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时间:2024-03-12 19:40:39 好文 我要投稿

常用俗语大全

常用俗语大全1

  1.猴子的屁股--坐不住

常用俗语大全

  2. 猴子放爆竹——自放自惊

  3. 猴子倒立——尾巴翘起来了

  4. 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5. 猴子捡生姜——吃也不是,丢也不是

  6. 猴子见水果——欢天喜地

  7. 猴子看果园——监守自盗

  8. 猴子看果园——求之不得

  9. 猴子看书——假斯文

  10. 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11. 猴子拉弓——不是样子

  12. 猴子捞月亮——白欢喜一场

  13. 猴子捞月亮——空欢喜。

  14. 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15. 猴子爬板凳——各想一头

  16. 猴子爬竿——直线上升

  17. 猴子爬山崖——有能耐

  18. 猴子爬上樱桃树--粗人吃细粮

  19. 猴子爬树——拿手好戏

  20. 猴子爬树——拿手戏(比喻擅长、有把握)

  21. 猴子爬树梢——到顶了(比喻达到了顶点,或事情达到了顶峰)

  22. 猴子爬竹竿——上蹿下跳

  23. 猴子骑老虎——下来完

  24. 猴子骑马——一跃而上

  25. 猴子骑羊——不成人马

  26. 猴子扫地——只顾眼前

  27. 猴子扇扇子--学人样

  28. 猴子上凉亭--丑鬼耍风流

  29. 猴子耍把戏--老一套

  30. 猴子耍大刀——胡砍

  31. 猴子耍拳——小架式

  32. 猴子偷瓜——连滚带爬。

  33. 猴子偷桃——毛手毛脚。

  34. 猴子衔烟斗——假装

  35. 猴子笑兔子尾巴短——彼此彼此

  36.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猩猩)。

  37. 猴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8. 猴子坐轿——不识抬举

  39. 猢猕穿衣裳——像煞一个人

  40. 花果山的猴子--与世无争

  41. 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42. 老猴爬旗杆——不行罗(比喻多有本领的人,上了年纪也力不从心了)

  43. 六耳猕猴充悟空――冒牌货。

  44. 毛猴子说话——不知轻重

  45. 请个猴子去摘桃——吃不了你肚里

  46. 山猴于爬树——拿手的戏

  47. 耍把戏的猴子——认人牵着走

  48. 耍猴的碰上敲锣的——对一点了

  49. 耍猴的.走了猢猕——没甚弄了

  50. 孙猴子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51. 孙猴子的毫毛——会变

  52.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53. 孙猴子封了个弼马温――不知官大官小。

  54. 孙猴子赴蟠桃宴--不请自来

  55. 孙猴子上天宫--大闹一场

  56.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57. 孙猴子坐金銮殿--屁股不稳

  58. 孙猴子坐天下--有点不象

  59. 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

  60. 孙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广大。

  61. 孙悟空遇到如来佛——无法可使;有法难使

  62. 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63.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64. 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随心所欲

  65.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66. 孙猴子斗魔王——打你个牛角朝天

  67. 孙猴子的尾巴——变不了;没法变

  68. 孙猴子的屁股——坐不住;坐不稳

  69. 如来佛治孙悟空——强中还有强中手

  70. 和孙猴子比翻跟斗——差着十万八千里

  71. 孙猴子坐天下——手忙脚乱;毛手毛脚

  72. 孙猴子压在五行山下——永世不得翻身

  73. 孙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降妖拿怪

  74. 孙悟空进了八卦炉——越练(炼)越结实

  75. 孙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广大;能大能小

  76. 孙悟空戴上紧箍咒——无法可使;有法难使

  77. 孙猴子上了花果山——称王称霸;称心如意

  78. 二郎神斗孙悟空——以变应变;你变我也变

  79. 孙悟空拿(捉)猪八戒——能人之上有能人

  80. 孙悟空照相——猴样 孙悟空歇后语

  81. 烫了屁股的猴子--急红了眼

  82. 小猴子戴草帽——充人

  83. 猴王闹王宫——大打出手

  84.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85. 断臂的猴子--高攀不起

  86. 跟孙悟空比跟头――差着十万八千里。

  87. 猴儿背着手走——装人相

  88. 猴儿的脸,猫几的眼--说变就变

  89. 猴儿拿棒槌--胡抡

  90. 猴儿爬石崖--显出你的能耐了

  91. 猴学样--装相

  92. 猴子不上树--多打几遍锣

  93. 猴子长角——出洋相

  94. 猴子唱大戏——胡闹台

  95. 猴子唱戏――想起一出是一出。

  96. 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97.猴子吃大象――亏他张得开嘴。

  98.猴子吃核桃--全砸了

  99.猴子吃辣椒——红了眼

  100.猴子吃辣椒--抓耳挠腮(比喻焦急、忙乱,而又没办法)

  101.猴子带胡子――要哪出没哪出。

  102.猴子戴礼帽――假充文明人。

  103.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

常用俗语大全2

  1. 水大不能漫船,职大不能欺亲。

  2. 打铁不惜炭,养儿不惜饭。

  3. 节令不到,不知冷暖;人不相处,不知厚薄。

  4. 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5. 宁交双脚跳,不交眯眯笑。

  6. 有情饮水饱,无情吃饭饥。

  7. 朽木不可为柱,坏人不可为伍。

  8. 吃得好,穿得好,不如两口白头老。

  9.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10. 会选的选儿郎,不会选的选家当。

常用俗语大全3

  没上过学的奶奶不会讲普通话,但这并不影响她与我们交流。因为我们在家都说闽南话。要说这闽南话,奶奶可称得上是我们的老师,她时不时会地来上一句:“俗语说……”

  有一次我感冒了,妈妈听说小区里的医生医术一般,舍近求远,要带我去几公里外的医院,奶奶说:“俗语说,先生缘,主人福。看看再说嘛!”听奶奶这么一说,妈妈便带我在小区里就医。嘿,果然,药到病除。

  还有一次,爷爷气鼓鼓地进了家门。原来,老家的地被人给换了,乡里乡亲的,又不好说什么。奶奶拍了拍爷爷的胸口,劝道:“俗语说,大量大福气,不跟他们计较。”爷爷听了,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老太婆,听你的,咱不生气。”半年后,老家传来了好消息,那块换来的本不属于我们的地,政府买去开发房地产,卖了个好价钱。哇,俗语的道理果然应验了,真神奇!。

  冬至那天,奶奶盛了满满的一碗圆子给我,摸着我的头说:“俗语说,吃了冬节圆多一岁。乖孙,快吃。”我天真地问:“奶奶,为什么这么说啊?俗语那么有理,那我不吃圆子,是不是永远长不大啊?”“这……”我把奶奶给问住了。

  从那以后,我对奶奶口中的俗语充满了好奇,这些俗语是哪来的?它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今年寒假,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读泉州民俗文化丛书,写读后感。因此,我有机会看到了《泉州俗语故事》这本书,它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

  原来,“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就渐渐创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俗语,还有一些俗语是出自于口口相传的古代故事。这些俗语,看似简洁,但都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含义、能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从这本书中我不仅看到了奶奶所说俗语背后的'故事,还学到了许多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俗语,我也明白了俗语“吃了冬节圆多一岁”的含义。

  “吃了冬节圆多一岁”这句话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是“冬节小年兜”,人们吃了冬节圆就好像过大年;二是一个姓徐的秀才含冤受屈而坐死牢,吃了冬节圆发出的感叹有关,因为当时的法律规定死犯若到冬节还未斩首,已经停止处死的重刑,可到明年再处治。自明朝后,“吃了冬节圆多一岁”便流传为泉州俗语,表明逢凶化吉、绝处逢生的意思,人们说着图个吉利。原来是这样啊!

  看完这本书,我在平日的说话中,也懂得恰到好处地用上了俗语。就说正月里那一次,接到同学电话,我偷偷地溜出去玩,家人们找得心急如焚。我玩得忘了时间,到了天黑才回来,一进门,便被爸爸狠狠揍了一顿。

  奶奶心疼地把我抱在怀里,说:“你知道爸爸为何打你吗?”“俗……语……说,人无教示……会变坏。”我抽抽噎噎地说,这句话把还在气头上的爸爸逗乐了,他“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奶奶也笑了,“乖孙,懂得道理就好,不哭了,来,把俗语这本书里的故事讲给奶奶听听。”我止住哭,一本正经地讲了起来,只见她听得津津有味,嘿,俗语不仅让我明理,还让我成为了奶奶的老师!

常用俗语大全4

  谜语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

  20xx年6月7日,谜语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详细解释

  1.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自 魏 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怪术》:“﹝ 梵 僧 难陀 ﹞时时预言人凶衰,皆谜语,事过方晓。”

  清 陈维崧 《采桑子·送李云田之吴门迎侍儿扫镜》词:“谜语应猜,庄语非诙。”

  2.比喻奥秘的事物。

  闻一多《孤雁》诗:“天是一个无涯的秘密,一幅蓝色的谜语,太难了,不是你能猜破的。”

  俗语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folk adage;common saying] 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

  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本为吏期不对。——《汉书·路温郐传》

  俗语能够贴近生活。

  《俗语》·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录古今谚语及方言,标其原始。凡经史小学诸书,皆见援据。其采自说部者,并各注书名於其下。虽释常言,而考证颇近於古。然如释大夫称主,引《左传》及《国语》,而《周礼》以主得民之文反不见引,则录传而遗经。又释郡君县君,引元品官母妻四品赠郡君,五品赠县君,然考汉武帝尊王太后母为平原君,平原汉郡,则封郡君之制已始於汉。又武帝封金王孙女号修成君,修成汉县,则封县君之制亦始於汉,是书仅载元品官,则引后而遗前。又论音韵,谓北人以步为布,为方音之谬,不知《周礼》注酺步可以通读。《春秋释文》蒲圃之圃一作布音,是四音且可并转,况步布之通为一韵,不过读有轻重耶。此由昧於古读,故未得通方之旨也。

  谚语

  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20xx年5月23日,谚语(沪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xx年11月11日,谚语(陕北民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来分,大体有以下几种:气象、农业、卫生、社会、学习、歇后语、俗语。

  成语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常用俗语大全5

  父亲是个标准的农民,没什么文化。但他对子女的成长特别重视,经常用一些乡间的俗语来教育我。至今想起来还觉得特别亲切。

  他很会用俗语来鼓励我好学向上,激发我的学习兴趣。刚上小学的时候,商店里没有现成的本子。父亲买来大黑纸,裁剪整齐,用边角料捻成绳,订了两个挺厚实的大本送给我。我欢天喜地,如获至宝。父亲告诫我说:“上学啦,要努力。人勤地不懒,好好干才会有好成绩。不懂的地方,不要‘杀猪捅屁股眼——愣充大师傅’,要请教老师。”茶余饭后,他也故意“难为”我一下,出点儿老辈子的题目,比如:驴驮八斗背斗半,手提半斗走道算”。又如他说:“昨天演了一部电影,名字是啥呢?”看我的兴致被勾起来了,就拿起一条棒面干粮,揪下一块放在另一个短一点的干粮上。我马上说:“取长补短。”他高兴得大笑起来,连连夸我聪明。

  父亲是严厉的,但从不打我。当我调皮捣蛋,犯了错误的时候,他就会用一套一套的俗语来摆事实,讲道理。每次,他总是这样恶狠狠地开始:“你肉皮子发痒了是不?我今天要好好给你熟熟皮子,让你知道盐是咸的,醋是酸的,犁杖是带弯的------。”但他舍不得下手。讲完道理,我认了错之后,他的气就消了,摩挲着我的头说:“我的儿子会改正的,要争气,不要顺垄沟找豆包呀!”

  农家四时无闲暇,撂下耙子就是扫帚。活忙的时候,我也给父亲搭把手。边劳动他边给我讲一些农业知识,也藉此说一些做人的道理。我放牛时被牛角顶了一下,满腹牢骚的时候,他就告诉我养牛的`好处:“大牛下小牛,三年五个头。落地拜八方,跟着头牛走。”耪地时要求我落锄要深,因为“锄板底下三指雨”,“春天深锄一遍,秋天多打一面”。捆秸秆有说道“麦捆根,谷捆稍,芝麻捆在半中腰。”铡草时要细上加细,因为“寸草铡三刀,不吃料也上膘。”我薅地薅得腰酸腿麻不愿动弹时他会说:“眼愁手不愁,一会儿就到头。”淤栽瓜秧时要求把秧苗扶正,说:“根不正,苗不正,坐个葫芦歪歪腚。”

  慢慢地我长大了,他怕我嫌他唠叨烦,又不放心,有时就隐晦地用俗语来表达。中考前,他担心我学习不努力考不上。在我们一起站在坝堰上看着地里绿油油的禾苗的时候就说:“你看,出苗皆如羽,秋后知成秕呀!”我差几分没考上中专无奈上了高中时,他又劝解我:“人家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待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九八年我上高一时闹学潮,一谈论起这事,他总怕我跟着瞎起哄,走错路,就开玩笑说:“我这儿有个歇后语,你猜一下,撒尿泚坑-----,”他拉了个长音,哈哈一笑,说:“是造谣嘛!”

  他是个老共产党员,性格刚正不阿,对于村里的一些丑恶现象,也会用俗语来表达不满,同时教育我做人要堂堂正正,对得起良心。有一家不孝敬老人的,做饭时小两口在外屋炒好菜,却给瘫在炕上的老爹吃剩饭。他去探望,回来给我描述,气愤地说:“老爷子可怜啊,地下锅里响滋啦,炕上嘴里流哈喇!”村里一些干部,狐假虎威,拿着鸡毛当令箭,干不得人心的事。他就轻蔑地说:“上面放个屁,下面唱大戏。他们蛤蟆不大,动静不小。你不用当回事儿,听蝲蝲蛄叫唤还不种地啦!”他自己当过多年的会计,但从不占集体一点儿便宜,在村中威信极高。他也经常拿这个来说我:“你是公家人,不要乱伸手,伸手必被捉。又占又贪,心里不安;不占不贪,越走越宽。”

  如今,父亲已年迈,家里的大事小情都听我的,有时依赖得像一个孩子。可是,一有空,我还是愿意坐下来,和他唠唠嗑,听听他那充满人生智慧和乡野趣味的俗语,因为在我心中,俗语不俗!

常用俗语大全6

  1. 有志者事竟成

  2. 有眼不识泰山

  3. 吃一堑长一智

  4. 当面鼓对面锣

  5. 迅雷不及掩耳

  6. 如坠五里雾中

  7. 远水不救近火

  8. 拒人千里之外

  9. 求人不如求己

  10. 男女授受不亲

常用俗语大全7

  1.清明螺,抵只鹅。

  2.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3.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4.清明暖,寒露寒。

  5.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6.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

  7.清明前后寒十天。

  8.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9.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缸九只浮。

  10.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11.清明无雨少黄梅。

  12.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13.清明响雷头个梅。

  14.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15.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16.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17.清明有霜梅雨少。

  18.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19.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20.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21.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22.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23.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24.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25.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26.三月清明不用忙,二月清明早下秧

  27.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28.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

  29.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30.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

  31.春雷日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

  32.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有收。

  33.清明晴鱼上高坪,清明雨鱼埤下死。

  34.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35.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36.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37.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38.栽树不过清明节,栽松不让春晓得。

  39.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40.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41.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42.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43.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44.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45.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46.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47.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48.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49.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50.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51.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

  52.清明冷,好年景。

常用俗语大全8

  莫替古人担忧。

  少吃咸鱼少口干。

  事不干己莫出头。

  管闲事,落不是。

  快快嘴,缠上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要得无事,少管闲事。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人有热心肠,招揽是非多。

  没事勿揽事,有事休躲事。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常用俗语大全9

  1、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2、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3、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

  4、行为不正经,舌头短三分。

  5、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6、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7、勤奋是聪明的土壤,勤学是聪明的钥匙。

  8、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11、宁伸扶人手,莫开陷人口。

  12、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1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14、车无轮子路难行,依赖他人事难成。

  15、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16、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

  17、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18、做一行,怨一行,到老不在行。

  19、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20、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21、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22、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23、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24、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25、千锤成利器,百炼不成钢。

  2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7、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28、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9、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30、举手不打无娘子,开口不骂赔礼人!

  31、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32、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

  33、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34、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35、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36、艺高人胆大。

  37、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38、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

  39、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40、做贼瞒不得乡里,偷食瞒不得舌齿。

  4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42、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43、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44、心如磐石固,志比松柏坚。

  45、好事多磨,善行多难。

  46、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47、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

  48、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49、打得一拳去,免得百拳来。

  50、家无主心骨,扫帚颠倒竖。

  51、天不生无碌之人,地不长无根之草。

  52、如其坐而言,不如起而立。

  53、路是人开的,树是人栽的。

  54、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55、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56、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57、好汉做事干到底,好马登程跑到头。

  58、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59、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

  60、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61、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62、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63、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

常用俗语大全10

  咸板鸭生蛋

  有个名气蛮大的秀才到朋友家去作客,他见到桌上放了一盘切成瓣瓣的咸鸭蛋,蓝壳子白肉包红瓤,油晃晃的顶好看。他左望右瞧,不晓得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他飞起一筷,夹起一片吃吃,味道香得很。才要开口问,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心想,"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我若连这个都不晓得,不被人把大牙笑掉?就说:"这个,这个......好!好吃!”

  隔了一阵子,秀才又到这位朋友家里作客。桌上端来一盘咸板鸭,他一吃,比上次的咸鸭蛋还好吃。秀才想了半天,陡然想通了,猛拍一下桌子,说:"我说么!怪不得上回咸鸭蛋那么好吃哩,原来咸鸭蛋是咸板鸭生的!”

  万全药店

  有两个人,一个叫全无知,一个叫都不懂。他们只想碰巧赚大钱,就合伙开了一爿药店,叫万全药店,开张那天,全无知和都不懂三更天就起床了。爆竹一放,两个人都在柜台内等着生意,等到太阳丈把高,却不见一个人影,心里很着急,不停地唉声叹气。

  好半天,才见一个人,拿着一折红纸向药店奔来。全无知和都不懂一齐站了起来,问道:"客家,你买什么药?"来人说:"两个老板,不抓药,我是赶来贺喜的。"他们接过贺信,觉得也算吉利,便高高兴兴地请来人到里面去坐。来人连连推辞说:"我姓陈,是个皮匠,过去我一直在这爿药店门口做手艺,今后还请两位老板多关照。"都不懂、全不知齐声答应。陈皮匠道了谢,走了。

  陈皮匠一走,又有一个人向药店走来。这人真是来买药的。都不懂、全无知笑睑相迎,问:"客家想买什么药?"那人说:"我想买两个铜板的银翘。"他们一听都傻了眼,银翘是什么药呀?只好请客人稍等一下。让他们到里面商量一下,商量结果,只好叫都不懂的儿子拿二两银子。到铜匠店里浇铸成银球。客人等了好一会儿,都不懂的儿子拿着银球回来。都不懂一面把银球放在戥子上称了称,一面对客人说:"两个铜板买二两银球,快拿去吧。"客人拿着"药"高高兴兴回去了。客人刚走,全无知叹了口气,说;"第一笔生意就亏大本。倒霉啊!"都不懂说。"别着气,大生意还在后头哩。”

  果然,又有个买药的进了药店月以把三个铜板往柜台上一放,说:"买白芨。"都不懂、全无知也不知道什么白芨,还以为是白鸡。连忙着人到街上去买只白鸡。白鸡买回来,都不懂就交给客人说:"三个铜板一只白鸡,快拿回去吧。"客人莫名其妙,说:"这是白芨吗?"全无知说:"这怎么不是白鸡!刚才尾巴上有一根黑毛都被我拔掉了。"客人心想:三个铜板买一只鸡,倒也便宜。也不再争辩,便回去了。客人一走,轮到都不懂叹气了,他说:"客人怎么专买这些东西。真倒霉啊!"全无知反过来安慰道:"别着气,大生意还在后头哩。”

  果然,又有了一笔大生意。一个客人把一把铜板往柜台上一放,说:"买附子。"都不懂、全无知一听,简直呆了:"他要买父子!"二人慌忙地跑到里面商量。全无知说:"他要买父子,只有你和你儿子去了。我只有女儿和老婆,人家不会要的吧。"话没说完,外面又有人喊起来:"店老板,买砂仁噢!"都不懂一听,忙说:"听,人家又要买三人了。这个只有你和你老婆、女儿去了。"都不懂的儿子,全不知的老婆、女儿一听,全都号啕大哭起来:"我们不去,我们不去。”

  门口的陈皮匠听到哭声,以为是吵架,急冲冲跑到药店里面。都不懂、全无知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把事情说了一遍,陈皮匠一听,连忙向外奔去,说道:"我也不能在这儿做生意了,如果人家要陈皮,怕连我也要当药卖了。”

常用俗语大全11

  1、小寒寒,惊蛰暖。

  2、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3、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4、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5、腊月三场雾,河底踏成路。

  6、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

  7、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8、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9、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10、不怕家里少,就怕不去找。

  11、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12、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13、小寒无雨,小暑必旱。

  14、草木灰,单积攒,上地壮棵又增产。

  15、一早一晚勤动手,管它地冻九尺九。

  16、麦苗被啃,产量受损。

  17、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18、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19、数九寒天鸡下蛋,鸡舍保温是关键。

  20、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21、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22、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23、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24、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25、薯菜窖,牲口棚,堵封严密来防冻。

常用俗语大全12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田家五行》论雨)

  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陕西武功)

  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沧县、山东栖霞)

  投瞑雨,天卖晴。(福建福州)

  鸡鸣雨,下不长。(浙江象山)

  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东)

  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嘻嘻。(南京)

  雨打鸡啼卯,雨伞不离手。(浙江义乌)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江苏苏州)

  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论云)

  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十里不同天。(江苏无锡)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朝虹雨,夕虹晴。

  “蚂蚁搬家要下雨”

  “东闪空,西闪风,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

  “大水无雷,浸崩屋”,

  “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十二月初三,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送月雨,后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后阴转晴。午后下雨,就会到半夜。)

  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麻雀滚土洗个澡,下雨日子远不了。

  黄鼠堵洞口,下雨没多久。

  灶烟不起,必定下雨。

  天上勾勾云,地下雨淋淋。

  处暑下雨烂谷箩。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立秋下雨,百日无霜。

  夜里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刮风走小巷,下雨走大街。

  刮风走小巷,下雨走大街。

  刮风走小巷,下雨走大街。

  立夏下雨,九场大水(浙)。

  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闽)。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云)。

  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头发响,风一场。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雨洒尘,饿死人。(河北)

  淋了伏头,下到伏尾。(河北、山西宁武、河南嵩县)

  雨洒中,一场空。(湖北)

  饭时雨,下四指。(山东栖霞)

  雨生蛋,落到明朝吃过饭。(江苏常熟)

  雨声发喘,河水涨满。(河南篙县)

  落滴起泡定阵雨。(江苏常州)

  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一点一个泡,还有大雨未到。(湖南)

  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久。(江苏苏州)

  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河北、陕西武功)

  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夜睛无好天,明朝还要雨连绵。(广西郁林)

  雨打早五更,雨伞不用撑。(浙江义乌)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开门雨,关门睛。(江苏元锡)

  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江苏无锡)

常用俗语大全13

  成人不自在,自由不成人。

  雨不会下一年,人不会穷一世。

  只有上不去的天,不做不成的事。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摆渡人。

  刀无钢刃不锐利,人无不动摇。

  有志之人志不移,无志之人常立志。

  高峰属有志之人,欺无能之辈。

  宝剑锋从磨利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宁向直中取,哲理故事,决不跪着曲。

  天不生无碌之人,地不长无根之草。

  天高低雨地上滑,哪儿跌倒哪儿爬。

  举手不打无娘子,启齿不骂赔礼人。

  该撒手时就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鸟是三顾而后飞,人是达内而后行。

  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千日造船,一日过江;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宁为蛇头,不为龙尾;星星之火,能够燎原。

  竹贵有节,人贵有志;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千锤成利器,百炼不成钢。

  如其坐而言,不如起而破。

常用俗语大全14

  刘:温博然,你怕写作文吗?

  温:还行吧。

  石:什么是还行吧,怕就是怕,不怕你就直接说。

  刘:好了,好了,你二位还是别打马虎了。老师们,同学们,今天的红领巾广播的主题可能你们猜不出来吧?现在就告诉大家,今天由温博然、刘淼儿、石玉婷我们三人和大家聊聊写作时——你会用俗语吗?

  温:首先我来告诉大家,不要怕写作文。俗语题材广泛,活泼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生活,把俗语引入作文,会让文章变得真实生动,贴近生活。

  石:大家可要好好听听今天的红领巾广播了。

  刘:首先,文章标题借用俗语,可以别开生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写小区保安比较“轴”,只要陌生人来访,就一定要业主亲自接送,你可以起作文题目为《一根筋》。“一根筋”是指那些认死理的'人,但文中作者欲扬先抑,最后表扬小区保安的敬业精神。

  温:其次,文章内容使用俗语,能使故事情节生动,语言妙趣横生。如《烦人的奥数》写道:“当我信心慢慢地参加希望杯竞赛时,却碰了一鼻子灰。”“碰了一鼻子灰”的意思是,“想讨好却落了个没趣”。再如:《开心家庭中》写道:“妈妈一声狮子吼,说我和爸爸组合在一起就是五百响鞭炮,两个二百五。”“狮子吼”就是说明女性比较彪悍;“二百五”是指那些做事鲁莽的人。

  石:最后,在结尾中使用俗语,可以彰显主旨,点明中心。如《童年趣事》写小作者在妈妈脸上画画,结果妈妈花了很多钱在美容院才清洗干净。她结尾写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经过这件事后,我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指“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这件事情的见识”。

  刘:温博然、石玉婷不知道你二位对写作时使用俗语有何感想?

  温:通过我们今天的红领巾广播,我以后一定认真搜集一些俗语,将它好好使用在文章里。

  石:我也要好好借鉴俗语,引用好俗语。

  刘:希望我们今天的内容能使大家在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中派上用场。好了,今天的红领巾广播就要结束了,下周四准时相见。

常用俗语大全15

  1、饭时雨,下四指。(山东栖霞)

  2、落滴起泡定阵雨。(江苏常州)

  3、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4、久雨云层亮一亮,下一千丈雨(粤)

  5、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6、透雨无霜(吉)

  7、久雨忽见晴,大雨快来临(陕)

  8、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久。(江苏苏州)

  9、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10、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沧县、山东栖霞)

  11、淋了伏头,下到伏尾。(河北、山西宁武、河南嵩县)

  12、久雨久晴,久晴久雨(赣、闽)

  13、投瞑雨,天卖晴。

  14、雨天不冷不晴,晴天不热不下(甘)

  15、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东)

  16、雨天伴鸡叫,不晴也天晓(湘)

  17、一点一个泡,还有大雨未到。(湖南)

  18、雨打早五更,雨伞不用撑。(浙江义乌)

  19、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20、沤雨起大风,天气在转晴(辽、桂)

  21、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河北、陕西武功)

  22、阴雨天无夜露(冀)

  23、雨生蛋,落到明朝吃过饭。(江苏常熟)

  24、朝虹雨,夕虹晴。

  25、久雨见晴天,明日雨更欢(吉)

  26、久雨必有久晴(全国)

  27、沤雨怕天毫,虫害怕飘雨(贵)

  28、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29、开门雨,关门睛。(江苏元锡)

  30、沤雨起大风,雨止天转晴(豫)

  31、雨多西风不晴,雨少东风不雨(晋)

  32、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嘻嘻。(南京)

  33、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江苏苏州)

  34、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黑、赣)

  35、久雨必久旱(浙)

  36、雨打五更,日晒水坑。(《田家五行》论雨)

  37、久雨絮云天,雨去晴在来(鄂)

  38、十里不同天。(江苏无锡)

  39、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40、久雨必久晴,久晴必久雨(湘)

  41、雨洒尘,饿死人。(河北)

  42、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43、夜睛无好天,明朝还要雨连绵。(广西郁林)

  44、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5、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论云)

  46、雨洒中,一场空。(湖北)

  47、久雨天金黄,明日转太阳(桂)

  48、连日雨蒙蒙,必定起狂风(沪)

  49、久雨见晴天,几天不见面(桂)

  50、久雨看西北,亮了将转晴(浙)

  51、久雨北连明,日落满天星(陕)

  52、雨落无小风,晴干无大风(甘)

  53、久雨有雾晴,久晴有雾雨(桂)

  54、久雨西北露青天,明天一定是晴天(鄂)

  55、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江苏无锡)

  56、雨声发喘,河水涨满。(河南篙县)

  57、晏雨不晴。(同上)

  58、鸡鸣雨,下不长。(浙江象山)

  59、有雨西风晴,无雨西风雨(闽)

  60、雨打鸡啼卯,雨伞不离手。(浙江义乌)

  61、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陕西武功)

  62、蚂蚁搬家要下雨(.)

  63、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64、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65、久雨西边亮,有雨也(下)不长(鄂)

【俗语】相关文章:

与马有关的俗语03-04

关于马的俗语02-27

台湾民谚俗语大全05-04

关于马的俗语(优秀)03-06

非常精短的俗言俗语05-04

关于春天的俗语有哪些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