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实验作文

时间:2023-08-13 08:33:45 好文 我要投稿

【优秀】小实验作文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实验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小实验作文15篇

小实验作文1

  “嗞嗞——”哦!电动机转起来喽!小小的“纯手工,无添加”小电动机,咕噜噜一转,可是让我们为之费尽心思呀!

  不要说启动,光是拼装,啧,都是困难重重呀!

  首先,请上我们的支架先生——电线!将它分叉成大V,五花大绑在杯子上,“哼!别乱动!”我按住歪着头儿的电线,又重新固定大V字,另一头呢,再用小电线缠住。我笨手笨脚地绕来绕去,只恨手指不是镊子,无法把两根电线缠成大粽子,一路用电线充当铺路器,给一会儿的活泼电流铺通道。“上?哦,往下才对!嗯?又不行!”我还在纠结着着电线怎么缠,大眼珠都快被我瞪出来了。手指努力上上下下,为电线保驾护航,让它们稳稳搭出小支架。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不听使唤的电线们总算乖乖被我“制服”在杯子上。“呼——好家伙!”我喘口气,甩甩被弄大了的脑袋,又翻出重头戏——线圈小姐!为何说是小姐?可不,真比大小姐还大小姐,那支架间有1毫米偏差都不让,一副傲骄脾气。支架一倾,嘿!立即翻到罢工!我辛辛苦苦调整支架,小心扒开一点,又轻轻折下一点……“唔,上……”,我吐着舌头,歪着嘴巴,屏息凝神,把心思全部用在调整支架上。“试试!”我怀着砰砰乱跳的心,忐忑地摆上线圈,“不要倒,不要倒!”我暗暗祈祷,眯上眼,生怕不小心,线圈又倒下,“咦?”我睁开眼,哈!摆住了,成功喽!

  那么,最终上场的`磁铁大叔!带领线圈“飞跑”起来的关键!“嘻!好玩啦!”我迫不及待接上电,扭扭手臂,将磁铁“吊”在线圈头顶。“嗞——”果然,它先是缓缓转了几圈儿,又不紧不慢停下了脚步,像是跑累了困了,就是不肯再走一步。“喂!小东西!起床干活了!”我心急如焚,“总不能卡在最后关头吧?”我尝试着将磁铁靠近些,刚刚还安静的线圈忽然像三天三夜没吃饭的娃娃见到了白米饭,“嗞嗞”地就要扑上来。“唔!”我瞬间感到一股强大的吸力,赶紧抓紧磁铁,小心控制着距离,慢慢凑近。“嗞——”,哈!终于转起来喽!磁铁凑近一些,线圈转地飞快,移远一些,又慢了下来。小电动机成功!线圈飞快打起转转。就像只追火腿的小狗,晃着尾巴狂奔。小电动机合体完毕!转呀转!

  小小电动机,又简单,又严谨,科学总是充满玄机,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每一次都带来新的惊喜!把科学用在生活中,会为我们带来许多便利。

小实验作文2

  “跳起来啦!跳起来啦!”大家一定很奇怪,是什么跳起来了呢?别急,我正在做一项实验,让硬币在可乐瓶上“跳舞”,快来跟我瞧瞧吧!

  这项实验需要准备一瓶可乐,一勺盐和一枚一元的银币。先把可乐瓶打开,只见有一股气体从里面冒了出来,接着我赶快把硬币放到瓶口,可硬币轻轻晃动了两下,就纹丝不动了。看来没这么简单!于是我把硬币拿开,往可乐里倒入一点盐进去,又有气体混着可乐从瓶口冒了出来,我赶紧再次把硬币放到瓶口,可这硬币又是抖动了几下就落在瓶口“罢工”了。看来这家伙有点懒呢!也可能是盐放少了吧?这回我“破釜沉舟”把整勺盐都倒进了可乐瓶里,我就不信它还不跳舞!只听到从瓶口冒出了“扑哧、扑哧”的声音,我赶快把硬币放到可乐瓶口,只见从瓶口喷出大量夹杂着可乐的气体,硬币开始在可乐气上一蹦一跳有节奏地上下抖动,真像是在跳着欢快的踢踏舞呢!我兴奋地欢呼起来:“跳起来啦!硬币跳起来了!我的实验成功啦!”

  为什么硬币会在可乐气上跳舞呢?我上网查看之后才明白:原来是食盐的表面吸附有少量的气体,在可乐中会产生很多的气化中心,加速了可乐中的二氧化碳的释放速度,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冒出,才会出现硬币在气体的冲击下跳动的.现象。科学真是太神奇了!

  我喜欢做科学小实验,小小的实验里蕴含着无穷的乐趣,它能带我们一次次体验奇妙的科学之旅,大家都来试试吧!

小实验作文3

  在我们的印象中强大总能战胜弱小。硬总能战胜软,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下面,我来举一个土豆和吸管的例子。

  吸管和土豆谁硬?大家肯定会回答土豆。吸管,轻轻一折它就弯了。可土豆呢!你用力捏它,它毫发无损。你把它往桌子上用力砸,依旧未损。从高处扔下来,可能会掉点儿皮。可是,这样硬的土豆却能被一根筷子粗的吸管穿透。因为,吸管之所以能穿透土豆是有五个关键:

  1.固定住土豆。

  2.用手紧紧握住吸管。不要太靠上,也不要太靠下,大约距离吸管底端3厘米左右。

  3.对准位置。

  4.快速扎进去。

  5.扎的.时候要用力。

  还有一个关于我的例子。

  我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学习特别不好,期中考试,我考了倒数第6名。从下学期开始,我决定要努力学习。于是,我制定了五条学习关键:

  1.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问。

  2.每天做十道列竖式计算的题。

  3.每天练字一张。

  4.多读书。

  5.上课认真听讲。

  就这样,我每天按照这些学习计划去学习。我的学习提升了很多。期中考试的时候,我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了第1名。

  以前我的学习非常落后,而班长非常优秀,以前我从没想过能超越她,而这次出乎意料,我居然超越了她。我从倒数进步到了正数,老师也对我刮目相看。我非常自豪。

  后来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荣登班长的“宝座”。我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是因为我抓住了其中的关键之处。

  有时候不要因为自己比别人差太多就灰心。强大有时不一定能战胜弱小,抓住关键,然后努力,你就能成功。

  软与硬的较量

小实验作文4

  哇,太棒了!牛奶里的色素像花一样地开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我刚刚做了一个实验——“牛奶变色”。需要准备:一个扁扁的盘子、四罐不同颜色的色素、一点洗洁精、棉签。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牛奶啦!那这个实验怎么做呢?别急,听我慢慢说。

  首先,将大半杯牛奶“哗哗哗”地倒入盘中;接着,每种色素各滴1滴在盘中的牛奶里,只见四种颜色立刻紧紧挨在一起,牛奶盘就像一朵白色花瓣、彩色花蕊的山茶花一样;然后,用雪白的棉签蘸一点洗洁精;最后,也是最紧张、最神奇的一步,当我把占了洗洁精的棉签迅速插入牛奶盘时,原本聚在一起的.色素沿着棉签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好似在冰天雪地中突然开出了一朵朵色彩艳丽的鲜花。我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我是在做梦吗?这是葫芦兄弟的七彩莲花吗?不不不,是牛奶变色了,还跳起了舞,好似小精灵们在冰上跳芭蕾舞,一圈又一圈地转个不停,美丽极了!

  如果大家不知道为什么牛奶会变色,让我来揭晓答案吧!这是因为牛奶里有脂肪,洗洁精里有活性因子,它们一遇上就会“打架”,牛奶表面的张力把色素向外推开,一直推一直推,就是我们看到的一圈又一圈的颜色从中间向四周扩散。你们看,这个实验有趣吗?脂肪和活性因子是不是两个调皮的“小精灵”啊?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像这样奇妙的事情正等着我们去探索呢!

小实验作文5

  街上偶见一杂耍艺人把一张纸放在水杯上,并来回地摇晃,水竟然一点都没有掉下来,我惊呆了。

  回到家我也想探个究竟,就找来爸爸准备一起做这个实验。

  “你猜要放多少水?”爸爸卖关子道,他一边抓着杯子,一边往里面倒水。

  “一半?”我说。我小心的拿起一张手纸往杯口一放,用手紧紧按住把杯子一倒。

  “咚咚咚咚……”我的心跳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大。手一松,水就“哐”的掉进水盆里,我吓了一大跳。

  “呵呵。”这时爸爸的声音响了起来,“我早知道会这样的。”

  “为什么?”我很好奇。

  爸爸示意我别说话,他往杯子里加满了水,轻轻把纸放在水瓶口上,纸快速吸水,立刻变得透明。

  他用手按住瓶口,连瓶带手一反,干脆利落的把手一松,我顿时惊讶极了,除了纸凹进去一点点,水竟然没有洒下一滴。

  爸爸他开始给我讲述:“外国有个科学家把两个半球合起来,把里面的空气抽掉,然后用多少匹马想把这两个球拉分开,结果怎么也打不开。这是由于大气的压力从外面挤压造成的……”

  我被科学的`魅力征服了,想不到一个小小的瓶子、一张纸竟然有这么神奇的科学奥秘。

  看来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是必要的,只有懂得如何观察才会有更多奇思妙想等着你。

小实验作文6

  语文课上,老师介绍了一项小实验——会“跳舞”的小纸屑,我很好奇,带着兴奋的、期待的心情,开始准备了。

  我先准备了实验材料:一把塑料直尺、一支塑料外壳的圆珠笔、一支铅笔和一张白纸。

  实验开始了,首先把一张白纸撕成纸屑,接着把塑料尺子放在头上摩擦,摩擦的'时候还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音,就这样摩擦大概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接着迅速将尺子放到离碎纸屑不到一厘米的地方,纸屑竟然跳起舞来,争先恐后地往塑料尺子上粘,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然后我又拿出准备好的圆珠笔,用同样的方法,小纸屑又一次跳起舞来,我兴奋极了,小心脏“扑通、扑通”也跟纸屑一样快速跳着。最后我又用铅笔重复之前的方法,可是却没有看到纸屑和前面两次一样“跳舞”。

  这是为什么呢?外婆在一旁告诉我:“因为直尺和圆珠笔都是塑料,和头发摩擦的时候会产生静电,是静电把小纸屑吸上来的,铅笔的外壳是木头,不会与其他物体产生静电,所以就不会被吸上来”。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眼睛发现不了的奥秘。

  通过这次实验让我认识到,科学世界有太多有趣的知识值得我去探究,我决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长大争当科学家,为祖国增光!

小实验作文7

  今天我们要做“摩擦起电”的小实验。做这个实验需要的材料是报纸片、塑料物。

  老师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张报纸片,我发到的纸片长5。3厘米,宽2厘米。老师说:“同学们,要把这张纸片撕得‘粉身碎骨’才行哦!”老师一声令下,这时整个教室仿佛变成了实验室,同学们认真地撕了起来,周围全是“刺啦刺啦”的声音。五分钟后,同学们撕完了,我看了看撕碎的纸屑,有的大得像指甲盖,有的小得像小蚂蚁一样。我把所有纸片再次撕得更小了,这些纸屑可脆弱啦,轻轻一吹就会像雪花一样飞舞。我准备的塑料物是一把粉色的小尺子,现在,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就绪,可谓是万事俱备,只等实验开始。

  终于,实验开始了,老师带头做试验,先拿一把尺子在头发上摩擦了几下,等尺子发热了靠近小纸屑,它们先是原地扭动了几下,接着就像跳舞一样跳上了尺子吸住了。于是我也在头发上摩擦了几下我的`尺子,试了几分钟还是没有成功。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塑料物出了问题吗?我把尺子换成红笔,又摩擦了几下,再靠近纸屑,纸屑一蹦一跳地像爬楼梯一样跳上了红笔。然后我又试了好多次,我发现纸片有的像跳舞似的扭动身子,有的快速被笔吸住,还有的像扭秧歌一样走八字步……吸在红笔上的小纸片们停留的时间还挺长呢!这个现象就是摩擦起电产生了静电现象。

  我发现只要仔细观察,多动手、多动脑,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小实验作文8

  在我们的一生中,一定会做很多的实验。从小学到初中所做的实验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进入中学第一次做的实验。

  那一次我们的杨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加走近科学、了解科学,就给我们班的同学布置了一项科学实践作业,接下来就让我来给大家说说吧!

  我们要做的这个小实验是关于淡水与盐水的。老师说,等我们完成实验后,再自己从网上查找其中的奥妙。

  开始做实验了,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一个玻璃杯、一个鸡蛋、一袋盐、一些水和一根筷子放在桌子上。首先,我将适量的水倒入玻璃杯里,然后将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鸡蛋一下子就死死地沉睡在了杯底。当然了,现在我的实验还没有完成。我从水里将鸡蛋取出,放在水杯旁边,又拿出准备好的那一袋盐,撕开个口,将洁白如雪的盐倒入水中。然后拿起筷子,将盐和水搅拌均匀,最后又将鸡蛋放入盐水中。没想到,这次这个鸡蛋竟没有死死地沉睡在杯底,而是慢慢地游出了水面。啊,真是太神奇了!我开心地去问爸爸,为什么鸡蛋在淡水中浮不起来,而在盐水中能浮起来。爸爸说得也不是很清楚,于是爸爸他就带着我一起来到电脑前,查询起来……

  在网上,我们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因为盐的密度比水的大,盐溶解在淡水中后,盐水的密度就比淡水的.密度大,而浮力的大小又与液体的密度成比例,所以盐水的浮力就大了,因而让鸡蛋浮出了水面。

  通过这次的实践,我明白了盐水和淡水中所蕴藏的科学知识,也更让我明白了我们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科学道理。只要我们大家用心观察,善于研究,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这可真是让我难忘的一次小实验。

小实验作文9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科学老师面带微笑大步流星地走进了教室。只见她一手拿着一包盐,一手拿着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和一个鸡蛋。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呀?难道是要教我们做饭?算了还是先上课吧!上了课就真相大白了。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科学老师说着。好!刚刚还死气沉沉的教室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那好,我们要玩一个‘鸡蛋浮起来了’的游戏。科学老师有条不紊地说着:首先我们要把这个鸡蛋放在水里突然好奇的王云淇打断了老师的.话:老师这鸡蛋慢慢的沉下去了,这怎么浮得起来啊?这个嘛,不告诉你们,让你们自己思考一下怎么用身边的东西使它浮起来。科学老师笑着说。要不加点盐吧!

  不知哪个同学说道。好吧!老师用一个勺子舀了一点盐倒入水中,只见水中的鸡蛋动了一下,当同学们正欢呼时,鸡蛋又落了下来。老师再加点盐!老师舀了一大勺加在里面。可鸡蛋就像个沉睡的娃娃,怎么叫都叫不醒。老师再加两勺!老师又沉默地加了两勺。这时,鸡蛋被成功唤醒了,但没浮在水面上,只浮到了三分之一。老师,这次再多加点儿!就这样鸡蛋像日出一样慢慢浮到了水面上。

  玩完了游戏,科学老师问道:有谁知道原因吗?大家都在冥思苦想,只有杨济瑞一下子说出了答案:它的原理跟死海的原理一样,因为盐分太多,鸡蛋才浮起来的。哦大家恍然大悟。

  这件事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很多答案要自己去探索!

小实验作文10

  五年级的科学书里说,金属铜的体积,受热会膨胀,遇冷能缩小。我想在501班做个实验。

  我先去实验室向鲍老师借了一套实验器材,它们是:半截蜡烛(因为没找到好用的酒精灯)、一只打火机(因为买不到火柴)、一只烧杯、一根用链子吊住铜球的塑料棒和一根带铁环的塑料棒。

  实验开始了。首先,我拿起带铁环的塑料棒,把它在半空中放平,再让铜球朝铁环中心落去,看它是否能穿过。在三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铜球一点一点地往下移,忽然,随着轻轻的一声“哇”,铜球轻松穿过了铁环。接着,我点燃蜡烛,将铜球放在烛火上炙烤了三分钟。时间一到,我立即让加热后的铜球迅速往铁环中央落下,希望赶在它冷却之前完成第二次的“铁环穿越之旅”。只听“叮”的一声响——铜球被铁环卡住了。这回,台下的学生发出一片响亮的“哇”声。难道铜球真的变大了?为了保险起见,我顺手拿起讲台上的一支铅笔,在卡在铁环中央的.铜球背上使劲敲了几下,铜球纹丝不动。看来,这家伙真的在火中“变胖”了。然后,我赶紧将铜球往烧杯的冷水里送去。入水的一瞬间,爆出一阵“嗤嗤”声,几股白白的水汽从烧杯里腾空而起——呵,你还真是一枚滚烫的铜球啊!最后,大约过了两分钟,我估摸着铜球的“体温”已经下降了一大半,便将它从水中提起,第三次往铁环中心落去。你猜怎么着?嘿,铜球又能毫无阻碍地穿过铁环了。教室顿时里响起一片掌声。实验成功了,大家的脸上都写满了又惊又喜的笑。

  就像书里说的那样,金属铜有热胀冷缩的特性。这真是一颗“可大可小”的铜球。

小实验作文11

  "用力!努力!小心逃之夭夭!快点……"咦?这是谁的啦啦队在这里大喊呢?哦!原来是快乐魔方在做一个小实验呢!

  今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快乐魔方,相互猜疑着老师今天上什么课?据有关人士透露,今天要做一个实验来证明一句话……过了十几分钟,老师来了!果然手中拿着一些道具。可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些道具竟是几份报纸和两张A4纸。

  上课了,老师终于说出了那个同学们猜疑已久的秘密:"今天,我们做一个实验。目的是要证实‘一张纸,完全对折,对折次数不会超过九次’这句话,认为这句话正确的坐在教室的左面,反之则右面,分别为A组和B组。"介于我平时的知识积累,我毫不犹豫地站到了B组,出乎意料的是还当了个代表。

  实验开始了,老师分别发给我和"木乃伊"(穆南颖的谐音)一张A4纸,看我们能折几次。刚开始我信心十足,不时还轻蔑地瞟对方一眼,给对手精神上的打击。果然对手紧张极了,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的,这时我"哎吆"一声,把对手吓了一大跳,哈哈!由于我折的很快,有许多地方折的.不整齐,导致我越折越难。但我天生力大无穷,前几折都很容易,再看看对手弱不禁风,连第一、二、三、四折都很费力!不知不觉,我折到了第六折,可是再怎么折也折不动了!这时我的啦啦队为我加起油来,于是我一鼓作气完成了第七折。

  再看看对手,老半天才折了六折,我以为他能折七折和我打平手,谁知她费了吃奶的劲都没能折到七折。所以我们赢了,可是对方不服,要求用报纸来比拼,还口口声声说:"A4纸又硬又小,有本事换个大点的纸比比看!"我们爽快的答应了,于是老师拿来了报纸,接着开始第二轮比拼。

  为了公平起见,老师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张同样的报纸,由于上一轮的胜利,我们全体队员都轻松了不少。

  比赛开始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折开了。第一折,第二折……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折到了第九折,可是这一折就难了,无论如何碾压,纸还是无动于衷,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怎么也不肯低头。这次折纸最后以九次告终。

  这两次实验对折次数都没有超过九次,正应了老师开始说的那句话。通过这次折纸实验,我亲身领悟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以后遇到问题不能轻易下结论,要学会亲自动手验证。

小实验作文12

  隔空也能灭火?不可能吧?是不是吹灭的?然而,科学的力量,总能让不可能变成可能。隔空灭火也不再是想象,这一次实验,老师就让我们大饱眼福。

  老师首先摆上了实验器材:一个烧杯,一瓶小苏打、一瓶柠檬酸、“火源”蜡烛、一个装了水的杯子。刚刚把这些器材放在桌上,大家就开始议论纷纷,开始猜起实验的'结果来。老师给蜡烛点上火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操作起来,我们分成了两组。首先把两勺小苏打和两小勺柠檬酸混合并搅拌,我们的“操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拿起勺子开始舀,生怕有半点误差,我们也睁大眼睛,仔仔细细地盯着。等操作完,老师再次神秘地说:“接下来我们在杯中加入小半杯水,然后迅速倾斜杯子并靠近火源。第一组首先实验,只见他往杯中倒水后,缓缓靠近火源,火苗颤抖了一下并冒出一缕黑烟,但是火苗并没有熄灭,第一组的实验以失败告终。我不由得紧张起来;第一组实验失败了,我们也有可能失败,实验成功只能靠我们组了。我们组开始了,颤抖的手拿起了杯子,火苗开始颤抖,似乎有些害怕,我们整个组都屏住呼吸,把水倒进了杯子里,气泡瞬间开始冒出来,就像汽水一样,同时又有一股异味。组员立刻把杯子靠向火苗,刚才嚣张一时的火苗,在气泡猛烈的攻势下,火苗剧烈挣扎了一下,冒出一缕浓烟,就熄灭了!我心里不由得一阵欢呼,与此同时,我想:是什么让火苗如此不堪一击,而且能对火苗隔空”攻击“?当老师问起,一位同学提到二氧化碳,我心中的问题立刻迎刃而解,当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会变成二氧化碳,当把杯里的二氧化碳倒向火源,火源会因被阻断氧气而熄灭,这真是神奇呀!

  火能烧毁一切,却没想到,可怕的火却能被小小的二氧化碳打败!科学真是神奇呀!

小实验作文13

  双休日,赵老师给我们班布置了一个任务,做一个科学小实验。我思索了半天,根本毫无头绪。最后爸爸提出做这个小实验——倒扣水杯水不漏。

  首先,我们把做实验的基本材料准备好。分别是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些自来水和一张硬卡纸。

  爸爸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就是先在透明玻璃杯里装满水;再把硬卡纸紧紧地按在上面;然后飞快地把杯子倒过来,可称得上是“闪电手”;最后爸爸把硬卡纸向上一托。这时候奇迹发生了,硬卡纸紧紧粘在玻璃杯上,好像用胶水粘住了一样,而杯子里面的水,丝毫没有一滴水漏出来。只见爸爸把玻璃杯在空中旋转几圈也没有脱落下来。

  接着,爸爸让我动手操作试一试。心想:“这个还想难住我吗?”第一次,我学着爸爸的样子做这个小实验,但卡纸一下子掉了下来,水也洒了一地。第二次我非常努力,但结果还是跟第一次一样。爸爸看见后并耐心地对我说:“骉骉,别急!慢慢来!”说完便给我纠正了一些错误的动作。第三次,我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于是我鼓足勇气,再一次做这个实验,经过我不懈努力最终成功了。爸爸告诉我:因为杯子里装满了水那么杯口与纸面之间相当于是真空的,那么外界的大气压就可以把纸死死地压在杯口上,从而我也明白了:杯里的'水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所以水留在杯里而不外漏。送给回答者一份礼物送香吻赠言:好帅的回答,楼主送上香吻一枚,以表诚挚谢意!我欣喜若狂,这种高兴劲儿不言而喻。

  通过这次的小实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我要学的更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一个个实验中,我们只要细心观察,认真研究,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

小实验作文14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都跟平常一样回到座位,安静地等着老师的到来。突然一个陌生的老师急匆匆地走进了我们的教室,她是谁?我们上什么课?同学们的心中充满了一个个小问号,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不一会儿,老师就开始自我介绍说:“大家好,我叫戴老师,这节课由我来给大家上。今天我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好不好?”大家听到“魔术”两个字开始两眼放光,大声喊到:“好!”戴老师笑眯眯地说:“这个魔术就是‘纸片托水’。”

  “魔术”开始了,我们都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生怕漏下一个细节。我想:“水怎么可能被纸片拖住呢?”只见老师先在一个空杯子里装满水,直到水满出来为止。接着把一张纸片盖在上面,并用手压一压。然后老师一手拿住杯子,一手托着纸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杯子转过来。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嘴巴大得能装进一个鸡蛋。最后老师将手轻轻移开,水被纸片托住了,瓶子里的水一点也没漏出来,教室里响起鼓掌声,同学们还发出一阵阵赞叹声,有的还和同桌说:“这是怎么做到的?”

  快要下课的时候,老师说:“希望大家回去可以自己动手实践,弄明白这是什么原理。”我当然也很想知道。

  晚上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杯子和一张纸,自己做了起来。果然跟老师的.效果一样,水被纸片托住了。我兴奋地叫妈妈过来看,妈妈走过来笑着问我为什么?我摇摇头。妈妈说:“装满水的杯子没有了空隙,就没有了大气压,而水对纸片的压力远不如杯外的大气压。这样大气压就如一只有力的巨掌那样紧紧托住了纸片。”听了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

  我想:我应该好好学习,因为大自然中有太多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探索了。

小实验作文15

  今天一上课,老师给我们看了一幅画,一个人躺在碧蓝的大海上悠闲地看着书。我们很好奇,老师问我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个人会浮在水面上吗?”接着阮老师告诉我们说:“这里是死海,因为含盐量大,海水的浮力就变大了。”听了阮老师的话我们半信半疑,有的同学摆手、有的同学摇头、有的同学脸上表现出一副怀疑的摸样。

  阮老师拿出了一个玻璃杯,接了大半杯水,拿了一个鸡蛋把鸡蛋放了进去,鸡蛋没有任何变化,老师又拿出了一袋盐撕了一个小口往杯子里倒了一点,鸡蛋任然没有什么变化,这时同学们大声喊着:“加盐、加盐。”鸡蛋任然纹丝不动像个贪睡的小宝宝,老师又问同学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符家旭举起手大声地说:“阮老师用筷子搅一搅。”这时鸡蛋慢慢地上升了,同学们激动地叫着:“鸡蛋上升了,鸡蛋上升了。”阮老师有往杯子里加了一些盐,同时又用筷子搅了搅,鸡蛋浮出了水面像一个淘气的孩子露出了小脑袋。

  同学们高兴地鼓起来掌,可这时鸡蛋慢慢又沉了下去,阮老师有往杯子里加了些盐,又用筷子搅了搅,我们发现鸡蛋又慢慢浮出了水面。阮老师用手摁了摁鸡蛋,鸡蛋还是浮在水面,同学们尖叫着欢呼雀跃。

  这时杯子里的水和牛奶一样白,我尝了一口“啊”!好咸呀!原来老师说的是对的.,水的含盐量越高,水的浮力就越大,今天我们的小实验很成功。

【小实验作文】相关文章:

小实验作文03-04

小实验作文07-06

【精选】小实验作文07-26

科学小实验作文03-20

(精选)科学小实验作文07-13

科学小实验作文07-12

小实验作文(必备)07-11

科学小实验03-05

小实验作文10篇03-18

科学小实验作文(热)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