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爸爸花儿落了》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时间:2024-03-13 01:03:4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下《爸爸花儿落了》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七年级下《爸爸花儿落了》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还记得自己参加小学毕业典礼时的情景吗?当时,你想到了哪些人,又想到了哪些事呢?

  生:我想到是给我帮助的老师以及和他们之间的一些事情

  生:我想到的是我的同学,要毕业了,我很不舍得

  生:我想到的是上小学的第一天,爸爸拉着我的手去学校

  师:是啊,不同的人,在那个时候想到的人和事也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选自她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

  我们来看看文中的英子在自己的小学毕业典礼上,想到了哪些人、哪些事?

  (教师板书课题和作者,学生读文章)

  生:文中的英子主要想到的是她的爸爸和她之间的一些事

  二、初读感知

  (师展示ppt)

  师:这篇文章有一大特点:在叙述眼前的事时不断地插入对往事的回忆

  请在阅读时思考:“我”在毕业典礼过程中想到了与爸爸之间的哪几件事情呢?

  (生自读文章)

  师:同学们文章都读完了吧,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来回答刚才的思考题

  生:一年级时的一个下雨天,“我”赖床不肯上学,爸爸打“我”上学去

  生:爸爸让“我”给陈叔叔寄钱,“我”不敢去,爸爸逼“我”去

  生:“我”让爸爸参加“我”的小学毕业典礼,爸爸不肯去,拒绝了“我”的要求

  师:(边与学生交流,边板书):

  打

  爸爸逼“我”

  拒

  师:我们来看看板书,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爸爸呢?

  生:我觉得他是个严厉的爸爸

  生:我觉得他还是个狠心的爸爸

  生:我还感觉他是个不顾女儿的感受,不近人情的爸爸

  师:同学们主要是从“打、逼、拒”三个词中,看出来的吧?下面,我们来精读文章,看看这几个同学讲的有没有道理,爸爸是不是他们说的这样呢?

  三、精读理解

  师:我们先来精读“爸爸打我上学去”这个片段

  (学生认真读文章)

  师:英子赖床不上学,爸爸打得狠不狠?

  生:我从“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可以看出爸爸是追着“我”打,打得真狠!

  生:我从22小节中的“拖”“抡”“咻咻”可以看出爸爸的打我时很用力,的确是蛮凶的

  生:我从“那一条条鼓起来的鞭痕,是红的,而且发着热”?可以看出来打得用力,打得狠

  师:爸爸打英子,打得的确是狠,看来爸爸真是个狠心的爸爸了

  那么“爸爸逼我寄钱”这件事,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的狠心、不顾及女儿的感受呢?

  (学生读文章)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英子是不情愿去寄钱的?

  生:我从第51小节中“我虽然很害怕”可以看出英子很害怕,不敢去

  师:(补充)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那时候北京兵荒马乱的,一个小姑娘出门还拿着钱,又是去日本人的银行,她当然很害怕还有哪里可以看出?

  生:我从第47和48小节的对话,可以看出英子的不情愿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文章,读出英子的不情愿)

  师:我读爸爸的话,你们一起读英子的话,读出她的不情愿的语气

  (师生演读文章,教师读爸爸的话,学生读英子的话教师提醒学生读出英子的撒娇、不情愿的语气)

  师:我们来看第三件事英子为什么想让爸爸参加毕业典礼?

  生:因为英子代表毕业生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毕业典礼对她来说很重要

  生:因为英子达到了爸爸六年前给她定的目标这是爸爸和她的约定

  师:我们小结一下,通过刚才的精读,我们发现文中的爸爸的确是狠心和不近人情的

  师:那么,文中的爸爸为什么这样的狠心和不近人情呢?

  (学生沉默)

  师:我们再来看文章,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字里行间找到其中的原因

  我们看,第一件事中,爸爸打“我”上学之后,爸爸还做了什么事?

  生:爸爸给“我”送花夹袄

  师:你能不能结合细节来看,说说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呢?

  生:我从“看着我穿上”可以看出他的细心他刚刚打过“他”,怕“我”不穿,所以看着“我”穿

  生:我从“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可以看出他对“我”的爱因为“我”没吃饭,还有可能是他打得太凶了,让“我”坐车回家

  师:爸爸狠打之后,英子有什么变化?

  生:(读第30小节)她改掉了赖床毛病

  (教师板书:改掉赖床毛病)

  师:第二件事中,爸爸为什么非要逼英子去寄钱呢?他为什么不让别人去或者自己去呢?

  生:因为文中爸爸说:“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师:她最大也不会超过12岁啊她家有几个孩子?

  (学生思考之后,七嘴八舌地回答)

  生:7个“我有四个妹妹,两个弟弟,我才12岁……”

  师:也就是说,爸爸想让英子……

  生(齐):闯练!将来好帮妈妈

  师:当英子完成了这个原先她以为完不成的任务时,她的心情如何?

  生:高兴“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

  师:还有哪里能看出她的高兴?

  生:这里也能看出:“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这里两次写到了“蒲公英”,可以看出是衬托英子轻松自豪的心情

  师:你真善于发现,除此之外,英子还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她懂得了:一些看似很难的事情,只要去勇敢闯练,也能够完成

  (教师板书:懂得勇敢闯练)

  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英子在爸爸的狠打下改掉了赖床的毛病,为六年后成为优秀的毕业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爸爸的逼迫下懂得了: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师:如此看来,爸爸也不全是狠心的啊,他也细心,甚至很用心啊

  英子的这些成长与爸爸密不可分呀

  四、品读探究

  师:这样一个用心的爸爸,为什么会不参加女儿这么重要的毕业典礼呢?爸爸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我们来细细地品读第三件事情我先给大家一个提示

  教师出示ppt:

  阅读提示:

  我们可以从人物外在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等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细读4—11小节你能从爸爸的神态、动作和语言中读出他此时的内心世界吗?

  (学生默读文章,圈点勾画做旁批)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从“哑着嗓子”读出了爸爸的病很重,从“笑笑”读懂了爸爸强忍病痛,强装笑脸,不让英子知道自己的病情

  生:我从“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读出了他的病重

  师:哦?爸爸为什么举起他的手,看上面的指甲呢?

  生:我觉得可能是爸爸的病很重了,指甲有什么病变吧?

  师:你这个理解有些意思啊,爸爸的病重到了从指甲上都可以看出来了?

  生:(有些不服气)那么爸爸为什么要举起手,看他的指甲呢?

  师:是啊,我也想知道啊这样,我们再读读上下文吧

  (学生默读文章)

  师:当英子到医院探望爸爸并希望爸爸能够参加自己的毕业典礼时,你觉得爸爸想去吗?

  生(齐):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因为女儿毕业了,爸爸当然想去参加

  生:因为爸爸六年前就想让女儿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现在女儿做到了

  师:读得很仔细那么爸爸为什么不去呢?

  生:因为他生病了

  师:生病了可以坚持一下嘛,他不是一直要求英子“硬着头皮去闯”吗?

  (学生沉默,过了一会)

  生:他已经病重到不行了

  师: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我从第二小节“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这就说明他病得挺重的

  生:我从“他住院了”,也可以看出来他病重了

  生:后文说,“他为了叔叔给日本人害死的事,急得吐血了”,那一定是很重的病了

  生:我从文章结尾可以看出来英子是前一天去医院看爸爸的,她参加完毕业典礼,爸爸就去世了由此可见,爸爸的病已经病入膏肓了

  师:你怎么知道他爸爸去世了?

  生:文章结尾没有直接说,但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了

  师:你真善于发现呀还有哪里可以看出来爸爸去世了?

  生:我从第60小节“你爸爸已经……”,欲言又止,可以看出爸爸已经去世了

  生:我从第63小节“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可以看出,爸爸真的去世了

  师:看得真仔细原来爸爸是病太重了,他是想去而不能去呀那么现在女儿一再提出要他去,他怎么回答呢?他能告诉女儿自己的病情吗?

  生:不能因为女儿“第二天要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他怕影响女儿的表现

  师:哦,原来爸爸病重却也不能对女儿说呀现在我们再来读读爸爸的那个动作,细细体会爸爸的心情

  (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师:读懂什么了吗?你觉得爸爸的心情怎样?

  生:我觉得爸爸很难受,因为他不能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

  生:我觉得爸爸很痛苦,因为他想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因为病太重不能去,却又不能对女儿说明白

  生:我觉得爸爸很悲伤,因为他就要去世了,他以后再也见不到女儿了

  师:你觉得此时此刻爸爸的表情会怎样?

  生:他可能会流眼泪

  生:他的眼泪可能会在眼眶里打转

  师:那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体会爸爸为什么看指甲

  (一学生读文章)

  生:我觉得爸爸举起手看指甲是假,转过头是真,因为他不想让女儿看到他的眼泪

  生:我觉得他看指甲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痛苦和悲伤

  生:我觉得他看指甲是不想让女儿知道自己的难过,转移女儿的视线这样不影响女儿第二天的表现,说到底还是爱女儿

  师:要是爸爸此时对英子说,他会说什么?

  生:英子,真遗憾,其实爸爸是多么想看你在台上精彩的表现呀

  生:英子,爸爸对不起你呀,可是爸爸没办法呀

  师:同学们读得真仔细是啊,爸爸哪里是不愿意去啊,他是病得无法下床,没办法去呀

  师(深情地):当女儿六年来,不断的努力,终于达到了六年前爸爸给她定下的目标——代表毕业生上台领毕业证书并发言,这是一个多么让女儿高兴、让爸爸自豪的事情呀!可是,爸爸自己却因为病重,不能去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不能亲眼看着自己的女儿代表毕业生发言了,不能分享女儿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他又不能和女儿直说,他是多么的遗憾、难过和痛苦啊

  师:从前面同学们的分析可以看出,病床上的爸爸已经在弥留之际了此时时刻,病危的爸爸最放心不下的是什么?

  生:家!

  师:那么他会对大女儿英子说什么呢?这句话一定是意味深长的

  生:“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师:这是爸爸留给英子的最后一句话了,也可以说是临终的遗言了

  你觉得英子听懂爸爸的意思了吗?

  生:没听懂

  生:听懂了

  师:听懂了什么?没听懂什么?

  生:听懂了爸爸是让她“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没听懂“没有爸爸”的含义

  生:听懂了爸爸要他做什么,没听懂爸爸说话时的感情

  师:你读懂了“没有爸爸”的意思了吗?你读懂了爸爸的感情了吗?

  生:我觉得“没有爸爸”其实是指“爸爸去世了”;爸爸说话时心里是很悲伤,很难过的生:爸爸说这话时,还有对英子的愧疚

  师:如果爸爸敞开心扉对英子说,他会说什么?

  生:英子,爸爸要走了,没有爸爸,你一定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你已经大了!

  生:英子,爸爸家庭的担子无法挑了,只有委屈你了,你要勇敢的担起来呀爸爸对不起你呀

  师:当时的英子没有完全听懂爸爸的话可是,什么时候,她听懂了呢?

  生:爸爸去世之后,她懂了我从文章结尾处“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看出来,她明白爸爸当时的话了

  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不再是小孩子?

  生:第65小节“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生:第66小节她很镇定,一点也不惊慌,也可以看出

  师:看着那垂落的夹竹桃,英子意识到爸爸去世了,她耳边再次回响起了爸爸临终前的那句话:“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怎么想?

  生:我会明白爸爸在医院说的话的真正含义是让我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师:那你觉得“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可能是对谁说的?

  生:可能是对自己说的

  生:也可能是对爸爸说的

  师:她对自己说,会说些什么?对爸爸说,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对自己说,她会鼓励自己说:“爸爸去世了,我已不是小孩子了,我要管好弟弟妹妹,帮助妈妈挑起家庭的重担我长大了”

  生:对爸爸说,她会说:“爸爸,你放心去吧,我长大了,我一定会管好自己,帮助妈妈管好弟弟和妹妹,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板书:承担家庭重担)

  师:那我们把爸爸的最后一句话和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中间加上“英子”和“爸爸”,体会一下英子的感情

  (师生演读文章)

  师:“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生(语气似乎在鼓励自己):是的,英子,我长大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师:“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生(语气似乎在告慰爸爸):“是的,爸爸,我长大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师:12岁的孩子,却能如此镇定地面对爸爸的去世,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因为,她长大了

  师插入ppt资料,并朗读: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说:“如果说一个人一生要分几个段落的话,父亲的死,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段落”

  “那时我十二岁,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所该负的责任”

  师: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文中的爸爸爱英子,只是爱得更加深沉,爱得更加辛苦爸爸的看似狠心,其实是一种苦心和无奈;看似不近人情,其实是对英子的期待和对家庭的满含深情啊

  所幸的是,ppt: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花下的果实——英子,长大了!

  (板书“花落了;果,长大了)

  师:谢谢同学们,下课!

  板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

  打改掉赖床毛病

  爸爸逼我懂得勇敢闯练

  拒承担家庭重担

  花果

  落了长大了

【七年级下《爸爸花儿落了》课堂实录(第一课时)】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同步练习03-06

花儿落了作文09-13

【荐】花儿落了作文4篇09-27

花儿落了作文精品[12篇]09-28

【通用】花儿落了作文9篇10-16

七年级下《最后一课》课堂实录03-12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课堂实录02-28

四年级下《测量活动》课堂实录03-12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