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怎么解决

时间:2024-03-09 20:35:4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怎么解决

  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怎么解决,建立劳务关系时,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可以签订劳务合同的,实践中,有不少劳动争议都是因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劳动合同合同而引起的,下面是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怎么解决。

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怎么解决

  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怎么解决1

  一、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怎么解决

  没有签订劳务合同时,出现劳务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 适用范围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二、终止劳务合同有赔偿吗

  视劳务协议约定。用人单位与离退休人员之间的劳务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等,故不存在赔偿金,但可以要求违约金。

  劳务合同是指以劳动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服务民事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一般是独立经济实体的单位之间、公民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产生。

  劳务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从法律适用看,劳务合同适用于《民法典》和其它民事法律所调整,而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法以及相关行政法规所调整。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劳务关系产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处理劳务纠纷,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纠纷。

  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怎么解决2

  一、未签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的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要求“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但在实践中,仍有不少企业与其职工建立劳动关系时,没有签订书面合同,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为“事实劳动关系”。

  从劳动法原理上分析,劳动争议应否受理,是以争议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其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范围来确定,而不是以这种关系是否合乎法定形式来确定的。事实劳动关系尽管存在建立形式上的缺陷,但仍然是劳动关系,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因此,事实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向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申诉,有关机构应予受理。

  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不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符合《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7号)的受案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均应受理。

  二、发生劳动合同争议怎么办

  目前解决劳动争议的'机构和途径很多。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后,双方可以协商解决,自行处理。

  劳动者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没有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劳动者拒绝调解而要求仲裁的,也可以由劳动者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果劳动者对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案件申请仲裁是必须程序,人民法院只有在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时才受理诉讼。

  现实生活中,因种种原因,劳动争议经常发生。其中多数是劳动者为了讨要工资而引起的。如果发生了劳动争议,劳动者可采取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但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只有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怎么解决3

  【案件基本情况】

  任女士(申请人)在某公司(被申请人)任职电商专员,负责电商平台管理,工资6000/月。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双方于2016年4月11日签订保密协议。公司未发放任女士2016年7、8月工资,8月15日双方产生纠纷,后任女士离职。任女士在2016年2月经公安机关批准进行过一次更名。任女士于2016年9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用人单位聘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应进行额外一倍的工资赔偿。其关键在于确认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是否具有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存在期间,以及是否确实没有书面劳动合同。

  此外,本案关注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方式,以确定是否补偿/赔偿工资,以及相关金额。另还注意到申请方与被申请方之间存在尚未发放的工资。

  【律师分析】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确实具有劳动关系。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先后签订有代办证明、保密协议,另有申请人处的考勤表,其可作为证据证明申请人确实在被申请人处工作。尽管申请人在这期间进行过改名,但这不影响被申请人对申请人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在其公司连续进行工作的认知,也不改变申请人在被申请人处工作的事实。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即针对申请者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7月31日共一年的工作,被申请者要向申请者支付额外一倍工资。对于20xx年8月1日至8月15日的工作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则申请人不能以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请求额外工资。另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此申请人于20xx年9月6日提出仲裁申请,其只能申请20xx年9月7日至20xx年7月31日由于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应得到的额外一倍工资。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等内容。

  已有的代办证明、保密协议显然不具备上述合同应具备的要素,因此不应被认为是劳动合同。此外被申请人指称之所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因为申请人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但该项抗辩没有足够证据支持,而且,劳动者不愿签订合同也不是用人单位可以对未订立劳动合同免责的理由。

  因解除劳动关系被申请者应支付经济补偿

  对于劳动关系的.解除方式,双方应通过提交证据进行证明。若双方均无法证明系对方原因导致劳动关系解除,在劳动关系确无延续的客观基础,构成劳动关系解除的事实状态时,通常会推定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额适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被申请者应及时支付未发放的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八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及时结清工资。

  法条链接:《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怎么解决】相关文章:

头发稀少怎么解决04-26

入秋感冒怎么解决04-30

孕妇失眠怎么解决04-27

月子期上火怎么解决04-26

久坐背痛怎么解决04-26

眼睛有点模糊怎么解决05-01

windows错误恢复怎么解决05-03

被狗爪子抓伤怎么解决04-30

冬天胃寒怎么解决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