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实录

时间:2024-03-07 16:43:43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实录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实录1

  师:孩子们,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展示杜甫草堂图片)这是位于我们成都的杜甫草堂。它坐落在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于成都时的居所,说起杜甫我们可不陌生是吧?不过他的诗歌你能回忆起几首来吗?(请学生回答问题)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实录

  生1:我们还学过《绝句》。

  师:那你带领大家背一下好吗?

  生:《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学生齐背)

  师:还学过哪首呢?

  生2:还学过《绝句》二首。

  师:哦,第二首是吗?你能来背背吗?

  生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师:背的怎么样?(大家一起鼓掌)既然这么喜欢杜甫的诗,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杜甫描写美丽春景的诗歌吧。(把写有诗题的纸条贴到黑板上)

  生:江畔独步寻花。(齐读)

  师:这是课文古诗两首中的一首诗。好了,想想看是那首诗?(生思考)请看大屏幕。现在请孩子们轻声地自己读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开始。(生轻声朗读古诗)

  师:好了,来跟生字娃娃打个招呼吧。(教师出示卡片,学生看着读两遍)

  生:诗、娇、恰、啼、蹊、畔。(两遍)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火车开到周思佳那个组。(学生一个接一个起来读,一个同学读两遍,其余同学跟着读两遍)

  生1:诗,诗。(生齐读)

  生2:娇,娇。(生齐读)

  生3:恰,恰。(生齐读)

  师:火车接着开到哪,开到吴浩明那个小组吧。

  生:4:啼,啼。(生齐读)

  生5:蹊,蹊。(生齐读)

  师:最后一个字,李老师来带你们读好吗?这里三个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宝宝,李老师把它放到黑板上,再读一遍。(贴上诗,娇,恰)

  生:诗,娇,恰。(读)

  师:生字宝宝读的那么好,那么把它放到古诗里边,你还能读的好吗?

  生:能。

  师:现在我们一行一行的来读读古诗,一起。

  生:江畔独步寻花。

  师:我觉得那个“畔”字特别难读,我来教大家读,畔,畔。

  生:畔,畔。

  师:第一行,预备起。

  生:黄四娘家花满蹊。

  师:你们觉得哪个字特别难读,能像老师一样教教大家读读吗?

  (一人带读,其余学生跟读)

  生1:我觉得这一行“蹊”字特别难读。我来教大家读。蹊,蹊。(生齐读)

  生:千朵万朵压枝低。

  生2:我觉得这一行“枝”字特别难读。我来教大家读。诗,诗。(生齐读)

  生3:我觉得这一行“压”字比较难读,我来教大家读。压,压。(生齐读)

  师:第三行,起。

  生:留连戏蝶时时舞。

  生4:我觉得这一行“时”特别难读,我来教大家读。时,时。(生齐读)

  生5:我觉得这里面“舞”特别难读,我来教大家读。舞,舞。(生齐读)

  生6:我觉得这里“连”特别难读,我来教大家读。连,连。(生齐读)

  师:最后一行,起。

  生:自在娇莺恰恰啼。

  生7:我觉得这一行“娇”最难读,我来教大家读。娇,娇。(生齐读)

  生8:我觉得这一行“恰”特别难读,我来教大家读。恰,恰。(生齐读)

  生9:我觉得这一行“莺”特别难读,请大家跟我读。莺,莺。(生齐读)

  生10:我觉得这一行“啼”特别难读,我来教大家读。啼,啼。(生齐读)

  师:刚才那么多小老师教我们那么多难读的生字,现在我们再来把古诗读一读,这一遍要求读的正确、流利、响亮。准备,预备,起。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可真棒,李老师要送给你们三个小法宝,帮助你理解古诗,请看,第一个小法宝是?(老师出示“看注释”卡片)

  生:看注释

  师:第二个小法宝是?(老师出示“看插图”卡片)

  生:看插图。

  师:第三个小法宝是?(老师出示“查资料”卡片)

  生:查资料。

  师:现在请孩子们用上这三个学习的小法宝,来自己学习这首古诗,可以读一读,还可以看一看,并且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读懂或看懂了什么,好,开始。可以用上自己的资料。

  (师下讲台指导学生,与学生交流)

  师:大家有没有做好准备呢,谁来说说你通过小法宝学懂了什么。

  生1:我通过看注释的方法知道了“留连”是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师:那你来读读这行诗好吗?

  生1:留连戏蝶时时舞。

  师:还有吗?

  生2:我来为大家补充,就是“江畔独步寻花”的意思是这是诗人写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里的第六首,全组诗共七首。记录了诗人在成都芷江边独自散步寻花的全过程。

  师:这是你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呢。

  生2:通过看注释知道的。

  师:哦,通过看注释知道的。你知道了这首诗写的背景是吧。那你来读读试题。

  生2:江畔独步寻花。

  师:还有吗?

  生3:我来为王浩明补充。我来说一说“江畔独步寻花”这个题目的意思。江畔独步寻花的意思就是在江边独自一人散步一边赏花。

  师:读得怎么样?

  (生鼓掌)

  师:你来读读这个诗题吧。

  生3:江畔独步寻花。

  师: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生4:我看注释知道“蹊”就是小路的意思。

  师:那你来为我们来读读这一行诗吧。

  生4:黄四娘家花满蹊。

  (生鼓掌)

  师:“娘”是后鼻音,跟我读读“娘”。

  (生齐读一遍)

  师:还有吗?

  生5:我还知道,我通过看注释,知道了恰恰就是形容这里声音……师:怎么组词呢,声音非常的……?谁来为他补充或建议,都行。

  生6:恰恰这里形容声音和谐动音的。

  师:这个地方声音叫的如此动听的是我们的小黄莺,那你像小黄莺一样用非常动听的声音读读这行诗吧?

  生6:自在娇莺恰恰啼。(有感情的朗读)

  (鼓掌)

  师:还有吗?

  生7:我通过看插图的方法理解了第一行诗“黄四娘家花满蹊”意思,就是诗人杜甫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看到的全是花 。

  师:花朵可多了是吗,开满了整个小路,你来读读吧。

  生7:黄四娘家花满蹊。

  师:多美的小路,我们来试一试。

  生(齐读):黄四娘家花蹊。

  师:现在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可以来提问了。

  生8:就是我想问“千朵万朵压枝低”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为她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9:我来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意思就是那里许多花都是往下压的,就说明那朵花长得非常非常的好。

  师:就请你们两位读读这行诗好多花呀,把花枝都已经压低了。开始。

  生8、生9(齐读):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怎么样,还有想提问的吗?

  生10:黄四娘家的那些花长得很满,而且很细,长得很多把枝全部都压低了。

  师:那你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10:“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刚才他已经为我们解答了,您再仔细听听好吗?

  生9:就是许多许多的花长好了它就压下来专门为我们闻花香味的

  师:因为花开的特别的多,特别的大,每一朵花都开的非常的香,非常的`美,所以呀就把花枝给压低了,你对我们的解释满意吗?

  生10:满意。

  师:那你理解了以后再来读读这行诗吧。

  生10:千朵万朵压枝低。(有感情的朗读)

  师:还有提问的吗?

  生11:我想问的是留连戏蝶时时舞是什么意思?

  师:刚才留连这个词已经有同学解释了,你听清楚了吗

  生11:留连是舍不得离开。

  师:那谁能把这一句话解释一下吗?

  生12:就是那个戏蝶时时舞的意思是,戏蝶就是蝴蝶的意思,时时舞就是那个蝴蝶飞上飞下的。

  师:非常的高兴。

  生12:非常高兴,一直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生11:谢谢。

  师:那就请您来为我们读一读这行诗吧。

  生11:留连戏蝶时时舞。

  师:刚刚有那么多小老师为我们解答了这首诗的意思,说的可真棒。现在我们来开火车接龙。每个人我要请最乖的五个孩子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谁来说试题。(每行诗请一人回答)

  生1:江畔独步寻花的意思是在江边自己独自的观看花。

  师:接下去。

  生2:黄四娘家的小路盛开了许多的鲜花。

  生3:很多很多的花把枝头都压下来了,给我们闻香味儿。

  生4:很多蝴蝶在这个花园里面做游戏,它们被花儿吸引住了,它们都不愿意飞走了。

  生5:非常自在的小黄莺正在高兴的唱歌。

  师:现在有没有小朋友用自己的话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呢。

  生6:就是诗人一个人到江边散步,一边观看美丽的花儿,到黄四娘家的路上,花很多都把小路旁边给覆盖了,很多花儿都把枝头压低了,蝴蝶闻到花儿的香味,在花儿旁边跳舞、做游戏,都舍不得离开了可爱的小黄莺还自在的给他们伴奏呢。

  师:说的怎么样(鼓掌)。说的可真棒。刚才她的解说当中李老师仿佛也来到了锦江河畔。同学们,请再一次读读这首诗吧。江畔独步寻花,起。

  生(齐读):江畔独步寻花。

  师:好美的锦江河畔啊。你想去看一看吗?

  生:想

  师:现在李老师要放一首动听的音乐,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锦江河畔欣赏这美丽的春景吧。(播放音乐,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鼓掌)

  师:谢谢。您在刚才李老师的朗诵声中到了锦江河畔了吗?

  生:到了。

  师:您在锦江河畔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在锦江河畔那里看到了美丽的花儿,听到了黄莺的叫声。

  师: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还有吗?兰兰,你刚才看到什么了?

  生2:我看到很多只蝴蝶在飞。

  师:真漂亮,聪聪,你呢。

  生3:我听到了黄莺在唱歌的美妙声音。

  师:哇,真美的声音啊,彭旺。

  生4:我看到了许多花儿把枝头都压低了,让人们去闻花香

  师:你闻到花香了吗?是怎样的一股香味?

  生4:是……

  师:闻一下是哪种一股醉人的香味,你同意吗?

  那么多的花,那些什么颜色的花,你仿佛看到了那些颜色的花

  生1:黄色……

  师:什么花呢

  生1:菊花

  师:还有吗?

  生2:还可以看到红色的玫瑰花。

  生3:白色的玫瑰花。

  师:白色的玫瑰花,是吗。还有什么呢

  生4:红色的菊花。

  师:这么多的花,这么醉人的香味除了引来了小蝴蝶翩翩起舞,引来了黄莺动听的歌唱,你猜还会引来谁呢?

  生5:还会引来小蜜蜂。

  师:在干吗呢?

  生5:在采蜜。

  师:哦,还有吗?

  生6:我想还有小鸟在树上跟着小黄莺唱歌。

  师:好,他们在大合奏呢,是吧?

  生7:可能诗人都快被这个花迷过去了,太好看了,太香了。

  师:对呀,孩子们被陶醉了,诗人呀也被陶醉了,于是杜甫就留在了我们美丽的荣城修建了杜甫草堂。常常在这个地方欣赏这么美的美景,现在你就选择你最喜欢的诗句来读一读吧,喜欢花的就去读花的那句,喜欢小蝴蝶的就去读小蝴蝶的那句。李老师放音乐,您准备一下好吗?(播放音乐)开始吧。喜欢哪句就读出来

  (生读)

  师:谁来,你喜欢哪句为我们朗诵哪句。

  生1:我为大家朗诵,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喜欢花的?

  生2:我喜欢蝴蝶,我为大家朗诵留连戏蝶时时舞。

  师:真动听的声音。

  生3:我喜欢,自在娇莺恰恰啼。

  师:真像一只小黄莺。还有吗?

  生4:我喜欢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

  师:哦,还有那么多的小朋友想说,想读是吧?那这样我们来配合朗诵这首古诗。您喜欢哪句,等读到那句你就起立读,好吗?

  (播放音乐)准备好了吗?喜欢花的?

  生:

  师:这么美的风景,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就伴着音乐伴着你们的表情,用我们的朗诵表情与动作来表达我们对这春天的喜爱,对这首诗的喜爱,好吗?

  生:好。

  师:全体起立。这次读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想表达的表情呀、动作呀都表现出来吧。起。

  (生齐读表情加动作)

  师:为自己的朗诵喝彩吧。(鼓掌)请坐。

  读的那么好,现在能背了吗?

  生:能。

  师:这样,我们来试一试背诵,自己先准备一下好吗?开始。

  (生读)

  师:能背诵吗?(请一位学生背诵) 李老师替你放上音乐好吗?

  (生1背诵)

  师:verygood.非常棒,还有吗?

  (生2背诵)

  师:verygood。女生有没有,来一位女生代表。

  (生3背诵)

  师:女生也那么棒。现在我们分男女生来竞赛一下好吗?

  生:好

  师:首先男生代表起立。我们来比比看,不但要投入到诗中,你还可以把自己的动作都做出来。预备,起。

  (男齐读动作加表情)

  师:女孩子为他们鼓鼓掌吧。男生可真棒。女生,起立。预备,起。

  (女齐读动作加表情)

  师:真是一群可爱的小蝴蝶,小黄莺呢。今天的这首古诗是描写春天的孩子们,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吗?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1:我还知道《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师:那是描写春天的吗?

  生1:描写了。

  师:那你试着来背一背,我们听听吧。

  生1: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还有吗?

  生2:我还知道草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哟,你的课外收集可真多。还有吗?

  生3:我还知道《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好,我们还学过哪些,在幼儿园就学过一首古诗,我们大家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师生: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师:还有好多孩子想背,这样吧,那我们就做一个摘抄的作业。把搜集春天的古诗都写下来吧。今天,我们的古诗学的那么好,现在我们来认识生字宝宝吧。(看黑板)谁能用最巧妙的方法记住这几个生字呢。第一个字,诗。

  生1:我来记住诗字。一个言字旁加一个寺,就是诗,我来组一个词诗,古诗。

  生(齐读):诗,古诗。

  师:第二个字。

  生2:我来记住娇字。我是用加减法来记住它。桥字的木字旁换掉,加上女字旁,就是娇。

  师在娇字下写下桥字。

  生2:娇......我不知道组词,哪位同学知道。

  生3:娇,娇莺。

  生(齐读):娇,娇莺。

  师:最后一个字。

  生4:我用加减法来给大家组词。恰,集合的合就是恰。恰,恰当。

  生(齐读):恰,恰当。

  师:现在翻开你的拼音本吧。我们来把这几个字写下来。写一个生字,组一个词。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写完以后,可以背背古诗。

  (学生写字)

  (下课)

  教学评析:

  一、在这堂课中,李丹老师体现了如下几条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体现了以下两点:

  (1)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教师在教学生学习生字时,通过玩开火车接龙的游戏、学生带读的方式促进学生识记生字,在玩中学习。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生理解诗句时,通过“三个小法宝”即看注释、看插图、查资料三个方法来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丰富了人文内涵:在教学前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了杜甫草堂和杜甫

  诗歌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学习该课前,有了一定的人文知识,对该课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杜甫草堂的相关知识,学生的人文内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升华。

  (2)促进学生独特的体验:学生在学习生字、理解诗意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了自主学习这一过程。第二,教师播放古筝音乐与《春江花月夜》的背景音乐,以柔和的音乐,促进学生对该诗的情感体验。第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回想画面,体验诗人在写诗时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不仅要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也要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习《江畔独步寻花》时,李丹老师除了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外,还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要求学生多读多写、识字写字、口语交际、思维能力等。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李丹老师要求学生通过“三个小法宝”来学习诗文,提倡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李丹老师提倡学生互帮互助的学习,如一位同学在不懂“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意思时,教师让一位懂的学生站起来回答。

  (3)探究学习:在理解每一句诗意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

  4、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1)教师没有拘泥于问题答案的唯一性,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有一位学生在解释“千朵万朵压枝低”时,说“就是许多许多的花长好了,它就压下来专门为我们闻花香味的”,教师没有去刻意的修改他的说法。

  (2)教师创新了学习方法,即用小法宝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有自己的学习的体验,教师打破了传统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模式,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使学生从多个方面体会到文章背景、字词、意蕴等等。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李丹老师在《江畔独步寻花》这一古诗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音乐的利用,促进了学生在情感价值方面的升华。

  二、三维目标的体现:

  包括学生的学习合作能力、课程知识的吸收、还有对春天、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的情感升华在内的这一科学的“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课堂效果也非常好。

  三、教学流程清晰、明确:

  从导入到新授,过渡自然、流畅。在新授过程中,李老师课堂的大致流程是先粗读诗文,把握生字的认读、识记;再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学理解诗歌,包括作者、背景、字词意思、诗句体会并进行成果展示;然后,用互帮互助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解答在自学中发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诗意,感悟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学的部分是让学生说说关于春的诗句,并书写生字,巩固练习。

  三、在教学方法上有几个亮点:

  亮点之一,教师在处理学生学习生字这一块通过玩开火车接龙的游戏、学生带读的方式促进学生识记生字,在玩中学习。

  亮点之二,在理解诗句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三个小法宝”即看注释、看插图、查资料三个方法来自学,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亮点之三,在这堂课上教师采用了学生带读这一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亮点之四,教师鼓励学生互助,即在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时,鼓励其他同学帮助解决问题。

  亮点之五,教师打破了传统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模式,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使学生从多个方面体会到文章背景、字词、意蕴等等。

  对于初学者我们来说,国家一级教师的课堂给我们呈现的东西是我们从未涉及过的,我们看到更多是这堂课的闪光点,不足之处虽说多多少少会有,但是整体来说教学效果不错,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地高。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实录2

  教师在教教师在教《江畔独步寻花》时,事先设定的程序是:读诗题,了解背景;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可刚一上课,便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问:“诗中写的‘花’是什么花?”其余学生也在下面议论纷纷

  生:有桃花、李花?

  生:应该有水仙花?

  师:诗中写的花可能有水仙花吗?读读诗句想一想。

  生:没有。因为诗中所写花“千朵万朵压枝低”,水仙花是草本植物,不可能“压枝低”。

  (教师点得恰倒好处,让学生在思辨中拨云见日,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认识,这是为师之责。)

  师:好,继续想象,诗中的花还可能是什么花?

  生:有桂花。

  师:可能有桂花吗?读读诗句想一想。

  生:没有,桂花是在秋天开的,诗中描写的花是春天、夏天的花。

  师:你怎么知道?

  生:可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句看出。

  (再次凸现了老师的点化之功。)

  师:可以想见,诗中写的花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这些花组成的画面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会,可以为诗配画,也可以用一段话来描绘,还可以找找相关的文章来体会。

  生:(私下小声说)可以出去看看学校的花坛吗?

  师:当然啦,也可以仔细观察学校的桃李林,对照着来理解这首诗。

  学生听这么说一说,便来劲了。于是老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把他们分成五个学习大组,一组为诗配画,一组改写,一组到网络室查寻相关资料,一组在班级小书库去查找,一组外出观察,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组织各个小组学习。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

  第二节课伊始,由各组挑选代表交流本小组学习的收获。

  生:(汇报学习收获)

  师:大家学得非常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诗中说花不仅多,而且美,作者为什么还要“独自寻”呢?只要一出门,不就看到了这些花吗?

  (多有质量的问题,只有相信学生,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以体现。)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请大家先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想想是怎么回事。(出示“背景资料”的投影)

  生:这首诗是在“安史之乱”后杜甫在成都写的。历经安史之乱的成都一片荒凉,到处是战争的创伤。像诗中所写的景象少见的,所以作者要寻找。

  生:历经战争的杜甫心情十分苦闷,需要找到一种安慰,所以就独自出门去赏花了。

  师:说得很好!那我们来配乐朗读全诗,读出作者的喜悦,读出作者淡淡的哀愁吧!

  生:(读)

  (对学生提的问题解决巧妙,教师并未越俎代庖,而是提供材料,指明方向。)

  接着,学生继续质疑,教师指导学生互相作答。课尾,教师提议全班同学选一篇或写一篇关于花的文章,在语文活动课的“赞花”会上朗诵,以满足学生“言未尽”、“意未穷”的学习需要。

  这个教例是对新课堂的一种探索性尝试,它以特有的方式,诠释了自我发展教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即:

  1、自我发展的新课堂是谁的?

  当学生发问“诗中所写的‘花’是什么花?”时,教师马上意识到学生想知道的是什么,于是放弃了预设的教案,而随着学生的兴趣和思路来组织教学。先让学生想象诗中写的可能是什么花;再通过配画、改写、找资料和实地观察等形式组织学生体会“花满蹊”的图画;然后,引发学生质疑,在对话中弄清“花”背后的诗意。整个课堂看似无形,却浑然天成,是演“教案剧”难以达到的。当然,教为学服务,并不是教附属或从属于学。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大价值,也就没有进一步探寻这必要,教师完全可以“就地解决”,而不由学生把学习牵引到无意义的境地之中。如上例中,学生如果询问杜甫的生平情况,教师没有直接介绍,提供资料让学生去看。学生说有水仙花、桂花,教师点拨引导,既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也充分尊重文本。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新课堂在形式上是师生共同拥有的,但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学生的。

  事先设定的程序是:读诗题,了解背景;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可刚一上课,便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问:“诗中写的‘花’是什么花?”其余学生也在下面议论纷纷。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于是甩开预设的教案,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生:有桃花、李花?

  生:应该有水仙花?

  师:诗中写的花可能有水仙花吗?读读诗句想一想。

  生:没有。因为诗中所写花“千朵万朵压枝低”,水仙花是草本植物,不可能“压枝低”。

  (教师点得恰倒好处,让学生在思辨中拨云见日,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认识,这是为师之责。)

  师:好,继续想象,诗中的花还可能是什么花?

  生:有桂花。

  师:可能有桂花吗?读读诗句想一想。

  生:没有,桂花是在秋天开的,诗中描写的花是春天、夏天的花。

  师:你怎么知道?

  生:可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句看出。

  (再次凸现了老师的点化之功。)

  师:可以想见,诗中写的花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这些花组成的画面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会,可以为诗配画,也可以用一段话来描绘,还可以找找相关的文章来体会。

  生:(私下小声说)可以出去看看学校的花坛吗?

  师:当然啦,也可以仔细观察学校的桃李林,对照着来理解这首诗。

  学生听这么说一说,便来劲了。于是老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把他们分成五个学习大组,一组为诗配画,一组改写,一组到网络室查寻相关资料,一组在班级小书库去查找,一组外出观察,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组织各个小组学习。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

  第二节课伊始,由各组挑选代表交流本小组学习的收获。

  生:(汇报学习收获)

  师:大家学得非常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诗中说花不仅多,而且美,作者为什么还要“独自寻”呢?只要一出门,不就看到了这些花吗?

  (多有质量的问题,只有相信学生,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以体现。)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请大家先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想想是怎么回事。(出示“背景资料”的投影)

  生:这首诗是在“安史之乱”后杜甫在成都写的。历经安史之乱的成都一片荒凉,到处是战争的创伤。像诗中所写的景象少见的,所以作者要寻找。

  生:历经战争的杜甫心情十分苦闷,需要找到一种安慰,所以就独自出门去赏花了。

  师:说得很好!那我们来配乐朗读全诗,读出作者的喜悦,读出作者淡淡的哀愁吧!

  生:(读)

  (对学生提的问题解决巧妙,教师并未越俎代庖,而是提供材料,指明方向。)

  接着,学生继续质疑,教师指导学生互相作答。课尾,教师提议全班同学选一篇或写一篇关于花的文章,在语文活动课的“赞花”会上朗诵,以满足学生“言未尽”、“意未穷”的学习需要。

  分析:

  当学生发问“诗中所写的?花?是什么花?”时,教师马上意识到学生想知道的是什么,于是放弃了预设的教案,而随着学生的兴趣和思路来组织教学。先让学生想象诗中写的可能是什么花;再通过配画、改写、找资料和实地观察等形式组织学生体会“花满蹊”的图画;然后,引发学生质疑,在对话中弄清“花”背后的诗意。整个课堂看似无形,却浑然天成,是演“教案剧”难以达到的。当然,教为学服务,并不是教附属或从属于学。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大价值,也就没有进一步探寻这必要,教师完全可以“就地解决”,而不由学生把学习牵引到无意义的境地之中。如上例中,学生如果询问杜甫的生平情况,教师没有直接介绍,提供资料让学生去看。学生说有水仙花、桂花,教师点拨引导,既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也充分尊重文本。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新课堂在形式上是师生共同拥有的,但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学生的。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12-19

《彩虹色的花》教学实录12-19

《金色花》教学实录12-07

关于《金色花》教学实录03-02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03-06

《荷花》教学实录03-02

《穷人》教学实录03-02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03-02

《翠鸟》教学实录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