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东西非正向对挤对剪格局及对剪破裂与汶川8级大震

时间:2021-12-11 11:30:22 天文地理论文 我要投稿

东西非正向对挤对剪格局及对剪破裂与汶川8级大震

本文循着汶川8级地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结合长期积累的基础工作,对该地震及其必然性做出了解读性认识.认为东、西非正向对挤对剪格局的形成,构造解缚活化,对剪破裂,是该地震发生的根本.即地震发生于早期具有深成、分划而又具推覆右旋性的"龙门山"大边界构造,也即"南北带"大边界构造的中段上."新构造运动"时期以来,由于应力作用方式的转变,由正向于构造带的北西向转为东西向,以及介质硬化和脆性破裂的取舍而形成了"岷山-龙门山联合前缘断块",在东、西对峙的块体非正向的对剪作用下,构造解缚,断块活化,右旋活动加剧,长期积累的应变因对剪性破裂,突然释放而发生地震.是构造条件与应力作用方式适合条件的有机统一;还进一步认为,在这一机制中,东侧块体的让位性运动与"不均衡"作用及其深源控制应是主导,相应西侧"联合断块"沿滑脱面或薄弱界面作对剪性.弹性回跳"破裂而引发地震的机理与解释更为合理.这既符合地震发生的基本事实,体现了中国"南北地震带"的本色,也解释了岷山-龙门山一线在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间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为对该区地震活动机理的认识以及地震监测工作,提供战略性依据.而"对剪"、"回跳"破裂机制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且在"南北带"的两端有对称性.更可慰的是,这一地震为揭开地震活动之谜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如能及早将这些基本认识和思路付诸于事件发生之前,对这一大震的潜在危险做出评估不是不可能的.看来在地震监测已进入现代化的今天,重点的基础评价工作,尤以多观点的.碰撞"仍不可少缺,本文又是讨论性的尝试.

作 者: 邓天岗 杜平山 罗安元 陆联康 徐水森 DENG Tian-gang DU Ping-shan LUO An-yuan LU Lian-kang XU Shui-sen   作者单位: 邓天岗,杜平山,罗安元,陆联康,DENG Tian-gang,DU Ping-shan,LUO An-yuan,LU Lian-kang(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地质勘察中心,成都双流,610200)

徐水森,XU Shui-sen(成都市防震减灾局,成都,610042) 

刊 名: 四川地震  英文刊名: EARTHQUAKE RESEARCH IN SICHUAN  年,卷(期): 2009 ""(2)  分类号: P315.727  关键词: 汶川8级大震   南北带大边界   对挤对剪格局   新的联合断块   对剪回跳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