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九孝顺节习俗

时间:2024-02-29 09:00:21 春莲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正月二十九孝顺节习俗

  农历正月是一个传统节日相当丰富的月份,除了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新春佳节,其后还有农历新年庆祝的又一高潮——元宵节,此外全国各地在这个月里也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正月二十九孝顺节习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正月二十九孝顺节习俗

  正月二十九是孝顺节,又叫拗九节,中国人自古便崇尚“九”这个数字,像“一言九鼎”、“九九归一”等词语,数不胜数。而福州人更是对这个数字十分敏感,认为逢九就犯忌,“九” 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在拗九节这一天,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以求太平;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因此,拗九节也便成为了福州一带特有的节日。

  关于拗九节的传说不少。其中最可靠的,便是“目连救母“这个故事了。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 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 这是什么? ”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年幼的时候,听奶奶讲过无数个关于节日的故事,唯有这个故事记得最完整。

  到了拗九节这一天,福州全城都会弥漫着红糖的浓香,几乎每一户福州人都会煮上一大锅的拗九粥给长辈食用。如果父辈们和自己住在一起,便直接与父辈一起食用;若父辈独自居住,晚辈还会亲自将拗九粥给他们送去,以表孝顺。从我有记忆开始,每一年的拗九节都会是我很开心的日子。趁妈妈不注意时,偷尝一颗花生,舔一口红糖,抓一把糯米,玩的不亦乐乎。年纪大一点时,便盼望着妈妈赶快开始熬粥,我也在一旁打打下手,帮忙端桂圆、盛水,一切都是为了能在粥熬好后第一个闻到拗九粥的清香,或是在端粥时偷偷尝一口。妈妈也不会责备我,反而盛上一碗新的热气腾腾的粥自己端去,把第一碗粥赏给了我。我也不会再闹腾,安安静静地喝粥去了。当爸爸妈妈将粥献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每每此时,老人们布满沟壑的脸上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喝上一口后,连声称赞儿女的手艺精。

  正月二十九孝顺节习俗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岁数逢九,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或甜饭,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

  拗九粥制作方法

  以荸荠、花生、红枣、桂圆为主,可加入莲子、白果等,与白米渗糯米加红糖同煮至熟或烯烂 成粥即可食用。(花生、莲子可先浸泡或先煮到半熟后再同米煮。)

  一般来说煮“拗九粥”有讲究,要经过四道工序,需要备齐糯米、红枣、葡萄干、桂圆干、莲子、花生、荸荠、红糖板等8种材料。这样煮的粥色、香、营养一应俱全。

  第一道工序:浸泡

  将糯米浸泡30分钟,莲子、花生各用清水浸泡1小时。浸泡过的糯米不仅煮得透也香;而莲子、花生由于比较硬,必须浸泡1小时后,煮起来才容易烂。莲子中间要没“心”,煮的粥才不会有苦味;花生浸泡后应把上层皮脱去,粥吃起来口感才不会涩。

  第二道工序:蒸煮

  将浸泡过的糯米用手捞起,重新淘洗后放置小蒸笼里,用旺火蒸10分钟后(如果用高压锅也可,高压时间一样)起锅,加上适量的水,并将事先准备好的红枣、葡萄干、桂圆干、莲子、花生、荸荠一同放入,用饭勺均匀搅拌,再用旺火煮五分钟。

  第三道工序:加糖

  待糯米开始呈现出黏性时,放入一定数量的红糖板(红糖板放多少因人而异),此时应使用慢火煮3分钟(如果火太旺,糯米因黏性大容易烧焦)。

  第四道工序:搅拌

  红糖板在糯米饭中全部溶解后,用饭勺轻轻搅拌,糯米饭颜色变红,即可关火。这过程只需再用1分钟时间。这样,一碗浓情孝顺粥就煮成了。

  拗九节,一个温馨的日子。许多子女对父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爱,都通过这一天表达。

  老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而正月二十九是农历正月最后一个节日了。九这个数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比如帝王的“九五之尊”。正月初九为“天日”,称之为上九节;正月十九被称之为中九节;而正月二十九被称之为后九节,而后与“拗”谐音,因此“后九节”也叫作“拗九节”。

  这个习俗也被称为孝顺节、送穷节,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正月廿九日,是福州与霞浦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

  拗九节的由来

  民间传说,古代有一位叫做目连的孝子,其母亲青提夫人为人凶恶,伤害了别人后被关进阴间的监狱,作为孝子的目连,时常给母亲送吃的,但是看门的小鬼却经常把送的吃食给贪掉了,后来目连就想办法,用不同的食材熬煮成了粥,在黑色的粥上面加上了一些黑芝麻,这样看门的小鬼一看黑不溜秋的粥,觉得脏就不再偷吃了,因此送到母亲手中。

  因为当天正好是正月二十九,所以后来这一天被称为“后九节”,这种粥被称为拗九粥!后来的老百姓就把这一天称为“拗九节”,因为是孝敬父母,所以也叫做孝顺节!

  拗九节的民俗

  (1)拗九粥

  正月二十九的民俗节日是孝顺节,又称拗九节,这一天喝拗九粥的习惯。拗九粥就是用荸荠、花生、红枣、糯米、红糖等常用试菜熬制而成的,熬好的拗九粥要给父母和长辈送去,据说父母喝了拗九粥,新年里就会平平安安!

  (2)吃太平面

  中国人有过生日吃面的意思,寓意长长久久,拗九节要给父母送上一碗面,寓意平平安安。

  (3)回家看看

  拗九节又称为孝顺节,这一天出嫁的父母一定要回家看看,毕竟父母对子女没有太多的奢求,多一点儿陪伴,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大的孝心了。

  (4)送穷鬼

  拗九节这一天还有“送穷”的习俗,因为据说穷鬼喜欢穿破烂的衣服,还喜欢喝稀粥,所以大家就投其所好,煮粥送穷鬼,顺带迎财神!

  (5)大扫除

  正月初六大扫除,经历了这么久的时间没有打扫卫生了,正月二十九拗九节比较清闲,也该把家里做一下大扫除了,家里干干净净,才能给父母一个更好的身体。

  正月二十九的禁忌:

  1、忌生气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所以在拗九节这一天忌讳生气,一家人要保持开开心心的,新的一年才能阖家幸福,愉快一整年。

  2、忌冷落父母

  因为正月二十九这一天是拗九节又被称为“孝顺节”,所以不能冷落了父母,毕竟对于老人来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有一些习俗虽然是迷信,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要有一些美好的期待。随着社会的发展,“拗九节”也演绎成为尊老敬老、崇尚孝顺的一种风尚。

  1、正月二十九,九九归一,寓意长久。“后九节”,作为正月中九的最后一个节日,既是中国传统中一个重要的象数,也是孝道文化的体现。这一天被赋予了孝敬长辈、尊敬父母的特殊意义,传承着家族情感的延续。

  2、“后九节”起源于传统孝敬故事。传说中的“目连救母”,诠释了孝子对母亲的虔诚孝敬之心。正月二十九这一天,被定为孝顺节,人们纪念并实践着这份至高无上的孝道精神,传承着“百善孝为先”的美德。

  3、习俗“拗九节”独具特色。拗九粥、吃太平面、回家陪伴长辈、送穷鬼、大扫除等五大习俗,无一不是表达孝顺之心的载体。这些习俗寓意着健康长寿、家庭和睦、财富富足,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4、禁忌“忌生气、忌冷落”切勿忽视。以“家和万事兴”为理念,忌生气、忌冷落成为“后九节”中的两大禁忌。在这一天里,家人团聚、和睦相处至关重要,任何口角争执、冷漠忽视都会影响到家庭的团结和幸福。

  5、孝顺精神应当常怀于心。无论是正月二十九这一特殊的日子,还是平日里的点滴细节,我们都应时刻怀着对父母的孝敬之情。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共同的社会责任。

  6、正月二十九“后九节”,是一个值得珍惜、传承的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孝顺文化的重要意义更显突出。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应铭记传统,珍爱亲情,让孝道之风代代相传,继续发扬光大。

  1、孝敬情深:

  正月二十九“后九节”,寄托着人们孝敬长辈的深情厚意。这一天的“后九节”并非止于形式,而是体现着人们对家人的真挚关爱。

  2、文化传承:

  习俗的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月二十九“后九节”作为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着家族情感的血脉,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尊老爱幼: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人应当践行的责任。无论是孝顺节这一天,还是平日里,我们都要时刻怀着对长辈的感恩之心,尊重和关爱他们。

  4、家庭和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正月二十九“后九节”是一个团聚和睦的时刻,让我们珍惜家庭、尊重家人,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

  5、情系亲人:

  正月二十九“后九节”提醒着我们,家人是最珍贵的财富。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心系亲人,时刻关怀、陪伴家人,让孝道之风在家庭中薪火相传。

  孝顺节的“拗九节”习俗

  1、拗九粥:拗九粥是正月二十九“后九节”中的一大传统习俗。这种黑乎乎的粥,寓意着健康长寿,希望长辈们安康吉祥。用花生、红枣、糯米、红糖等食材制成的拗九粥,象征着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2、吃太平面:在这一天,“太平面”成为人们的美好寄托。吃下这一碗长寿面,寓意着家人平安幸福,健康长寿。这份祝福,是对家人最真挚的期盼和关怀。

  3、回家陪伴长辈:孝顺节更是一个团聚的时刻。无论多忙,这一天人们都应该放下手头的事务,回家陪伴长辈,倾听他们的话语,分享彼此的欢乐和忧虑。真诚的陪伴,胜过千言万语的表白。

  4、送穷鬼:孝顺节也是迎财神的日子,因此送穷鬼就成为一种习俗。人们会喝粥、燃香,以此来感激家神对于家人的庇佑,祈求财运亨通,家庭幸福。

  5、大扫除:孝顺不仅体现在言行之间,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正月二十九“后九节”,家人们会齐心协力进行大扫除,给家里创造一个清洁整洁的生活环境,以期家庭生活更加和谐幸福。

  警惕“忌生气、忌冷落”两大禁忌

  1、忌生气:

  家庭和睦是家庭幸福的基石。在正月二十九“后九节”这一天里,人们要特别注意忌生气。在家人之间保持和谐,相互尊重,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欢乐。

  2、忌冷落: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人应该秉持的行为准则。在正月二十九这一天,更不可冷落父母,要时刻尊重、关心和陪伴长辈,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敬意。

  总结:

  正月二十九“后九节”作为一个传统的孝顺节日,承载着尊老爱幼、珍视家庭的文化内涵。通过拗九粥、吃太平面、回家陪伴长辈、送穷鬼、大扫除等一系列习俗,人们表达着对家人的关爱和尊重。而在这一天特别提醒的禁忌“忌生气、忌冷落”更是警示我们,家庭关系的牢不可破。孝敬不止于一日,更需要我们时刻怀着孝顺之心,传承美德,珍惜亲情。让我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共同守护家庭的幸福,传承孝道精神,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正月二十九孝顺节习俗】相关文章:

正月十六的习俗01-10

正月每天的习俗02-24

正月初五的习俗02-24

正月初六习俗05-05

正月初六有什么习俗02-24

感恩节的习俗05-05

孝顺的作文09-08

孝顺的妈妈(经典)02-27

孝顺的妈妈02-27

孝顺的孩子作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