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时间:2023-02-28 08:49:09 实践心得 我要投稿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1

  今年,我初次教授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之初,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觉也很茫然,不知如何运作,既没有可供学习的资料,又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前几天,我校的王秀江老师培训归来,为我们做了二次培训。

  1、课程内容的开发。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要依据以下几条原则:

  (1)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条逻辑线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要以学生实践经验发展为核心,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逻辑线索进行。

  A亲近与探索自然。自然维度的课程内容包括各学校结合周围的自然环境状况开展的对自然的体验、欣赏、学习、探索与行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旨在使小学生发展探究的兴趣,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开展有关垃圾等环保方面的主题,也可开展有关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主题活动。比如我们可开展 “每人认养一棵树,小树和我共成长”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于3月份启动,引领学生走入社区,搜集有关植树、护树、养树的有关知识,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参与实践,打算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环保意识,力争通过一个学生的行动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

  B体验与融入社会。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敬老院去参观、访问、了解老人的情况及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开展慰问演出活动,这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是一种社区性服务活动。

  C认识与完善自我。通过畅想、感悟、交流、体验、行动等活动,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情绪、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学习生活技能,养成自理、自律、自省的习惯。

  (2)努力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四种课程资源。

  A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B从教师对活动提供指导的实际出发,发展教师的爱好和特长,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

  C从学校对活动提供帮助的可能性的实际出发,重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

  D从社区和当地社会环境支持的可能性的实际出发,利用社会性资源和网络资源。如地处沙那水库附近的学校,可开发以沙那水库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地处农村的要考虑农村的实际,地处城镇的要考虑城市的.实际 。

  (3)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六个特点

  第一、强调综合性,着眼学生整体发展。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它是由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这里的综合性包括目标的综合、内容的综合和方法的 综合。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严密的知识体系、分门别类的学科的界限,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第二、注重实践性,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去做、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得到增强,认识水平得到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其发展。

  第三、展示生成性,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

  第四、体现开放性,引导学生融入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课程内容上,尽管规定了四大指定领域,但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而言,其具体的活动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具体主题是开放的,它由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的不同而不同,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 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均可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第五、强调自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方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第六、注重地方性,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学校活动课程开发在使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地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上致力于加强学校与社会或社区发展的联系,充分利用社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财力资源,确立有利于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区、关注社会,为促进社会发展尽心尽责的活动主题

  (4)从学科课程的学习内容中选择主题,这也是一条很有效的渠道。

  新课改以来,各学科都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每个科目都安排有学科综合性学习内容,这些均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出现。另外各科的学习内容中有很多需要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访问、观察的内容,我们要有发现课题的慧眼,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比如,科学课本中有植物的一生、饲养小动物、品德教材中“父母恩情深似海”等都可以做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2、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型、教学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培训我进一步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很多,比如选题指导型、方案设计型、专题研讨型、设计制作型、家庭体验型、社区实践型、成果交流型等等。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没有固定的上课地点,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就实施而言,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需要广大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但综合实践活动一般还是要按以下步骤实施: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提出问题,确定活动主题;构成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以及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条件。(活动方案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活动的主题或课题、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方法、活动的具体过程、任务分工、保证条件等)

  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按着制定好的活动方案,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考察、收集资料、讨论、服务、宣传、公益活动、生活实践、劳动、技术设计、制作),搜集文献资料和第一手资料,进入实际的活动场景,进行具体的活动操作,获得实际 的实践体验。这是整个课程实施中最核心、最活跃、同时也是最艰难的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整理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资料、经验、结果和感受,形成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发展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总结交流的内容有: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结论、收获、经验等。成果的表达方式有:口头材料、实物、图片、音像制品、简单的书面材料。交流的方式应多样化:如辩论、研讨、展览、墙报、刊物、网页、小报等。

  第四阶段:拓展提升阶段。提出一些课后进一步思索探索或需要延伸训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会在自我分析、自我总结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继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校本培训。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2

  综合实践培训为老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丰富了学习活动。它的价值取向已由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强调学生多样化发展。将自然、社会、劳动、科技等课程中应用性、生活化的内容,乃至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相关知识汇合于实践,使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更为丰富。我们应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横跨学科,吸纳最新科技成果和地方文化,在构建开放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自然界本身就是一本神秘又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到大自然去开展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理想素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社会课程反映的是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它本来就来源于社会。因此,只有把社会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社会中学习“社会”,才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在社会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对社会有了更充分的

  感性认识,培养孩子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和精神,这是给孩子们的.最大的财富。

  综合实践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应有的生活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人生观念,使学习时间由青少年延伸到人的整个一生,使学习场所由学校发展为整个社会,使学习成为学生维持生计和创造新生活的手段。以儿童生活世界、以学生熟悉的活动和环境为背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为活动背景,使儿童能够主动地将自己导入其中,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改变自己,在实际问题中获得全面进步,最终形成适应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使儿童了解生活、热爱生活、适应生活,形成创造新生活的能力,迎接未来,驾驭未来、创造未来。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我们把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带学生融进去。通过学生自己观察、交流、调查、访问等多种体现主体精神的学习方式,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解认识。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理解不言而喻。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3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之后,我知道了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学科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以间接经验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以学生的亲自实践和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获得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学科课程有很大的不同,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素质,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这门课程中,第二部分“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教学设计与评析”,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设计与活动过程。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这门课程的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怎样进行学生实践活动有了一些思路。案例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综合活动”四个领域,其中,综合活动展示的是综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主题班会与学校大型活动的'活动设计与流程,更便于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地借鉴。

  人与自我教学案例中,“学生与网吧”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活动设计:主题的提出、活动目标、活动设计、活动过程(活动计划和活动展开两个方面)教师反思、点评。在这一部分里,不仅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法,而且明确了一种让我的学生能更好的对待网吧使用网络的教育方法,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比老师家长的说教更有效果。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锻炼了能力。 “学生与网吧”的课题,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从而主动拒绝网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习惯接受老师或者书本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4

  上午是在郑师附小,聆听了陈树杰教授做的报告:《遵循认知规律 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接着是金水区教研室段立群从教研室的层面讲的《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服务学生的能力发展》,最后是文化路一小冯淑英老师从学校层面做了报告。

  下午,又转战到续三路小学,听了邢青云、兰志伟和毕瑞霞三位老师进行的现场授课。

  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者,对于专家们的报告,我还是觉得只是报着听听的态度,理论再好,如果不去亲自实施,还是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上。所以,对于现场课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这三节的授课老师,都是综合实践活动阵地的坚守者,都值得我学习。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兰志伟老师上的《我的书包》的分组课。有以下几点是让我回味的:

  一、教学目标针对性强。

  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的学生,是初步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年龄,培养他们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这门课程是第一位的。在这节课上,兰老师充分做到了这一点。

  上课伊始兰老师总结了上节课的工作情况,学生们在上一节课提出了四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1、书包的历史。2、书包的各类。3、与书包有关的故事。4、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分组。

  分组的时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四名同学做引导员拿着四个问题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在分组的时候,播放了音乐,要求边去参加自己喜欢的组一边拍着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学生初次分组兴奋度过高,难以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求在音乐停止时找好自己的组,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分组的时候,是要依据研究问题来分组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分组方法。

  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

  老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的意识,在这一个环节体现得特别清楚。当学生们都找到自己要参加的组后,兰老师还又一个一个地问了四位引导员是不是愿意研究自己拿到的问题。因为四位引导员是随机拿问题的,果然,()有一个引导员就说自己不愿意,而要去研究“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一个问题,并且把引导牌交给老师,投入到他想研究的队伍中去了。使分组真正做到了是依据学生的兴趣而定的。

  因为学生参加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工作起来是一定会很投入的,就避免了因为兴趣不合的原因而半途而废的现象了。

  三、该教时教。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这节课上体现得特别充分。当学生们依据兴趣分好组后,老师让学生们发现此时分成的小组有什么问题。学生们很快便看出来:有的小组人多,有的人少。然后老师又让学生去试着解决:人数多的`问题怎么解决?学生又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组内再分组。

  此时,老师又播放了一段视频,是高年级的学生在介绍分组时的注意事项。我觉得这段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因为在这里分组的规律是由高年级的学生来讲的,这会比单纯地让老师来讲分组的注意事项,更能引起孩子们的认同感。事实证明效果确实不错,很快,人数多的组又分成了两个小组。

  四、课上小游戏,起到大作用。

  这节课上的小游戏的设计有两处,第一次是在上课前,数手指的游戏,让学生明确了:“听好要求是做好事的关键。”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上课注意力是有限的,做不好事的原因也往往是不注意倾听,通过这个游戏,说出老师伸手指的数和手指表示的数,就让学生明白了倾听重要性。

  另外一个“八爪鱼”的游戏,更是让学生们初步感受到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当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分好组后,让学生做这个游戏时,我听到周围有听课的教师说:“这时候应该让学生们分组来研究自己的问题了,还做什么游戏,做游戏和开展活动有关吗?”我觉得是很有关系的。因为这节课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孩子,他们还没有经历过分组,还没有感受到合作对于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就意识到了,小组合作要有组织者,分工要明确,团结协作才能成功。

  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有理论,有实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感受到了这群综实人的坚持。在这次会上,得到消息是评定职称也要有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科了。这一消息真是让我感到震惊。

  因为上学期,负责我们片区的牛红老师就给我打过好几个电话,问我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证书的事,还说我们金水区准备上市里反应,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职称,我觉得这事根本就不可能,定职称怎么会是我们老师所能决定的事呢?也就没有在意。没想到今天得到消息这事已经快批下来了。真是佩服综实人的意志呀!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5

  杏花岭区教科研中心任凤英老师莅临我校,为我校老师做了题为?综合理论活动的有效施行?。对于我们这些综合理论的门外汉来说,听了任老师的讲座,我们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任老师首先讲了综合理论这门课程的地位和性质,综合理论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三到九年级及高中阶段。以前我对综合理论的认识只觉得它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科,如今才明白原来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综合理论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就是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方式是以探究为主,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经历,亲密联络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表达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理论性课程〞。

  听了任老师的介绍,我对综合理论课程又多了一些新的认识。首先,综合理论之所以为综合理论,课程名称就表达出了课程特点。它是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很多课程的综合,是内容、经历、目的的综合,需要运用到多学科的'知识。这也就是为什么各学科的老师都可以参与到综合理论课程中的原因。其次,综合理论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表达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设计调查问卷,进展结果的统计,可以进展实地考察,画画,拍照片,多种形式参与。综合理论施行的四阶段分别是一确定主题,制定方案,二小组合作,展开研究,三汇报交流,资源共享,四活动总结。在这个研究交流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参与,为小组献计献策,体会到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学会合作,愿意合作,培养出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走得快要自己走,走得远要一起走。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综合理论是一门很好玩的学科,它的形式多样,能充分表达孩子的主体地位,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但也是需要极大投入的学科。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6

  三月份,我有幸参加了高新区组织的综合理论活动课的学习,通过这6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明白了综合理论活动课是让学生学习适应社会的才能。它可以使我们在理论活动中理解社会,让我们在理论活动中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让我们增长了见识,也翻开了视野,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此次综合理论课中老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课堂中充满着研讨、探究、考虑的气氛。在理论活动中,老师摆脱了传统的教学形式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克制困难,不断探究。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成为活动的落脚点。老师提供很多时机,让学生从事主动的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理论中去,把知识变成活的。在活动中,不仅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老师鼓励学生学会总结学习方法,学会认定和寻找最正确策略。

  其次,让我学会了如何指导学生确定主题。可以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也可以开掘学校周围社区教育资源,设计主题。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融入学习的最正确状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时机。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原来学习是这么快乐的事,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沸腾、多彩多姿的精神的生活。

  再次,此次综合理论活动课,让我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讨论出知识,并且在理论中深化稳固了知识,这是我们平时课堂里所没有做到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7

  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的阅读,拨开了我心头的迷雾,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理念,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及必要性。这次学习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思想上的冲击,一次头脑的洗礼,更是一次顿悟的点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让我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一、综合性――取长补短树优势。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其中一点,它实现了对学科的跨越。长期以来我们的本本主义资源观,曾使我们变得那样近视和弱视,以至于看不到也想不到在咫尺之间也能实现学科的融合和互补,可以让原本干瘪的教科书变得那样厚实起来,可以让原本单一的课堂变得那样丰满起来。计算机学科的搜索技能,语文学科的辩辩论论,演演说说,数学学科的数据罗列,美术学科的绘图与设计,音乐学科的说拉弹唱……都在同一方空间里,显现着优势,绽放着孩子们的兴奋和激动,一种全新的实践方式正在被我们认同并付诸实施。

  二、生活性DD实际生活促发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注重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应贴近学生实际,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中提出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使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在学生的生活中来,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实,学生就越能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立足实践和探究,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实践学习方式,体验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充分开发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三、自主性――自主空间展个性。

  自主性是小学综合实践的一个显著特性,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需要,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这也是孩子们自己的实践,他们是自己课程的主体。在这里,他们能感觉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被充分地尊重着,自己的自主性发挥着广阔的空间;在这里,他们能自主地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形式及校外辅导员,自已来决定活动成果的呈现方式;在这里,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四、开放性――大课堂中拓视野。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是一种多么开放的实践,通过开展访谈、调查、宣传,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孩子们的视野拓宽了,教育的渠道受得更加丰富多彩了。就空间而言,包括了课堂、校园、社会,这学习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校园,而是拓展到了图书馆、社区……认识的对象也不再局限于事物的现实状态,而是还会去追寻昨天、今天和明天,显然,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一旦实现了从长期以来教材是学生的世界转变为世界成为孩子们的教材,那么,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五、生成性――出其不意增才干。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过程强调孩子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活动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活动中,有着无数的出其不意,这些出其不意是孩子们在实践中智慧火花的迸现,或许只是如一点流星一闪而过,也像一棵嫩芽悄然冒出。发现它、捕捉它,不但要有敏锐的教育机智,而且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应特别强调在实践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和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

  六、评价性DD以人为本显价值。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发挥着极大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再是外在于教学与学习的环节,而是与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是同时发生与发展的。在教学中,鼓励小学生多样的活动方式以及成果表达方式,采用档案袋评价、展示性评价、研讨式评价等多元的评价方式。追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包括来自家长、学生自己以及指导老师等多方面的信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用学习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的实际教学,在先进理念的影响下共同提高,和谐发展,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坚信,有了课程标准的引领,在学校的组织与协调下,不久的将来,综合实践活动之花必将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8

  综合理论活动的施行,是面向学生完好的生活领域,既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兼顾学生的长远开展。它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有时机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为学生的开展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并在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安康开展。本学期,我校在综合理论活动课程的开发、施行、研讨、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均获得了一些进展。

  一、资源开发求“深化〞

  综合理论活动的课程资源蕴藏于学生好奇的天性和老师敏锐的思维之中。有句诗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理论活动的课程资源就是动态变化的,它处于一个不断生成的状态,它是一种“活页资源〞。本学期,我们班开设了每两月一次的主题活动,根据期初规定的十月份主题是“传统节日的研究〞即开展了中秋节的研究的活动;十二月份的主题为“安康伴我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开展了环境与安康、运动与安康、饮食与安康、心理与安康等系列活动。

  二、课程施行求“鲜活〞

  这学期,我们在活动中,学生的动手才能、理论才能、研究才能、创新才能等综合才能均得到了进步,主要表如今这样几方面:

  一是在活动中理解传统节日。十月份适逢中秋一大传统节日,所以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性学习。在成果交流时,学生的汇报形式多样,不单纯是以往的以文稿形式为主的汇报,如今能用故事、介绍、朗读、讲解等多种形式进展成果汇报。通过活动,既进步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交流资料的才能,同时也让学生对一些传统节日有了更进一步地理解。

  二是在活动中培养社交才能。如:“快乐中秋〞就组织了部分学生去调查中秋节的'来历。“运动与安康〞更是要求绝大多数的学生去采访体校生、体育老师,去调查人们的日常锻炼情况。虽然大部分同学是初次调查或采访,心里开场时都非常紧张,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理论与调查的方法。活动总结时他们都觉得自己的胆量变大了,敢和生疏人说话了,说明与人交往的才能在活动中确实得到了进步;而且在学写调查小报告和采访小报告的过程中,他们初步养成了调查统计的正确态度,开展了探究问题的初步才能。

  三是在活动中增强心理素质。针对如今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现状,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了“理解自我、赏识自我〞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有了更全面、更客观地理解,增强了自信心和耐搓力,增强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另外,六年级还开展了“做自己的守护神〞的自我保护活动,进步了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才能。

  四是在活动中提升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动手理论的兴趣,从而开展理论才能,提升创新意识。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综合理论活课程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生命活力、创新意识和才能开展,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我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展开。每次主题活动完毕后,各个活动小组的组长组织组员进展活动总结、反思和评价。评价方式分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老师评价三种,以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开展下一轮活动的动力。

  四、组织管理“有序〞化

  由于综合理论活动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的课程,所以在活动中,我组的每位老师都非常重视主题活动设计、指导,每次活动都井然有序。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施行过程中,老师能丰富活动方式,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展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采访、实验、设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辩论、反思等学习活动;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并整理汇总。

  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综合理论活动为他们翻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理论活动无所谓好坏,只要实实在在,学生在才能、态度、情感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情商得到了培养,就是一种成功,是我们教育引导的成功!要知道与综合课程的亲密接触一定是建立在理论的根底上,只有在“做中〞才能“会学〞!是啊,只有在不停地学习中,才能接近完善。只要我们有勇气和信心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之路!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9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走到了教师与学生的中间,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共同创造。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需要把握哪些关键环节,针对本案例,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指导”作用的再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作为教师,不言而喻要参加活动的全过程,问题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该怎样定位?惯常的观点是指导者、引领者、帮助者。这无可厚非,但在实践中,或许是出于对学生能力的不信任,我总感觉到是指导有余,引领不足,帮助基本无从谈起。,这实际上就是要真正把握“指导”意义的问题。我着重说明的是:指导决不能演化成替换,帮助不能蜕变为“亲躬”,要知道,以前我们的教学,过多地去关注教师怎样教,很少去关注学生怎样学,结果造成两者割裂,实际结果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新生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以为,正好是联结两者的桥梁,它既注重教师的教(指导),更注重学生如何去学(实践体验),如果过份偏向哪一极,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我想表达的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教师决不能趋厨代庖。打个比方来说,小孩要玩沙,教师只能把他引领到沙滩上,至于在沙滩上怎样玩,那完全是小孩个人的事情,最多,当他堆的沙人不好看时,在旁边提出一些建议,但决不是叫你去帮他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的享受 体验,在体验中领悟真知,有人说:只有亲身经历的才难以忘怀。在本案例的实施过程中,我是怀着这样的认识来定位我的身份的。

  二、研究性学习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放光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就在于它的综合性,表现在知识面广、层次多、跨学科的内容比较多,因此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点就要求研究性学习应为其基本的实施形式。我们可否这样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就是研究性的学习,因为任何一项活动,都少不了这样一些环节:确定课题、制定方案、进行研究、得出结果,这是与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内涵是一致的。本案例中设计的六个小组活动,哪一个小组不需要进行研究性的学习能得以完成?正因为需要研究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学生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活动就比较充分,很多观点、观念、习惯在研究的过程中得以纠正、补充、更新,知识不再是静态地呈现,被动地接受,而变成动态地展现,主动地吸纳。有感于美国的一道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导师说,你去调查一下,你所在的城市有哪些人文景观,有哪些旅游资源,然后撰写一份研究报告,三个月后交来,如果合格,你就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了。这本身就是一个以研究性学习为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大家都知道,研究性学习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个人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上。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学生对参与这种综合性活动的兴趣高、热情浓,积极性强,学生在这种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锻炼的能力,增强的素质,这是一般的学习形式远远不能比拟的。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迅速提高教师对资源整合的能力。

  就以本次案例活动为例,涉及化学、历史、政治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讲,知识的储备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不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收集大量相关的知识,并对之进行梳理、分析、筛选、研究,就是非常必要的。在具体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深深感到,提高教师对资源整合的能力,将是多么必要。于是我郑重地提出这个论题。以前我听到过这样一种论调: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特点就是太综合,这种特点要求任教这门课程的教师的素质也必须要全面、综合(即是要精通多学科、多层面的知识)。而这样的教师实在太少,因此这门课程迟早要夭折。在指导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我也确实感到个人胸中的墨水太少,特长太单一,真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我们要承认,具有这种综合素质的人才确实是太少,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不可能等到这些具有综合素质的人都齐备的时候才开设啊,那我们眼下又怎样才能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挑战呢?我觉得,提高教师对资源的整合能力是一大捷径(因为资源好找,但对资源进行整合只能在实践中培养提高)。这是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理论相通的。经常听到有的教师抱怨,收集了与活动相关的各种知识、材料一大堆,究竟该怎样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和材料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他们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因此我认为,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教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实在是迫在眉睫。

  四、制定规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

  众所周知,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让学生做出来的,是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经验重组的活动,一般经历的时间都比较长,少则几个周,多则上月,而且头绪多、涉及面广。要让学生在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演示、操作、表演、交流与讨论、反思、创作、体会中进行学习探究;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其调查研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严格的规则、规定等规章制度作纪律保障,那显然是不可能的。针对本案例中各活动的开展要求,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特点、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现象,制定了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并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比如:活动三,我就制定了以下的纪律要求:

  ①务必注意安全,一切工作以安全为前提;

  ②尽可能收集第一手资料;

  ③取样分析一定要准确,合乎规范;

  ④注意不要与相关单位及其人员发生冲突;

  ⑤要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我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我认为人们在做任何一项活动中都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况且在这种长时间的复杂活动中人也是会有惰性的,如果没有细致、具体的要求,只是让学生完全自主的'活动,结果很可能就是一场闹剧,学生在互相影响的混乱中任意放纵自己的个性,使活动无法按既定方案进行,合作的研究也必将无从谈起,教师的作用也会因此而变得苍白无力,教学实效便会是零,甚至对学生还会产生负面影响。“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实践证明:由于课前对活动要求设计得周到具体,才使研究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也表现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对他人的宽容、忍让,致使自己的道德品质与合作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我认为,活动规则的制定,是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

  五、不断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必要因素。

  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一定要及时,有针对性,对个别小组的评价有助于其他小组活动质量的提高,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去进行实践。因此在这节课上,我的评价过于笼统,没能更具体化。例如80年代小组的同学在整个展示过程里做的最好,使用了先进的方式,而且总结的具体,突出了时代的特点。应该具体评价一下。所以在今后的综合实践课上一定要注意方法的指导与评价,更多的参与到活动中去,更好的体现教师评价的作用。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其“综合”而对教师、学生要求甚高,但只要我们认真地探索,在研究性学习中必定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益,为课改春天的早日到来做好奠基性的工作。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10

  xx年5月25日,XX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年会,在廊坊十五小召开,我有幸参加了这场既是比赛又是辅导的活动。活动期间,观摩了16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教师的说课比赛,领教了执教老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别具匠心的活动设计,自然亲切的教学风格,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聆听了XX市教育局张占国主任和上届河北省综合实践课一等奖获得者----老师的精彩点评,使我深受启迪和教诲。

  本次综合实践课活动是以《课外阅读》为主题,聆听16位教师的精彩说课后,我正确区分了语文与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懂得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课题的生成、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基本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和子课题,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第三阶段:活动总结展示阶段。还可以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开发系列活动主题,既有新鲜感,又有连贯性。

  在本次说课活动中,十六节课异彩纷呈,专家和老师的讲解更是让我们茅塞顿开,耳目一新。《故事长廊》、《诵经典美文润美德少年》、《走进昆虫世界》、《战火中的童年》、《神奇的课外阅读》《畅游书海爱上阅读》、《我读书 我快乐》、《走进童话王国》、《我爱读书》、、《扬帆书海墨香童年》、《让孩子爱上读书》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知识、经验进行自主的活动。让教育走出了课堂,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学生的亲身经历,自主体验、感受,实现了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的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使儿童的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最佳途径。综合实践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用心体会,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中提出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使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在学生的生活中来,越是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实,学生就越有兴趣和能力去完成探究活动。

  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今后,我们将深入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拓宽课程内容面,拓展资源领域,整合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是关键角色,有活力、有激情、有创新的指导艺术才能有效推动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与成果的推广,逐步使活动走向课程,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努力具备一名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资质。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11

  前几天,到一所学校去听课。我所承担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员,一般情况下,学校因为各种因素,没有这方面的任课老师,所以,我很无奈,就只有随着其他教研员听一听音体美等相关的课程。

  而这所学校虽说是一所小学校,却能够完全根据国家、省市等常规的要求,正常的安排一切的课程,做到了“三开”,即开齐学科、开全学科、开足课时。

  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男老师,授课的内容是:“彩虹的秘密”一课。在课前与老师交流的时候,我就已经深深地感受到这位老师备课很认真。他说,他准备了两套教学方案,一套是准备让学生进行演示,可是,一大早儿到了学校,才从实验员老师那里知道,学校是没有三棱镜的,所以,第一套方案只能放弃,改用第二套方案,以动画演示来完成。

  备课,是很重要的。我从这位老教师的身上,看到了一种优秀的品质。对于老师来说,备课至少要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教学方案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之谓也。那天,天还下着雨雪,没有阳光,即使就算有三棱镜,也是难以进行演示实验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他的课堂上。

  老师很富有教育的激情,和教育的智慧。

  上课伊始,老师并没有急于讲课,而是先是激励学生,让学生反复地齐诵两句话:“我能行!”“我最棒!”这样,就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就连坐在班级最后一排的我,也慢慢地被点燃了,投入到这位老师所预设的教学情境之中了。

  一节课很快地就结束了,学生收获满满的,一个个幼稚的小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容,和乐于探究的兴趣。

  激情,才是这位老师在这节课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密码。

  我们的很多老师,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最缺乏的就是激情。

  激情,是我们作为教师这一职业的最至关重要的东西。缺少了激情的老师,一定不能成为一位好的老师。激情,是一粒火种,在课堂上,能够点燃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迸发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人说:教育的激情,应该是把生命的意义传递给更多生命;要善于把教师的激情内化为一种职业的精神,一种精益求精的习惯。

  没有激情的教育,是枯燥乏味的教育!

  没有激情的课堂,是枯燥乏味的课堂!

  教育,和我们的课堂,都不能缺少了激情的迸发!拥有激情的老师,才会从职业倦怠的泥淖中走出来。

  当激情已经内化成为了我们的一种职业的素养、职业精神、职业习惯,那么,职业就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一种快乐,我们就会走向一种至高的'境界,享受着教育的幸福。当享受着教育的幸福的时候,我们的全部身心就将更加地融入教育教学之中,收获着职业的成功,也满溢着人生的快乐、幸福。

  这位老师的这节课,带给了我深深的思考,让我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激情对于师者的重要意义。

  只有富有激情,我们的老师,才能享受着自己的教育,享受着自己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是反映教师的一般修养和教育修养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他有多少智力财富,他的见识和他的博学程度。

  激情,就是课堂这面镜子中,最关键的一种素养。

  激情,就是点燃课堂的火种!

  激情,就是点燃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学习状态的火种!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课程心得体会05-28

综合实践课程心得体会10-11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03-23

综合实践课程心得体会11篇03-14

课程综合实践心得体会11篇02-28

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总结08-01

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计划10-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心得03-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反思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