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论文

时间:2022-11-14 13:13:40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语文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语文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1

  摘 要:探究式阅读教学方法源于上世纪末、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探究式阅读教学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自学和思索讨论以及表达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学会了阅读方法,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文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阅读教学高职大学语文作用

  探究式阅读教学方法源于上世纪末、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旨在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探究式阅读教学在高职公共学科《大学语文》教学中同样适用。而且大学没有了升学压力,不存在应试教育的“功利性”,探究式教学更能显示出优势地位,充分发挥出重要作用。

  一、探究式阅读

  探究式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世界为参照对象,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集体等多种释疑解难的尝试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式阅读的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探究式阅读目的明确,其本质是探究文本中的知识,从文章学、叙述学、史学、美学、心理学等理论视角,对文本知识进行探索。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熏陶,获得阅读美感。由于高职大学语文的特殊性,探究式阅读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又与普通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差异。探究式教学要与高职教育结合,与理论结合,与社会实践结合,与动手结合,目的性更明确,可操作性更强,从而呈现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独有特色。

  三、探究式阅读的步骤

  1、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有梯度,从易到难,由浅到深,环环相扣。在此步骤中不宜为学生设置条条框框,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真正参与进来。

  2、解疑引领,合作探究。教师要充当引路人,“抛砖引玉”、“指点迷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因势利导,合理分组,小组成员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3、总结评价,提升探究。让学生自己总结收获,教师进行评点。总结的过程是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肯定他们的创新,鼓励他们的大胆设想。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受益,都有发展和提高。

  四、探究式阅读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探究式阅读相对于“满堂灌”、刻板讲授更加灵活。带着问题,主动探索,使学生有了阅读的自由空间和时间,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全身心投入,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式阅读是顺应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置身于开放自由的阅读环境中,能充分享受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时刻处于亢奋状态中,学生就会用自由的大脑和思维去解读阅读材料中的各种信息,而不是墨守成规地被动接受教师或教学参考上的现成结论。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获得结论。

  2、实现了课堂互动。老师引领,学生讨论,师生互动,避免了出现“一言堂”。有些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找答案,甚至需要到社会中去探究,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空间拓展到了课堂之外,给师生更多的交流机会,给学生更多的查阅资料、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培养了教师组织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

  3、拓宽阅读视角。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阅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去分析、挖掘,从而达到学知识、提高素质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中,运用好探究式阅读教学方法无疑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探究文章学、叙述学、史学等知识。学生阅读视角拓宽了,学生视野开阔了。

  4、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探究式阅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问题去探究。阅读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随着问题层层深入,学生就要不断思考,不断分析,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打下基础。

  5、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探究式阅读教学很重视对学生集体合作精神的培养。因为每一篇阅读材料都由不同身份、不同阅历、不同时代的作者创作而成。而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智力因素及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他们对同一篇课文的理解和看法也会有异同。在学生按照导读提示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进行交流,聆听别人对问题的看法,对比分析异同。同时,有机会把自己的见解告诉别人,得到别人的指导和认可,感受阅读和讨论带来的成功喜悦,从而达到与别人合作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2]曹海明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

大学语文论文2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文明的高度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尤其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本文立足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入分析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针对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促进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大学语文是大学教学的基础课程,承载了人类的知识、情感和思想,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水平,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媒介。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包含了众多的思想精神,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色,对现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和人文情怀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一.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的意义

  大学生在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知识培训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具有了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心由原来的基础能力培养进入了更高一级的阶段,接受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与内容。在大学语文学习阶段主要以文化修养为培养的重心,而不是重复之前语文学习的内容与学习方式,如果依然进行重复教学就无法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也会令学生产生乏味感。依据大学语文授课的这一特点,不难看出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正确地引导作用,能够推动大学生三观的形成,推动其文化素养以及人文情怀的形成。第一,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学语文的开设不仅仅是教授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更是为了提高大学生语文的综合水平,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与表达,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在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一种方式,通过传统文化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形成高度的道德标准,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入了传统文化教育,这使得大学语文课程更具有鲜明的文化性,加深了学生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更全面地了解了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在内心留下深深的烙印。第二,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承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含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与文明,是历朝历代人们的智慧结晶,从文人雅士到普通百姓、从道德伦理到思想价值,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代代先辈们薪火相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和下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与价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当代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当前在大学语文的授课中虽然引入了传统文化教学,但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演绎给同学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传统文化也只是一种摆设性的知识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而在语文课堂应用的时候对一些传统文化的应用也只是照本宣科,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并未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导致传统文化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不大,而这种传统文化可有可无的授课方式使得课程开展并无实际意义,长此以往,反而会形成恶性循环,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也会悄悄疏远学生与教师的亲密关系,不利于教学课程的开展。第二,当代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手段不够合理。虽然大部分大学语文课程中都加入了传统文化,但是由于没有合理地教学手段使得传统文化无法在教学中很好地发挥作用。在现代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还是通过老旧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这种草草了事的教学态度不仅不能引发同学们的兴趣,也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但不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反而会令其固步自封,难以实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更不用说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三.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加强师资投入,提升师资力量,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大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一直不高,这与很多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有关。例如,大学语文本身学时较短,而大学语文的培养任务又非常繁重,再加之传统文化的渗透也需要占用一部分学时,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导致大学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效果不佳。有的学校一味促进大学语文教育向实用性方向发展,课堂教学内容的制定上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对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过于重视,导致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效率较低。有的学校因为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经常聘请一些代课老师进行授课,而这些任课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专业素养不高,实际经验不足,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存在很大不足,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过于肤浅不具备创新能力,难以堪此重任。为了推动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稳步前进,必须加强师资力量的投入,培养高素养的教育人才,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学团队,推动传统文化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提升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创新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第二,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上,以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选择。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单纯地将传统文化与课程相结合比较耗时耗力,良好的工具书能够帮助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合适的教材在应用传统文化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材的选择不能一味注重听、说、读、写能力,选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浓厚的教材有利于开始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对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思想、培养自身文化素养有莫大助益,促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在大学语文应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大学语文教授过程中,教育手段陈旧、教学方法老旧毫无新意,因此诱导学生厌烦、抗拒的学习心理,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师不但要做好课程准备,还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多多参加教育教学探讨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时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传统文化,设置必要的情境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体会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感悟人生哲理,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第四,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彰显传统文化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涵意味深长,很多学生对此感到乏味、枯燥,探究学习兴趣淡薄,不利于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应用的开展。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不能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问题,不能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刻思想,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积累不足且不够牢固,这迫切需要在课堂上解决此类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培养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利用情景教学,虚拟文化环境还原历史故事、事件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味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对于工艺类的传统文化,可以采取开展手工制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手段展开教育教学,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与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信心、兴趣,在彰显文化特色与文化趣味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第五,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倡导文化实践,拉近学生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真真切切地体验传统文化,增加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入实际操作、演练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于传统的理解、对于文化的感悟,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摒弃腐朽落后的文化,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承载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它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为世世代代的民众薪火相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语文课程的革新与发展,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晓慧,刘慧敏.浅谈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交融[J].赤峰学院学报(析学社会科学版),20xx,(1);250-252.

  [2]朱明言.浅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传统文化精神[J].科教导刊一电子版(上旬),20xx,(6):68-68.

  [3]姚俊平.注重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大学语文教学浅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xx,(7);123-124.

  院

大学语文论文3

  当前,中学教育已经全面实施新课改,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必要的优化,这些对大学语文的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实践中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大学语文在内容上是中小学语文的升华,也是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基石,故而做好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有效衔接,对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进行衔接的必要性

  语文是以我国母语为蓝本的教育学科,从历史上来看,不论是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以来,中学语文、大学语文都是学生在各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从本质上来说,中学语文、大学语文是一脉相承的,其都是对学生语文知识、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是一种认知型的国民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大学学科已经开展不断的融合,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不再是基础性的教育,而是渐渐被学校、教师、学生们忽视。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中学语文、大学语文的有效衔接,确保大学语文教育仍然在基础性教育的轨道上有序发展,而非仅仅是众多选修课中的一门。

  二、如何有效衔接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

  1.注重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上的设置。大学语文本质上还是一种语言文学,是一种通过鉴赏、锤炼语言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一门课程。语文教学不论是在中学、大学、甚至是中文专业学习阶段,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学语言学习,我们在大学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精准把脉,立足大学生的需求,提供与中学语文相互衔接的课程内容,确保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是紧紧围绕“语文”这个核心的,并保持始终不变的。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往往带有启蒙性质和应试性质,很多中学语文教育都是基于中学生的年龄状况、心智程度来综合开展的。因此,大学语文的教育总目标应该精准定位在对语言修炼和对文学素养培养上,通过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充分地引导学生阅读、体悟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文字的语言魅力,引导学生创新性的开展大学语文学习,激发大学生的丰富创造力和想象力,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博爱意识。教师也可以鼓励大学生转换视角,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美学史、历史史记等来增强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培养起自身人文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1]。总的来说,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目标要适合大学生心智发展状态,要保证大学生继续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要将中学语文知识升华,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大学语文教育。2.注重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衔接。语文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即语言和文字。与此相对应,语文课程就是从语言和文字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在掌握汉语语言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培养人文主义精神的一门课程。因此,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应当在语言文字学习训练的基础上,追求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和人格养成等较高层次的`追求。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大学语文的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必修课包括口语训练、文学作品鉴赏以及应用文写作等三部分内容。其中,口语训练又进一步细化为普通话学习与应用、演讲与朗诵等方面,这部分课程注重学生的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文学作品鉴赏识通过精读一部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经典作品,以解读和赏析的方式,深刻领会经典的人文精神,借以提升学生的文学水平和素养。应用文写作则将重点放在“笔杆子”上,通过模拟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应用文、公务文书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选修课则以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为主,可以适当多开设一些选修课程。由于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因此,生活中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内容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的选修课,比如影视作品鉴赏、新闻传播相关理论、各大文学流派、乃至书法写作等课程[2]。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开展自学,将课程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这样既能做到学以致用,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广义上的大学语文还包括针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着重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启发和引导学生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在文化素质上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三、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如何走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如何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课题。要想真正繁荣母语教育,我们必须真正做到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有效衔接,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方面狠下功夫,突破大学语文教育的瓶颈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孙娟.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重复问题再探[J].文学教育(中),20xx,(05):118-119.

  [2]郑振峰,江合友.中高等语文教育的衔接性研究———以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专业教学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xx,(07):29-34.

大学语文论文4

  [关键词]大学语文 生命教育 审美实践

  [摘要]开展生命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功能。因此深刻挖掘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因素,利用大学语文教学的平台开展生命教育,在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中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学会感恩、相互关爱,这对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生存、就业、心理、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大学生网络成瘾、无视生命、自杀、他杀、伤害他人生命等高校恶性的事件频发,凸显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薄弱和高校生命教育的欠缺,高校开展生命教育迫在眉睫。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功能。因此,深刻挖掘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因素,利用大学语文教学的平台开展生命教育,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与情感体验,实现对学生的生命关怀,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一、在大学语文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为基础上,通过教学,唤醒学生生命之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维护生命、建构生命之信仰、实现生命之和谐,全面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生命教育的主旨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培养、生存能力训练、生命价值感悟,从而促进大学生感受生活,感悟生命,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课题。生命教育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认同,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在基础教育阶段系统开设了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我国,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十分明显,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一直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特别是生命教育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对生命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生命教育严重缺失。尽管目前很多高校将“生命教育”纳入到部分课程如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中,但是在课程内容上比重较少,切偏重政治、道德说教,较为抽象,缺少人文、情感性的东西,缺乏生命教育的实际内容。而具有连贯性,内容系统性、完整性的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却是凤毛麟角。因此,在其他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是一门人的心灵的学问,语文学科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本质上是“融美于心灵的审美教育”,“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与生命教育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几乎每一堂大学语文课都渗透着生命意识。其字里行间流淌着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映射着五千年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因此,探讨大学语文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感悟生命、品味人生、是我们高校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然而,以往的'大学语文教学,我们却片面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能,即以掌握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学的为核心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培养。忽视了学生应从大学语文学习中所获得的“文化修养”。使得语文教学缺乏人文关怀,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与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生命教育的学科优势

  (一)大学语文不是单纯的语言工具,其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识

  “语文是一门人的心灵的学问,语文学科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大学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观,承载着对生命意识的关注与思考。不管是中国诗词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向上的精神的赞美,还是美国作家克伦·沃生命意识是她的灵魂。还是对《生命生命》中,对那只一次次受到戕害,依旧努力顽强拼搏以摆脱困厄的小蜜蜂的描写,都表现表现了天人融合的生命绽放。

  (二)大学语文教学极易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内容涉及现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因为一文一书、或一个老师的课或某几节课的影响而改变人生选择或人生命运的例子。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一段让人铭心刻骨的语言,让人们在对生命的无知、迷茫中,深刻地感悟生命,这是语文的意义,也是语文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对生命的关注的语文教学,才能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

  语文教学中只有关注了人的生命,体现人文关怀,才能彰显语文教学魅力。漠视人的生命体验,忽略人的生命需求的语文教学,是对语文教学的极大扭曲。所以,大学语文教学,必须要以人为本,

  三、生命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及实践

  (一)通过大学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生命教育

  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进行生命教育,要求教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

  文学作品的作者有很多都是命运多舛而又矢志不移、具有崇高品格的人。因此,在讲授相关篇目的时候,可适当增加对作者生平经历的介绍,让学生体会这些作者在颠沛流离或贫困潦倒或疾病交加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怎样以坚强的意志应对磨难和挫折,以对生命执著的眷恋和对社会的强烈关注支撑自己走出困境,直面人生,并留下不朽的传世之作。

  (二)积极编写蕴涵丰富生命意识的大学语文教材,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资源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主题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现有教材,广泛收集和编写蕴涵丰富生命意识的文学作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在充满真情与智慧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在欣赏经典作品、体味圣贤生命情感、走进他们生命世界的同时,引领学生多层次地认识生命之本质、探求生命之意义、建构生命之信仰、实现生命之和谐,最终实现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强调“阅读第一”的意识,不断引导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读的过程,就是思的过程,就是丰富人生体验,丰富人生教养的过程。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充分阅读的空间和时间,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学生阅读的方向,潜在的需求,鼓舞他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语文教师始终不渝的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要学会带着学生分享阅读的体悟,形成情感的互动,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以生命激情为引领,以对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渴望为最大的期待,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自由之路的起点。

  (四)通过写作教学,进行生命教育

  在大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自由地抒写自己的生活,倾诉自己的生命情感,表达生命意志,释放生命张力。如没有命题要求的随笔能给学生足够大的自我空间,更多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写作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要宁浅勿深,宁小勿大,宁下勿上,宁近勿远。也就是我们要从我们能够做的、能够改变的、能够尝试的地方做起。如主题讨论,不仅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中对该主题进行深入而理性的思考。

  四、结语

  生命教育,就是要学生懂得生命价值,尊重生命、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大学生学习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做人,要让学生学会感动,让学生学出意义,让学生学会思想,让学生学会快乐。

  参考文献

  [1]肖川,徐涛.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6)

  [2]杨雄.生命教育与青少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xx(1)

  [3]金绪泽,宋军丽.关于用儒家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生命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xx(3)

  [4]樊立三.生命关怀视野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刍议[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

大学语文论文5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里,唐代诗坛无疑是个群星灿烂的天体,而李白和杜甫就是这个天体上光芒四射辉耀群星的“双子星座”。是这两位伟大的诗人分别把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推向了浪漫主义和现f实主义不可企及的高峰。学生们从小诵渎唐诗时列“朝辞自帝彩云同,千里江陵一日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同是唐朝大诗人,又是情同兄弟韵且珂友,纵观他们的创作,就整体而言却形成了豪放瓢逸和沉邰雄浑两种不同的风格。对于家喻户晓的两位诗人的杰怍,学生们在中小学阶段就有了一定的量上的积累.大学语文课程中古典诗歌部分的教学,把学过的李杜诗歌过行归纳和概括,在不同创作风格的成因方面加以挖掘、探讨、比较,就能使学生从更高的视角、更广的层面上深刻地璎诗人的思想感情,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比较时代经历

  李白比杜甫早l1年,在李白身上带有大唐盛世前期培育起来的富于幻想和乐观的特点;杜甫则在“安史之乱”中更多地看到庸王朝的江河口一F干戈离乱。即使是表达悲愁,李白也仿佛是巨人似的哀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苦闷写得也豪迈;杜甫是家国之思郁积满腔,铸成的诗句自然沉郁:“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李白25岁仗剑去国走出蜀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杜甫近5O岁辗转颠沛流落蜀地,后又“漂泊西南天地间”。李白半生游历,杜甫半生漂泊,二者看似相似。从外在形态上看都是没有根基的离乡在外。而内涵却大不相同,心境有天壤之别,游历往往注目天地山川壮观奇景,诗句当然飘逸;漂泊常常饱尝人间苦难黎民忧患,诗句自然凝重。

  二、比较个性特点

  李白个性率直自信、狂放不羁;柱甫性情敦厚、忧国伤时。李白被召人长安时写诗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蓠人!”狂喜自信溢于言表。当他受权贵们排挤被皇帝赐金放还时,不只是愤然,而且毅然决然,同时也很悠然飘然的离开长安。杜甫曾在长安困守l0年,动乱中被叛军俘虏逃出后,又忍辱负重麻衣敝履去见唐肃宗。

  关于作诗,李白说自己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苍洲”,自信又高傲;杜甫说自己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刻苦又执着。李白的诗就是他胸襟抱负、个性气质、心理特征的自我写照,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表现意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杜甫旅食京华的辛酸屈辱。颠沛之中的饥寒凄苦,是唐代许多诗人不曾体验过的人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患意识虽说是时代、遭遇使然,但诗人自己说“物性固难移”,与自身的个性特点是分不开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分别有两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前者可见李白蔑视权贵的傲骨,后者看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甚至我们从二人互赠的诗中也能见出不同的性格特点。李白纵情喝酒,杜甫劝他:“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恳切关心;杜甫苦于作诗,李白笑他:“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亲切随意。李白自言“青莲居±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杜甫曾写“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从“青莲居士”和“少陵野老”的自号中,也能感受到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三、比较思想意识

  虽然李杜二人都是从小就有济世报国的雄心抱负,但李白的思想更复杂一些。儒家和道家学说对李白思想的影响都很大。当他想建功立业的时候,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占主导地位;当他觉得“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时候,就想“明朝散发弄扁舟”,道家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儒家的思想经他自身的变形走样,就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了,所以在他的诗里,有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也有执着:“欲济苍生应未晚”,而这些和“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放纵,“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消极,“钟鼓馔玉不足贵”的激愤,常常是矛盾地出现。

  与李白不同,杜甫的世界观中儒家的思想始终占主导地位。“仁者爱人”、“民为邦本”使杜甫一生都把关心人民的苦难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使终身不被用,还是“一饭未尝忘君”,忠君思想虽然很重,但对儒家的教条准则他又有所突破。儒家有“穷则独善其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之说,杜甫却始终关心时事,忧国忧民,直到最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境地,登上岳阳楼,想到“戎马关山北”时,他仍旧是“凭轩涕泗流”。

  四、比较文学主张

  人们常常引用李白的两句话,“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正可以代表他的文学主张,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是杜甫的经验之谈。这也是形成二人不同的诗歌风格的又一个因素。李白强调师法自然,从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里获得灵感和启示;杜甫注重“转益多师”,在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中酿成佳句。李白的诗想象奇特瑰丽,语言流转自然,行文不拘格套,可见其才思敏捷似天然巧成;杜甫的诗意境深远宽广,语言厚重凝炼,结构章法严密,足见其学力深厚匠心独运。前代文艺理论家有个简明形象又颇富蕴意的比喻:李诗如海,杜诗如山。这两个比喻几乎可以作为历来人们对李杜诗风不同特色的定评。我们似乎可以从这高山大海之间看到一位智者四溢的才华和一位仁者宽爱的胸怀。

  诵读李杜诗篇,领略不同诗歌风格,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我们中华民族为有这样两位诗坛巨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大学语文论文6

  1当代大学语文面临的现状

  1.1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不高

  大学语文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开设的一门非中文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当今专业划分越来越精细、学科分割越来越强烈的时代,特别需要对非中文专业、特别是理工、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但实际情况是,大学语文在很多高校不受重视,学科地位低,任课教师被边缘化,教材陈旧,教学研究没有多少成果。大学语文被当做可有可无的课程,课时随意减少,往往安排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大学语文课的任课教师在评聘职称时也会因学科归属问题处于尴尬境地,这都严重影响大学语文课的发展。

  1.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

  学生对公共基础课普遍有厌学情绪,学习目的不明确,为考试而学,考完后就忘得一干二净。在他们看来,语文基础知识很枯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又太抽象,远不如看图片、电视电影那么直观、生动。在这个读图时代,文学作品,特别是有一定内涵和深度的文学作品在被边缘化。更加上大学语文没有英语课的考级的压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加淡漠,上课时学生自己在下面看专业书、杂志或英语书等。

  1.3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大学语文的传统教材往往是文学作品选,其间增加一点文学、语言方面的知识,除了篇目有差异外,与中学语文没多大的区别,教学内容显得陈旧,这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了排斥情绪。更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讲授法贯穿始终,“满堂灌”,没能找到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不够。同时,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滞后,其边缘化的地位使老师失去教学改革的动力,往往把大学语文作为自己专业教学和研究之外的“副业”。

  1.4切合现实不强,对学生的能力提升不够

  大学语文主要是学习经典作品,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大学语文不是经典阅读课,应该是一门与我们生活中的说话、写作息息相关的课程。我们人类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人们的表达习惯和方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大学语文对此视而不见,这使学生觉得语文课离我们的现实很远,学不学这门课对自己的表达能力没有影响。同时,大学语文对学生的实际训练少,看不到该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由上可见,大学语文课程与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尽合拍。大学语文的思想性、人文性和工具性并没有真正突出出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显见的成效。我们认为,要走出目前大学语文面临的困境,切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必须以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改革。

  2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高度重视,提高文化素质课的地位

  大学语文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基础写作能力得以增强,其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发达国家的高校往往把本国语文课作为必修课开设,即使理工科院校也不例外。语文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本国语文的基础不好,难以在某个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同样,不学语文,就会言之无文,词不达意。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语文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的组织领导,在师资配备、教学科研经费等方面大力支持。其次是教务处和承担大学语文课的院系要高度重视,在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第三,任课教师高度重视,不要把大学语文当做自己专业课之外的无足轻重的课程,而应加大对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2.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教学内容

  目前普遍使用的《大学语文》,有不同的体例,所选篇目也很不一致,各有其侧重点。有的以文体分类,按文体来分析讲解;有的通过范文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也有的是古今中外名篇的选集。但总的看,还是以传统的文学鉴赏为主。因此,我们亟需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出发,革新教学内容。从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看,大学语文可包括文学经典阅读、影视欣赏、当代流行语与网络文学鉴赏等,这部分内容不能仅仅满足于内容与艺术特点的介绍,应该既注重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又注重从文化内涵上进行相关的拓展。孔庆东认为:“语文首先要强调整体的感受,不能抛弃整体感受来讲具体的技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这篇文章为什么好。另外,教师要善于发散思维,拓展文本空间,可以是时代背景的介绍,课文出处相关书籍的链接,课文中人物、事物、典故等的引申,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尽可能的扩大知识面,对广大学生来讲,纯文学的学术分析是提不起兴趣的,要把文学鉴赏引向文化分析。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看,大学语文还应涵盖文学与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写作应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相应的文体讲授和训练。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既可在课堂进行,也可结合学生课外活动进行,要把学生的各种能力训练纳入考核机制,确保训练落到实处。

  2.3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不断上下求索的欲望。除了通过革新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教师还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中,学生通过互联网能获取很多信息,同时,互联网也是兴趣的激发者,它千方百计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所以产生那么多的“网虫”。我们的教学不能无视这一现实,必须革新教学手段。比如,观看与课文相关的影视作品、文艺片等;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文本情景;分角色朗读作品;对应用文教学,可模拟现实中的`情景来要求学生写相关应用文,让他们感到应用文的实用价值,增强实训的热情。

  2.4开拓第二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以结合校园内的“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大学语文课的延伸,用校园文化活动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校园文化活动与语文息息相关。一是组织各种比赛,如背诵大赛、课本剧大赛、写作比赛、演讲赛、汉字听写大赛、书法比赛等;二是举办各种讲座,如文学艺术普及讲座、学术论坛等;三是开展各种趣味活动,如游园活动、自办手抄报等;四是依托学校的宣传阵地如广播、校报、黑板报、相关社团刊物等介绍语言和文学知识。这样能营造出很好的语文环境,也丰富了学校的人文氛围,学生也得到了锻炼。第二课堂的开拓还要把学生兴趣和考核相结合,可以把第二课堂的能力训练总的分为口头表达和写作两部分,给予相应的分值比例,学生只要完成属于该部分的训练项目,都可获得相应的分值,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兴趣,又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不至于流于形式。

  2.5改革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分层分类教学

  我国目前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往往在大一开设,在课程设置上与其他思政、外语类公共课相等同,考试也是全校统一命题,没有考虑语文课的特殊性。实际上,语文包含的内容及其丰富,有古今中外的作品,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有艺术鉴赏,有文学作品、应用文体写作,有表达能力的训练,等等。同时,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对语文有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改革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分层分类教学,把统一性要求与灵活性措施结合起来。我们主张,除了开设大学语文课外,还应开设相关的选修课作为补充,大学语文课承担基础性功能,另开设名著欣赏、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影视鉴赏等课程让具有兴趣的学生选修。同时,大学语文课在内容选取、考核要求等方面也应对不同类专业学生做区分,我们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文史类、理工类和艺术类,对这三类不同专业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考核。以上措施,既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又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

  2.6改革评价方式,将标准化考核与灵活性评价相结合

  一门课程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目前学生如此重视学习英语,一个很大的原因来自过级的压力。大学语文的结业考试也可借鉴英语的考级制度,把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分为一、二、三三个等级,三级为合格,二级为良好,一级为优秀,学生考核后发给相应的证书。合格标准只是基础性要求,要让一般学生都能达到。综合能力考核要科学、规范。另外,对学生参加的与语文相关的实践活动、发表作品等作为加分项目,把它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考试成绩相结合,就是学生的总成绩。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我们的教学改革只有朝着实现语文的这些功能前进,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功。

大学语文论文7

  一、正视现状,认同处境

  1.出勤与学习用具。由于高校对出勤情况的严格要求,学生在《大学语文》课中的出勤率尚可,但很多学生是不带任何学习用具进课堂的。《大学语文》教科书的携带率可以达到八成以上,但笔记本和笔的携带率就要低得多了。期末复习阶段对学生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和统计发现,多数学生的教材上很少有自学读书时勾画的印迹(未选讲的篇目几乎零勾画),对于教师课堂上三令五申的重点篇目(或语段)有所标记,对教师提及的“必考”内容记录情况较好。

  2.作业完成情况。《大学语文》课程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堂作业的形式比较灵活,需要分组协作或口头表达的部分较容易落实,但课外作业和课堂练习剩余部分的完成情况一般,除非直接与学生的平时成绩挂钩,否则学生的完成度较底、质量也不高。对于批改后下发的作业学生少有问津,个别学生会针对教师的批改提出问题。

  3.期末突击复习。学生预习和复习环节不到位,直接影响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但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结合学生的基础,很多教师采用以考促练的形式,即期末考试前给学生划复习重点,学生的学习也就大多集中在期末复习阶段。认真复习的学生可以通过期末考试,但短期记忆会在考试结束后迅速遗忘,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提升文化水平的作用。

  二、探讨成因,分析不足

  1.重视程度不足。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能够成为专业突出、全面发展的体育专门人才。比之全面发展,专业突出似乎更容易得到重视,更容易量化分析。这就使得《大学语文》被放置在不太重要的位置上。学校层面的弱化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许多凭借专业特长入学的'学生将中学阶段语文基础差作为挡箭牌,逃避《大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2.积极性未得到全面激活。《大学语文》课程主要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载体,以汉民族优美精炼的语言为媒介,通过对特定时代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交代,把古今的贤哲英雄和杰出的诗人作家的深邃睿智的思想、崇高美好的情操,呈现给学生,使继承前人宝贵的思想精神遗产,努力修养自己的道德情操。但事实上,学生的感受是《大学语文》不是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学科,看不出可预见的作用。

  3.考评方式不合理。传统的考评方式是平时成绩占20%,期末试卷成绩占80%。对于学生来说,考前突击复习完全可以及格。这样一来,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而且凭借集体背题而后考查的程序选拔出来的高分学生大多是作文题答的好则得高分,客观试题基本没有区分度。

  三、与时俱进,积极创新

  1.结合体育知识选讲。《大学语文》课程的主体部分应至少包括文选和应用文部分。文选一般有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各文体作品,谈及诗歌起源,不妨追溯体育史的源头,将“体育说”引入诗乐舞唯一体的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诸子散文部分可以集中介绍与体育精神有关的中国哲学思想,使学生懂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2.运用新媒体。“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其来势迅猛,使“固定学习”变为“移动学习”,使“集中学习”变为“随时学习”,使“统一学习”变为“个性学习”。优秀课件等网络资源可以成为学生预习和自主学习的重要辅助材料,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学水平,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借鉴,营造活泼轻松的教学气氛。微信平台的使用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扩展知识的分享、主题帖子的参与制作等,能够将《大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关注,一举多得。当然,新媒体的应用关键在“度”,它既不应该是学生将大量时间耗费在网络游荡上的借口,也不应当是负能量信息、不可控论和不可知论的滋生基地。

  3.调整考评方式。《大学语文》课程应从纯理论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实践参与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该门课程的效果。考评方式也应注重考查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参与情况。我们认为,平时成绩占40%的分值分配较为合理。而且这部分应该细化:“课堂参与性”代替“出勤率”,“作业完成质量”代替“作业完成率”,“小组讨论报告成绩”代替“课堂发言次数”,“习作和发表的作品”代替“学习积极性”。期末试卷部分考核也应增加主观题目的比重,着重考查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情况,真正以考促学,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赵云书.大学语文教学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功能[J].语文建设,20xx(2):76-77.

  [2]曹杰颖.微信辅助大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xx(9):11-12.

大学语文论文8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

  大学语文涵盖的知识领域相当广泛,既包括汉语言、又涉及中国文化、汉字及各时期文学,所以首先要避免以偏概全的做法,使之成为能听、能说、能读、能写的综合素质课程。为此,可以把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三个模块:专业文章习读模块、言语交际模块、应用写作模块,本文重点对专业文章习读模块进行探讨。现阶段高职院校对文学鉴赏环节持摒弃态度,致使该模块设置或全部删除,或残缺不全,处于尴尬境地。本文作者认为此模块应改为专业文章习读。专业文章实质来自于古今中外相关文学作品,尤其是与专业相关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该类文章既是文学作品,同时又涉及专业知识,跨文学鉴赏与专业拓展两个领域,针对性更强。依据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要求,根据各院系专业特色选取古今中外相关专业文章进行鉴赏阅读,能使学生通过审美的角度对专业知识进行再认识,从而受到专业熏陶,促进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如针对旅游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在该模块中,以古今中外地理、地质类的游记文章为鉴赏对象;针对医学与护理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可以选取古今中外医学名家的经典文章进行专业鉴赏。

  以本文作者所在院校———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校除基础、思政、体育三个基础部门外,下设九个二级学院,其中主要以建筑类理工学院为主,另有一文科学院与一艺术类学院。那么对于建筑类专业的二级学院,大学语文的专业文章习读模块,则应添加古今中外建筑名人所写建筑类文章,文体不限。进行选材教学的目的只有一个,为高职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树立专业自信服务。试想一个学习古建筑设计的高职学生,在学习了诸如《阿房宫赋》等建筑类文学作品之后,其专业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势必会产生明显变化。基于以上举例,我们确定专业文章习读模块的选材原则为:依据各二级学院专业设置特色选取与专业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对高职学生从语文思维的角度认识专业文化价值。以专业文章习读作为模块一的优势在于以下几点:优势一:能密切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促进专业课与基础课的进一步融合,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辅助作用。现阶段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尽相同,而每个高职院校下设的二级学院,其专业设置也大不相同,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这些差异性来设置适合自身院校与院系发展的专业文章。优势二:能极大地拓展学生专业阅读视野,促进其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其专业认同感。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来源日益复杂,尤其是在“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新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一部分来普高,一部分来自自主单招,其中包括高考生、中职生与社会人员。无论来自哪里,高职学生的专业阅读面及阅读能力相对较差,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突出矛盾表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普遍低下而导致的专业学习能力差与学生渴望在专业学习上能得到可持续发展而无法实现。高职学生将来都是要从事生产实践一线的人员,都应该是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及再深造的技能型人才,我们所要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操作技能,更多的应该是要让他们学会用语文思维去思索所遇到的专业性问题,懂得专业与人生的关系,使其在对人生的思考中完善专业观念,在专业观念的完善中审视自我人生价值。

  虽然相比较专业而言,语文的功用性为隐性,而专业技能为显性,但是在学生自我人生的完善中,这种隐性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永恒的,要比专业更能影响其一生的走向!优势三:摆脱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极大调动高职语文教师教学积极性,促使语文教学团队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有利于语文教师结合自身专业方向挖掘教学潜力。大学的语文教师,他们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不同,有的研究文学,其中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港台文学等;有的研究语言,其中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专业文章习读模块可以促使语文教师结合自身所学特长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专业鉴赏。这里还是以作者所在院校的专业设置为例。如针对经管人文专业的学生,擅长文学方向的语文教师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对专业文章进行教学;对建筑类专业的学生,专业文章或许涉及到难懂晦涩的'语言文字,擅长语言文字方向的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文章的阅读。如给机电学院的学生讲解一篇近代洋务运动时期机械制造类的专业文章,相关的专业知识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研习,而对于文章中因古汉语问题涉及的阅读困难,语文教师则必须引导学生读懂全文。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必须遵循“三位一体”的原则,“三位”即上述三个教学内容模块,“一体”即运用特殊的教学方法融专业文学作品、写作与言语交际训练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特征,使学生能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切实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素质基础。在三个模块的教学中,专业文学作品习读为基础,写作与言语交际为提高,围绕专业文学作品进行专业写作,侧重提高学生动手“写”的技能;围绕专业文学作品进行自我观点的阐述与评论,集辩论、演讲、交谈于一体,训练高职学生开口“说”的技能,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导、读、议、练”四个环节的有机统一。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写作环节不仅仅只应局限在应用写作,而应包含基础写作,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专业文书的写作,后者侧重文学文体的写作,因为专业文学作品有很多本身既是属于文书,同时又属于文学文体,所以必须兼顾两种写作方为全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简单讲述刘勰《文心雕龙》里所涉及到的文体种类,既能让学生拓展写作视野,又可以结合专业文学作品对古今同一种文体的演变进行辨别。以上仅就教学内容设置与教学方法设计两方面论述当代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改革思路,改革的方面还有很多,如教材的编写与高职大语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始终站在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与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指导改革思路,全面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使大学语文课程成为年轻且具有活力的基础课程,体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通过语文思维模式认识专业知识,使高职学生树立终身正确的专业价值观,为努力实现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做出文科工作者自身的贡献!

大学语文论文9

  一、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构建

  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改变教学只能在课堂中完成的认识,要改革教学以单篇课文讲授为主的模式。实践教学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满足学生对课程的实际需求。作为地方院校的学生,他应该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未来的建设者。这需要学校为地方培养“留得住、用得好”的毕业生,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要“接地气”,满足地方的发展需求。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从文化层面对地方的情感认同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需要从多方面予以构建:

  第一,有一本适当融入地方文学的大学语文教材。以中外文学经典组成大学语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直以来通行的做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取得很好的成效。作为地方院校来说,我们选用其他成熟的教材当然可以在短期内从面上实施教学。但有些问题却值得我们思索:大学语文教材“地方性”凸显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特色的培育。总的来说,大学语文现有教材内容都具有全面而系统的优点,但部分教材的个性特色和整体核心思想则需加强。大学语文教材适当融入地方文学主要是通过地方文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通过面向地方文学的阅读实践和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二,有一部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大纲。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大纲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指南,是教学实践活动安排的依据。作为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它不同于一个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可以分学期完成不同的目标,而大学语文教学只有一定量的学时,制定实践大纲应充分考虑教学时数的限制。因此,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大纲应该突出重点,主要从地方文学阅读、地方文学资料收集、地方文学田野调查、地方文化采风等方面予以安排。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会突破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而达到逐步内化为培育自身文化素养的自觉追求,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追求。

  第三,有一批代表性强且关系稳固的语文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不仅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而且还能在实践教学基地与高校的长期互动中,实现双方多领域的合作。作为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它的创建应该紧密结合课程的需求与特色,同时应该考虑实践活动开展的便利性。教研室应当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规范管理要求,明确实践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指导教师的职责以及管理措施等。

  第四,有一些影响较大且成果丰富的语文实践教学重点团队。在具体的组织方式上,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以若干个学生为一个基本单位组成学习团队,团队的划分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语文能力等因素,团队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个团队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实践环节强调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在合作式的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理念和竞争意识都能得到加强。但大学语文教学由于学生来源比较广,授课教师数量也比较多,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活动因此很难做到均衡开展。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一些重点团队,对重点团队予以重点支持。通过总结和宣传重点团队的实践成果,在学校和地方产生良好的影响,以此促进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得到良性的持续开展。

  第五,有一套具体灵活的实施内容和方法。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活动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组织民间文学采风,地方文学资料的田野调查,以地方自然或人文景观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凸显地方主题的演讲朗诵活动,地方街区规范用字调查,城市市民阅读习惯调查、公务文风的学习调研以及有关地方文学作品的改编和表演等。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在内容的设计上要避免空洞,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在方法的选择上,要有操作性强的切实措施。

  第六,有一个合理的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价办法以及教学反馈机制。现有的大学语文期末考核方式一般是考试或考查,最终成绩结合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进行评定。这样的评价方法在操作上简便易行,但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以及语文的应用能力,尤其是对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行为和效果评价不够。在对学生评价方法上,我们可以融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如对学生的调研报告、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其成绩纳入学期总评成绩。在考核目标上,我们对学生除了必要的文学知识考查以外还应该结合地方文学设计更加开放的问题,使得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学习素养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展现。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要取得良性发展,还需要建立师生能够平等交流的教学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从而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体现为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这实际上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语文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给予政策支持,在课时及经费方面予以必要的扶持;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教师在观念上有所更新,我们强调人文教育不是说固守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文学知识的承传方面确实有其优势,但随着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语文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教学。

  二、构建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应当注意的问题

  实践教学可以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地方文学可以为大学语文实施实践教学创造便利的载体。基于地方文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创新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而且还有力推动教学方式、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变革。当然,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处理好“功用”“实践”“人文教育”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我们一方面应当看到学生就业中实用技能得到越来越重视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学生在选课时也越来越重视功用性,“学习这门课对我有什么用”是学生选课首先会思考的问题。教师如果仅仅只是批评学生功利主义的选课观,这是不够的,学生也难以接受。因此,课程教学还是要审视自身,从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来增强课程的“功用性”,“功用”是靠实践来积累和实现的。但强调“功用”,并不是排斥“人文教育”。基于地方文学的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应该紧扣实践的精神,在实践中感知文学、探究文学,从而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真正的感染,实现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的目的。

  第二,要处理好地方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我们应该看到基于地方文学的大学语文教学在知识系统性方面存在的缺陷。为避免知识系统性的缺陷,我们可以采取的办法有:一是教材编写首先应有核心思想,然后概括出若干个单元主题,单元的主题既要精练典雅,又要切合地方文化的精髓,每个单元主题能涵盖选文的思想内容。每个单元既有地方文学的经典代表,又选入中国文学史上反映类似主题的经典作品作为单元的拓展;二是有必要通过单篇课文的相关知识链接和研读思考,使课程内容避免封闭而呈现出开放的特点。根据每单元课文的具体内容,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好实践教学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三是教材中以附录的形式简要标明中国文学史和地域文学史上比较重要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及作家作品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对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有大致的了解,这既方便学生查阅,也可用于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实践。

  第三,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并不是对现行的教学体系和方法的全盘否定,更不是对课堂教学的漠视和放任自流,实际上良好的课堂教学是实践教学能够得到顺利开展的前提。只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教学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总之,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应注意符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功能。地方文学进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其是否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功能决定了课程的发展基础和生命力。从教学改革的层面来说,结合地域文学来实施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可以改变现有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实践教学载体缺失和核心指向不明的不足。当然,把地域文学应用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并不是要把我们的教学拘囿于地域文学相对局部的空间里,而是透过一个独特的视角开放地引导学生感知全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元性,通过大学语文实践教学逐步培养学生了解地方文化及其价值,形成关注和热爱地域文学的意识,从而通过实践的层面更好地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

大学语文论文10

  论文摘要: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大学语文教学领域,优劣并存。我们应趋利避害,使多媒体得以与大学语文教学很好地整合,发挥其最大优势,更好地服务于老师教、学生学。

  当今,多媒体教学方兴未艾,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教学节奏大大加快,教学效果进一步优化。但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本文以大学语文教学为例,从多媒体教学优缺点两个方面着眼,探究解决途径,使多媒体得以与大学语文教学很好地整合,发挥其最大优势,更好地服务于老师教、学生学。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教学领域由于多媒体的介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多媒体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图文并茂、声形共举,在教学革新活动中彰显了其突出的优势。“多媒体教学以视觉、听觉为出发点,具有界面内容生动、动态呈现、信息量大等特点,运用多媒体结合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从教学中‘文本内容’到‘体验内容’的转化;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和再现各种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创设与教学场景相关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时间和空间不再受到限制,从而实现了教学容量的最大化,课堂的交流得以无限延展;大学语文内涵更丰富,主体感更强,说大学语文课堂采用的是立体式景观教学非常恰当。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提升了大学语文课堂的生动性、活泼性、新颖性。比如在讲解《雨巷》时,先响起曼妙舒缓的乐曲,之后,让男女组合和着美妙音乐一起朗诵。从大屏幕中看到的是江南的古镇、小桥流水、诗一般的丝丝细雨,还有色彩斑斓的油纸伞以及丁香姑娘那忧郁的眼神,情景交融,出神入化。多媒体教学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东西通俗化。

  心理学研究证明了一个规律:人们在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时候,更多地使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相对而言没有形象思维发达。以前只可以抽象讲解的知识,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变得形象了。传统教学中各自独立的文字、图片、声音等,在多媒体中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学生被带进一个生动活泼、充满诱惑力的课堂情境中,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味觉、嗅觉都得到充分调动,思维空间被打开,理解力进一步提升。多媒体一旦把抽象概念形象化,难易就得以调节,大学生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对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领悟、理解和掌握。多媒体信息网络传输准确又快捷。在这种条件下,大学语文的教育资源在全国甚至全球得以共享。多媒体课件依据网络支持,得以不断完善不断传播。其表现力及交互性进一步优化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授课方法。教学过程实现了革命性的创新。

  用现代教育理念来看,多媒体教学进入大学语文课堂是必然的。在普通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们对文学常识的学习事半功倍,有些经典对他们来说不再难以理解,大学语文学习被提高到艺术享受的境界。多媒体运用的更大的意义在于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

  使用多媒体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学生和教师可以平等使用视听资料。从学生角度来说,他们可以对视听资料任何一方面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大学生就能够相对独立、自由、深入地思考,增强对教学的参与意识和对教学主体的认知。从教师角度来说,来自大学生的自由、丰富的思考能够使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同时也对大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随机应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语文教师须真正尊重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多媒体教学的负面效应

  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课件质量有待提高、多媒体教学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等等。某些课件就是手写教案的电子版。板书由传统的“黑板+粉笔”转化为现代的“屏幕+键盘”,乍看教学方式上有一点点改变,而本质上无非“穿新鞋走老路”,多媒体的优势并没得到发挥。大学生最初还可能感觉到一丝新鲜,但久而久之,这种单调的转化就乏味了,课堂气氛回复平淡,授课效果难有多大改变,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徒留形式。"

  课件作用被无限放大,师生之间的交流束之高阁。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但是多媒体的运用往往喧宾夺主。教师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课件制作与运行上,把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忽视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沦为课件的奴隶,课件成主导,教者被动,学者也被动。常规成熟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被挤压得荡然无存,师生互动被人机交流所取代。表面的热闹过后,脑子里空空荡荡,没有留下知识的光芒,最为可贵的深思联想也被扼杀在一目了然的表象之中。

  影像图片的滥用导致大学生想象力的萎缩。正如古语所说“物极必反”。部分大学语文老师竭尽全力搜集各种图片、影视资料,于是出现“过度包装”,内容繁杂无序。过度使用多媒体的结果就是削弱了大学生思考的能力。“这种几乎武装到牙齿的多媒体教学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大大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失去了语文教学原有的本色。”大学生对于文本的理性思辨被“热闹”冲淡了。“语文课被上得大同小异,这可以说严重束缚了执教者的手脚,并导致他们越来越远离了自由性思考和个性之张扬。”

  三、多媒体应用误区产生的原因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首先是许多大学语文老师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不是十分熟悉。有关专业人士曾经针对大学语文老师利用何种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了调查,结果是:“用PowerPoint的占95%,用Flash的占15%,用Au—thorware的占10%,用3DMax的占4%,用Dreamweaver及其他工具的占1%。”从调查结果看,当前大学语文老师多使用电子幻灯片技术,该技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要求使用技术水平高的软件对于他们来说往往不现实: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这些软件,对专业软件的认识程度不高。

  其次,缺乏对教学理论的学习。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能代替对多媒体教学理论的认识。一个大学语文老师若忽略了对诸如教学心理学、教学传播学等理论的再学习,就会导致一种现象产生,那就是机械地使用多媒体,流于形式,更不会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课件,课件成为资料的堆积、技术的展示。大学生们感受不到多媒体运用的亲和力,甚至感到还是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更合适。

  第三,大学语文学科特点被忽视。大学语文教育本质上属于人文教育,精神层面的东西居多。精神财富必须通过学习和心灵感悟来获得,而不能靠外力去占有。部分大学语文老师由于忽视大学语文的学科特质,机械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导致无用信息泛滥,非但无助于教与学,反而再巧成拙、事与愿违,与科学、严谨、和谐的课堂要求背道而驰。

  四、趋利避害。实现多媒体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要使大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教学发挥积极作用,教学的实施者运用多媒体的能力是关键。首先,大学语文老师应该有意识地促进自身知识的更新,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其次,高校也应该组织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给予充分的学习时间以及资金上的支持,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师们有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尊重教师的个性,正确看待教师的悟性,真正把课件作为教学手段而不是对老师的束缚;鼓励创新和自主研发课件。

  从内容编排体系来看,大学语文往往按时代和文体进行单元划分。通常大学语文课本被分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词曲赋等章节。应根据文体特点来决定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否。就是说,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相对而言,那些摹景状物、感时伤怀的文学性强的诗词、散文、小说宜于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而那些说明文和议论文,特别是事理性说明文,其逻辑性强,常常以说理进行文章的延展,与图像素材关系不大,多媒体的使用近似于板书,作用不大。此刻,理性分析、科学理解和认识问题是关键。老师的智商和情商无论如何计算机取代不了。大学语文老师制作课件之前先要综合思考自己的教学价值,也就是比较用传统教学模式跟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效果孰优孰劣,不能单纯追求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而置实际教学效果于不顾。

  此外,大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努力提高审美修养,让制作出来的课件既美观又实用。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认真思考,不断完善,让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语文的教学。

大学语文论文11

  一、教材问题

  当前《大学语文》教材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选文太陈旧,许多课文中学已学过。如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第九版)中,就有《蒹葭》、《我与地坛》、《饮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赤壁赋》等篇目是高中语文教材内容;邢福义主编《大学语文》中,亦是如此。二是内容太多,课时少。大学语文只有36个课时,教材内容繁复。邢福义教材共43篇课文,徐中玉教材89篇课文,在规定的课时内远远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三是没有凸显时代感。相较于高中语文老师把周杰伦的歌、方文山的歌词搬上课堂,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略显陈旧。二、教学方法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缺少现代性和互动性。现在的大学语文多是大班教学,一二百人在一间阶梯教室里听课。由于受场地和时间得限制,老师们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既没有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又没有百家讲坛般的风雅有趣。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的喜欢程度大打折扣。语文教学更离不开交流和沟通,加之大学课堂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包容性的地方,应该多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教师应适时引入谈论法等,积极引导学生发表看法。这样的大学语文课堂才能够充满活力。三、师资配置目前,全国把“大学语文”列为全校必修的院校约为40所。高校大语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年龄偏大,学历基本不高,学科背景比较单一,还有很多是本科毕业后在其他教学岗位上转调过来的,还有从中学调动来的老师、从其他教学或行政岗位转过来的情况。这些因素其实已经影响到了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甚至成为其继续向前发展的障碍。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试给出解决办法:一、以一为主,多种为辅,选编校级教材当前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版本多达十几种以上。大部分教材是按照文学史的顺序,选编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作品;还有一些教材是按体裁分类,以诗歌、散文、小说几大块构成。还有教材是按照主题编排的。在这种情况下,精选一种质量过关、有影响力的教材非常必要。精选一种为主,几种为辅。建议编写校级教材,选编具有本校特色、老师们自己擅长、兼具人文性与实用性的课本。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授课形式多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曾有研究者指出:“大学语文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思维方式’方面的深度训练和‘文化视野’方面的空间拓展。”[3]笔者曾经在自己的大学语文课堂上探索多样的授课形式:1.开展专题讲座。譬如陶渊明的作品。学生对陶渊明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形象上。事实上,这种解读存在许多误解与偏颇之处,正如鲁迅先生所评价陶渊明的。因此笔者做成讲座《品读真实的'陶渊明》,从陶渊明“少年家居读书时期”、“中年时仕时隐时期”、“晚年隐居不仕时期”讲起,选取每个时期代表性的作品,剖析陶渊明作品中的思想内容,进而分析他当时的心境,还原一个真实的陶渊明。2.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邢福义所编教材中有一篇《伤逝》,这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涓生与子君冲破封建礼教,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却因无聊烦琐的家庭生活和失业所导致的经济困顿而不得不以悲剧告终。作者把同时代人描述的自由恋爱的颂歌作为时代的悲歌来表现,体现了作者对于妇女寻求自身解放的深刻思考。在讲授完课文之后,我引导大家讨论“造成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同学从涓生和子君生活的时代原因的角度剖析;也有同学从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的角度分析;讨论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选拔与培训

  当前高校大语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需要过滤教师队伍,引进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艺理论等学科背景的高学历人才。因此,应该重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并且建立起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另外,也应该注重理论研究,多开展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学术交往活动。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各大高等学校在重视、多加投入,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之后,必将能迎来大学语文教育的春天。

大学语文论文12

  摘要:面对目前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从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态度的转变,教材编写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几方面入手进行改革,真正实现大学语文应有的效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体悟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实现语文教育的初衷。

  关键词:大学语文 改革 文化素养

  认为可有可无,与大学生所学专业课比起来,缺乏工具性与实用性,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是在浪费时间,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队伍也存在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导致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成为“鸡肋”,逐渐被边缘化。而在今年年初,教育部下发通知,在高校必须开设大学语文课,要重视国学的教育。这一重大转变促使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作出改变,真正实现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散发出语文课程的独特魅力,并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

  如何凸显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差别,形成成熟的教学方法与规范,如何真正发挥大学语文的有效性,改变评价体系,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关于教师队伍问题。在教学中,“教”无疑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没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一切都是空谈。但目前在高校中,大学语文是公共课,没有老师愿意教,在不少老师的观念当中,教学和科研水平不行的老师才会被要求去教授公共课,所以,许多教授大学语文的老师都是兼职或者非专业课教师,他们并不致力于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深度钻研上,只是以此作为跳板,在此心理基础上,就难以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落后,延续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简单的分析课文,没有创新思维,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这些都是教师队伍水平不高带来的问题。所以,要想真正发挥大学语文的有效性,首先应该从教师队伍入手。要重视培养一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增强成员的力量,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增加专家型教师的比例,切实解决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据调查,在某些高校中,在安排中文系的教授讲授大学语文课程之后,许多学生表示了对这门课程的认可。所以说,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是上好大学语文课的前提条件。

  第二,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与许多大学生的专业比起来,学语文貌似太缺乏实用性,因为语文毕竟是一门见效慢的学科,往往需要我们长期甚至终身学习,所以许多学生放弃学习语文,转而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见效快,实用性强的课程上,比如英语等。有些理科生在沉浸于文学名著的阅读与欣赏时,甚至有一种罪恶感,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在不务正业。另外,由于教师教授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对语文的认识始终停留在中学语文的水平上,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不愿意上课。没有了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大学语文如何能存活下去?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明确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文学名著不阅读不欣赏的人,等于高度近视的人不戴眼镜。”大学语文是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它有助于学生去体会文学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体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性情,可以说是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的精神支柱。大学语文应该摆脱以往中学语文教育的弊端,因为许多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被高考吓怕了,应试心理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认为语文是枯燥无味的。而大学语文必须带领学生从这种误区中走出来,让他们重新认识语文,重新认识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体会其中的魅力,真正发挥语文陶冶人性情的作用。大学语文应该重视学生听说读篇写能力的培养。许多大学生毕业,连一篇通畅的文章都写不出来,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的情况普遍存在。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许多人也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更别提名著阅读,美文鉴赏等高层次一点的语文素养了。尤其是一些理科生,他们整天沉浸在数学公式,计算机语言的研究当中,中国语言文化严重缺失,这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悲哀。只有学生以一种全新的,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当中,摆正态度,才能赋予大学语文课程新的活力。

  第三,教材选文的问题。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令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一直较为模糊,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长期存在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各派纷呈的现象。有专家指出,“正是由于对学科定位认识不同,所以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著、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设置等均呈现出各自为政、各以为是的局面。这种局面导致了许多人对大学语文的误解以及教学方向上的无所适从。”其中的一些选文适合中学生使用,但却远远不能适应大学生审美取向的需要。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学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是高中已经学过的,学生对此意见很大,这种重复性学习显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认为大学语文不过是高中语文的简单重复,没有必要再在这些看似没有实用性的课程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因此大学语文必须要收录水平高的选文,多一点启发性强、思考性强的作品,来适应大学生对文学的需求。而且,在高校中,应该由最好的老师来教授大学语文公选课,让最好的老师来开经典课,让老师们在学生中去普及、传播经典。

  第四,教学评价问题。当前的大学语文考察方式仍然是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评价体系的相对落后,也使得不少学生依然满足于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使得大学语文的授课效果与授课初衷――培养大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精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品德,渐行渐远。我们应该探讨一些新形式的语文考察方式,比如口语表达的测试,写作能力的测试,美文鉴赏阅读等。也可以和中文专业的学生靠拢,以论文的形式进行考试,在考察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我认为,改变教学评价体系,是我们进行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内容。因为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着教与学的方法,它的改革,会促使教师改变教授方法,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和态度。

  温儒敏说过:“大学语文应致力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首先让他们感受到其中魅力,进而引导他们进行终身学习。”我们应该把大学语文定位为审美化教学,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美育修复和美育慰藉。同时丰富教学内容,不要简单的进行作品分析,应当从中启发学生做人的道理,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有关红楼梦的选文的时候,应该较为全面的为同学们介绍红楼梦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封建伦理制度和风俗,激发他们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引导他们对我们国家古典名著进行阅读,扩大知识面。除此之外,还应该辅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必要的时候可以走出课堂,在适合的场所让学生体会国学的魅力,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我们的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汉语文中沉淀着我们民族历史的主要信息,由此建构起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大学的中国语文教育,目的就在于经由母语确立和巩固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母语高等教育具有“培根固本”的特性,它承载着使一代代青年全面提升母语素养、成为民族精神传承者的历史使命;不再把汉语看作“工具”,而是借“好文章”学习重温汉语文的“伟大的传统”,加深对汉语书面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让优秀的精神成果熏染灵魂,滋养心灵,提高以汉语文解释世界的能力――这些,才是大学语文学习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作者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任美衡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xx年4月第10卷第2期

  [2]张洁 《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xx年12月

大学语文论文13

  一、大学语文发挥思政教育功能的途径

  (一)提高语文教师思政素质。在发挥大学语文思政教育功能上,语文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要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教育与感染,一方面需要语文教师拥有雄厚知识功底,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要具有高思政素质和人格力量。而作为灵魂播种者与知识传授者,语文老师不能仅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却忽略了思政素质。所以,只有提高教师思政素质,才会准确把握与理解教材中所表达的思想与所描绘的情境,由此才能让学生进入思政崇高意境,在往复沉潜中滋养甘霖。若非如此,就算语文教材有非常高的教学质量,也会由于不到位的领悟而不能育人。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自身思政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并将其切实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去践行与追求,为教育与引导学生作铺垫。通过对工作实践与生活点滴的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修养,以此达到铸造优秀思政素质与崇高人格风范的目的。此外,语文教师一定要时刻谨记为人师表,用自己的真善美为学生做表率、树榜样。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语文思政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要重视有效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语文教师对新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尝试,是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性得以不断增强,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与教育的主人。为学生创造一个以课堂为中心,并向延伸至人文讲坛、社团活动以及课外活动全方位教学环境,同时让学生自觉创建一个自我教育与学习的优良学风。创建集知识性、趣味性以及思想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网络互动中,能够确保学生自我思政教育的实现。此外,还要加强思政实践,让学生能够利用寒暑期时间接触社会,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深化理解与认识相关文学作品,并于日常生活中领悟语文为他们所带来的思政魅力。

  (三)通过优秀文章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大学语文教材可以说是所有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往往只有高质量教材才具有正面进行思政教育的功能。毋庸置疑,从总体上说,我国大学语文教材质量比较高,这就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开展提高大量情理并茂及文质兼美的好文章。然而,现阶段我国各文化思想相互激荡,尤其是部分反动势力,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将错误理念与观点渗透至大学语文中,导致学生形成错误思政观念。在不断进步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问题的因素存在多方面,不良社会风气及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带给大学的最大问题是负面影响学生信念与理想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消费主义等负面追求就会趁虚而入。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所潜藏的优秀传统理念,以此对大学生做好人格形象教育与道德情操熏陶。语文教师为学生讲解儒家所宣扬的“刚正不阿”与“浩然正气”的人格精神、兼济天下的`进取精神以及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等,启发学生能够学会自我思考,这样对学生崇高感与责任感的培养非常有利,使学生能够自觉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进行紧密结合,最终形成崇高的思政素养。

  (四)挖掘传统革命精神,确保学生爱国教育得以加强。随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与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我国逐渐出现了城乡差距大、地区收入差距大、就业形势严峻以及贫富差距大等现象。在诸多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缺少自我奉献精神,而且情绪非常消极。面对这种现象,大学语文老师就要深入充分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能够弘扬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词句或篇章,突出奉献精神与爱国主义,从这些篇章中感染与启发学生。

  二、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有效结合

  所谓结合,并非就是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进行简单合并,结合是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渗透、协调、互动以及融合成一个整体的有机过程。一方面要注重大学语文的思政导向作用,通过先进文化与理念对大学语文教育进行指导,以此使其思政教育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通过大学语文教育使大学生对学习文化的兴趣得以激发,这样既可以保持两者特点,而且还能探求两者在教育效果与教育方式方面的新途径,寻找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结合的共同规律。类似于刘晓哲在《语文的思政教育功能》中所阐述的问题,思政教育作用并非大学语文的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大学语文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那么大学语文的作用和地位就无法并驾齐驱于“两课”。然而,这并非学术界不重视、不研究大学语文此功能真实存在的理由。反之,若高校可以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极大的思政教育作用,并创造条件确保大学语文思政教育作用的实效性与感染力得以提高,这对当前教育界思政教育差强人意局面的改善有着重大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大学生思政素养。因此,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大学语文进行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两者并不存在矛盾,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中属于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

大学语文论文14

  摘要:语文教育是一种美育, 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吟诵经典名篇, 体味经典中所反映的美的教育, 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内涵, 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文本材料的选择, 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 用心感受经典, 对经典诵读文本材料进行深度揣摩, 才能使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文本视角; 语文教学; 经典诵读;

  在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中“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功能, 因而大学就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我国大学专业划分较细, 加之存在着重理轻文、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轻能力、重当前轻长远等部分问题, 造成了大学人文教育弱化的倾向。如果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就业能力将受到限制, 过弱的文化熏陶将使学生缺乏学养, 而大学“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也将落在了空档。

  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的训练和教养”[1], 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反复的讲述与反复的背诵古典语文。可见, 经典教育领域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所以说, 在大学阶段实施经典诵读课程,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典诵读是诵读者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 并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和再现经典文本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 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这种再创造的活动是以诵读材料为前提的, 不能脱离经典文本而独立进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文本材料的选择, 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 用心感受经典, 才能使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落到实处。

  一经典诵读文本材料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经典文本都适宜拿来诵读。经典诵读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语言艺术, 其过程就是诵读者在经典文本的基础上, 实现文字向声音转化的过程, 通过经典诵读来塑造形象、传递感情, 引起听众的共鸣。为了保证良好的诵读效果, 需要审时度势、量体裁衣。通常情况下,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在选择经典诵读材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 诵读材料的经典性

  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要求具有经典性。一是在内容上具有普适性, 最好与学生普遍关注的人生问题或生活问题密切相关。二是要有思想性与影响力, 通过经典诵读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健康地生活。三是具有历史性, 经典诵读材料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四是语言具有形象性。这是诵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有了形象性的语言才能使得学生有形象的感受。如果诵读材料多是枯燥的书面语言, 就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构成丰富的形象感受。

  (二) 诵读材料的阶段性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重视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 强调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性。因此, 对于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 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接受程度等因素, 对经典诵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作出相应的规定。既要照顾到各个学生的特点而有所侧重, 又不宜将经典诵读材料作生硬机械的分割。一般可以按照诗歌、散文、小说等进行分类。每种类型的诵读材料既有突出的重点, 又有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 诵读材料的目的性

  诵读材料要考虑目的性方面的需求。如果是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课上或课下自由诵读, 一般可以不考虑受众的需求, 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确定诵读的经典文本。但是如果是需要将课上内容与诵读实践活动相结合, 比如诵读竞赛、诵读表演等, 那就要根据诵读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 从众多经典文本中选出合适的经典作品。例如国庆经典诵读, 就应该选择一些励志爱国的经典作品, 比较适合场合和听众的需求;如果是在中秋节举办的诵读活动, 就应该选择一些深情的经典作品, 从而更好地适应场合和听众的需求。

  (四) 诵读材料的风格性

  经典文本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是一个经典文本思想、形象、形式特点的总和, 是内外一致、形神统一地显现出来的经典文本的风貌、神韵和品格。经典文本诵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是公开诵读或参加诵读竞赛, 诵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风格和水平来选择相应的经典作品。大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可挑选一些难度小些的, 自己较为熟悉的经典作品来读;对于经典诵读水平较高一些的高年级学生则可适应的风格会更广泛一些, 因为他们可以更好地驾驭经典文本, 演绎经典文本。总之,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二经典诵读文本内容的领会

  经典诵读不同于经典朗读。经典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 是阅读的起点, 是理解经典文本的重要手段。经典诵读也不同于经典默读。经典默读是日常诵读之法, 只看书, 不出声。经典诵读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经典文本背诵出来, 以传达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 它不仅是记忆, 而且有理解, 在抑扬顿挫中理解经典文本。学生应该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中好好把握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 应该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准确理解词句

  叶圣陶先生认为, “吟诵 (诵读) 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必须理解在先”, 才能“传出文字的情趣, 畅发读者的感兴”[2]。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诵前, 除了要搞清楚诵读材料中的文字的读音, 扫除读音障碍之外, 还必须搞清楚诵读材料中的生词、俗语、成语典故等的含义, 避免不求甚解, 甚至望文生义。在正确把握字词的音义之外, 在诵读之前, 还要很好地把握作品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只有注意到这些, 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文字向声音的转化, 收到良好的朗读的效果。例如, 在诵读复句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分句之间的关联词, 根据关联词来理解分句之间的关系。如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 表示条件关系的“如果……就是……”, 表示并列关系的“一边……一边……”, 表示选择关系的“与其……不如……”, 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可是……”, 表示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等等。这对于准确的语气运用和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二) 要正确把握结构

  正常情况下, 经典文本中的任何一个自然段都表达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每个段落围绕中心意思, 我们都能找到相对的中心句。当然, 段落的组合也有很多种方式。段落内部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因果关系的组合, 也可以是层进关系、并列关系 (包括同义近义的并列和正反内容的并列) 的组合。同时, 还可以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或者分说和总说的关系等等。总之, 段落内部的关系多种多样,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关系, 都应该要求学生在诵读前必须理清脉络, 区分主次。同理, 同一篇经典文本中不同段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只有先搞清楚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 才能掌握篇章的结构, 从而理清全篇的脉络, 诵读时便能得心应手。同时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 不同的诵读文本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抒情性经典文本注重的是浓郁的情感;议论性经典文本则注重表现辞气的承接转折, 要特别突出其议论精密的感觉。所以要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进行区别诵读。

  (三) 要深入领会内容

  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对经典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只有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才能正确地表达作者的深层意蕴, 使听众也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理解经典文本字、词、句的含义, 且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 还需要对与经典文本相关的其他材料进行把握。比如, 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思想、创作动机等方面都应深入地了解和领会。例如很多文人一般都是在自己遭受贬谪之后, 有感而发创作了许多经典文本, 因而他们在情感上往往都有抑郁、愤懑的感觉。这些相关内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我们只有对经典文本的内容有了透彻的了解, 才能够在诵读中用恰当的声音、表情、语调和动作去感染和打动听众。比如说明文, 应该从它的结构层次入手, 研究他如何将概念、相关知识表达出来;例如议论文, 便要弄清楚它的主要论点, 它是如何通过论据、论证方式将主张展示出来。而如果已经有前人注释或近人评论的经典文本, 则应该博采参考, 以帮助理解。节录中非独立成篇的经典文本, 我们必须从它的原文入手, 着重分析它的上文下理, 从而避免断章取义。

  三经典诵读文本的深度揣摩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要求学生将经典诵读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完成文字向声音转化的复杂活动, 在正确选材和大致理解经典文本之后, 学生还必须对经典文本进行深度揣摩, 通过对诵读材料深刻而细致的感受, 感知作品的深层意蕴和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 才能完成经典文本的有效呈现。

  (一) 要用心感受经典

  “所谓感受, 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 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 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3]感受作品是情感的诱发因素, 主要是可以将诵读者的思维很好地引向情感。感受是指诵读者由于经典文本的刺激信息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从而反映到大脑中, 使人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根据人的眼睛、耳朵、舌头、鼻子和皮肤这五大类感觉器官, 就分别形成了五种感受形式: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如果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不够深入, 没有真正走进经典作品, 没有把握经典作品的精髓, 而是在那里主观臆造情感, 即使朗读的声音再好听, 声调再怎么抑扬顿挫, 也难以感染他人。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对经典诵读材料反复琢磨, 仔细体味, 然后进入经典, 进入角色, 进入情境, 才能唤起听众的感情, 使听众与己同喜、同悲、同呼吸。比如, 我们让学生诵读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这是一幅峭拔雅致的山水画:千山无鸟鸣, 万径无人走, 冬天之冷、雪天之寒、小船之孤、钓翁之独, 以及诗外的江天一色和群峰叠峦融为一体。整首诗给人以视觉、听觉和触觉全方位的刺激。学生在诵读每一篇经典作品之前, 教师都必须引导他们来体味这种感受。

  (二) 要真正理解作品

  情感的传递是经典诵读的重要目的之一。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 它的生命力在于其承载着人的感情态度。“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4]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 在经过对经典文本的字词句的具体分析和感受的同时, 应该让学生形成丰富而逼真的想象, 好似经典文本的文字内容在学生的心中动起来, 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一般。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把握经典文本的内容, 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 从而更好地体味经典文本的情感。例如诵读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味“直”“圆”二字的妙处, 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所描述的画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可见没有一丝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带来了寂静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 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才见得“圆”, 周围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背后, 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一个‘直’, 一个‘圆’, 在图画方面说来都是简单的线条, 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 构成通体的一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 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5]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 当是经典诵读时运用形象思维体味经典文本内涵的范例。

  (三) 要准确把握基调

  基调是指经典文本所包含的多种情感色彩混合后的总的趋向, 即经典文本的基本情调。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并理解经典文本, 而且还应该从经典文本的体裁、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认真地分析、有效地解析, 从而准确地把握经典的感情基调。通常来说, 任何一部经典文本都有它本身相对统一而完整的基调。要让学生把经典文本变成有声语言, 就是再创造性地把文本中无声的态度情感转化为有声的态度感情。只有深入地体会和整体把握经典的基调, 学生才能具有出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任何一个经典文本所体现出来的感情都可以是多样化的, 但是它的基调却是每个部分、层次、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 即整体具体感的总和。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细致理解和体会经典文本的深层蕴意之后, 要准确把握经典文本的整体精神倾向。例如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 局部内容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慨叹, 显现了缓慢而低沉的情调, 但总体基调是豪放、轻快、活泼的, 在部分低沉情调的映视之下, 全文更能显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感情。又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中表现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伤, 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颓废、绝望, 而这只是缘于诗人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 所以其基调可以说是“哀而不伤”的。再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通篇基调热情高昂, 同时又隐含浓重的悲愤、深沉的忧虑、空前的危机感和强烈的焦灼情绪。所以, 教师引导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经典文本的要旨大意, 准确感知经典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才能够使经典诵读达到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境界。

  四经典诵读文本的诵读表达

  (一) 要掌握经典诵读语音的准确性

  1. 要读准字音

  教师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要特别注意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的差异, 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 比如文本中会出现一些上声的变调, “一”、“不”变调和“啊”的音变等问题。另外, 在汉语中存在很多一字多音的现象, 这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应该多加留意。如果在经典诵读中不能准确读音, 轻则破坏了作品的美感, 重则歪曲了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比如“赔了夫人又折兵”中的“折”字就是多音字, 不同的读音意思相去甚远。对于这种一字多音的情况,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首先分析清楚多音字的各个不同意义, 然后去记住它的不同读音。另外, 一些古音字或特定读音的字词也应重视, 如《上邪》中的“邪”、《将进酒》中的“将”、《阿房宫》中的“房”等。当然, 外来语译音等情况也应该引起注意, 在诵读中作正确的处理。

  2. 要注意方言之间的差异

  对不同方言区的人来说, 在诵读经典时尤其要注意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差异。其实在语音上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异是有规律可寻的。比如有些方言平舌音与翘舌音的混淆 (z、c、s和zh、ch、sh) , 有些方言声调的变化等。这种规律可以总结为一些大规律以及一些小的规律, 而且还包含一些例外情况, 老师要好好帮助学生去总结。在总结的同时, 遇到问题要要求学生多查字典、词典、从而加深他们的记忆, 积极督促他们反复地练习。

  3. 要注意避免近似误读

  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偏旁类同或字形相近, 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易引起误读。如由于甲字与乙字字形相似而把甲字读成乙字, 或者将乙字读成甲字。另外, 由于不认识某些字词, 而由偏旁本身或者偏旁组成的较常用的字的读音去类推另一个生字的读音, 这种误读情况也很常见。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就是指的这种误读。老师应该让学生做好相关的辨析练习, 避免出现误读。

  (二) 要注意经典诵读表达的层次性

  按照经典文本的感知程度, 可以将经典诵读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试读, 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 在文本信息的获取过程中, 首先形成一个大致的或者零散的感觉。采用自由读的形式进行试读, 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同时, 可以让他们形成自身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二是略读, 主要是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感知。这是通过一种速读的方式来理清经典文本的的整体思路, 从而把握主旨大意。略读可以说是试读的延展, 是整体思维的聚合。略读时要能够通观全篇, 化繁为简, 去粗取精, 使经典的主要内容逐步变得明晰。三是研读。研读就是要参悟体会, 进行研究性和研讨性的诵读, 进而能够熟悉经典, 顺畅朗读。四是品读, 就是鉴赏性地诵读, 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 即“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6]。

  参考文献

  [1]黎海燕, 鄢建江.美国的通识教育与闲暇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 20xx, (1) .

  [2][3][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4]白先同.教育心理学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6]梁开喜.谈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层次性[J].语文建设, 20xx, (11) .

大学语文论文15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是汉语教育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大学生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想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强化,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规律,采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顺应新课改的教学方向。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探究

  大学语文是人文学科的一门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是一门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大学语文能够对学生的涵养气质、精神世界等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何通过语文知识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观念,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教师需要对教学节奏进行掌控,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向以及院校的教学特点,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构建出完善的人文素质培养思路。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语文越来越被重视,使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素质和基本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学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

  1.学科性质略显模糊。尽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历经多年,但是对大学语文性质的鉴定,还多是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进行判断的。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高校将大学语文定位为基础性的公共课程,并且长期处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上,这与英语教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产生了轻视的学习态度。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价值存在着一些认知偏差,对于学科的定位比较模糊。要想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学生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文学鉴赏水平,还要从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角度对自身情感进行塑造。而这一点,恰恰是大学语文课堂上未能体现出的内容。

  2.课程定位缺乏统一。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问题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大问题。对于那些刚刚经历高考入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需要进行必要的巩固和延伸,同时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也要进行必要的强化。部分学生自身的人文综合素质不高,其人文精神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大学语文中的课程内容来对其进行改进。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对于大学语文内容的定位考虑,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工具性定位,认为大学语文应该是高中语文课程的一种延续,也就是简单的补课;二是人文性定位,认为大学语文应该要对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进行培训;三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融洽的定位,让学生在掌握汉语言实用技巧的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由于以上教学观念无法进行统一,导致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不高。

  二、大学语文教学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关系

  1.大学语文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大学课堂开展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其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大学语文的教育定位在培养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中,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确和不具体的学习问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对人文性的主体内容展开学习。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本着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关注语文教育的历史环境,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2.大学语文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为薄弱,且人文课程的开设数量较少,所以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人文素质主要是指由能力、知识、观念、意志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修养和气质的表现。它可以促进人的思想感情和谐发展,协调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由于社会经济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拜金心理严重,审美水平低下,甚至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我国大学语文课程主要讲授的是中国语言文学,但是教师却并未对语言文学知识展开透彻的讲解。所以要想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欣赏作品背后的内容,揭示文本中所蕴藏的文化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1.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因素。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学活动主要是对教材、教师和学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机的协调。教材是由相关专家总结出的重要学习经验。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内容展开教育,教师首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将弘扬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依托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当然,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也不能被教材束缚,教师要钻研教材,对其中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挖掘。例如,在对一些古典文学作品进行讲授的时候,教师要选择其中的精华,通过挖掘其现实意义,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展开教育。对于一些作家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前人对其所做的评价,教师都可以讲述给学生,不只是单单让他们对作品进行理解。在大学课堂上对《孟子》《论语》等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儒家的传统思想,如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内容,找准一个切入点,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人文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延伸出庄子、韩非子等人的学说,帮助学生树立相应的学习意识,引导他们从优秀的作品中汲取学识和智慧。为了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人文体验意识,教师还可以根据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思想,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比如在对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诗人的诗歌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诗词中所蕴含的精神、节操和品格进行深入的感受;同时结合诗文之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对诗人创作的理想和抱负进行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诗歌作品有更好的把握。又如,在学习《蜀道难》时,教师可以从乐府体诗歌的'结构特色以及诗人李白的创作风格入手,引导学生对诗歌中所体现的感情进行全面了解,深化学生的人文思想感受,强化其整体的学习质量。

  2.围绕人文素质教育改善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围绕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到首位,强化整体的思维训练方法,对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开放式的引导。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突出,这样更有利于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对教学课堂展开必要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展开独立的思考,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到互动活动中。例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篇古文后,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感受。只要教师烘托出必要的学习氛围,学生普遍能够对“施仁政、反暴政、反兼并”的思想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对于那些具有戏剧性质的文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对文章的主体进行阐述,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现代教育讲究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要帮助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发掘,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首先,可以帮助学生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进行阅读和理解,将创作者的主要思想、创作生平以及时代背景等内容融合进来。

  比如在对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进行学习时,当学生在对词中凄苦悲凉的情绪进行感受时,教师不妨将李清照在创作时的时代背景讲述出来。由于金兵入侵,北宋灭亡,李清照流落江南,丈夫的过世使她孤苦无依。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对其展开更为深入的了解。学生在学习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时,也可以掌握触类旁通的方法,对一些诗歌、散文进行欣赏阅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例如,对教材上的《煮酒论英雄》和《宝玉挨打》等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不妨播放一些相关的影视片段,帮助学生对语言内容展开视觉化的体验,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深化自身的理解程度。在对一些经典的诗歌、散文进行学习时,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相应的音乐内容,或者以举办朗诵会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升其人文素养,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一方面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深化其人文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冯大建,迟宝东,刘子琦.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线教学的思考———兼谈南开大学“大学语文”在线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xx(8).

  [2]姚笛.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xx(7):100-102.

  [3]彭书雄.基于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xx.

  [4]张建军.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上半月),20xx(11).

  [5]汪亚明,魏一媚.论高职旅游专业文化课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xx(33).

  [6]尹世玮.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xx(7).

  [7]孟新芝.革新内容与方法提升效果和能力———谈大学语文课程与改革[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xx(1).

  [8]蒋业华.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性定位及其实施[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xx(2).

  [9]葛娟.大学语文课程走向何处———对大学语文课程本质观的探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xx(6).

  [10]金银.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及原因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xx.

  [11]霍然.普通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探索[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xx(5).

【大学语文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语文论文15篇11-15

大学语文的课程功能12-12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02-06

大学语文学期总结02-15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05-12

《大学语文》教育的尴尬与思考12-08

大学语文期末总结(精选10篇)06-08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03-19

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设想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