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时间:2024-03-13 00:02:3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下语文《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教材简析

三年级下语文《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本文故事离奇生动,夸张而富有感染力。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品读课文,了解水罐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悟人生哲理。感悟哲理。可从“给母亲找水”、“给小狗喂水”、“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等感悟小姑娘和母亲的美好心灵。也可从水罐的变化过程,感悟爱具有神奇的力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第二课时

  一、课前交流。

  1、直接导课,同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

  师:这是一片童话。

  ?:这是编的。

  师:什么是编的故事?

  魏xx:就是用想象编的故事。

  师:童话就是用想象力编出来的故事。那它是真的吗?

  高xx:不是真的。

  师: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接力读课文。

  石xx(有感情);杨xx(非常流畅);王xx(没有读对段落,失去机会);张xx(非常流畅,字正腔圆);骈xx(字音准确);张xx(顺畅、字音正确);李宇恒(对站姿有要求,顺畅);李xx(她动听的朗读给大家带来了美妙的故事的结局。)

  【★读课文时,老师注意到了每个层次的小孩儿,对其评价也很中肯,从孩子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们感觉到老师是真诚地在鼓励自己。不过高也不偏低的评价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他们会从老师的评价中找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

  三、学习课文

  【1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体会到了什么?请抓住关键词说说自己的体会。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薛xx:很久很久以前。

  吉xx:他不知道发生在什么时候。

  张xx:妈妈也不知道,故事不是真的。

  师:童话没有具体的日期,是人们想象的。我们齐读第一段,了解一下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

  齐读

  师:读完第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可以结合具体的词语来谈自己的感受。

  赵xx:要节约水,不要浪费水。

  【一定要提示孩子谈论的是当时什么情况,而不是现在,这样孩子才能更细地去读文本,更深地去思考。而且,不会误导后来回答的学生。】

  邱xx:我能体会到水是多么重要,我从“焦渴而死”中体会到的。

  张xx:因为渴而死了。

  魏xx:水是多么不容易找到。

  师:是从哪个词语中看到水不容易找到?

  魏xx:“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齐读

  师:谁能说说“干涸”的意思?

  屈xx:就是没有水了。

  钱xx:就是没有一滴水。

  张xx:就是水都被蒸发了。

  张xx:那时不下雨吗?

  师:当时人们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时候,庄稼长得好,人们的生活就会比较富足。遇到大旱灾的时候,就苦了。

  【下面还有一小段,老师还在问,其实此时孩子已经理解了,感受说得也不错。不放心的始终是老师,当老师再问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已经不再集中到课文上了,而是在揣摩老师究竟要让大家说什么。这点也是孩子注意力分散的一个原因,在以后的讲课中要特别注意。】

  【2——4段】

  1、默读课文,画出水罐的几次变化,并找出它变化的原因。比如: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画出水罐,水罐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变化?你认为是什么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梁xx:小姑娘给母亲找水。

  骈xx:“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师画图,写“满”。然后齐读“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师:你认为什么让水出现了?

  周xx:我认为是孝心。

  魏xx:我认为是母子之情。

  ★画出水罐,请你告诉大家小姑娘着急去做什么。

  钱xx:“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李xx:让妈妈喝水。

  师:齐读“喜出望外”,它的意思是——

  苗xx:很高兴。

  吉xx:非常高兴。

  师:发生了什么事?

  裴xx:“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马xx:“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

  师(写“满”):你认为什么让罐子里的水一点没洒?

  李xx:是小姑娘的爱心,她爱妈妈。

  ★画出水罐,请你用书上的句子告诉大家水有多重要。你想对小姑娘说什么?

  师:水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杨xx:“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师:为什么?

  高xx:有爱心,爱小狗。

  ?:爱心的力量。

  ★画出水罐,结合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此时你觉得是什么使水罐发生了变化?

  师:还有哪一次变化?

  骈xx:“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师:注意这次是谁爱谁?

  姜xx:妈妈爱女儿。

  师: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在孩子的提醒下写:妈妈爱女儿)

  ★画出水罐,请你读出小姑娘给陌生人喝水的场面,你想对小姑娘说什么?

  侯xx:“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板书)

  师:什么事让它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张xx:“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师:小姑娘为什么“咽了一口唾沫”?

  刘xx:她很渴。

  (在学生提醒下板书:女儿爱过路人)

  师:你认为是什么让罐子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许xx:爱。

  马xx:小姑娘的爱和善良。

  师:不仅仅是小姑娘的爱心,是所有人的爱心。

  师:你想对小姑娘说什么?不对,只有小姑娘有爱心吗?

  生:不是,还有妈妈。

  师:对啊!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感受,什么具有神奇的力量,让罐子发生了这么神奇的力量。

  【★当我发现自己说错的时候,我及时做了调整,而且是让孩子挑出我的错误,整个课堂的走向就不偏颇了。这,也是一个进步。】

  周xx:小姑娘和妈妈的爱心具有魔力。

  马xx:小姑娘和妈妈的爱心感动了上帝,上帝就用了魔法。

  李xx:爱,就是力量。

  让李xx领读。

  师:跟老师说一句话——有爱心,世界变得更美好。

  不光是小姑娘和妈妈的爱心,只要有爱,世界就会越来越好。

  三、升华内容。

  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师:老师画了一黑板的罐子,为什么不以“”水罐为题目呢?

  张xx:他们做了七件有爱心的事。

  师:可以想想钻石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魏xx:他们的爱就像钻石一样珍贵。

  和魏xx齐说一遍。

  【这节课是在嗡嗡的机器声中上完的,板书是在后黑板上临时找的空地写上的,因为班里讲台上方的多媒体在维修。但课堂效果很不错,我很欣慰自己的进步,我觉得只要老师安静了,孩子们也就安静了;老师努力了,孩子就会看到老师在努力;老师从孩子的角度精心备课了,孩子的思维就会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三年级下语文《七颗钻石》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下《恐龙的灭绝》教学实录03-06

二年级语文下《画鸡蛋》教学实录03-12

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实录03-11

五下《阿里山的云雾》教学实录03-08

《李时珍夜宿古寺》语文教学实录03-12

三年级语文上册《槐乡的孩子》教学实录03-05

新课标五年级下《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03-08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春风吹》教学实录之一03-05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实录——教学实录——《小壁虎借尾巴》03-05

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足球赛》教学实录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