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地自偏作文

时间:2023-08-01 00:00:4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心远地自偏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心远地自偏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心远地自偏作文

心远地自偏作文1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们渴望远方,却无奈只能生活在喧嚣的都市。不能改变现实,就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

  海洋浩瀚无穷,但我们的心比海还要深;天空辽阔无际,但我们的心比天还要宽。若有一颗自由的心,现实这座大山,也只是一个小土堆而已。五柳居士身居喧嚣的人境,却仍能像一个隐士一样生活。虽每日辛苦劳作,依然悠然自得,陶醉于山水。因为有一份超出常人的心态,因为有一颗自由的心,他才不会为俗世的种种所牵连,身处困境仍高歌抚琴。

  常言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超然的心态可以使你虽居闹市,但仍能活在向往的桃源。在它面前,恶劣嘈杂的环境不过是眼前浮云,挥之即无。所谓心中不快,亦是浮云。“仰天大笑朝天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笑置之就是最好的.方法;一味的自怨自艾,执迷不悟,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只会让自己更加落魄,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保持一份超然的心态,是生命的一剂良药。

  相由心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遭受过苦难,便以为生活中到处有挫折,终日战战兢兢,躲在自己的安全屋中不敢出去,浪费了大好时光。我们也曾笑杞人忧天,但却成了下一个他,我们的心态还不够。有人可以在逆境中涅槃重生,成为举世瞩目的传奇;有人只能越陷越深,直至黑暗将他吞没。马云几度创业,几经挫折,但他仍走到现在,走在所有人的前面。如果不是有一份心态在支持他,他恐怕也走不到今天,而是泯然众人矣。

  东坡有言“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几度落魄,仍送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最美好的祝福,仍不忘造福一方。在他的词中我看到一个举剑向天、醉吟大江东去的英雄。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何谓心态。苏堤见证了苏轼,而我们将用自己的未来见证自己是否有那种超然的心态。

  美好的自然环境,人心向往之。心中若有天地,又何必汲汲于外物。一份超然的心态让我们跨越钢铁的囚笼,找到精神归宿,看到绿林,听到声声鸟鸣。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远地自偏作文2

  几个企业高管,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一路攀登,一路微博直播。殊不知,这只是一场虚伪的形式,他们的心灵依旧沉浸在都市的生活定式中,肉体虽然远离纷繁,可灵魂却被一条名为“网络”的绳索牵绊。

  当他们身处山顶时,仍然不忘摆弄手机,这说明他们根本没有从都市中“逃离”出来,逃不出心灵的禁闭,又怎么能算真正的逃离?纵使风景莽莽苍苍,他们也领略不到大自然真正的风光,那是独属于淡泊者的风光。

  真正的“逃离”不应该仅仅是口头上的,更应该是心灵上的。那无关乎地点环境等一切外在因素,只源于“心远地自偏”。内心嘈杂,即使身处山林,亦不能平静,因为内心对外界的.牵绊依然没有斩断。内心安静,即使身处闹市,亦可以自成一片清净天地。“逃离城市”应该是一次全身心的放松,忘记外界的俗世尘埃,脱离社会的层层迷雾,当自己站在什卡山巅,举目仰望四方的无垠白雪之时,便可找到自己心灵的安宁,领略天地之浩大。

  我们即使身处俗世,但却万万不可做俗世的奴隶,否则即使我们是肉体的主人,可心里却被一条名为“习惯”的锁链所禁锢。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记住保持自己心中的纯然与宁静,人生道路还长,只要守住心中信仰,即使环境再为混乱也不会迷失自己。

  陶渊明伴随着一园菊花,周敦颐守护自己的一池白莲,苏轼遥望天边的皎月。即使前路迷茫,狂风暴雨,可他们却巍然屹立,只因为内心的安宁,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能坚定的踏出脚步,稳步前行。

  旅行,给自己压抑的神经放个假,忘记那些不快与烦恼,痛苦与压力,纷繁与紧张,想着自己是一个游侠,独行与天地之间,仰视日月山川,聆听风啸雷鸣,从钢筋与水泥的世界中解脱出来,真真正正了解这个广大的世界,感悟自己的人生。

【心远地自偏作文】相关文章:

心自逍遥作文07-09

他伤你最深,偏最得你心03-02

春风无言心自柔作文03-16

西北偏咸作文05-03

怎生怎活自一心作文05-04

为天地立心,自韶华勿倾作文05-07

偏岩古镇写生记作文03-25

自懂心扉作文05-05

高速时向右跑偏的应对方法04-25

自作自受作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