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的启示

时间:2024-03-09 17:02:39 好文 我要投稿

曹冲称象的启示

曹冲称象的启示1

  曹冲称象是讲一个小孩子称大象的故事。这小孩子名叫曹冲。曹冲的父亲曹操是个大官,外国人送给他一只大象,他很想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他手下的官员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这可是一件难事。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怎么称法呢?那时候没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象抬起来。官员们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秤象的办法。

  正在这个时候,跑出来一个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嘴里不说,心里却想一个五、岁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办法!也都想看他的笑话。

  只见曹冲叫人牵了大象,来到河边去。河边有只空着的大船,曹冲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去。”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冲说:“齐水面在船帮上划一道记号。”记号划好了以后,曹冲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这时候大船空着,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来。大家看着,一会儿把大象牵上船,一会儿又把大象牵下船,心里说:“这孩子在玩什么把戏呀?”

  接下来曹冲叫人挑了石块,装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担又一担,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行了,行了!”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块又一担一担地挑下船来。这时候,大家明白了: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记号上,可见,石头和大象是同样的重量;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得到的总和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

  大家都说,这办法看起来简单,可是要不是曹冲做给大家看,大人还真想不出来呢。曹冲真聪明!

  我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曹冲很聪明。因为他勇敢地在那么多人面前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他用许多石头来称得大象的重量。在遇到难题时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勇于创新。我也要向他学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开动脑筋,克服困难,学习才会越来越好。

曹冲称象的启示2

  今天妈妈在家陪我看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曹冲称象》。故事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在六岁的时候,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非常高兴,带着曹冲和官员们一起去看大象。只见大象又高又大,身材像堵墙,耳朵像把大扇子,四条腿像四跟大柱子,曹操一边看一边说:“这大象那么大,一定不轻,你们谁有办法能知道大象有多重,我赏一百两银子”。官员们一听,都切切私语并偷着乐,开始纷纷议论,他们有的低头思索,有的抬头望天默默想。总之,所有官员想出的办法没一个可行的'。曹操摇摇头,就在大家都没招的时候,六岁的曹冲突然站了出来,说:“我有办法,先把大象赶到船上去,再看看船沉到多少,沿水面刻一条记号线,刻好后再把大象赶上岸。

  这时,再将大量的石头放到船里,等船下沉到刻线的地方,同时称出船里石头的重量,石头的重量称出后不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吗”。曹操和官员们听后,都连忙点头,认为这个办法不错,都夸曹冲是个聪明机灵的孩子。于是,人们把大象赶到船上,按照曹冲的方法去做了,不一会儿,就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大家都说,这办法听起来简单,要不是曹冲做给大家看,大人们还真想不出来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平时不但要多读书,还要细心观察,多动脑筋。这样就有更多的办法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学习中的问题了。

曹冲称象的启示3

  “曹冲称象”的故事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聪明的曹冲先把大象赶上船,看船被河水水面淹没到什么位置,然后刻上记号。把大象赶上岸,再往船里装上石头,当船被水面淹没到记号的位置时,就可以判断:船上的石头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为什么大象的重量可以换成一船石头的重量呢?因为两次船下沉后被水面所淹没的深度一样,只有当大象与一船石头一样重(重量相等)时,才会淹没得一样深。

  “曹冲称象”不是瞎称的,而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这个故事给我们这样一个启发:某些数学问题若直接考虑有困难,可以把原有的条件或问题用等价的量去代换,从而找到解题的线索。

  【例1】甲乙两数之差是16.65,如果将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与甲数相等,求甲、乙两数。

  【分析与解】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一个数就扩大10倍。乙数扩大10倍后才与甲数相等,可见甲数是乙数的10倍。

  把题目中的条件简写成这样的两个关系式:

  甲数-乙数=16.65……………………………………①

  乙数×10=甲数………………………………………②

  由②式可知用“乙数×10”可代换甲数,所以①式可变成:

  乙数×10-乙数=16.65,

  乙数×(10-1)=16.65。

  由此,我们可得出这道题的解答方法:

  乙数:16.65÷(10-1)=1.85,

  甲数:1.85×10=18.5。【例2】 5千克葡萄的价钱等于4千克雪梨和4千克苹果的总价,3千克苹果的价钱等于2千克雪梨和1千克葡萄的总价。买10千克苹果的钱可以买几千克葡萄?

  【分析与解】题中有三个量,要设法消去雪梨这个量。第一个条件告诉我们,5千克葡萄的价钱等于4千克雪梨和4千克苹果的总价。根据第二个条件可以知道:4千克雪梨的价钱等于6千克苹果价减去2千克葡萄价。

  即 5千克葡萄的价钱=4千克雪梨的'价钱+4千克苹果的价钱………①

  3千克苹果的价钱=2千克雪梨的价钱+1千克葡萄的价钱………②

  由②式×2变形得到:

  4千克雪梨的价钱=6千克苹果的价钱-2千克葡萄的价钱

  进行等量代换,可得到购买10千克苹果的钱可以购买7千克的葡萄。

  很显然,用“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很容易地解答了看上去难以解答的问题。这样的例子今后还会碰到不少。所以,同学们要掌握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指导老师:杨松)(发表《数学辅导》20xx年9期)

  点评:语文课文故事“曹冲称象”,浅显易懂,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故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内涵。孙靖怡同学能寻找故事与数学思维的联系,也就是“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并从中受到启发:某些数学问题若直接考虑有困难,可以把原有的条件或问题用等价的量去代换,从而找到解题的线索,这是难能可贵的。

【曹冲称象的启示】相关文章:

曹冲称象的故事启示03-09

小草的启示02-27

生活的启示08-29

蜘蛛的启示03-28

蚂蚁的启示09-08

蜘蛛的启示12-24

曾子杀猪的启示02-28

爱的启示作文03-17

小草给我的启示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