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在心中的哲理

时间:2022-02-28 09:48:37 好文 我要投稿

禅在心中的哲理

  有一天凌晨醒来后睡不着,随手翻开了“微信读书”,无意中点了《禅的行囊》这本书,漫不经心地翻看着,没想到越看越有兴趣,睡意全无。

  书的作者,一个大胡子老头,美国汉学家、翻译家比尔·波特,他那独特的文风和独特的语言,深深吸引了我,连续看了三个小时后,竟让我自掏腰包买了读书币才能接下来继续看完。

  我不是特别爱看书的人,尤其是不喜欢看外国人写的书,总感觉书中的句子绕嘴,平淡无奇,像我这把年纪的人读着费劲。但一路读下来比尔的这本《禅的行囊》,打破了我这么多年的误解和偏见,不知不觉间喜欢上了这本书,也喜欢上了书作者大胡子作者比尔.波特。

  全书一共分十六个章节,每个章节的题目都会带有一个“无”字或“不”字。如“不立文字”“不见如来”“无家”“无心”“无镜亦无尘”“不见桃园”“不归路”等,题目颇有禅意,开始就让人感觉到了禅的朴素和简雅,少了些许对禅的神秘和陌生感。

  书中自述了作者本人于2006年春进行了一次穿越中国的地心之旅,从河北的赵县到广东的韶关,遍访了数十个古庙和佛教圣地禅宗道场,拜访了数十位在佛教界极富盛名的大师,详细记录了中国寺庙里的禅修生活,并诉说了他多年来对禅的深深体悟。

  在我的印象中,对禅的理解就是修行打坐、吃斋念佛,行善积德,看破红尘。记忆最深的一次,就是前年旅游去青海的塔尔寺,亲眼看到好多朝拜的人们,虔诚的匍匐在地,庄重地在寺院佛堂外的空地上行着最神圣的朝拜礼--五体投地。

  据说磕完这十万个长头,年轻人要耗时2-3个月,老年人要耗费将近一年的光阴,才能算真正的拜佛。当时那种内心的震撼,不由得让我对他们佩服的也是五体投地。曾以为,这就是心中的佛法,禅道。

  这本书中,作者用思维敏捷的头脑,平和的心态、独立清醒的视角、浅显质朴的语言,把发生在旅途中的一切,以自己对禅宗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向人们娓娓道来。用更多的实例和故事表述佛教教义的内涵,阐明禅宗法脉的经历,也能让我这种对于佛教完全不懂的人多少能了解一二。

  读完这本书,脑子里对大胡子作者寻访六位禅宗祖师的足迹,拜访他们开创的.六个禅宗道场,参加持续六个小时的宗教仪式等等细节,像碎片一样零乱散开,没有留下多少记忆,不是不走心,而是实在提不起兴趣。

  但最能打动我、让我一直坚持读下来的理由,一是大胡子作者此书的写作风格,行文优美空灵,云淡风轻,不娇柔造作,不哗众取宠,简单的文字中,蕴涵了极强的代入感,读起来畅快淋漓,恍如身临其境。二是作者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令人钦佩。一路寻访的过程中,简陋的环境,窘迫的境遇都不会使他灰心和消沉,反而会激发他的奇思妙想。

  十五章《无终》中,在山下的温泉酒店住宿,发现浴室没装浴缸,但并没有放弃洗温泉浴的决心,他做出了常人不会做出的一个行动:堵住浴室的地漏,把水龙头开到最大,让地面积起一层滚烫的散发着硫磺味的温泉水,然后躺在地板上,泡了这样一个温泉浴。读这一段时,忍俊不禁,脑海中一个真实本我的个性老男孩跃然纸上。三是欣赏作者幽默智慧的处事技巧。他知识渊博,精通中国的文化和国情,冷眼观看道场的世俗,甚至狡黠地学国人的交际法则。他可以熟练的讨价还价,也会把付人小费运用得恰到好处。

  文章的最后,作者对家人的追忆和感悟让我印象最深。虽然描述得平平淡淡,却给人内心带来震撼。尤其读到作者十几岁时父亲最后破产,要凭以姑姑接济生活,去台湾时父亲掏出200元给他,到和奶奶最后的告别,真的想象不出从家境殷实到一无所有,还要坚强的生活下去,作者承受了怎样的苦难和磨炼。正是有了这些,才能让他悟出最真实最有禅意的一段话: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当中,有些包袱一念之下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想罢了。

  愿我们每个人都放下沉重的行囊,轻松生活,过好自己的每一天。禅,就在你的心中,足够了。

【禅在心中的哲理】相关文章:

最富有哲理的成熟感悟02-27

拾起心中的珍珠作文3篇02-27

春天在我心中600字八篇02-27

在苹果工作让我学到的管理经验02-27

我有钱也不是你该占我便宜的借口的哲理02-27

浅谈标记图在小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02-27

竞聘职位之前要做到心中要有数02-27

在林区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稿范文02-27

浅议教学资源在《北京亮起来了》中的运用02-27

在苹果工作我学到的八条管理经验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