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教学实录

时间:2024-03-03 00:29:5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和时间赛跑》教学实录合集5篇

《和时间赛跑》教学实录1

  教学目标

《和时间赛跑》教学实录合集5篇

  知识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及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

  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2、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句、格言。

  情感目标:从学习课文中,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家长观念与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讲述的重点是由外婆去世引发的和时间赛跑的事,并从中获得关于珍惜时间的启示。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践加深体验,真正懂得珍惜时间。

  关键:抓住“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一句话体会作者对时间、对人生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同学们,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容易后悔就是时间”。

  哪位同学能说说你积累的名言?

  【设计意图】

  课文开始以名言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积累课外知识的习惯,以便让学生通过了解更多的有关时间的名言,感知时间的宝贵。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讲授课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因为外祖母的去世而悲痛不已,爸爸的一句话让作者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你知道爸爸的那句话让作者陷入了沉思?生汇报(出示课件)

  请同学试着用爸爸的语气来读一读。

  教师随机点评

  全班齐读感受爸爸的心情。

  2、爸爸说到了时间里的哪些事物永远回不来了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爸爸的那句话?读懂了爸爸此时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由读后汇报自己所读懂的句子,(随机出示幻灯)

  说说从你读懂的句子中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谈自己所领悟到句子的内涵及自己的感受。

  教师随机点拨,随机指导朗读

  配乐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品读爸爸所说的话来感受爸爸话中所包含的意蕴,感受爸爸此时复杂的心情:有失去亲人的悲伤、有挽留不住时光的无奈和对孩子的安慰、对孩子的期待,学生通过品读、感悟,教师随机指导学生配乐感情朗读来进一步深刻体会爸爸伤心、悲痛的心情,把学生带入到情景中去,进一步感受时间的宝贵,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3、学习5—7自然段

  过渡:爸爸简单的几句话包含太多的情感,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个谜,也让他陷入了无限的沉思,他也在努力的寻找、发现,那么作者发现了生活中的什么事物回不来了呢?请同学们读5、6、7自然段

  A、学生自由朗读5、6、7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时间里的哪些事物回不来了?

  学生边读边找出自己读懂的句子

  同桌讨论、谈感受

  【设计意图】

  解决问题是教师培养学生有意识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读书,即从小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B、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自己所读懂的句子,谈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幻灯

  2、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朗读

  4、教师随机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分读、齐读

  5、在反复的品读、感悟中进一步体会时间流逝的快,教育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

  C、拓展思维训练。

  过渡:刚才我们品读、感悟了爸爸和作者所说的时间里的事物去了不回来了,那么你发现了时间里的哪些事物去了不会回来了呢?

  (1)学生合作讨论

  (2)指名汇报

  (3)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如:今天看到的星星,明天再看到时已不再是今天的星星了

  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不同,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不同,我们在一天天长大,在流逝的时光我们得到了成长,得到了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发散思维训练,既让学生明白时间的流逝的快,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拓展性思维的语言训练。)

  过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时间里发生着变化,例如:小草、星星、大树。时间过去了就不再回来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珍惜今天,把握明天。

  著名作家朱自清在《匆匆》文中这样写道:(幻灯出示)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倾听

  说说从这段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汇报)

  你是否也发现时间从你的身边悄然溜去了呢?请同学们仿着说几句。

  幻灯出示:

  请同学们仿照句型来练说,同桌练习说

  指名汇报

  教师随机点拨

  过渡语:同学们,眼望着时间从你的身边悄然溜走,此时你的心情如何?(学生汇报:着急、悲伤、等)

  作者也和你们的心情一样,我们一起来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

  幻灯出示:

  过渡语:同学们难道你们就打算在着急悲伤地心情中度过吗?学生汇报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学生汇报:准备和时间赛跑)

  你们打算怎样和时间赛跑?(学生自由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训练,给学生一个暗示,让学生明白今后该如何珍惜时间,如何抓住时间里分分秒秒来做到认认真真的做事,以达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目的。)

  过渡语:作者也和你们一样下定决心和时间赛跑,我们带着作者的这种心情读一读。(幻灯出示)

  教师随机点评,指导朗读

  那么作者是如何与时间赛跑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D、学习(8—10)自然段

  请同学们读一读8、9、10自然段

  请大家带着幻灯出示的问题,边读边思考

  指名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随机板书

  作者通过和时间比赛他取得了成功,所以他后来说了这样一句话(幻灯出示)

  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说说你对“受益无穷”理解

  指名汇报

  他在受益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点点深入思考的问题,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幻灯出示)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谈感悟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加以引申这句话所包含的意义

  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全班齐读

  过渡语:的确,作者所说的这几句话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明白了时间的重要性,也警示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时间,此时,老师也想起了自己在童年时贪于玩耍,直到上中学时我读了一首《揽镜》才使我顿然醒悟,今天老师给大家也带来了,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教师配乐诵读,学生倾听

  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对这首诗的朗读,让学生更进一步的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懂得今后要更加珍惜时间,再此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里的分分秒秒。)

  说到这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医生和时间赛跑意味这什么?

  司机、抗震救灾的战士、教师、学生等,他们和时间赛跑

  又意味着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句式训练,其目的之一,让学生明白抓住时间里每一分、每一秒是多么的重要,目的之二,教育孩子珍惜时间的意义,步步深入孩子的心中。)

  过渡:的确,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那么的短暂,每个人只有抓住了时间里的一分一秒,努力的做事,就会取得成功。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少年时期的林清玄现在怎么样了吗?

  课件出示

  教师读,学生听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林清玄与时间赛跑最后取得的成绩,让学生明白抓住了时间里的分分秒秒是多么的重要,也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的成功就是在与每一分、每一秒赛跑,才会取得你所要的目标。)

  这就是一生都在和时间赛跑的林清玄,因为他抓住了时间里的分分秒秒,才会取得如今辉煌的成绩。所以,林清玄在课文最后说道,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

  课件出示:(学生跟读)

  请同学们把这句话送给我们优秀的班长

  送给你最喜欢的朋友

  送给你的同桌

  送给你的老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互送这句林清玄的这句名言,使学生在别人的鼓励下,再次激起学生心中的那份情感,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欣赏惜时名言:

  课件出示

  同学们记住这些惜时名言,让自己做时间的主人,学会掌握时间、利用时间,珍惜时间里的分分秒秒,相信定能达到你的目标,实现你的梦想。

  下课前,我请同学们把这句话送给自己

  全体起立,举起右拳,对自己发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宣誓,永远记住林清玄的这句话,同时也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永远激励自己做时间的主人,不要荒废了自己的每一个成长的经历。)

  结束语:

  同学们,记住今天对自己的誓言,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相信将来你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也一定会实现你的梦想。

《和时间赛跑》教学实录2

  和时间赛跑讲的是作者童年时代奶奶去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悲痛。由此,他产生了对时间的初步认识,及他和时间赛跑的几件趣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完这篇课文。我利用学生思维正活跃的`时机提了三个问题。

  师: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和时间赛跑的事?

  生:在语文课上,我能认真听见老师讲课,积极回答问题,作业按时完成,做到了与时间赛跑。

  生:数学课上,有些题我不会做,我能及时向老师请教,解决问题,做到了与时间赛跑。

  生:我回家之后,险些作业,写完作业再看少儿节目,合理安排了时间,做到了与时间赛跑。

  师:你们几个同学的回答,都合理的利用了时间,做了应该做的事。都与时间进行了赛跑。

  师:哪些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做到与时间赛跑,浪费了时间呢?

  生:宋鹏飞同学经常不写作业,考试成绩也不好,浪费时间,没有做到与时间赛跑。

  生:蒯天翔在课上喜欢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浪费时间,因此他学习不好。

  师:对待不与时间赛跑的同学,我们应该对他们说什么?

  生:我想对宋鹏飞说:“你要与时间赛跑,认真写作业,成绩一定会好的。”

  生:我想用一句谚语劝告蒯天翔:“花有重日开,人无在少年,请他认真听讲,学习一定会有提高的。”

  以上案例让我明白了,老师在教学上的精心设计,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双重教学——共举行和人文性都达到了协调和统一。

《和时间赛跑》教学实录3

  师:我学语文的时间比你们要长,如果从我说第一句话算起,恐怕得有三十年了吧。像我三十年的学习体会,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就是多读书、多读文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古人还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精华,读书不仅要多,还要读好书,要读文学精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这就是说要多读书、读好书。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林清玄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和时间赛跑》。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赛”,读课题。

  师: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文笔清新流畅,情感浪漫醇厚,风格朴实感人,有人说,读他的散文有如饮一杯甘美的山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这杯甘美的山泉,看看谁能品得其中的真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品味呢?

  生:读课文。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要求:(1)出声朗读;(2)要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3)时间5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看着你们那么认真投入的读书,我想你们一定已经能把课文读通读对了,来,谁能来展示一下?你来——

  生:(朗读)“读小学的时候……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来,这句话你再读一遍,要把它读通顺。“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生:(朗读)

  师: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读一读,想一想。

  (学生读这句话,思考)

  师:我们可以把这句话改一下,就比较简单了: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还不如

  生:对我说实话。

  师:与其对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

  生: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所以,父母的选择是对我说

  生:实话

  生:说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谁再来读?

  生:(朗读)“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

  师:这段话中有两处引号,发现了吗?第一处——

  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什么意思?

  生:时间和金子一样宝贵。

  生:不对,时间比金子更宝贵,一寸金子还买不到一寸光阴。

  师:对,光阴就是时间。还有一处是——

  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师: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师:对,箭和梭都是很快的东西。这两句话很有意思,大家要记住了!

  (学生继续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

  师:有人说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是一杯甘美的`山泉,山泉可不同于可乐、酷儿等饮料,一尝就知道是什么味,它必须慢慢地,细细地用心去品味,其中的甘美才会由心而生,回味无穷。让我们来静静地默读课文,静静地品味《和时间赛跑》这杯山泉,看看你能品出什么来。你品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或者有什么地方一知半解,什么地方莫名其妙的,都请你都用笔做好记号,这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生默读课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品出了什么味?

  生:忧伤。

  师:从哪里品味出来的?

  生:从第一自然段。

  师:你能把你品味到的忧伤表现出来吗?

  生:能。(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表现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课文的描写相符合吗?你再来读。

  (学生再次有感情朗读)

  师:有进步,但是还不够忧伤,听老师读——

  (教师有感情范读)

  师:这里,我们品尝到了一种忧伤,是一种失去亲人后的悲痛。你们还品出了什么味?

  生:说不清楚。

  师:那么,还有什么地方还没完全读懂?还说不出是什么味的?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能回来了。”是什么意思?

  生:“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是什么?

  生:“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不懂。

  生:“明天它们在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这句话我也不懂。

  生:“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生:“我”为什么收益无穷?

  ……

  师:你们可真不简单,一下子就能从这篇文章中读懂一些东西,更不简单的是,还能有那么多读不懂的东西。要知道,那些读不懂的地方可就是最有味的地方,就是最值得反复品味、反复咀嚼的地方,你们尽管没有读懂,可是你们已经找到了最有味的地方,这就不简单!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走对了路,就不怕路远!”。

  刚才大家提了很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认为有一个问题是最关键的,那就是“爸爸的谜”,下面,我们就从这里开始——来,我们读读有关的课文,看看爸爸的谜到底是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不会回来了。

  师:那么,爸爸他懂得这个谜吗?

  生:懂得

  师:爸爸是怎么理解的?

  生:人长大了就会老。

  生:人总是要死的。

  生: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

  师:大家理解得不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是爸爸,你是我儿子,我们来读读这些话好吗?你们觉得我能做你们的爸爸吗?

  (师生对读第3、4自然段)

  师:那么,当时“我”懂得这个谜吗?

  生:不懂。

  师:这么会不懂呢?

  生:如果他懂得话,他怎么会说是谜呢?

  师:你这个反问问的好,那么我是一直都不懂吗?我们一起读读6、7自然段。

  生:他好像有点懂,他知道明天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生:他还知道鸟儿飞过就不会回来了。

  ……

  师:你们真会读课文,能读好这两段话吗?选择一段准备一下。

  (学生准备感情朗读)

  (学生感情朗读)

  师:现在,你对爸爸的谜有了什么样的理解了呢?先不说,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

  (播放录像:中央电视台每天的开播晨曲)

  师:现在,你对爸爸的谜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吗?请写在纸上。

  (学生写感受)

《和时间赛跑》教学实录4

  一

  师:课文中有这样三组词语,会读的小朋友请举手。

  (出示:忧伤、哀痛;着急、悲伤;高兴、快乐)

  生读第一组:忧伤、哀痛。

  师:你读得真好!这是一种心情,你有过忧伤、哀痛的时候吗?

  生:有时候我考试考不好就会忧伤。

  师:把忧伤和哀痛让时间带走吧!再一起读一读这两个词。

  生读第二组:着急、悲伤。“伤”念成了平舌音。

  师:悲伤,这个“伤”念翘舌音。

  生再读。

  师:真好!你什么时候最着急了?

  生:我上学迟到的时候最着急。

  师:是啊,如果你能起得早一点——

  生:就不着急了。

  师:啊,好样的!再读一读这个词。

  生读第三组:高兴、快乐。

  师:从你脸上就看得出你是高兴的,是快乐的!你希望每天的心情是哪一组词语?

  生:第三组,高兴、快乐。

  师:是啊,我们最希望自己的心情是——

  生:(齐读)高兴,快乐!

  师:我们最希望时间把哪些心情统统带走啊?

  生:(齐读)忧伤、哀痛;着急、悲伤。

  师:你看,课文中出现了这些表达心情变化的词语。我们读这篇课文时就要特别留意作者为什么会忧伤、哀痛?为什么会着急、悲伤?又为什么会高兴、快乐?

  二

  师:都读好了吗?那谁来说说作者为什么有这样三种不同的心情?

  生:因为我的外祖母死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就十分忧伤和哀痛。

  师:说对了!但我们的亲人“死了”不直接说“死了”,课文中用了什么词?

  生:去世了。

  师:对,“去世”这个词表示对死者的尊敬。

  生:因为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就十分忧伤和哀痛。

  师:请接着说。

  生:时间过得很快,我有点着急和悲伤。

  师:说得真好!能说第三句吗?

  生:因为我二十年以后受益无穷,所以我很快乐。

  师:要等到二十年以后才感到很快乐吗?(众笑)

  生:因为我跟时间比赛,每次赢的时候我都很高兴、很快乐。

  师:对了吧?

  生:(众)对了!

  师:因为和时间赛跑每次都胜过时间,所以高兴,所以快乐。“胜”可以用另外一个字表示?

  生:赢!

  师:会写吗?

  生:不会。

  师:有些生字啊,我们不抄写也能把它记住。伸出手指跟老师写。“赢”字由五个字组成。第一个是“亡”,第二个是“口”,下面三个每个都要写得跟老师一样瘦。(众笑)“月,贝,凡”。这个字念——

  生:赢。

  师:“赢”的意思就是——

  生:胜利了。

  师:“赢”的反义词就是?

  生:输。

  生:败。

  师:现在请你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生: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十分忧伤和哀痛;(师插话:真好!)看到时间过得很快,我感到有点着急和悲伤;(师插话:非常好!)后来跟时间比赛,每次赢的时候我都很高兴,很快乐。

  师:说得好不好?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叫进步!(掌声)

  师:同学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吗?这些都是作者——

  生:林清玄。

  师:写的是他小学三年级时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中有外祖母去世的——

  生:忧伤和哀痛。

  师:后来,他看到——

  生:时间过得很快。

  师:心里有点——

  生:着急和悲伤。

  师:于是——

  生:和时间赛跑,常常赢了时间。

  师:心里——

  生:很高兴,很快乐。

  师:以后能不能不说“很”啊,可以说非常,特别,格外……(众笑)

  三

  师:一般人都忌讳讲“死”字,所以文中说的是外祖母“去世了”。而爸爸妈妈在我面前连“去世”这个词也不讲,说了一个什么词?

  生: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在哪儿?

  生:(朗读)爸爸妈妈知道与其对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爸爸妈妈对我说的是哪一个词?

  生: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是啊,睡着了是骗小孩子的话,你们相信吗?

  生:不相信。

  师:但是父母又不说“去世了”,而是说“永远不会回来了”。于是我就问什么叫“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的爸爸跟我说了一大段话,让我听着就像一个谜。我们自己来读读这个谜,看你能不能读懂?

  生自由阅读父亲的话。

  师:这个谜,你理解吗?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再也不会回来,昨天过去就永远变成昨天。有一天我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师:解释清楚了吗?你这不就是把父亲的话再说一遍嘛!这段话就像一个谜,好像有点懂,又好像说不清楚。今天我们要不要解开这个谜?

  生:要!

  师:好。我们一句一句解。看看这段话一共有几句话?这一排同学,每人读一句。(一排4位学生站起来,分别读4个句子。)

  师:四位小朋友听好,你觉得你自己读的这句话最难理解的,就坐下。(学生都不坐下,众笑)都不坐下就是都理解,对不对?好,先来问你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生全坐下了。众大笑)

  师:(指第二位学生)万事开头难,第一句话可能比较难。你这句也这么难吗?你再把第一句念一下。

  生: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了,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师:读得好!你的昨天——

  生:过去了。

  生:没有了。

  生:永远不能回来了。

  生:被时间带走了。

  师:懂了吗?

  生:懂了。

  师:那你连起来说说。

  生:我的昨天被时间带走了,没有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师:爸爸的童年——

  生:被时间带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师:外祖母——

  生:被时间带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师:父亲告诉你有一天——

  生:我也会被时间带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师:换种直白的说法,就是——

  生:死了。

  师:你看,昨天,童年,外祖母,将来的我,都会被时间带走的。在这时间里面,所有的人,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时间带走。你以前的忧伤,哀痛,都被时间——

  生:带走了。

  师:所以你就剩下了——

  生:高兴和快乐。

  师:(指第一位学生)你读的第一句话跟后面的话有什么联系?

  生:因为先是昨天,再是童年,再是过完我的一生。

  师:对的,但是没说清楚。你看,这三个时间段,哪个长,哪个短?

  生:昨天最短,童年长一些,一生最长。

  师:他是按照时间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的。短的时间过去了,长的时间也过去了。所以我的心情就越来越——

  生:着急。

  师:越来越——

  生:悲伤。

  师:因为我们的一生都会被时间带走的。现在你来读第一句话。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你现在知道这句话和后面三句什么关系?

  生:把后面三句都包括进去了。

  师:对的,这句话是总的写,也就是概括地写,下面三句话是具体地写。

  生齐读父亲的话。

  师:小朋友想不想听老师读?

  生:想!

  师:那老师来读一读,你们听听,和你们的读有什么不一样。(老师有感情地朗读)

  生:老师读得有感情。

  师:什么样的感情你感觉出来了?

  生:有点忧伤。

  师:你跟我心里想的一样。

  生:有点哀痛。

  生:十分悲伤。

  生:你读出了他过完一生的漫长。

  师:一生的漫长都读出来了?(众笑)同学们,老师和你们对时间的感受不一样,所以和你们读的不一样。我们同学觉得读得很轻松,很愉快。但老师读得很忧伤,因为老师已经四十多岁了,剩下的时间比你们要短很多。明白了吧?那这段话怎么才能读得好呢?这段话有很多重复的词语,有哪些啊?

  生:了。

  师:这个“了”很重要,表示一切都过去了。

  生:还有一个“再也”。

  生:“永远”。

  师:同学们,这些词语我们把它删掉,感觉一样吗?你来读一读,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PPT上删掉相关词语,生读)

  生:不一样。去了“了”感觉读不惯。

  师:对啊,这个“了”加上去很顺畅。

  生:不通。

  师:不是不通的问题,作者这时候内心的沉重就表达不出来了。读这段时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

  生朗读。

  师:要是声音能读轻一点就更好了,“了”要读轻声。

  生读得很深情。

  师:真好,真好!真像课文中的父亲。你的爸爸会不会说课文中那样的话?

  生:有时我犯错的时候,他会说一些话让我感到自己是错的话。

  师:会不会像文中父亲一样,像说谜一样跟你说话?

  生:从来没有过。

  师:父亲跟你说话一般都是比较直接的,不会像这段话一样,让你似懂非懂。那为什么课文中的父亲要对孩子这样说呢?不能直接说嘛?

  生:如果他把话直接告诉孩子,会令孩子更加悲伤。

  师:爸爸不忍心告诉他实话,又不能骗他,所以只能说这样一句话,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作者听了这段话后越听越迷糊,越听越不明白。他感到非常害怕。因为人都要被时间——

  生:带走!

  师:都会——

  生:死的。

  师:你们怕死吗?

  生:怕!

  师:一般人都怕死,要是不怕死的那就不是一般人了。(众笑)时间都会过去的,有办法让他停留吗?

  生:没有!

  师:因为有一句话叫——

  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师:时间过得像什么一样快?

  生:箭射出去一样快,梭子穿梭一样快。

  师:时间能买得到吗?

  生:不能!

  师:因为有一句话叫做——

  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你看,时间买不到,也留不住,更慢不下来。于是让作者感到有一点可怕,有一点着急,就悲伤。这时候,太阳落山,小鸟归林,在他眼里就变得不再美丽了。

  生读PPT上的语段。

  师:他在看什么?

  生:太阳下山。

  师:其实是在看什么?

  生:时间流逝。

  师: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这时间过得快还是慢?

  生:快。因为太阳沉入山头就代表一天过去了,一日难再晨。

  师:太阳一寸一寸地沉入山头。你能把它拉住吗?能让它停住吗?

  生:老师,要是有一天科技发达了,有时光穿梭机呢?(众笑)

  师:是啊,我也期待有这一天。我就可以不老了!(众大笑)

  生接着读PPT上的语段。

  师:他在看什么?

  生:鸟儿飞过天空。

  师:其实,他是在看——

  生:时间过去了。

  师:可是有一天,他看太阳落山时的心情不一样了。谁来读?

  生读PPT上的语段。

  师:这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和快乐。

  师:因为他——

  生:那一天跑赢了时间,跑赢了太阳。

  师:太阳下山就说明太阳回家了。我跑赢了太阳,我走在了时间的前面。读得真好,再往下读!

  生接着读PPT上的语段。

  师:我和太阳赛跑,我赢了——

  生:太阳。

  师: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我和西北风比赛——

  生:我跑赢了西北风。

  师: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我和暑假比赛——

  生:别人一个暑假就做完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

  师:我跑赢了暑假,走在了时间的前面。我三年级就做哥哥五年级的作业——

  生:我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师:我这是和谁比赛?

  生:时间。

  生:哥哥。

  师:哥哥?

  生:自己。

  师:对,和自己比赛。原来的我要到五年级才能做五年级的作业,现在的我只要读三年级就能做五年级的作业。因为时间只是你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其实每个人和时间赛跑,就是和——

  生:自己比赛!

  师:原来我是——

  生:走着回家的。

  师:现在——

  生:跑着回家。

  师:原来一个小时的作业要花两个小时,现在——

  生:半个小时就能完成。

  师:原来我的作业要一个暑假才能完成,现在只要——

  生:十天就能完成。

  师:原来我做作业速度比较慢。现在——

  生:比较快。

  师:原来我比较拖拉,现在——

  生:超前完成。

  师:原来我常常睡懒觉,现在——

  生:很早就起来了。

  师:原来我浪费时间,现在——

  生:我节约时间。

  师:原来我糟蹋时间,现在——

  生:我利用时间。

  师:明白了吗?原来我是看着时间从我眼前跑过。现在——

  生:我跑到时间的前面。

  师:我常常和时间赛跑。所以课文的作者说我们要和时间赛跑,跑到时间的`前面去。记住: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的人,就能战胜自己,就能超越自己,就能赢!于是他的心情就——

  生:高兴,快乐。

  师:如果一个人老是看着时间从眼前跑过,他的心情就——

  生:忧伤,着急。

  师:甚至——

  生:哀痛。

  师:你想要哪个心情,一起告诉老师!

  生:(齐)高兴,快乐!

  师:那就和时间赛跑吧。这是作者三年级时一段经历。通过这段经历他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一个哲理。这个哲理就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课文的结尾,你回去好好读一读。我们这节课已经被时间——

  生:带走了。

  师:再也不会——

  生:回来了。

  师:那你脑子里还会留下什么吗?

  生:深刻的记忆。

  生:美好的回忆。

  师:虽然时间过去了,但能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留下美好的记忆。真好!

  教学任务多端性复杂性,决定了语文课——难教!你看,性质,工具性人文性;目标,培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内容,课文内容语言形式;方法,听说读写。事一复杂,难免顾此失彼。大凡称之为“名师”的,有化繁为简的整合本领。细细咀嚼品味薛法根老师执教《和时间赛跑》,复杂的问题就变得不复杂了。

  先赏识学习词语的技巧

  学习词语要先读课文。学生课前已经读了课文,教师呈现了三组词语:①忧伤、哀痛;②着急、悲伤;③高兴、快乐。一般老师教学先读后释义,可是薛老师不这样教:读第一组,这是一种心情,你有过忧伤哀痛的时候吗?生:有,有时候我考试考不好就会忧伤。告诉你,这些忧伤都会被时间带走的。读第二组。悲伤,这个“伤”念翘舌音。你什么时候着急了?生:我上学迟到的时候最着急。如果你能起得早一点就——生:不着急了。读第三组。从你脸上就看得出你是高兴的,快乐的:希望我们每天的心情都是——生:高兴,快乐!不希望——生:忧伤、哀痛、着急、悲伤。我们希望时间把哪些心情统统带走呢?生:带走的是忧伤、哀痛、着急、悲伤。然后提醒学生读下面的课文,要注意作者为什么会忧伤、哀痛,为什么会着急、悲伤,为什么会高兴、快乐?

  这样教词语很奇妙吧,妙在哪里?妙在一箭“三”雕:运用中学词语,词语活了,内化为学生的血肉;联系生活学词语,融汇了掌握词语和心理健康疏导;联系课文内容学词语,发现了作者的一条情感线索,自然地导入课文。

  再品味初读感知的艺术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再围绕上述词语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读好以后再作交流。生:因为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就忧伤和哀痛。/时间过得很快,我有点着急和悲伤。/因为和时间赛跑每次都胜过时间。所以高兴,快乐。“胜过”的“胜”可以用另外一个字。生:赢。会写吗?极自然地引出这个难字。指导写法,第一个是“亡”,第二个是“口”,下面三个每个都要写得跟老师一样瘦“月,贝,凡”(生笑)。把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其间,说到“很高兴,很快乐”,提示这个“很”,可说“非常、特别、格外”。

  初读整体感知,大多老师提这样的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后即说。问题的空泛反映教学的粗糙和简单化。粗糙简单化的教学形式有了,教学效果却是空的。教学是精致的细腻的,应与学生的心灵丝丝入扣。薛老师精心为学生铺设着思维的阶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就水到渠成。顺带着,把理解内容、说完整的话、难字的书写指导,有机整合取得综合效应。

  再看研读课文的智慧

  研读是从怎样表达“死”引入的。外祖母死了,课文中叫“去世”了。父亲对我说的一大段话里说了一个什么词语?生:“永远不会回来了”。“死”,“去世”,“永远不会回来”,研读了词语的感情色彩和多种表达形式,且又快捷地引向课文的中心。

  爸爸说的一段话似懂非懂像一个谜。解开这个谜自然是研读的重点。谜是怎么解的?技巧有讲究。没有提问,没有让学生说“读懂了什么”,而是先读好写这个迷的四句话。因为只有读才是解谜的最佳选择。学生读中感受“昨天”,“童年”,“一生”从短到长的三个时间,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然后研读前一句跟后三句的关系。前一句是总的,后三句具体而有层次地写这个总的意思。内容到语言形式,学生从两个方面解开了这个谜。

  解谜只停留在理解的表层,还需鞭辟入里。接着的朗读指导进入情感体验的深层。老师范读,让学生感受老师忧伤的语气。“老师已经四十多岁了,剩下的时间比学生要短得多”,巧妙地参与其中,读得真切而感人,把自身作为活生生的教学资源。读毕,顺势让学生发现这段话中多次重复的一个词语“了”。“了”,了了,一切都过去了。这个词删掉行不行?学生读一读比一比,感到没有这个“了”,内心忧伤的感情出不来。原来琢磨推敲文字,可以进一步增强表达的效果。最后的引导,是让学生移情体验父亲这番话的表达智慧。你们的父亲跟你说话是不会让你似懂非懂的,为什么文中的父亲要这样说呢?领悟文中父亲说得既真实又委婉含蓄的目的,是为了不使孩子悲伤。

  破了重点难点,以下的教学势如破竹,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按课文顺序,先积累和内化珍惜时间的语言:时间过得快有一句话叫——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买不到有一句话叫——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接着强调和时间赛跑的高兴与快乐。原来看到太阳落山,小鸟归去,心情是“着急”“悲伤”,后来不一样了。教师连续用几个排比,强调和时间赛跑:“我跑在时间的前面,我和××比赛——”。学生一一用跑赢时间作回应:我跑赢了西北风/别人一个暑假就做完的,我十天就做完了/我走在了时间的前面……老师归结:和时间比赛就是“与自己比赛!”最后提升课文的主题: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你们要跑到自己的前面,跑到时间的前面!教学“结束语”照应课始的三组词语,给学生留下深深的烙印。

  教学一路走去,思路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教师是按学生学语文的规律教学语文的。学,是学生学,教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惯性,每每在思维“悱”“愤”的关键点和转折处引之导之;学的是语文,学语文总是学生读与思的实践在先,而不是说教空洞概念起步。教学效果,积累语言领悟表达形式和懂得要珍惜赶超时间,“文”与“道”达到完美统一;学生自主阅读和教师点拨引导,链接天衣无缝。

  综观教学过程,朴实无华中闪耀着语文的光彩。时下观摩课中真语文纯语文并不多见。感到振奋的是,原来语文只要把她真实的容颜展示出来,就会美丽动人就富有魅力,并不需要在外表打扮得花枝招展。

  教无定法。赏识名师之作,只为取其精髓。教学并非只有一条思路一种形式。假如是平时的教学,也许削减一些内容,扩充一些自读自悟空间,则更为从容。

《和时间赛跑》教学实录5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时间赛跑》一课。先让我们和上节课认识的词语宝宝们见见面吧。

  课件出示:

  赛跑

  疼爱

  排除

  忧伤

  持续

  安慰

  欺骗

  实话

  度过

  虽然

  路线

  狂奔

  暑假

  形容

  用途

  将来

  假若

  日月如梭

  受益无穷

  二、朗读理解

  师:看来,大家已经和词语宝宝们成了老朋友了。今天,我们还要结识一位朋友──林清玄先生。有人说读林清玄先生的散文就像品一壶好茶。茶可不同于一般的饮料,一尝就知道是什么味,它必须慢慢地,细细地用心去品味,其中的味道才会由心而生,回味无穷。让我们来轻声郎读课文,静静地品味《和时间赛跑》这杯茶,看看你能品出什么味来?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

  2、汇报交流:

  ⑴你们品出了什么味?

  (有一点点苦味)

  (有甜味)

  ⑵从哪里品出的苦味?

  (课文第一段)

  (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⑶那课文哪里有甜味呢?

  (有一天我跑赢了太阳,高兴的跳起来,这里很甜。)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

  3、再读课文:

  这样说来,林清玄先生给我们带来了一壶有苦有甜的好茶。那我们要好好品尝一番。大家可以自主选择,想品其苦味的同学找到课文的1-7自然段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愿意尝其甜味的同学就有感情的读读8、9、10自然段吧!

  4、朗读感悟:

  ⑴品味“苦”:

  师:课文中哪一段的味道最苦?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吧。

  生: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课件出示)

  师:外祖母最疼爱我,而我再也见不到她了。谁能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分别点几名学生读)你们的伤心、难过也感染了老师。

  师:让我们继续来品尝苦味吧。

  课件出示: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师: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生举例)

  师:你已经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那就请你带着哀愁来读这一部分。(生朗读)还有谁能举例说明?(点几名学生回答)看来大家都明白了,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全班齐读)

  师:作者当时对爸爸的话是不理解的,认为那是一个谜,而且感到害怕。他觉得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和“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两句格言是什么意思呢?

  课件出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师:时间一去不回头,所以它宝贵。作者是通过什么事情明白这个道理的呢?

  (作者看到太阳下山,知道一天就这么过完了;看到鸟儿飞到天空,想到鸟儿明天即使飞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时间一去不复返。)

  师:所以作者决定和时间赛跑。他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

  ⑵品位“甜”:

  师:课文是从哪几件事情写我和时间赛跑的?

  (和太阳比赛更快地回家,跑赢了太阳;一个暑假的作业十天就完成,跑赢了时间;读三年级时就做五年级的作业,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课件出示:(点名读)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到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

  师:什么?跑赢了太阳?真令人感动,真是苦尽甘来,你能把这份甘甜读出来吗?

  (学生有感情朗读“有一天我放学回家……”)

  师:这可是和太阳赛跑啊!范读“我要比太阳更快的回家。”你再读!

  (学生继续有感情的朗读“就下决心说……”)

  师:给我一个机会读一读好吗?范读“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哇,这不是做梦吧!“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你再读!

  (学生继续有感情的朗读“我狂奔回去……”)

  师:再请一名同学读一读。(点名读)读得不错,真让我们感到一点甘甜,请女生来读一读。(全体女生有感情朗读)

  师:还有谁愿意来读?

  课件出示:

  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点名读)

  师:看来,和时间赛跑真是其乐无穷啊!请全体男生来读一读。

  5、深入理解:

  师:作者在后来的二十几年里,不断地和时间赛跑,并不断获胜。作者在体会这份甜的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你们知道是什么道理吗?(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6、总结:

  《和时间赛跑》这岂止是一杯好茶,这也是一杯生命之水,它向我们传递的是一个人生的真谛:珍惜时间、走向成功。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和时间赛跑。

  (课件出示时钟)看我们班哪些同学能在一分钟内背熟课后那些有关时间的格言。

  愿我们所有同学都不断地和时间赛跑,不断地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