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中考历史试题

时间:2023-11-07 12:08:30 文圣 历史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3年盐城市中考历史试题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根据一定的考核需要编写出来的。什么样的试题才是科学规范的试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盐城市中考历史试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年盐城市中考历史试题

  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下列属于西汉为中华民族“注入新鲜血液”的史实是(  )

  A、商鞅变法 B、尊崇儒术 C、张骞凿空 D、唐蕃会盟

  2、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3、“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重文轻武 B、强化皇权 C、分权制约 D、控制地方

  4、如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

  A、B、C、D、

  5、如图片中的某部著作,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这部著作是(  )

  A、《史记》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6、洋务派在兴建军事工业的同时,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为此“百方罗掘”但仍“不足用”。于是洋务派开始将工业范围扩大,主要兴办的工业有(  )

  A、福州船政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轮船招商局 D、江南制造总局

  7、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在围绕主题《寻路 探路》的知识整合中,构建了如图所示时间轴。对“?”处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

  A、红军长征 B、遵义会议 C、四渡赤水 D、会宁会师

  8、1941年12月,葛先才团长率部队在长沙南门外阵地与日军激战,经过殊死搏斗,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此次会战恰逢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屡战屡败,而长沙会战是盟军方面获得的唯一胜利。对此战役评价正确的是(  )

  A、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B、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C、标志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奠定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9、蒋介石把两个拳头(陕北和山东)伸出后,他的胸脯就亮了出来。毛泽东说:“蒋介石总是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刀。我们就按照他的办法,也拿起刀来。”为此,毛泽东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的行动是(  )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解放军首次打响了辽沈战役

  C、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 D、百万雄师渡江战役占领南京

  10、如表主要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钢产量 发电量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年增长率 60% 35.2% 3.7% 4.7%

  A、我国建立了比较均衡的工业体系 B、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C、一五计划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 D、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1、以下是某班制作的“历史展板”的主要内容,其主题是(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民族政策 B、法治建设 C、制度创新 D、祖国统一

  12、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下列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的理解正确的是,中美两国(  )

  A、分歧消除 B、结为同盟 C、结束敌对 D、正式建交

  1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材料中赞誉的“他”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

  14、“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以上述表述相符合的是(  )

  A、开天辟地 B、生死攸关 C、走向成熟 D、伟大转折

  15、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某地区农村的宣传标语:“包子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材料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将要发生的变化是(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

  16、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和中国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明成就,使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

  A、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B、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的状态

  C、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不同 D、农耕和畜牧业发展的局限

  17、但丁的名言有:“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材料反映了近代欧洲思想领域的变化是(  )

  A、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 B、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

  C、由呼唤人性到呼唤人权 D、由批判王权到批判神权

  18、托克维尔指出:“美国的1787年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有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材料旨在说明(  )

  A、美国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 B、政治模式必须立足国情

  C、美国宪法的独特的艺术性 D、美国民主具有借鉴价值

  19、《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书》写到:“18世纪60年代,曼彻斯特第一家棉纺厂创立,到1830年达到99家。棉纺织工业成为曼彻斯特的主导产业,从业者达到50万人……1830年,修建了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曼彻斯特从一个瘟疫肆虐的乡下小镇演变成英国工业重地,主要得益于(  )

  A、珍妮机的出现 B、蒸汽机的驱动 C、内燃机的应用 D、电气化的影响

  20、列宁指出:“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下列不属于列宁所说“退却”的是(  )

  A、征收粮食税 B、私人经营企业 C、农业集体化 D、实行自由贸易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21、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中华的崩溃与扩大,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其独特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从东汉开始,西北边缘的少数民族或因被中原王朝所征服,或因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向中原迁徙……内徙各族相互争斗,使十六国和北魏初年成为我国最混乱、最动荡的时期……各族人民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也打乱了昔日相对稳定的民族居住区,实现了各族人民的交错杂居。

  ——摘编自赵剑峰《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

  材料三北方少数民族入主给中国北方带来了“胡化”局面……不过在建立政权后,尤其在吸收了汉族士大夫之后,异族政权又在努力学习汉制和汉文化,自身又在“ ______ ”。胡化和“ ______ ”的交织,就是不同民族的制度文化碰撞、冲突和融合的过程。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一中①、②填写完整。据图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政治局势呈现的阶段特征。

  (2) 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 材料三中两处空格是同一个词,请写出这个名称。以北魏政权为例,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魏晋南北朝蕴涵的历史趋势,并分析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

  22、百年救亡,百年复兴。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提出救国主张并努力实践之,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祖国今日病矣,死矣,岂不欲食灵药、投宝方而生乎?若其欲之,则吾请执卢梭诸大哲之宝幡,以招展于我神州上。……嗟夫 !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毋退步,毋中立,毋徘徊,此其时也,此其时也。

  ——摘编自邹容《革命军》(1903年)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古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也不能因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忽视它本身的光芒,以及由它而揭开的新的斗争的序幕。

  ——摘编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三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祖国今日病矣”的含义。对此病症,邹容开出了什么“药方”?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本身的光芒”,它对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与图三、图二与图三之间的联系。

  (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系列救治行动的共同主题?

  23、战争与和平是相伴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孪生姐妹,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又潜伏着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调整列强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美日两国的崛起和争斗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并使远东和太平洋的局势日益紧张。为解决该区域列强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又召开华盛顿会议。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年代尺

  材料三:“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如今我们真是身处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之中了,其中的大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实力强大。……无论如何,我想强调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都极度混乱的时代,一切都动荡不已、前途未卜。”

  ——摘编自沃勒斯坦教授关于《生活在后美国世界》的主题演讲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会议是如何“补充”了巴黎和会?最终完成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建立了一个怎样的世界新格局?

  (2) 观察材料二年代尺,请自拟论题,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美国的最大愿景和“这是个灾难”的依据。人类将如何应对极度混乱、动荡的时代?

  (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际格局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张骞凿空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为维护丝绸之路和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使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加强,C项正确;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A项;尊崇儒术是为了加强对思想领域的控制,排除B项;唐蕃会盟发生在唐朝,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重点掌握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ACD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可知,材料说明说明了宋朝的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是政治机制注重预防和制约,结合所学不难得出宋朝政治制度强化分化事权即分权制约,故C正确。A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D均不是核心,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有弱有强,但总体上是中央权力在加强,地方权力在削弱,故A正确;B项(地方权力渐强)和C项(地方权力无变化)较易排除;D项地方权力有强弱变化但最终渐强,不符合中央集权日益强化的规律,故D不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通过所学知识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5、【答案】C

  【解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这部著作是《本草纲目》,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洋务派在兴建军事工业的同时,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财力不足,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其中,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C项正确;ABD项都是军事工业,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需要考生掌握两类洋务企业的特征及代表。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34年10月“并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红军长征开始,A项正确;遵义会议召开是在1935年1月,排除B项;四渡赤水发生在1935年1月至3月间,排除C项;1936年10月会宁会师,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红军长征的历程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红军长征的历程等知识。

  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第三次长沙会战紧接太平洋战争而爆发,当时日军一路势如破竹,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败退。故第三次长沙会战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国际影响力,D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A排除;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B排除;武汉会战标志抗战进入相持阶段,C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第三次长沙会战;识记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意义。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9、【答案】A

  【解析】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对准蒋介石的“胸膛”插上一刀的行动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A项正确;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百万雄师渡江战役占领南京与“蒋介石把两个拳头(陕北和山东)伸出后,他的胸脯就亮了出来”无关,排除BC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相关史实。

  10、【答案】B

  【解析】表格的内容说明我国重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政府编制并开始实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知识点。1953年我国一五计划开始执行,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掌握一五计划及其成就。

  11、【答案】C

  【解析】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国两制”、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所以某班制作的“历史展板”的主要内容,其主题是制度创新,C是正确的选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属于民族政策,排除A;“历史展板”的主要内容都是法律规定的内容,图表没有体现,排除B;“一国两制”,有利于祖国统一,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2、【答案】C

  【解析】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的理解正确的是,中美两国结束敌对。

  本题考查尼克松访华的意义,知道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本题考查尼克松访华的意义,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专注于田畴”、“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位在农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是农业科学家,他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让所有人远离饥饿。选项C符合题意;“铁人”王进喜,A不符合题意;“两弹元勋”邓稼先,B不符合题意;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D不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袁隆平。题干关键信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解答本题要把握袁隆平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D项正确;中国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大事,排除A项;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排除B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理解。

  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15、【答案】C

  【解析】根据“包子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可知,材料体现了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故C符合题意;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1953-1956年,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排除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排除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6、【答案】C

  【解析】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和中国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明成就,使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大河文明大多形成了君主专制制度,海洋文明则产生了早期的民主政治,C项符合题意;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也是文明多元化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小国寡民不符合所有的文明,排除B项;农耕和畜牧业发展的局限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古代重要文明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掌握古代重要文明古国及其文明成就。

  17、【答案】C

  【解析】题干“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表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是思想核心,提出要意人为中心,互换人性;题干“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表明启蒙运动时期开始主张自由、法治等人的基本权利;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体现了近代欧洲思想领域由呼唤人性到呼唤人权的变化,故C符合题意;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和由批判王权到批判神权,不是近代欧洲思想领域变化的内容,排除AB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欧洲思想运动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近代欧洲思想运动等知识。

  18、【答案】B

  【解析】根据“美国的1787年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有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可知,1787年的美国联邦宪法以权力制衡为基本原则,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和民主制度,为美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这只适合美国国情,如果一味照搬,会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由此可知,政治模式必须立足国情,美国的政治制度并不是现代国家的唯一治理模式,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确定基于国情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故B符合题意;通过没有涉及美国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排除A;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政治模式必须立足国情,没有体现美国宪法的独特的艺术性,排除C;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政治模式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国情才是最适合的制度,没有说明美国民主是否具有借鉴价值,排除D。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的1787年宪法的制定以及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美国的1787年宪法的制定以及影响。

  19、【答案】B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故B符合题意;珍妮机是纺纱机,排除A;内燃机、电气化出现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D。

  故选:B。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曼彻斯特从一个瘟疫肆虐的乡下小镇演变成英国工业重地,主要得益于蒸汽机的驱动。

  20、【答案】C

  【解析】由材料“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可知,列宁所说的“退却”指的是实施新经济政策,苏俄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结果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为此,苏俄于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经营企业,实行自由贸易等,ABD三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的政策,不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不属于列宁所说“退却”,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作用。

  21、【答案】【小题1】汉化

  【小题2】汉化

  【小题3】

  【小题4】

  【解析】(1)由材料一图表并结合所学可知,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北方则进入了十六国时期。故①西晋;②十六国。据材料一图表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政治局势呈现的阶段特征是短暂统一、长期分裂、南北对峙。

  (2)由材料二“从东汉开始,西北边缘的少数民族或因被中原王朝所征服,或因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向中原迁徙……内徙各族相互争斗,使十六国和北魏初年成为我国最混乱、最动荡的时期……各族人民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也打乱了昔日相对稳定的民族居住区,实现了各族人民的交错杂居”可知,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战争频繁,矛盾尖锐;民族迁徙,交错杂居。图二中北方民族的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迅速发展,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3)由材料“异族政权又在努力学习汉制和汉文化”可知,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的汉化或封建化,故空格处应填汉化或封建化。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如孝文帝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用汉制,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汉化(封建化),促进了民族交融。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蕴涵的历史趋势是重新走向统一。这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扩大。

  故答案为:

  (1)名称:①西晋;②十六国。特征:短暂统一、长期分裂、南北对峙。(答任意一点)

  (2)特征:战争频繁,矛盾尖锐;民族迁徙,交错杂居。(答任意一点)影响: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迅速发展,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3)名称:汉化或封建化。理由:孝文帝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用汉制,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汉化(封建化),促进了民族交融。

  (4)趋势:重新走向统一。影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扩大。

  本题以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政治局势呈现的阶段特征、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蕴涵的历史趋势及此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等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的更替、民族交融、历史阶段特征等知识。

  22、【答案】【小题1】含义:《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药方:革命和民主共和。

  【小题2】光芒:推翻了清朝统治,终结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作用:社会经济:①为中国民族工业的“短哲春天”创造了有利条件;②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潮流;思想文化: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阀门。

  【小题3】图一与图三: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图二与图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小题4】主题:探索近代化;救亡图存;反帝分封建;民族独立;民主政治;人民解放。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识记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3、【答案】【小题1】调整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局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小题2】论题:联合自强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这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上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小题3】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发挥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新秩序。

  【小题4】综合国力、力量对比、国际形势、国家利益、外交政策等。

  【解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冷战政策、欧盟的成立、世界格局多极化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盐城市中考历史试题】相关文章:

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试题12-13

盐城市导游词02-26

对盐城市开发生态旅游的思考12-11

盐城市里下河地区暴雨特征分析12-10

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之思考12-11

盐城市纺织行业压锭期间发展模糊综合评价12-13

盐城市纺织行业压锭期间发展模糊综合评价12-13

浅谈盐城市畜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12-11

盐城市中学生体育运动创伤特征的调查研究12-10

盐城市盐都区里下河四港沿线封闭治理的初步探讨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