开始,并依据相关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规律一层一层向外展开,最后经过质疑、假设、验证、分析、推理达到所要的目标。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关键环节。如果学生在把握相关概念以及物理规律时抓不住关键环节,思维就会出现混乱,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是很重要的。实践证明,通过分析总结学习经验,在把握关键环节时,才可以根据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对比实验数据,分析图像信息、图片信息等。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特殊方面,它在物理学习中具有选择、保持、调节、监督等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组织较好的教学条件下,初中学生稳定地保持40分钟的注意力是毫无困难的,他们注意的范围扩大了,分配和转移注意的能力也提高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首先,科学合理地组建小组是关键。班主任牵头,科任教师配合,按成绩、课堂表现、课外表现、综合素质等进行分组,每组4人,这4人中,一个人的成绩是优秀的,为组长;一个人的成绩中等,为副组长;另两个是学困生。这种小组在性别上可以交错搭配,分法在运用过程中可具体调整。其次,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调重点和难点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主题,并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去获取所要求的行为结果。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之前,必须进行合理的预设,准确把握合作内容及学生合作的时机,让小组合作学习真实有效。最后,组长和副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充分发挥领导和协调能力,给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配,达到预设目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困生热情参与。

  总之,敏锐的观察是获得知识的钥匙,也是发现新问题、认知世界的途径。思维能力是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和延续,是指导学生在观察基础上将所学知识与观察到的现象相结合的桥梁。合作学习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种。因此,教学时,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应适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作者:李锐 单位:定西市安定区周家庄学校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1

  一、演示实验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其实就是指在开展课堂教学时,由教师亲自来操作实验,当然,有时教师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增强该实验的可信度,可以特意邀请同学来上台辅助老师进行物理实验,或者老师只是从旁进行一定指导进而引领,而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从其完成的形式来看,可以将演示实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导入新课的演示。这种类型的演示实验一般都是在教师讲授新课之前进行的,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并激发学生自身的求知欲,因此它往往具有发人深思以及引人入胜的特点。像在学习“大气压强”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去做一次覆杯实验,虽然一张纸在空气当中都无法实现自己漂浮,但却能在一定作用力之下托住一杯水。而学生通过观看这一实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很容易引起矛盾冲突,进而实现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目的。

  2.建立概念的演示。这种类型的实验常常用于教师传授新课时,目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感性的材料,进而形成专业的物理概念并建立相应的规律。这种实验其特点就是自身的观察对象相对突出,而且实验条件较为明确。比如教师在演示“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时,由于这个实验意义非凡,它所倡导的“理想实验”不仅在当代的科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能为物理中“惯性”概念的形成和确立提供所需的感性材料。伽利略曾经利用斜面实验得出一条结论“球在运动时,如果无法达到一定的高度,势必会一直滚动下去”,而当前初中教材中的内容就指出,需要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重新再做次斜面实验。这就从逻辑上给学生造成困扰,伽利略已经在几百年前通过实验证明了:世界上不受外界作用力却一直运动下去的物体是存在的那为什么还需要我们在重新做次实验呢?这时教师就需要结合教材提出一些新问题:虽然伽利略做的实验已经基本上解答了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一直运动下去的原理,但却没有真正意义的回答一个物体再没有受外界作用力的前提下,其运动状态究竟是怎样的。而通过这次试验,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形象、更具体的观察实验过程,以增强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

  二、学生试验教学法

  应该说,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试验教学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教学方法其实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些物理知识时,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之下,由于学生独立的完成物理实验,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的教学行为。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同时也能有效的增强学生自身的实践技能。而从其作用上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完成物流实验,并让其认真、细心的观察物流现象,以实现规范和培养学生自身实验技能以及实验素养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这种使实验,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并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进而在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有效提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进行“水沸腾”实验时,教师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独立的完成这个实验,教师只是从旁进行辅助和指导。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细心观察,也认识到了,水沸腾是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的:一个就是温度首先要达到既定沸点,并知晓了水的沸点是100℃;另一个是需要吸收热量。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能更好的加深以及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三、小结

  当前现行的课程标准中,曾经明确指出,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传授理论知识之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基于这种背景,教师采用实验教学法来开展物理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基础之上,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2

  【摘要】初中物理实验直接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它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今的初中物理实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怎样有效地探究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参加物理实验的积极主动性,培养物理思维能力和提高综合能力双管齐下。接下来,本文会从物理实验的现实情况着手,加以苏教版的初中物理为辅助材料,重点探究和讨论物理教学方法,总结出能有效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和实验能力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授课中关键内容是物理实验,在学习和进行物理实验时,学生可以加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如今的初中物理实验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使得物理实验教学成果难以达到理想值。借助苏教版初中物理重点探究物理实验,归纳出能够促进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物理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和探究物理的能力。

  一、目前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如今,传统观念仍影响着物理实验教学,大家比较重视理论课教学却忽视实验教学,这使得实验数量不达标,实验效果也同样不达标。调研中有一个现象,老师只要求学生熟悉实验内容和结果,不要求实验操作。实验中,经常是老师先演示一遍如何进行物理实验,学生再简单的效仿,进而达到实验目的。这样的物理实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物理学习态度。这种授课状况不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也很难达到新形式课程的教学要求。基于此,强化探究物理实验,完备物理教学方法是势在必行的。

  二、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精心设计提问环节

  什么是探究性实验教学?顾名思义,这是一种教学方式,该方式是通过在实验前和实验中期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教学新课时,老师要创造性的构造合理的问题情境,通过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发现,之前所学内容与该知识点相悖,从而发觉新知识点的正确之处。在该情境中,学生的探索欲望会油然升起,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并进行实验。比如,作者在第一章描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时,首先简明扼要地提出探讨的主题———哪些因素影响摩擦力。接下来提问学生:为何车的轮子不是方的或是椭圆的而是圆的?为何我们不易在地摊上滑倒却易在光滑的地面滑倒?为何增加压力就不易在光滑的地面滑倒?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考虑问题的关键在哪,因此可以就所提出的具体探索性问题进行试验探究。

  (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学生在进行探索试验后提出相对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基于此,身为人师,理应激励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大胆猜想现有的问题,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物理学习中,进一步促进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提高思维创造性。因此,日常授课和学习中,我们要勤思考,想出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引导方法,引导学生不要胆怯,要大胆地吐露出内心的想法。例如涉及到的摩擦力的那一章节,作者讲述该章节时,注意到教学要求需要深入思考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具体因素是什么。因此,在师生互动时,作者有目的性地鼓励学生大胆吐露并写出自己的想法。学生所提出的猜想中有合乎题目的`,也有不切题的,作者让学生对之前所提出的猜想进行分类,讨论得出较合理的猜想,为下面的探究实验作了扎实的铺垫。

  (三)对猜想的问题展开实验设计

  每个猜想都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方能得到最后正确的答案,这也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中之重。该环节是进行后面实验探究的关键一步,它既承接了之前的物理实验设计,也启示了后面的物理实验操作,所以老师必须高度重视该环节的设计。例如讲述的摩擦力的那一章节。学生在探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在讨论结束后自己独立的设计实验。待完成具体的实验方案后,让学生沟通探讨,最终得出能够证实猜想并能够实施的方案。但是学生的能力有强有弱,大部分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实验,但有部分学生不能,老师可以将能力强的学生和能力弱的学生搭配分组,让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实验的主力,学生相互合作探究实验。待每个学生所设计的实验完成后,老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论证实验并记录数据。

  (四)实验论证环节

  何为实验论证,顾名思义,就是学生遵循实验操作指导书,正确地完成实验操作后,科学记录实验中所得的有效信息和数据,并在表格上完善实验数据,之后利用记录的信息和数据反证之前的猜想。实验记录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是后面我们进行归纳总结的保障。所以,老师理应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实验所得到的实验数据论证先前做出的实验猜想,这样学生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实验论证。在探究论证时,作者将会在黑板上写下每个组的实验数据,鼓励学生详细地分析所有的实验数据,进而得出与数据相符的结论。此时,我们需要注意一点,我们都不要太在意结论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将鼓励学生放在核心地位,肯定学生探索实验的过程。学生对探究实验的热情会随着老师的认可而高涨,即使在实验中知道自己的缺点,也会积极主动的去修改和完善。同时,老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取长补短,积极进行交流分析。此教学方法可以短时内提高学生独立探究实验的能力。综合以上情况,结合教学现状,掌握好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实验情况,有效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究对探究初中物理实验大有裨益。在强化物理实验时,老师不仅要通过完善自己的能力来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还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使得实验更为科学,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上旬,20xx(8)

  [2]马科.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J].赤子:上中旬,20xx(9)

  [3]安俊辉.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J].中外交流,20xx(25)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3

  一、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

  新时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很有必要,这既能够实现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融会贯通,也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培养,对于推进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无疑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教师在平时的知识教学时要让学生们意识到知识点间的相互关联,意识到在具体问题的解答时综合的应用学过的知识可以发挥的良好功效。同时,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也要让大家意识到合理的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往往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能够感受到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来理解与思考问题可以带来的收获。这些都是新时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们具备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初中物理素养的提升将会是很好的辅助。如讲《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时,在讲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先让学生猜想:可能与深度有关,也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还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假设,之后再通过实验进行对比、验证,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要勇于做出各种假设,并且要引导大家对于自己的各种假设进行有效验证。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了这种有效的独立探究后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体会也会更加深刻。

  二、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

  鼓励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展开自主探究同样是新时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值得采用的一种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大家针对相关的实验主题自己进行实验过程的验证,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来共同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这个过程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学生能够非常积极的参与到自主实验中来,能够和其他同学展开很多有意思的探讨与对话。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实验竞赛来引发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们在自主实验中来不断加强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这些都是很好的实验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深化很有帮助。如讲《蒸发》一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设计,有的学生就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三个小实验:

  (1)在手背上滴两滴相等的水滴,把一滴涂开,看哪个干得快?

  (2)在桌子上和手背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看哪个干得快?

  (3)在桌面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对其中一片吹风,看哪片干得快?虽然教材中未出现该实验,但实验的设计完全能够体现这个实验的基本理念。透过这个有效的自主探究实验的展开不仅使学生很好的认识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在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大家也很好的掌握了初中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这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探究能力的掌握都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4

  一、物理实验探究式的有效实验教学策略

  1.注重实验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积极性

  在物理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实验具有生活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物理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在兴趣指导下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实验设计贴近生活,能够促进实验探究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能激发内在潜力,提高实验效果。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教学中的“光的反射”实验。通过对光的反射的原理进行了解后,教师提问学生例举生活中常见的反射现象,并在课堂上进行常见的光反射实验。将教室内的光进行合理遮挡用手电筒照向平面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调整手电筒的角度,发现光束变化情况。在这个实验操作中学生能够自主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同时由于实验的简单性和常见性,有利于学生扎实掌握“光的反射规律”,达到实验目的。

  2.明确设计实验任务,提高实验目的性

  在探究式实验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实验有效性,要明确实验任务,在任务指引下能够促进实验目的实现。实验设计既要有明确任务目标,也要有规定要求,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完善实验各环节,最终达到实验目的。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力”的实验过程中,首先明确实验任务的证明“力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主要实验过程可设计为准备两个皮球,在平面上用一个皮球压另一个皮球,发现两个球都发生形变,则证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根据实验需求,制定合理实验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需求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可通过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演示,也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演示;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也可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搭配中完成实验任务。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浮力”实验中,求证“水越深的地方,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是否正确。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由学生共同准备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块、线、容器、水。学生A对水中铁块进行控制,分别使铁块浸在水中浅、深、更深位置;学生B对不同水中深浅位置弹簧测力计重力数的记录,重力示数G1、G2、G3,同时,也要对铁块在空中的重力G0进行测量。通过两个人的配合实验,得出浮力的大小跟浸没的深度没有关系。“水越深的地方,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观点是错误的。注重实验后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积累实验完成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收集和分析数据,然后让学生进行组间评估,要求学生能够吸收其他同学的合理意见,最后再由教师来对每组学生进行评估,教师不仅要对该组实验完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还要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等进行评估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验现状,进而开展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在加强物理实验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同时钻研实验创新,提高实验科学性,以更好服务于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

  一、运用观察纲要,收集课堂教学现象与有关信息

  课堂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场景,在课堂研究过程中应该对课堂进行观察,而课堂观察可以为课堂教学诊断提供相对客观的依据。对此,旁听人员一定要了解观察的目的,熟练掌握观察技巧,科学配合应用选取或是设计观察工具与观察量表,并且依据实践状况,充分应用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等方法,合理解决本身和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排除偏见,通过客观公正的态度实现课堂教学现象与有关信息的全方面收集。通常情况下,观察人员一定要客观全方面地收集课堂教学现象与有关信息,不可孤立地应用某一项观察手段,应该充分应用各种观察方法,实时反映教育真实现象,充分揭示教育本质。另外,在课堂教学诊断过程中,课堂观察的问题并非单一的,因此在课堂观察之前需要旁听人员事前制定观察纲要,这时旁听人员就能够依据具备提示性与指导性的纲要,深入观察课堂教学基本现象与有关信息,并且完成有效记录。若是观察人员需要进一步了解课堂综合性,具备综合性与指导性的纲要能够帮助观察人员在课堂观察前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在课堂观察过程中能够提示观察人员应该观察的内容,从而帮助观察人员全方面地收集教学现象与有关信息。

  二、与设计教学过程进行对照

  教学过程的设计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良好的教学过程设计作为授课教师对于课堂的预设,同时还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可以帮助教师有目的和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难以完全依据预设状况完成教学,教学状况并非一成不变,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的前提下,充分应用本身教学智慧,实现预设和教学过程的相辅相成,从而使物理教学更加精彩。在课堂教学诊断前,旁听人员应该事先了解与熟悉授课教师相关教学设计思路和设计的教学流程,然后依据教学流程,充分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状况等完成对比,并且合理、科学地分析物理教学现象,然后查找原因。

  例如,在演示“惯性”实验时,教师把薄模板覆盖于装在有水的烧杯中,把生鸡蛋置于薄模板上,这时让学生进行猜想,如果利用木棒敲击薄模板会出现什么状况,而学生比较容易猜想到鸡蛋会和模板一起被打飞,从而鸡蛋打破,但是实验结果却是薄木板飞出,生鸡蛋落入烧杯中。又如,在演示“惯性”的实验时,教师叠加起5个相对较为干燥的棋子,利用一把直尺进行快速敲击最下面那个棋子,然后让学生进行猜想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比较容易想象的就是全部的棋子都会倒。可是实验结果是最下面的那个棋子飞了出去,而上面的棋子依然稳稳地落于原处。诊断:从物理“惯性”教学方面而言,授课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惯性理念与形式,设置了惯性实验,但是这些教学案例存在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此教学流程的设计虽然看起来很顺利,学生可以在授课教师的有效引导下理解惯性概念,同时懂得分析惯性现象的手段,可是在做惯性习题的过程中,结果并不是授课教师所期望的'那样,预设和实践状况并不相符。学生在理解所有物体都具备惯性时,对于气体和液体是否存在惯性,留有一定的疑问。对此,学生回答错误的状况常常发生,造成初中物理教学效果不好。依据学生存在的错误回答问题状况,旁听人员要想到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到的案例,教师为了能够引导惯性概念,采用了两个小实验,但是由于案例不具备综合性,导致初中生对于气体与液体是否存在惯性提出了疑问。

  这说明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存在问题。同时,在举例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区分静止物体与动态物体。对此,依据学生实践反应状况,或是学习行为有效联系课堂教学授课教师的行为,从而和教学流程设计完成对照,查找出发生此种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关注日常生活实例对初中生学习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日常生活案例比较普遍,教师可以巧妙联系日常生活案例完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初中物理教学要和日常生活与生产实际以及科技领域进行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与思考事物现象以及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主动把学到的物理基础知识应用在生活实践中,加强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旁听人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诊断时,应该关注有关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和日常生活的联系状况,选择的联系内容是否合理,联系的时机是否恰当等,从而查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的不足,改善与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四、总结

  总之,要想提升从旁听人员角度作为出发点的初中物理教学诊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是提出指导性诊断对策是不充足的。在初中物理教学诊断过程中,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式的对策比较多,在未来还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15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14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9-25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参考09-02

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的论文08-28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11-16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11-17

教学活动初中物理论文09-02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应用论文08-31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论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