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教学片断

时间:2023-12-19 00:46:45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找春天》教学片断

《找春天》教学片断1

  【情景说明】

《找春天》教学片断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教学过程】

  【片断一】

  (通过课件组织学生观察春景,学生畅所欲言)

  师:老师也找到春姑娘了,她在一篇优美的文章里,请大家把《找春天》读一读,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谁从课文中找到春天了,请说一说。

  生:小草是春天的眉毛。

  生:野花是春天的眼睛。

  生:树木是春天的音符,小溪是春天的琴声。

  ……

  生:老师,我想提一个问题,迎春花是迎接春天到来的花,它是春天的使者,课文为什么不写它呢?

  生:写了,写了,课文不是说野花是春天的眼睛吗?

  生:不对,因为迎春花有名字呀,怎么叫野花呢?我觉得应该加上这样一句:迎春花绽开灿烂的笑容,那是春姑娘的纱裙吧!

  生:我也想补充一句:燕子唧唧地叫着,那是春天的歌谣吧!

  师:你们想得真好,把春姑娘打扮得更美了。

  【反思一】

  一直以来,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老师讲,学生听,似乎天经地义。而教师的讲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相信学生的潜能,把课堂还给孩子”才是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今天的课堂上,我听到的是多么富有童趣的声音,这声音源自孩子们独特感受,这声音源自孩子们的丰富想象!从孩子们的争执中,我感受到他们智慧火花的碰撞,在碰撞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展示了学生的潜能。学生极富创意的发言使我认识到:今天的儿童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不容小视。在课改的今天,学生勇于挑战的个性正渐渐地崭露头角。在充满想像和梦幻的儿童时期,充分发扬孩子们的个性,引导他们想像,才能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燃起一盏难以熄灭的明灯。

  【片断二】

  师:学了这篇课文,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生:老师,这篇课文写得太美了,我想用学过的一首诗来表达我的感受。

  (学生背古诗《村居》)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同学都愿意背关于春天的古诗)

  生:我想背《春夜喜雨》。

  生:我想背朱自清的《春》。

  生:我想背《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

  生:我想按课文内容画一画美丽的图画。

  生:我想唱一首有关春天的歌。

  【反思二】

  过去,我们的语文课程过于封闭,过于注重语文知识,把学生定格在语文书本世界里,与其他学科及生活、社会缺乏联系。语文学科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科本位的现象必须改变,但也不能一会儿极左,一会儿极右。在课改教学活动中,看到有的语文课变着花样渗透各种活动,热闹非凡,不管课文的体裁与内容是否适合,也不管知识是否落实到位。我认为,融合也好,沟通也罢,语文课不能脱离其根本,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小学生必背的70首古诗,在课改实验中,我将古诗的背诵与学生认字结合起来,旨在通过课外自主地学习古诗,达到促进学生认字的目的。熟知学生却将古诗与所学课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且比较和谐。它让我认识到两点:一是课标中所提倡的“两条腿走路”(即课内老师的指导与课外自主的学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途径,二是要重视语言的积累。积累,是表达的基础,是语言材料内化为个人语言储备的过程。

  【片断三】

  (课文已经学完,一位学生举起了小手。)

  生:老师,我想给您提个建议,好吗?

  师:请你说吧。

  生:现在,虽然已是春天了,但我们这儿气候比较冷,至今还穿着厚厚的棉袄,小草没绿,花儿也没开,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要是您晚些时候上这一课,那就好啦!

  师:谢谢你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老师一定带你们去寻找春天,好吗?

  【反思三】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课改成败的关键”从参加课改实验的第一天起,这句话就常常地在我耳边回响,于是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丢下严肃呆板的面孔,扬起春意盎然的笑脸,行走在孩子们中间。当他们学习遇到困难时,培养他们养成乐于请教的好习惯;当他们有与众不同的观点时,鼓励他们大胆挑战;当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特别感受时,引导他们表达。

  童心似一张洁白的画纸,你涂上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作为老师,除了教给他们知识外,还得关注他们的思想。每天早上或课间十分钟,是我最忙的时候,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围拢过来,叽叽喳喳地向你诉说家里的趣事、路途上的见闻、所受的丁点委屈,亦或对老师装扮的评价。无拘无束的话语中,流露着点点真诚。我总是蹲下身子,仔细地倾听,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并促使他们也把信任带到课堂上,构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谐的课堂氛围呼唤教学民主,要做到教学民主,必须真诚地对学生说:“孩子,你是主角”。

《找春天》教学片断2

  今天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第一课《找春天》,现将上课时几个片断整理如下:

  片断一:(学生读1、2自然段)

  师:“春天来了!她脚步轻轻,羞羞答答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孩子们一块奔向田野寻找春天。这时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刘倩雨:“春天,百花盛开,柳树也发芽,小朋友们冲出家门,去田野里找春天,他们一定很开心。”

  安然:“我想小朋友一定很激动,因为寒冷的冬天刚刚过去,又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所以他们一定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去寻找春天。”

  李怡航:“我认为他们会很疯狂。”(我很差异问他为什么)

  “我从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这几个词体会出他们一定很疯狂。”

  师:“你理解真独特!小朋友们去找春天了,他们开心,激动,他们也疯狂,你们能在朗读中把孩子们的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吗?”

  张臣乐站起来读。

  琦琦点评:“如果他读的时候再多点感情,我就能感觉到春天来到了。”

  师:“你认为他感情不够,那你来试试。”

  琦琦读。小朋友都给她鼓掌。

  师:“琦琦读得真好,听着她的朗读我的头脑呀好像看到了一副美丽的春天的图画。你们看到了吗?你们看到了什么?”

  王雅思:“我看到了春天到了,百花盛开,柳树长出了嫩芽。”

  淼淼“春天来了,我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

  尧尧:“我看到了天空中高高飘扬的风筝。”

  (片断二:)读第3自然段,孩子质疑。

  新转来的柯夏仪站起来问:“小姑娘?”

  师:“你是想问?”

  柯夏仪:“小姑娘是什么意思?”

  她的小同桌黄晨怡:“我知道她是想问课文为什么把春天比喻成害羞的小姑娘?”

  师问柯夏仪:“你是这个意思吗?”

  她点头。师:“那你认为这两个问题哪个更有价值?”

  柯夏仪:“她说的那个。”

  师:“对,我们在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提有价值的问题。”

  黄晨怡:“老师,我还可以帮她来解答,因为春天很美丽,小姑娘也很美丽,所以小作者把春天比喻成小姑娘。”

  陈华峰:“我认为春天刚刚到,小草才发芽,花也才开上点点,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所以把它比喻成害羞的小姑娘。”

  师:“你理解得真好。”

  (片断三:)教师读课文最后一段,“孩子们找到了春天,通过我的朗读,你们能感受到他们现在的心情吗?”

  黄晨怡:“我感到他们一定很快乐,因为春天到了,可以放风筝,还可以观察小动物了。”

  淼淼:“我感觉小朋友们现在的心情一定是兴高采烈的,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美丽的春天。”

  蔡若宣:“春天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就像和我们捉迷藏一样,小朋友们努力地找它,终于找到了,所以我们一定很开心。”

  师:“让我们再带着这种快乐、开心、兴高采烈的`心情把课文读一遍吧。”

  (片断四:)师:小朋友们这几个孩子找到了春天,春天在柳枝上荡秋千,春天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孩子们,你们找到春天了吗?你眼中的春天在哪里呀?

  王雅思:春天来了,小燕子把春天带来了,春天来了,春风在花心里跳舞呢!

  郑心仪:春天来了,小朋友们把棉衣脱掉迎接春天的到来。

  安然:春天提着一桶绿色的油漆,把小草涂成一片绿油油的。

  罗凯鹏:春天来了,春天带着各种颜色的颜料,把草染绿了,把花染红了,把天染蓝了。

  ……

  (新课改要求我们上课时不用固定教案,追求课堂生成,在这节上我深刻地理解了这个理念。作为上课者我们再好的设计也不如孩子们的独特体会,那么就让我们在课堂上将生成进行到底吧!)

【《找春天》教学片断】相关文章:

《穷人》教学片断05-05

找春天09-12

找春天08-19

《金色的草地》教学片断02-19

《认识分数》教学片断02-17

《斑羚飞渡》的教学片断02-17

《假如》教学片断及感悟02-27

找春天的作文04-03

找春天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