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村兵后 诗歌鉴赏

时间:2024-03-05 14:56:4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淮村兵后 诗歌鉴赏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歌都很熟悉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歌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淮村兵后 诗歌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淮村兵后 诗歌鉴赏

  淮村兵后(宋)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戴复古(1167—?)字式之,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入。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尝居南塘石屏山,因自号石屏。江湖派著名诗人,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曾从陆游学诗,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其词中亦颇有爱国之思,风格豪放,接近苏辛。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小桃无主自开花”,桃花不识人间悲苦,花开依旧。这早春的艳阳景色,倍增兵后的凄凉。烟草茫茫,晓鸦聒噪,兵后逃亡,人烟稀少,为后面两句点题的诗蓄势。“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这两句是诗的主旨。本来,这里原是人们聚居的地方,可现在只留下了残垣故井,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这首短短的绝句,为兵后荒村,画出了最典型的图景。 井是聚居的重要标志。有井处,方有人家。干戈寥落,家园破败,最难移易的是井,最难毁损的是井,井是逝去生活的不移见证。因此,井最能触动怀旧的心理。历来诗人对故宅荒芜、沧桑变迁,多有以井为题材的描写。唐·佚名《过故宅》:“草深斜径灭,水尽曲池空。林中送明月,是处来春风。惟余一故井,尚夹两株桐。”韦应物:“废井没荒草,阴牖生绿苔。门前车马散,非复昔时来。”许浑:“乱藤侵废井,荒菊上丛台。”物在人非,故井,废井,最能引发往昔的思念。因为,井旁人家,饮用洗涤,须臾不能离开;井旁人家,悲欢离合,演出了多少人间故事。井,如此贴近人们的生活;井,如此感应人们的心灵。“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典型的环境,典型的细节,戴复古找到了兵后荒村最真实的遗迹,找到了追怀往昔最有力的载体。 诗的巧思源于生活的实感。戴复古家居浙东,偏安一隅,怎么能把离乱景象写得如此真切呢?南宋文士忧国忧民,“难禁满目中原泪”,他们对沦入敌手的中原,铭记心中,正如戴复古感叹的那样:“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所以,他在《久客还乡》中写道:“生长此方真乐土,江淮百姓正流离。”正因心存沦亡后的中原,心存流离中的百姓,方能心心相印,方能写出如此真切的劫难后的荒村景象。

  诗中“无主”“茫茫”表现了景物苍凉的特点。

  第一联“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写“小桃”物用“无主”二字,写“烟草茫茫”用了“带晚鸦”三字,足见其精微。第二联“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进一步点缀、破题。“败垣”用“几处”来写,“家”由“一一”来说,作者这样的描写,并非在辞藻上用功,而是注意了缘情体物。所写的景物,别具特色,绵能符合“淮村兵后”这个总的特点。因此,使读者更加感到平民百姓当时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窘迫景况。

【淮村兵后 诗歌鉴赏】相关文章:

淮村兵后03-05

淮村兵后原文翻译及赏析12-18

淮村兵后常用【4篇】03-05

耿耿余淮作文12-06

淮中与我作文05-07

贺新郎·兵后寓吴_蒋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02-28

憨兵作文05-03

《秋夜》鉴赏03-02

《蟋蟀》鉴赏03-14

骄兵不败作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