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教学细节

时间:2022-02-26 16:41:44 好文 我要投稿

老师的教学细节

  在一次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我参与了老师们的磨课过程,因为是空间观念的概念课,所以老师们都安排了操作活动,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几何知识,建立起空间观念。但是由于组织教学时,一些细节的忽视,使得同样的材料,收到的效果并不相同。可见,教学细节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细节决定着成败。

老师的教学细节

  一、有效利用材料的有用因素

  教师提供的材料往往具有多元特性,有的特性不一定对教学有用,甚至可能会有阻碍作用。因此,教师要了解材料的特性,直接获取有用的因素展开教学。

  1、原来是闭着眼摸的。

  在上《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老师让学生准备了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等实物,让他们摸一摸,说一说自己手中的盒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说了好多离老师期望答案较远的话:盒子外面有花纹、盒子长长的、我的盒子比他的盒子大等等。显然,学生是被盒子外在的颜色、图案、大小这些视觉感知的特征所干扰,盒子作为长方体的特征被忽略了。经过讨论,此环节进行了调整:老师让学生拿出实物后,闭上眼睛去摸一摸,说一说摸到了些什么?学生就比较顺利地说出了一些感觉到的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面、有顶点;长方体有棱;长方体有8条边4个角……

  同样的材料,同样的问题,但老师关注了一个小小的细节: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在摒弃一切外在特征的干扰下,借助于双手触摸手中的物体,在脑中初步建立起抽象的长方体的的表象,形成自己理解的长方体的特征,从而建构起数学意义上的长方体。这样的安排既让人感觉干净利落,简洁有效,有利于下面长方体特征的认识,建立起长方体的空间观念,而且能促使学生在感知事物的同时,以内部语言悄悄展开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原来是事先量好的

  在研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中,老师事先准备了1根9厘米、2根3厘米、3根5 厘米、1根6厘米的小棒,不同长度的小棒用了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操作时,老师让学生利用小棒围一围,思考怎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一番热闹之后,同学们都这么描述:两根红颜色的小棒和一根白颜色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之后老师着急地追加一句:红颜色小棒几厘米,白颜色的呢,那就是2根5厘米的小棒与1根6厘米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第二个学生站起来还是用颜色加以描述自己的发现。

  很显然,老师将不同长度的小棒用颜色加以区分,是为了在操作时,能快速地从颜色上辨别小棒的长度,从而能在操作中更清晰地建立起三角形三边长度关系的初步感觉。但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意图,他最直观看到的是颜色,当然关注点就一直停留在小棒的颜色上,没有关注到小棒的长度,因此也没有直接关注到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分别长多少,思维没有直接指向所围成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关系,与老师的设计意图相差较远,而且耗时长,效果差。

  课后大家一起讨论,小棒可以用颜色加以区分,因为像5厘米和6厘米相差不大的小棒,如果是同色,那么学生每次都得量一量,麻烦。但老师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三边长度上,必须对于不同颜色小棒的长度清清楚楚。因此,在课前应让学生量一量不同颜色的小棒分别有多长,先量出小棒的长度,并写在草稿纸上,让学生非常明确手中小棒哪种颜色有多长,那么在动手围的时候,思维指向直接就是几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就能比较快速的找到三边的长度关系,而不是只停留于颜色上。同样的材料,小小的调节,对于课堂操作活动的有效性却影响很大。

  二、 有效展开操作时的合理猜想

  猜想是数学研究中的合情推理,只有对数学问题的猜想,才会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操作时,不能只关注于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还要让学生展开合理的猜想,使得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智力活动,培养他们深刻地抽象思维能力。

  1、边操作边猜想

  同样是《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研究两根小棒长度等于第三根能否围成三角形时,由于学具存在误差,再加上动手围的时候抓不稳,所以学生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能围成与不能围成。能围成的同学理直气壮:眼见为实,我明明可以围成;而不能围成的同学更显理智一些:因为3厘米长的小棒和6厘米的小棒连接起来时9厘米,也只能与第三根9厘米长的小棒相等,怎么能围成三角形呢?显然,他们是通过推理得出了这个结论。争论了一番,大家的意见还是不能统一,僵持之下,老师用课件展示了这样三根小棒围三角形的过程。一些学生通过观察,结合刚才同学的讲解,改变了看法。老师松了口气,但是,有三四个学生还在轻轻地坚持,因为他们还是相信自己操作时所看到的,先入为主。可见,他们操作时没有进行合理想象、推理,操作与思维分离,这样的话,动手操作的意义就不大了,就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探究活动。

  在第二次教学中,教师展示课件时调整了节奏,没有让学生一次性看完,而是当演示到一半时停下来,让学生猜猜看,接下来会是怎样的情况;再靠近一些,再猜。特别是两条短边快要接近长边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接下来会是怎样?促使每一个同学预先在头脑中自觉建立起三根小棒首尾相连时,其实只形成了两条边的表象,纠正刚才操作中的错误。在这些前提下,课件演示最后结果,使刚建立起来的表象有了正确的图像支撑,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促使一些相信眼见为实的同学动脑想,承认自己操作时的误差,观察正确的操作过程,并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这样安排,边想象边操作,将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使思维更敏锐。

  2、先猜想再操作

  在《长方体的认识》中,老师提供了一些小棒让学生拼搭长方体,填写表格,从而完成对长方体特征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操作时比较随便,拿着小棒随意的拼搭,试一试不行就再换一根,好不容易搭成了放在一旁,填表格时,再拿起长方体框架边看边填,速度非常慢。而另外三分之一的同学很快就完成了,我看到他们并没有马上拿起小棒动手,而是略微思考之后,有序地拿起小棒拼搭,搭得比较顺利。很明显,他们是边搭边在思考,自觉地思考着长短不同的小棒该怎样选择、怎样拼搭,不仅快速有效,而且更能促进思维的自觉性与有效性。但大部分同学在操作时没有自觉地思考,因此出现了上述情况。

  在第二次教学时,环节上做了如下调整:在拼搭之前先让学生想一想,搭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哪些材料,在大家经过讨论之后再安排操作活动,这时学生的操作活动顺利多了。这样的安排,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应该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师让学生先操作,再填表观察得出长方体的特征,这样的安排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并不合适,因为学生在操作时完全依赖于材料,填表时也是在观察框架的基础上,这种以观察为主的操作虽然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但对于培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帮助并不大。而先思考再操作,是在学生原来丰富的表象基础上,在头脑中自觉地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思考完成框架所需材料,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接着讨论之后安排操作,这时的操作学生是有目的的,使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思维的动作与动作的思维。

  总之,教师在组织材料操作时,应充分考虑细节的安排,从细微处出发,从学生接受的角度出发,利用材料的有用因素,展开合理猜想,使选择的材料发挥最大的作用,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老师的教学细节】相关文章:

男性需要注意的养生细节02-25

夜间安全行车攻略及注意细节02-25

北大老师教你如何读大学02-25

孩子怕老师家长应该怎么办02-25

用技术改造教育团队的科学教学02-25

试论丁善德钢琴小品的教学了02-25

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深思02-25

嵌入批判性思维的地方本科院校逻辑学教学改革范文02-25

高职英语网络工学结合教学研究02-25

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与儿科临床教学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