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卧龙地区流域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大熊猫潜在生境的影响

时间:2021-12-07 19:19:09 生物医学论文 我要投稿

卧龙地区流域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大熊猫潜在生境的影响

土地覆盖变化作为土地利用驱动的显著结果,是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最显著的表现.为了将土地覆盖变化结果用于探讨大熊猫潜在生境与人为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利用1:25万数字高程模型和1:10万土地覆盖分类数据(1990年,2000年两期),采用流域时空对比和景观格局分析的手段,对卧龙地区两流域土地覆盖变化及大熊猫潜在生境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10a间,寿溪流域土地覆盖年变化率(0.33%)低于渔子溪流域(1.02%),且两流域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在寿溪流域,主要土地覆盖类型的斑块均表现出破碎化的趋势,且森林和灌丛的斑块破碎化趋势更显著;而在渔子溪流域,仅是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草地、农田斑块破碎化加剧,而森林和灌丛的平均斑块大小反而增加了.②两流域大熊猫潜在生境的景观格局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在渔子溪流域,大熊猫潜在生境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和森林景观形状指数均高于寿溪流域.而与渔子溪全流域相比,该地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的森林平均斑块大小较小,并且近十年,在渔子溪流域,大熊猫潜在生境景观的森林面积比重及斑块大小的减少,森林景观形状指数的增加等变化趋势与全流域的相反,间接反映出渔子溪流域的大熊猫潜在生境所受的人类活动的压力更大.③两流域分级集水区的大熊猫潜在生境比重分布与居民点密度分布存在空间上的分异.利用缓冲区分析表明,在渔子溪流域,大熊猫潜在生境与居民点范围的重叠更为严重,约57.7%的人类活动范围处于与大熊猫潜在生境重叠的区域.据此推断,大熊猫潜在生境在流域中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空间上的交错关系是导致近十年渔子溪流域大熊猫生境受到严重干扰的重要原因.

卧龙地区流域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大熊猫潜在生境的影响

作 者: 杨娟 葛剑平 洪军 YANG Juan GE Jian-Ping HONG Jun   作者单位: 杨娟,YANG Juan(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100084)

葛剑平,洪军,GE Jian-Ping,HONG Jun(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0875) 

刊 名: 生态学报  ISTIC PKU 英文刊名: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006 26(6)  分类号: Q149 Q16 Q958  关键词: 卧龙地区   土地覆盖变化   景观格局   潜在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