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滨孙漂流记》后感

时间:2024-03-01 10:02:41 好文 我要投稿

读《鲁滨孙漂流记》后感3篇(经典)

读《鲁滨孙漂流记》后感1

  我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书页从我眼前一张张翻过,我完全被书里的情节所吸引了。

读《鲁滨孙漂流记》后感3篇(经典)

  主要讲了:鲁滨孙航海时遇到暴风雨,船被吞没了,船上的人都死在了大海里。幸运的是鲁滨孙被大浪带到了一个无人的小岛上,他便开始了在小岛上的生活。他搬来被海水冲上来的`东西,自己搭帐篷,开始养羊、种植。后来又救了“星期五”,在小岛上生后了28年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我掩卷沉思,回想起书中的内容,印象最深的是,鲁滨孙刚到无人小岛上的时候,他没有因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而不知所措,而是坦然面对,开始准备自己今后的生活。而我们现实中,有很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弱,遇到些挫折就轻生。想想鲁滨孙,他一个人生活了26年呐,他认为自己比起同伴足够幸运了。是啊,我们何尝不是幸运的,有那么好的生活环境,还不好好珍惜。

  而且鲁滨孙到了那里没有慌乱,一个新环境,他还是安排好了今后的生活。我们生活中也可能遇到许多新的环境,要学会适应,要有适应能力,并且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就像我们,就要迎来初中生活,迎来新的环境,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就要马上去适应环境,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就行。

  合上书页,感觉这个故事给了我莫大的道理启示

读《鲁滨孙漂流记》后感2

  我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后,很佩服鲁滨孙的勇气。

  故事的主人公鲁滨孙,是个英国人。他出身阿紫一个不错的家庭,可他不想继承父业,一心想去航海。可头一次出海遇上了大风浪。他当过奴隶,做过商人,种过甘蔗,赚了很多钱。一次,他被风浪带到孤岛上,同船海员全部在大风浪中死去了。从此,他在岛上过起孤独的生活……

  我佩服他,竟然能在那样孤独的环境下保持乐观,并用自己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他还能想到那么多:下雨了怎么办;挖地道;隐蔽;寻找淡水……等许多事情。要是换了我,估计早该绝望而死了。

  鲁滨孙的聪明,我也很佩服。他想到打雷时可能会引燃火药;刻斫痕计算日期;如何防御野兽的'攻击……他想得非常周全。

  这是对鲁滨孙的一个磨难。人生不也是有这样的磨难吗?在经历磨难的时候,你会想到该怎么办做吗?我们也要像鲁滨孙一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保护好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乐观面对,克服困难。在困难面前,一定不能退缩。

  我们要在逆境中奋发向上,克服困难,才能走上人生事业的顶峰!

读《鲁滨孙漂流记》后感3

  依稀中,我好像看到了那了无人烟、荒瘠寂寞的海岛,好像看到了那只硕大的陶罐,好像看到了主人公用以分析自己糟糕处境的那份犹如账簿一般的表格,好像看到了星期五眉目清秀、和蔼可亲的面颊,好像看到了拿着锄头正辛勤劳动的鲁滨孙。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不朽之作,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商人鲁滨孙在一次海上航行中,不幸遭遇海难,流落荒岛,以其自身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勤劳的品性,不但让自己免于一死,还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艰辛努力,在毫无工具与生存条件的状况下,“创造”出基本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并用自己的双手根本改变了原本恶劣的生存环境,最终安全抵达英国。在荒岛上,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鲁滨孙竞依然能够乐观地生活着,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因此,《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成为丹尼尔·笛福创作的代表,而鲁滨孙也从此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散发着光辉的文学形象。

  从《鲁滨孙漂流记》中,可明显地看出作者对“劳动”的看法。作者是提倡劳动并且鼓励人们去劳动的,所以他笔下的鲁滨孙是喜爱劳动的,并且内心总是涌动着一股冲动和力量,这使探险者——鲁滨孙不能安静、不能满足。这或许是笛福作品中一个共同的特点,而鲁滨孙只不过把这个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罢了。

  鲁滨孙是一个坚毅而勇敢的人,不知疲倦,不畏困难,只为达到自己的目标。或许正是因为那股冲动的力量,才使鲁滨孙彻底厌倦平庸而乏味的生活,一心想着要出海远行,丝毫不顾及曾经的海难和遭遇鲨鱼的教训。这种永不停息的冲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力量在他于海岛上生活的经历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鲁滨孙自身带有的坚毅勇敢的`品质则又把此种表现推向了高潮。他不甘于寂寞,不甘于就这样平庸地死去,正是因为有了这股力量和品格的鼓舞,才使得主人公绞尽脑汁地为自己改变周围的环境,居然在条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自己种植了谷物,甚至还制作出了面包、葡萄干。

  同样,主人公还是智慧且理性的,这一点可从那像账单一样的分析表中清楚明了地看出。他初到荒岛时,内心不知多么沮丧和绝望,这一点作为常人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令我惊叹的是,他竟立刻用理智的头脑克制住了自己消极的情绪,而且还用列表法分析自己现时的处境,而他的分析胜似记账。在“借方”(也是指“坏处”)一栏处,鲁滨孙明白地分析了自身处境的负面性,但在“贷方”(即“好处”)一栏中却全部是他的自我安慰和鼓励。这样的理性和智慧,使他从不幸的灾难中解脱出来,以乐观的,充满希望的心态去面对一切。由此可见,这张类似于账单的分析表发挥了极大的用处,它的分量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人在逆境中所散发的顽强生命力似乎是不可预知和想象的,鲁滨孙又以他自己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他的惊人的生命力在他表现出冷静和理智时便已发芽,直到他真正地开始投入他所喜爱的劳动中去,这种蓬勃的生命力就被极大地发挥出来,成为鲁滨孙心中信念的支撑和不懈前进的动力。(范文网 )我想,这也是鲁滨孙在这荒岛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根本原因。

  我不敢确定地说只要我们拥有了主人公鲁滨孙所具有的品格和特点,便能在险境或逆境中创造奇迹,但我坚信,这最起码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坚定的信心和信念,使我们从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出发,为我们今后与艰难环境的抗争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荒岛见证的奇迹,以书中的每一张纸作为载体,再次见证世界文学长河中不朽的奇迹。

【读《鲁滨孙漂流记》后感】相关文章:

读《鲁滨孙漂流记》后感11-14

读《鲁滨孙漂流记》后感3篇(精品)02-29

读鲁宾逊漂流记后感12-17

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感11-09

(优)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感02-29

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感精选【3篇】02-27

鲁滨孙漂流记作文09-06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02-28

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感实用(3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