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与畏命题作文分析

时间:2022-04-29 18:02:30 好文 我要投稿

勇与畏命题作文分析

  【作文题目】

勇与畏命题作文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拿破仑曾豪气冲天地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说出这样的话,不仅仅因为他身后有千军万马,更因为他是一位勇者——勇者无畏!

  孔子也曾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勇者不惧”。

  但孔子又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请以“勇与畏”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指导】

  “勇与畏”是一个二元关系类的话题,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在于找到两者之间的链接点。这可以从如下两个层面进行开掘:一是外显的——“勇与畏”抉择的标准是什么?对缺点的解剖、正义的维护、真理的捍卫我们要“勇”,畏缩退避只会成为“一介懦夫”,遭来唾弃;而对自然的法则、事物的规律、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则要“畏”,逆流而上只会成为“一介莽夫”,遭到惩罚。二是内隐的——“勇与畏”背后的深层动因是什么?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动因会使人作出不同的抉择。如面对人格遭受侮辱,韩信为了“将以有为”而选择了“畏”——受胯下之辱;孙天帅为了“维护人格、国格”而选择了“勇”——坚决不下跪。为此,对“勇与畏”的抉择和评价,我们要因时、因地、因势、因人而异。只有这样,我们的思辨才能全面、客观、深入、辩证,从而在“立意深刻”的高原上去展示自己夺目的才情、才思和才华。

  【例文一】

  勇与畏

  华楠

  苏轼在《留侯论》中认为“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似乎“勇”,就是要能忍。诚然!但我觉得“畏”这个与“勇”貌似相反的东西,也是“勇”所必不可少的。如何处理两者间的关系很有一番学问。

  有“勇”而不“畏”者。这类人天不怕地不怕,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如拿破仑。他一生从不知畏,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迎头而上,不断地扩张他的版图,侵略别国,一连打了四十几场胜战,成就了名誉,满足了雄心,但却被欧洲许多国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最终他迎来了滑铁卢之战,成了俘虏,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最后被人毒死。一代英豪,仅仅因为不知畏,而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看来有勇无畏者,即使风光也仅一时。他最终面对的是惨痛的.教训。

  有 “畏”而不“勇”者。这些人往往遇到困难就退缩,把自己看得甚至比蚂蚁还弱小。蚂蚁尚可以背起自己体重几倍的东西,而他,如残喘的病人,受不起任何打击。如果“勇”而不“畏”者像一颗流星,好孬也有个发亮的时候,那么“畏”而不“勇”者就只能做一颗行星,永远只能依着别人转圈圈,被生活所左右。这是多么可悲啊!他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却只能被所有的人遗忘。“畏”而不“勇”,是成不了气候的。

  有“勇”而“畏”者。他们能伸能屈,有进有退。他们并不是真的胆怯、害怕,而是会退一步,适可而止,随机应变。该勇往直前的时候,他们决不退缩;该止步时,他们决不硬来。如毛泽东。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时,他毅然选择了退兵长征;而当革命队伍壮大起来后,他又采取了战略反攻,终于,这位勇畏并存的伟人缔造了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勇者,不是什么都不怕的莽夫,更不是一个缩头乌龟,不敢正视自己,也不敢正视别人,正视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思考人生,从生活中汲取精华,铸就自己能伸能屈、有进有退的性格,这样才是真正的勇者!

  点评:本文是一篇标准的议论文,无论是严谨的结构还是简洁的语言都符合议论文的要求。另外,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用得较好。

【勇与畏命题作文分析】相关文章:

当父母发现孩子畏强欺弱时怎么办04-29

命题分析应试技巧04-29

四级听力体裁分析说明04-29

敬畏与畏惧作文04-29

与那个男人同行作文04-29

与死神的对话作文04-29

人类与水资源作文04-29

与武则天对话作文04-29

与明星的对话作文04-28

我与集邮的作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