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产生美作文

时间:2023-12-11 23:44:4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合集)距离产生美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距离产生美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合集)距离产生美作文

距离产生美作文1

  余秋雨说:“浪漫的法国人以一种善意而真诚的态度来重新理解法国文化,严肃的德国人以现代的眼光来审视曾经的德国,而我们,正毕恭毕敬地将传统文化供奉起来。”不错的,在各国纷纷重新审视本国传统文化之时,我们却将传统抛弃,而热衷于接受欧风美雨的洗礼,并将它们当成“精美的艺术品”,用一种景仰而崇尚的态度对它们俯首跪拜。

  当今现实是:大中学生孜孜于雅思(微博)、托福的学习,却对母语的学习丧失了足够的热情,下笔就是错别字连篇,开口就是误读。青少年们对圣诞节、情人节、美国大片疯狂着迷,却将中秋节、端午节、唐诗宋词冷落一边。当洋快餐风靡大街小巷,当出国留学(微博)成为人们追逐的潮流,当我们完完全全地被包围在“欧美文化圈”中,当我们因得到那个“精美的艺术品”而沾沾自喜时,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正慢慢陷入另一个泥淖。

  正所谓: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伴随着“精美的艺术品”而来的“精美的缺陷”,终将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显现。且看欧美大片中体现出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暴力用事等不良价值观及人生观,是否正一步步地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看似“精品”的欧美文化,实则隐藏着危害。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灾难令太多人一味倡导舶来品而非议传统。陈独秀断言:“全部‘十三经’,不容于民主者盖十之八九。”就连鲁迅也对京剧、中药一概否定,他们将民族的衰弱非理性地归咎于国学,于是他们便走上了全面学习西方文化之路。只不过,盲目的全盘肯定与全盘否定同样是感性而非理性的。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抛弃,而那些所谓“精美的艺术品”也将因不合国情而逐渐显露它的“不完美”。

  美亦非美,只有真正属于民族的、适合民族的文化才能万古长青。盲目追求的“精品”,终将在人们的细细品读下退出历史潮流。

  值此亟待重塑民族文化之际,国家博物馆(微博)广场上的孔子像给了我们更多的启迪和鼓舞。

  不要被展台上光辉夺目的“精美艺术品”晃晕了头脑,只有理性甄选发掘,才能创造真正的精美艺术品。

  【点评】

  漫画中的老人得到精美艺术品后看法大变:展台上的.艺术品光辉夺目,老人盛赞“精美”,得到之后,老人竟发出了“不那么精美”的感慨。作者紧紧抓住得到前后老人心态的变化,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为核心展开行文。作者首先引用了余秋雨的话,对比中外对待本国文化的不同态度,引发读者思考:盲目否定自身传统、一味学习西方的做法真的合适吗?接着,作者用三个自然段展开具体论述,列举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指出包围在欧美文化圈氛围中的我们正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反思一味学习西方文化的不足,进而找寻崇洋媚外的历史根源,反思我们对传统文化一味否定并不理性。最后,作者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只有真正属于民族的、适合民族的文化才能万古长青”,并结合国家博物馆广场上塑立的孔子像这一社会热点,重申总论:“不要被展台上光辉夺目的‘精美艺术品’晃晕了头脑,只有理性甄选发掘,才能创造真正的精美艺术品。”全文主旨突出,结构清晰,事例丰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距离产生美作文2

  老人在朋友家里看到一个花瓶,便觉精美绝伦,而当朋友将花瓶赠送给自己后,却发现原来并不精美。

  花瓶还是那个花瓶,只是老人此时已经拥有,花瓶从远在天边变成了近在咫尺,花瓶的美丽也在老人的眼中渐渐变淡。生活中,类似老人的人数不胜数,我们总是认为风景“那边”独好,而当我们疲于奔命的追逐到手后,又往往发出“不过如此”的感叹。为什么隔着时空人们觉得美丽,而没有了距离反倒美感顿失呢?

  距离产生美源于对未知的期待。生活中充满了未知,而人类的猎奇心理又引领着人们去探索,而这种期待谜底被揭开的激动心情更无形中为事物蒙上了一层美丽的面纱。古时元宵节的灯谜大会,参加者络绎不绝,而且这项活动一直流传至今仍焕发着无限活力,广受人们的欢迎,或许那份对谜底的期待与热情早已掩过了对灯谜本身的意义。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对“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充满了遗憾,相信他一定认为未至之处必是风光无限的,因为那份对未知的期待与憧憬更为这份美丽加增了一丝朦胧与浩渺,遥不可及让美因期待而绽放。

  距离产生美源于对美好的想象。《诗经》中河畔男子见到在水一方的伊人,便油然而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叹。但因“求之不得”,故“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越发多了对女子美好的倾慕。相信此时女子在男子的想象世界中一定是“婉若游龙,翩若惊鸿”的洛神般美丽的,继而,男子又想象“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我们看到在男子的想象中女子的容颜愈发熠熠生光。汉代李夫人的哥哥用一首“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勾出了汉武帝对这位绝世佳人的想象,使其成功来到武帝身边,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那首传世诗歌实在是功不可没。距离牵动着想象,想象为美丽添彩,于是美丽愈发娇艳。相信老人惊羡于花瓶的美丽时,其间也不乏添加了几分想象的因素吧。

  距离产生美源于对事物的占有欲。钱钟书说“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这不仅仅是用来比喻爱情的。城里太喧嚣,城里的人就想去与世隔绝的地方;大山深处太荒凉,那里的青年人疯狂涌入大都市。这个世界好像就是一个悖论,都在幻想从自己呆够的`地方到别人呆够的地方。可能是人的劣根性吧,总是对自己得不到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一如老人对于花瓶。犹记《诗经·氓》中那个“蚩蚩”的男子,为得到心爱的女子,假意“抱布贸丝”,实则“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此时的男子自然是诚恳的,因为还没得到心仪的女子。而一旦得到后,便“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女子的美丽在男子眼中因新鲜感的消失也渐渐褪色。这大概也是《铡美案》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吧,因为这现象太普遍了。

  距离产生美,拉近了距离,我们是否能以一种宽容与珍惜的态度来接受现在可能有些瑕疵的美呢?不要像老人那样,徒发“现在看来并不太精美”的感叹。

距离产生美作文3

  星期天来到公园里看荷花,满塘的荷花把夏日季节装扮得如此的五彩缤纷。远远看去,这正如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里所描绘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然而当我们划船过去细细欣赏时,细茎粗叶,没有一点远眺时的风致风韵,当然也不如远看时迷人。

  这件事对我感触很深,远看荷叶如画,近了却风景全无,距离产生美,这道理一点也不假。其实生活中和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我们能给亲情、友情、爱情一点距离,一点空间,我们就会发现亲情是如此的温馨,友情是如此的真切,爱情是多么的长久。

  给亲情一点距离吧,亲情因为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会更多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感恩。生活中我们总是抱怨父母亲不能理解我们,不给我们更多的自由。小时候我也有同感,尤其是初三到高一这段人生最为“叛逆”的时期,这段时间,父母每天对我的吁寒问暖,对我学习的关心,对我生活无微不至的照顾,对我交朋处友的干涉……都被我认为是干涉了我的自由,我特别的反感,由此我与父母的关系也很紧张,但我上高中寄宿后,不能天天回家,与他们的距离远了,我于是有了重新发现爱感悟爱的时间和空间,孤独的心开始体会到亲情的宝贵,家庭的温暖,我把对他们的想念通过书信传给出去,让父母感动得热泪盈眶。给亲情一点距离,我懂得了亲情的包容、理解和温暖。

  给友情一点距离吧,友情因为距离而思念,因为思念而让人回味,友情变得无私和纯洁,恒久而伟大。翻开秦砖汉瓦,回忆唐诗宋词,有如此之多的朋友送别的诗词让我感动不已。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缠绵,到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豪迈,再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惋……若无离别的距离,没有千山万水的阻碍,又哪来友情的珍贵?距离让友情如歌,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远去,距离让友情如诗,不会因年华的不返而老去,距离让友情如画,更不会因关山的'阻碍而褪色。给友情一点距离吧,这样就会少一点矛盾,多一点珍重!

  给爱情一点距离吧,爱情将在彼此的对视与守望中从青涩的苹果变得成熟和甜美。在岁月的洗礼中恒久弥香。中学生正是感情的萌芽期,如果这段时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花前月下,请问又何来时间和精神来面对任务繁重的学习?又何来良好的经济条件设计两人明天的幸福?生活是现实的,也是残酷的,为了将来的前途,让我们给爱一点距离吧,把时间花在该花的地方,把精神用到需要用的地方,这样更为理性,也更为明智,也是心态成熟的表现。在这方面,马克思与燕妮对爱情的处理也许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距离让过早的爱情更美,也让将来的幸福更加天长地久。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当我们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距离产生美,距离给了生活理性思索的空间和时间。既然这样,当我们困惑时,当我们迷茫时,当我们痛苦时,我们何不给生活一点距离,给人生处世一点春风,那么收获的定然是一个万紫千红的明天。

  朋友,请你记住一个终生受益的道理:距离产生美。

【距离产生美作文】相关文章:

距离产生美作文07-20

【合集】距离产生美作文08-18

距离产生美作文三篇02-24

距离产生美作文必备(2篇)07-27

距离产生美作文(精品6篇)09-17

距离产生美作文4篇【优】09-24

距离产生美作文8篇(通用)09-22

(精华)距离产生美作文7篇11-16

[精品]距离产生美作文7篇11-16

距离的作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