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时间:2021-08-20 08:19:52 诗句 我要投稿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此诗是很五言排律,作者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此诗是一首写景诗,下面是此诗的原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原文】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作者: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翻译:

击凿山崖飞泻急速的水流,号称是远古的大禹遗迹。

晚上旅馆佛寺的大门喧腾声,独自一人夜里睡觉不能安然熟睡。

水的特点本是安静的,石头中本来也没有声音。

为什么两者互相冲击(水冲击石头),雷鸣幽深少人的山林使人惊。

把这个问题遗留给寺观的旧友,了却它给我的疑问。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赏析:

  起笔即紧扣诗题,显得气势雄伟。三、四两句写诗人夜宿出门店,由于水声的喧闹,通夜无法安寝……一方面承接上文,进一步具体写出嘉陵江水声之大;另一方面又极自然地引发出下文对水性的议论。这是阐发禅理、表现禅趣的转折点。五、六、七、八四句借水声与山石激荡出巨响的自然现象展开议论,颇含折理。大意是说,水性本来是安静的,山石也不会发出声响,可是两者一激荡,竟发出惊雷一样的巨响,完全丧失了水石的本性。从这一自然现象中,读者可以悟出很深的禅理:人在社会中,应当以无念为宗,不取不舍,不染不著,任运自然,自在解脱,应当象水石一样保持安静和无声的本性,清静无为,也就具备了佛性。水石保持住本性就具备了佛性,人向自性中求取,保持住清静无为的本性,也就具备了佛性。韦应物这种思想带着很浓的消极成分,应予批判。不过,从这首诗中,却可看出韦应物禅学修养是很深的。

诗的最后两句,表示自己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以此赠给深上人,彼此交流禅学心理,并对深上人彻悟物我之情的禅学修养无限向往。这个结尾,写得既很切题,又留有余味,不失韦氏平淡有味的风格。

 

作者资料:

  韦应物(737~792) 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世族,自天宝十年(751)至天宝末年,入宫为三卫郎。安史之乱后,玄宗奔蜀,他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大历十三年(778)任鄂县令。建中年间出任滁州刺史。贞元元年(785)改江州刺史。贞元四年入朝为左司郎中。次年出为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寄居苏州永定寺。世称“韦左司”、“韦苏州”。韦应物青年时代侍卫玄宗,生活不拘小节,豪横放荡。中年后久历州县地方官吏,目睹百姓疾苦和社会时弊,思想渐趋成熟,成为一个清廉的`地方长官。他的诗歌在唐代已有胜誉,白居易《与元 九书》云:“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如《采玉行》、《夏冰歌》、 《杂体五首》等诗,揭露王侯贵族的享乐生活,反映采玉、采冰人和寒女的疾苦,可以说是元、白新乐府的新声。然而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其山水田园诗,后世将其归入山水田园诗派。其代表作如《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赋得暮雨送李胄》、《游开元精舍》等,写景优美自然,于平淡之中道出人所不易表达的感受。其山水诗中亦不乏雄豪的气势,如《西寒山》的“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荡”,则充分显示了大家手笔和才华,非一般田园诗人所能比。韦应物的诗歌 创作成就最高的是五言古体诗,其风格冲淡闲远,语言流畅简洁,在当时及对后世均有较大影响。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相关文章:

宿深上人院听远泉,宿深上人院听远泉李端,宿深上人院听远泉的意思,宿深上人院听远泉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听嘉陵江,听嘉陵江韦应物,听嘉陵江的意思,听嘉陵江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听水声教案09-14

寄郁上人,寄郁上人姚合,寄郁上人的意思,寄郁上人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寄晖上人,寄晖上人姚合,寄晖上人的意思,寄晖上人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寄默然上人,寄默然上人姚合,寄默然上人的意思,寄默然上人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寄江上人,寄江上人贾岛,寄江上人的意思,寄江上人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寄暹上人,寄暹上人孟贯,寄暹上人的意思,寄暹上人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寄鉴上人,寄鉴上人左偃,寄鉴上人的意思,寄鉴上人赏析 -诗词大全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