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狼牙山五壮士》后感

时间:2024-02-29 13:24:4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狼牙山五壮士》后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后感1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读《狼牙山五壮士》后感

  狼牙山五壮士是狼牙山上的五位英雄。《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1941年秋,日军向狼牙山大举进犯,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痛歼敌人之后英勇跳崖的'故事。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乐曲。

  俗话说得好: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五位壮士在生死关头,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群众和部队主力。他们这种英勇牺牲、勇于奋斗的精神,是多么的值得我们学习啊!

  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在20xx年11月30日11时。那是有一位女子跳了河,某部队的军官孟祥斌二话不说就跳下了那冰凉的河水中。不远处的一艘摩托艇也开足马力,救起了女子,但水面上已经没有了孟祥斌的身影,他因为体力不支已经光荣的离开了人世。他们头不是很值得人敬佩吗?

  现在,就让我们记住1941年秋的这一天吧!他们这首用生命谱写的乐曲将会永久的流传下去,时时刻刻的在我们的身边闪烁着璀璨光芒!

读《狼牙山五壮士》后感2

  几天前,我和我的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琅琊山五侠”的课程。当我读完这篇课文时,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因为这五个壮汉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去保护群众和主要力量。他们坚决果断地把敌人引向死胡同,牺牲自己,保护他人。这种自我牺牲和人类牺牲的精神怎么能不被触动呢?

  从古至今,我国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不管他们遇到什么困难和障碍,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只考虑别人。不管他们有多危险,他们都在发扬舍己为人的精神。

  我记得那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突然的地震。暴力坍塌吞没了宁静的`校园。灾难来临时,有一位29岁的年轻老师。张在一个很好的位置逃跑,但他迅速退到平台后面,并指示学生撤离。砖块、砾石和水泥倾泻而下。教室的门框变形了,再也承受不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当生命之门即将关上时,张先生一个接一个地走上前去,用他魁梧的身躯撑起门框。40多名儿童逃脱了死亡的厄运。然而,无情的水泥砖倒了下来,张老师被倒塌的废墟吞没了。他把生命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亡的厄运留给了自己。仍然有许多老师像他一样,他们是新时代“琅琊山五杰。哦,天啊!

  我们必须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学习不怕牺牲的五强者的精神,时刻想着人的高尚品质。在进一步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不要害怕困难,要有勇气努力学习,以便将来对我们的祖国有用。

读《狼牙山五壮士》后感3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很快侵占东北全境。1937年7月7日,我国军民开始全面抗战。

  抗日战争中曾经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有赵一曼的故事,有叶挺的故事,有许亨植的故事,还有……但其中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我读了他们的事迹感想很多,下面我主要写两点。

  第一,五壮士是五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伟大爱国者。

  五壮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为了拖住敌人,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他们把敌人带上了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里三面都是悬崖。这歌颂了他们爱护群众,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

  第二,五壮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和五壮士相差太远:五壮士为了国家,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我们却胆怯懦弱。五壮士宁可与敌人同归于尽,也不做俘虏;而我们却自私自利,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五壮士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他们永远是人民群众心中的爱国英雄!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我前进!

【读《狼牙山五壮士》后感】相关文章: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实录12-18

春读的后感08-05

读《青鸟》后感03-22

读《匆匆》后感12-12

读《窃读记》后感10-18

读青铜葵花后感09-08

读《父与子》后感08-10

读《爱心树》后感03-25

读《根鸟》后感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