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陶器作文

时间:2023-09-29 15:06:45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做陶器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陶器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陶器作文

做陶器作文1

  寒假的一天下午,爸爸带我去旺角做陶器。

  老师先教会我手法,怎样开口,怎样拉上,怎样变大,怎样变小。当时我暗暗琢磨:怎么样可以做好,怎么样可以做到正确操作。

  老师先给了我一块用来练习的泥巴,我先开了一个口,然后把它变大拉长,再做形状,可是我总是做不好形状。我又练了几次,才把形状给练好。

  泥巴小了,老师给我换了一块,这块是用来做陶器的。老师先帮我开了一个口,接着让我把下面的步骤做好。我先把它拉长,然后把它变大。老师说:“做陶器的泥巴时间不可以太长,不然会粘手的。”

  做陶器的时候我发现,练习的泥巴有点土黄色,而做陶器的泥巴有点黑灰色,做陶器的泥巴很干,练习的`泥巴有点湿。

  做好了,我做了一个花瓶,它的头很小,身体圆圆的,像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老师说:“过三四天,就可以来在花瓶上画上画了。”

  走在路上,我打算在花瓶上画一幅风景画,有山有水。

  今天我很开心,这是我第一次做陶器。我还领悟了一个道理:做事要认真细心,不要半途而废。以后,我对待学习也一定要像这样。

做陶器作文2

  我经历过很多第一次,像第一次骑车,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自己上学……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做陶器。

  寒假里的一天,我和杨思晗约好一起去做陶器。颇费一番周折,我们才找到了那家位置偏僻的小店。走进那家小店,我们瞬间感受到温馨的气氛,店主阿姨帮我们拿出两块陶土,并协助我们做陶器。阿姨让我们先用双手沾上水,从陶土的底部向上拉,细腻的陶土在我的指尖旋转……因为底部没有定好型所以导致第一个陶器做砸了,而杨思晗的`陶器也毁于一旦,她的陶器在最后关头给捏坏了。

  我们两个不甘心就这样失败,所以又请阿姨弄了些陶土过来,把双手沾上水,把陶土渐渐向上拉,打开口,逐渐成了形,再把一只手伸进口里磨瓶子的厚度,另一只手扶着边保持不塌陷,后来再将它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我做了一个上窄下宽的陶土瓶,用来放置干草,并在陶土瓶干燥之后的底部刻了一个“曦”字;而杨思晗做了一个笔筒,在这块陶土的最顶端,磨成了一个似宇宙飞船中间的部分,然后放干,在瓶子底部刻了一个“晗”字。

  最后一个步骤是选颜色,五彩缤纷的颜色令人眼花缭乱,比较之后,我选了一个青与淡蓝的过渡色,诗意而大气,而杨思晗选了一个橘红搭配的颜色,温暖而明亮。我们俩捧着自己的成功作品相视一笑,开心地离开了小店。

  那一天,我们过得既充实,又快乐,重要的是我们不仅学会了一项手工艺术——做陶器,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坚持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做陶器作文3

  星期五美术课上,老师教我们做陶器。老师对我们说:“陶泥比彩泥硬,做之前要先蘸水,打湿之后就好做了。”我准备做一个笔筒,因为既简单又实用。

  我心里盘算着:先揉一个圆柱形,然后再慢慢拉长,做成中间粗两边细的长条。接着把它围成圆圈,放在笔筒圆形的底上,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摞起来,就能组成一个完美的笔筒。

  很快我就发现,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无情。在搓长条时,搓着搓着就断了。我不灰心,蘸点儿水加点儿泥继续做。这回倒没有断,却又出新问题了,我搓成的长条连接起来组成的圆圈太大了,比笔筒底还要大呢!我有点想放弃,但还是有些不舍,就决心重新做。

  说干就干,我先把圆圈儿扯开,再去掉一小截,最后再连接上,大小正好和笔筒底一样!费了这么大的劲儿才做好了一个。不过我已经掌握了技巧,所以很快就做了一个有二十层高的'笔筒。因为做第一个时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做出来的不怎么好看,我安慰自己:好看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实不结实。这时我才发现有的地方已经裂了缝。我马上开始了快速抢救,在笔筒的八个方向粘上了竖着的长条,这才勉强撑住了了。

  正当我准备来一个全面大修补时,下课铃响了,没有时间了,只好到家再抢救吧。

  虽然我的第一个作品不够精美,但我已经掌握了做陶器的技巧,收获了知识。相信下一次一定会做成功的!

【做陶器作文】相关文章:

做月饼作文07-05

做糖糕作文07-05

做饼的作文07-24

做衣服作文07-21

做馒头的作文07-25

做饺子作文07-12

做饼干作文07-11

做风铃作文08-04

做章鱼作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