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时间:2023-10-16 13:59:45 好文 我要投稿

距离优选(4篇)

距离1

  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是淡淡的,从读书开始到上小学,父亲一直很少过问我的学习,无论我是进步还是退步,都是母亲一人在教育我,而父亲则是在一旁点着烟一言不发。

  我很羡慕其他与我同龄的孩子,上下学有父亲接送,有父亲关心,可以享受父爱,而我却不能。我有时甚至很恨自己的父亲,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亲生的,在家里,我处处与他作对。可自从那件事过后,我就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

  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刚下完雪,地上像铺上了一块白毯。我的腿因受伤而不能走路去上学。母亲本想让父亲骑车送我上学,但考虑到雪地上滑,容易出交通事故,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正当我焦急万分的时候,父亲还是像往常一样在一旁默默地坐着,抽着一支快燃尽的烟,眉头稍稍紧皱,似乎在想着什么。突然,父亲起身走到我面前,弯腰蹲下身。我一下子愣住了,呆呆的望着父亲的背,不知他想干什么。“来,我背你上学。”父亲说。一股暖流从心底蹿上来,我不知该如何是好,终于伏上了父亲的背。

  父亲背着我走出家门。迎面吹来刺骨的寒风,吹得门前的小花猫直发抖。而我靠在父亲的背上,却感到如春天般温暖。这时,我感到父亲的背是多么的`宽厚。伏在父亲背上,蓦然发现父亲浓黑的头发中夹杂着几缕白发。想到平时他为家庭奔波劳碌,的确没有太多空余的时间来关心我的学习,而我却一味地责怪他。

  父亲小心翼翼的走在雪地上,一步一个脚印,生怕滑倒。我终于耐不住心中的疑惑,说:“爸?”“什么事?”父亲说。“你……,没事,没事。”我想问他今天为什么要送我,可看着父亲,我就说不出口,幸亏父亲也没再追问。

  他把我送到学校后,说了句“自己小心点”便离开了。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里却有一股说不出的依恋。依恋那个暖暖的背,依恋那份无声的爱。

  一天,我无意间听到父母的交谈,才恍然大悟。原来父亲在背后一直向母亲询问着我的情况。想到以前对父亲不敬的态度,真是无比惭愧。眼眶一热,不经意间晶莹的泪珠便落了下来。

  父亲以他自己的方式悄悄地爱着我,而我到现在才真正明白:爱,无需表达,行动便是最好的诠释,父亲的爱一直与我零距离。

距离2

  那天中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学军老师应邀来我们学校为我们全体“丝语文学社”社员和吴江日报小记者开讲座,我们翘首企盼,感到非常荣幸。

  我们陆续来到报告厅,看到来参加活动的人非常多,几分钟后,彭老师在老师的陪同下来到报告厅,现场立刻鸦雀无声,紧接着“啪啪啪”雷鸣般的掌声响 起,同学们的欢呼声淹没了整个报告厅。我抬头一看,只见彭老师清新脱俗,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披散着乌黑发亮的长头发,让人感到格外亲切,我原本那颗紧 张的心终于得以平静。

  戴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彭学军老师的创作成果,然后彭老师为我们推荐了她精心编辑的一套《彩乌鸦》系列儿童图书。听彭老师说,从前乌鸦是彩色的,有一年 冬天,它们说了谎,结果就都变成了黑色……听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脚踏实地,为人真诚,不能随便说谎,正像彭老师说的那样:“自大”两个 字合起来,加一点就是个“臭”字!同学们千万不能自吹自擂,不然就会落个乌鸦的下场哦!

  作为一名让孩子们仰慕的大作家,彭老师居然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写作,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写作方法,那就是:借光。我疑惑地摇了摇头,不知所以然。 彭老师卖了个关子,过了好久,才说道:“所谓‘借光’就是借助阳光来描景状物,比如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像珍珠呀,还有河水在太阳照耀下银光闪 闪,波光粼粼!”原来是这样的,我心里暗暗地佩服彭老师的'博学多才。

  最后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将与大作家零距离、面对面赠送礼物,签名赠书留念!只见我们“丝语文学社”社长徐心玥同学将自己的一幅写着“读书破 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书法作品代表我们全体社员赠送给了彭学军老师,还有“邮局小局长”沈钱成同学给彭老师送上了一本我们《丝语文学社报》的20xx年度 合刊《起航》专辑。到了签名环节,在老师的安排下,大家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挨个向彭老师索取签名。哈!我也拿到了一本彭老师亲笔签名的书。我激动得一蹦 三尺高!

  那天的活动让我既学到了做人的方法,又学会了写作文的技巧。彭学军老师在大家依依不舍的掌声中挥手离开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距离3

  星期天带儿子下乡,午饭后太阳暖洋洋的。乡下的庭院离庄稼地很近,闲着无事, 我们一群人便来到门前的田野里,看有没有野菜 ,儿子刚到麦田,看到绿油油的麦苗 ,问我:“妈妈,我可以在这翻个跟头吗 ?”我知道儿子准是 把麦苗当成了软绵绵的草地,不过现在时节的麦苗是不怕踩压的。我说:“行,你翻吧。”儿子高兴的翻了一个跟头,起来时却皱着眉头,原来被麦田里不平的小土块碰到了脑袋。看到儿子的模样,我想笑却又笑不出来。想起自己的童年可以自由自在的在野外呼吸新鲜的空气,而儿子现在却连菜地里什么菜,田野里什么庄稼都不知道,该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了。

  我们看到麦地里有很多野菜和荠菜,便找来了工具,准备挖。儿子也急着要帮忙,爷爷奶奶不让,怕累着他,我说这可是一次最好的锻炼机会阿,让他干吧。儿子刚开始不认识哪是可以挖的野菜,便跟着我让我给他找,由他来挖,看到自己挖掉的第一棵野菜,儿子异常的兴奋。大叫着:“我会挖野菜了,我也认识野菜了。”

  大人都夸儿子能干,勤快,儿子干得更有劲儿了。 大人都有点累了,儿子却还干劲十足。最后剩下他一个人还在挖。然后跑到我们身边说:“看我挖的野菜。”我一看,儿子挖的野菜中夹杂着油菜,儿子还指着一大块油菜地,兴奋的说,你看这有好多野菜。我告诉儿子那不是野菜,而是油菜,看到儿子迷惑的表情,我又解释道就是长大后开黄花结油菜籽可以榨油的油菜 啊,儿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回来后我们把挖的野菜择后,洗干净做了一盘菜。儿子一听说是他挖的野菜做出来的菜, 吃得特别香,特别多。真是自己动手的劳动果实最好啊 。同时儿子 更深一层的体会到劳动的光荣,也更深刻的认识到为什么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了。

  这个星期天虽然儿子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但儿子的收获也不少。不仅劳动中认识了野菜,而且被大人一夸更增强了动手劳动的积极性。 同时与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更让儿子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尽情的融入了自然, 这是在辅导班里所不能收获的吧。

  我也有很深的感触:把孩子放回大自然吧,让他们在自然界嫩绿的草地上,小河边快快乐乐的尽情玩耍,尽情的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找回失去的童趣。

  只有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才会更爱这美丽的大自然。

距离4

  行走在古朴的大道上,抬头仰望那结群的飞鸟,湛蓝的天,洁白的云,领略那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欣赏那匀称美观的建筑。民俗文化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

  “能雕石狮子,会刻美人像,雕艺之乡美名扬,惠安是我可爱的家乡。”这么一曲悠扬动听的歌唱出了我们心中最美丽、最真实的家乡,也是这座多元文化并存的小城的`真实写照。

  民俗文化在惠安这座独具魅力的闽南小城几乎无处不在。你看,那可爱的掌上木偶戏,你听,那源远流长的南音,欣赏那壮丽雄伟的孔庙,你会发现,处处浸透着多彩的民俗文化。车行驶在路上,你可以见到许多古朴的建筑,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儿,似乎新时代的喧嚣从不曾打扰到它们的宁静。寺庙里时而传出钟磬声和念经诵咏声,虔诚的香客接沓焚香而来。

  透过窗户向外望去,窗户就是一台照相机,美好的景色犹如按下了快门,让人应接不暇。你看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石雕,有慈祥的菩萨,温顺的鹿,勤勤恳恳的黄牛,憨态可掬的渔夫……而最让我欣赏的还是那些威严的石狮子,它们永远横着一双怒目,四肢强有力地压在石头上,利爪似乎要将坚石粉碎。尾巴似鞭,似乎要荡平一切障碍,凛然的王者风范。它们一直目视远方,似乎期盼着惠安石雕的新时代,又似乎守护着独具特色的惠安雕艺。它们一直闪烁着惠安石雕不朽的艺术光辉。惠安雕艺,源远流长,一代代大师的独特技艺,兼收并蓄的艺术特点,使惠安获得了“中国雕艺之乡”等美誉,现在,惠安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世界雕艺之乡”迈进。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女文化是家乡民俗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历经变迁,她们穿着习俗成了如今这般模样。比衣着更为美丽的是她们那吃苦耐劳、勤劳质朴的精神,一直是惠安的精神象征。

  领略了技艺精湛的惠安石雕,认识了远近闻名的惠安女。我明白了:民俗文化光闻名遐迩是不够的,而是要作为我们的宝贵财富永远珍藏下去。开发并创新,让民俗文化真正与我们“零距离”。细品一番,民俗文化这么些质朴,精华的东西,一直未远去,如果我们能够去掉些喧嚣与浮华,一直将这些精髓传承下去,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更美!

【距离】相关文章:

距离08-26

距离的作文03-15

距离的作文07-18

距离作文09-19

最远的距离作文03-07

爱的距离作文03-09

有关距离的作文03-08

面对距离作文08-08

写距离作文08-28

有关距离作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