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5个方法

时间:2022-12-02 12:25:34 赛赛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5个方法

  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中,做好幼小衔接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孩子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家长能做的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5个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5个方法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就要升入小学一年级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孩子兴奋,家长高兴,都盼望着暑假快快结束,开学的日子快些到来,想象着自己的孩子每天背着书包上学的可爱形象,好多年青的家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但是,小学毕竟是与幼儿园不同的教育阶段,孩子能不能很快适应小学的生活、学习,应该是家长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为了使孩子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家长们必须做好孩子上小学的准备工作,以实现幼儿园和小学的顺利衔接。

  一、为孩子上小学做好心理准备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跨越。很多孩子对即将跨入新的校园充满了期待,但也会有孩子对这个陌生的环境感到紧张。作为家长,应该让自己的孩子满怀自豪、信心百倍地走进小学的校园,走进一个全新的环境。在暑假期间,全家人不仿为孩子举行个简单的仪式,向孩子表示祝贺,祝贺他(她)将升入小学,父母亲一起带孩子去购买学习用品,让孩子感到父母亲很重视,以激发孩子上学的热情。当然,很多孩子对上小学本身是很感兴趣的,他们会在开学前想家长嚷嚷着要买新书包、新文具,家长应当保护好孩子的这个兴趣,千万不能因为工作繁忙,而对孩子泼冷水,或应付孩子,那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甚至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入学的心理准备。

  刚刚进入小学的幼儿,其学习和社会适应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家长要增强其自信心,正确对待批评和失败,让孩子在解决难题中感到乐趣而并非压力,培养对失败的承受力和在群体中既能竞争又能共处的能力。让孩子知道他们长大了,正在学本领,从直觉上感到上小学的好处和乐趣。

  二、调整好孩子的生活规律和作息时间

  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和小学有很大不同,家长应从暑假期间开始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一般情况下可以早晨6点多起床,晚上9点多睡觉,每天至少要保证10个小时以上的充足睡眠。

  中午安排孩子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午睡时间。但这往往不被家长所重视,去年我做过一次调查,能够坚持午睡的学生不到10%。有些家长说孩子睡着了叫不醒,耽误了下午上学,所以干脆不午睡;有的家长认为,睡那么一会时间没有作用,要睡就睡长一点时间。其实,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午睡对孩子下午保持旺盛的精神学习,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健康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美国有很多小学把午睡纳入课程表中,有的学校还单独设置了午睡的房间,以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午睡。

  家长还应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作息制度,让孩子有时间概念,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有的家长迁就孩子,今晚看完这个电视节目十点睡觉,明晚又是八点睡觉,这种没有规则的作息方式,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副标题#e#

  三、孩子独立生活自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关键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们不应包办代替,而应该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这样,孩子就会很快适应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对他将来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在家中可以让孩子帮助父母亲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每天完成任务的习惯,如在家中给孩子留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迭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同时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励,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家长可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如流鼻血、掉牙齿时如何处理。

  家长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与孩子有关的事让孩子参与协商,与同伴发生纠纷时帮助其正确对待和处理,不要乱“告状”、乱打“小报告”,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强化规则意识,如上楼梯靠右行,公园玩运动器械时懂得排队等待,公共汽车先下后上等,不断提高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与能力。

  另外,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课题。首先,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横道等。当然,刚上小学的孩子,家长还是应该按时接送的,逐步教育孩子自己上学放学。其次,让孩子记住父母和其他负责接送的亲属的名字,记住家里的电话和父母的手机号码,记住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和办公电话。当然,为以防万一还可以把这些内容写在一张硬纸卡上给孩子随身携带,告诉他在讲不清楚的时候把这个拿给警察叔叔看。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类教育机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睡眠时间及师生关系筹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家长应与幼儿园和学校配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减轻、消除孩子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不适应,顺利完成小学的学习任务。

  首先是学习环境的创设。家

  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气氛,如为孩子开辟一个独立学习小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台灯及其朴素实用的学具,如书包、文具盒、橡皮、拼音本、方格本、多格算术等,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热爱学习。我校多年来坚持开展的“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对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很有帮助。

  其次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是大有可为的。如在家中一家人多做“倾听”游戏,看谁听得最准确。让孩子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同时,家长可为孩子选购一些适合阅读的书,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家长可以进行有效的指导,如对看图说话,让孩子大胆大声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长期培养,不仅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而且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孩子在做家庭作业时,家长也应该给予必要的指导,如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按时认真完成做作业等。

  五、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

  孩子上小学了,必然会有考试和考试分数,家长自然很看重分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每次都能考高分。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可能每个孩子每次都能考高分,有的孩子可能每次都不会考到高分,对此,家长也不必失望。因为分数只是个现象,家长应该动脑筋分析分数背后的诸方面原因。如分析孩子的学习水平、综合技能水平,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析孩子的学习方法以及与孩子与老师的关系等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和对策。

  另外,家长应给孩子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不能单纯追求高分。XX市一位教师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生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者行列,而第十名前后的学生,却在后来的学业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为栋梁之才。称为“第十名现象”,这一现象说明学习成绩的高低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因为学业成绩考查学生的主要是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却在考试中难以体现出来。一些学生尽管成绩优秀,但成功智力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了,反倒是那些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平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日本的松下公司也有一种很特别的择才标准,即“寻求70分人才”。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认为,人才的雇佣以适用公司的程度为好。程度过高,不见得一定有用,招募过高水准的人是不适宜的。

  家长怎样做好幼小的衔接工作

  一、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

  在21世纪实验幼儿园中,幼儿园每周设置了两节小学课堂,开设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让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们每次上课都背着书包,真正的体验小学生上课的课堂气氛。孩子们每到上课时,都整整齐齐的摆放好自己的学具,上课时学会举手回答问题,不随意离开座位,认真地完成老师上节课留的作业。这些没有给孩子们带来压力,反而是一种乐趣。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门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据一些小学阶段老师的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

  同样,在21世纪实验幼儿园国际部里,我们每周都会组织孩子们照顾他们生活的环境,如:擦桌子,扫地,擦教具柜,整理物品,摆放教具等,当然这一切都是符合蒙氏教学的理念,在安全的条件下,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他们喜欢的并力所能及的一切工作。

  三、使孩子的压力最小化。

  幼儿教育是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学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师是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与幼儿园教育相比,知识性较强。刚入小学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赖性,行为上的无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给学习带来一些困难。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一、 从生活习惯上来培养

  1.作息时间的培养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早上8:00入园,有的不重视幼儿园教育的家庭,甚至到8:30或9:00才送孩子入园。这样孩子就可以睡到8:00才起床,而且幼儿园的孩子每天中午必须午睡,即使孩子前一天没有充足的睡眠,第二天也可以补充睡眠。但是小学对作息时间要求很严,夏天最迟7:40必须到校,冬天8:00必须到校。而且现在的孩子上了小学后学习的任务很重,有的老师中午也给学生留家庭作业,所以上了小学可能就没有时间午睡了。家长要在孩子大班毕业以后的暑假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晚上要求孩子9:00以前必须上床睡觉,早上7:00左右就起床。养成习惯后,孩子上了小学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有了充足的睡眠,孩子才能在新的学习环境里精神抖擞地学习新的知识。

  2.饮食习惯的培养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在幼儿园可以吃三餐:早餐 中餐 午点,幼儿园的早餐是安排在早操以后,一般是8:30——9:00,时间相对较晚。很多孩子上了小学以后不习惯在上学以前吃早餐,因为比幼儿园吃早餐的时间早,吃不下。但是到了学校上了一节课或者两节课以后,孩子会明显的感觉到饥饿,可是学校里没有吃的,再说时间也不允许,课间的十分钟也不够吃早餐。这样孩子就要么饿着肚子等到放学回家狼吞虎咽,要么课间十分钟在学校外面的小摊儿上随便买一些垃圾食品吃。所以暑假里家长要培养孩子在家吃早餐,并且要每天7:00多就让孩子吃早餐,尽量的让孩子习惯早睡早起, 早上吃早餐,对孩子上小学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二 、从学习习惯上培养

  1.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跟幼儿园比起来,小学的学习任务还是重了很多。家长应该在孩子上小学之前的暑假就让孩子养成独立自觉的学习习惯,每天适当的给孩子安排一些任务,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的完成,让孩子懂得受时间和纪律的约束。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有好处,家长也会觉得很轻松。

  2.学会管理文具

  在幼儿园里,老师对孩子照顾得很周到,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但是到小学,孩子必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在家里就要求孩子用完的东西自己收好,下次需要用的时候自己找,大人不要告诉孩子什么东西放在哪儿,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自己管理文具了。家长还要适当的培养孩子自己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遇到什么问题先自己解决,不要什么事情都告家长告老师,这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好处 。

  3.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很多家长可能认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是与生俱来的,孩子本来就好动,家长能怎么着?其实孩子做事情是否专注,还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小学上课的时间相对较长一些,一般是40——45分钟,而且会比幼儿园的课单纯和乏味一些。您的孩子如果非常好动,坐不住的话,可能在上小学之前应该特意做一些小训练了。怎么训练呢?孩子一般都喜欢帮助大人做事情,大人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能说话 。

  三、让孩子熟悉环境

  在孩子即将上小学时家长应该带孩子多参观他即将要就读的小学,给孩子讲学校的环境多好,在这里会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在这里会认识很多新的朋友。家长千万不能对孩子说:“你不听话,以后老师不喜欢你,老师打你……”之类的话,要让孩子对他即将学习六年的环境充满美好的憧憬,而不是带着恐惧进校园。

  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只要我们作为家长的多付出一点心血,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让孩子收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