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

时间:2024-03-13 17:43:44 好文 我要投稿

[优秀]质量成本15篇

质量成本1

  经济效益是靠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因此,质量成本管理也应靠全体员工来控制,特别应将设计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及售后服务部门成员作为成本控制的主体。本篇论文是质量成本管理论文,笔者认为通过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才能实现企业最长远的战略目标。

  1 航天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目前,航天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不足。第一,质量管理体系某些环节信息流通不畅,质量成本基础数据的记录和汇总在某些方面还不够细致、全面。第二,对生产阶段的质量成本很重视,而对设计阶段的质量成本不够重视。产品从最初的创意到最终交付给顾客,要经历研发、设计、生产、调试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阶段。而生产阶段成本的高低,受研发和设计的制约。第三,在制定设计标准和检验标准时对质量成本因素考虑不足。第四,关注质量不足成本,而忽视质量过剩成本。质量过剩成本即产品质量超出顾客需求而产生的过剩成本,这部分成本极大地增加了质量成本,但往往被忽视。

  2 质量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质量成本管理是以寻求最佳质量成本为基本出发点,对质量成本进行的预测、计划、统计、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组织活动,其目的是在质量、成本和效益三者之间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有利于管理层掌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决策

  通过质量成本的计算与分析,管理层能看到各项费用所占的比例,具体了解产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而对质量管理做出正确决策。

  2.2 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

  目前,顾客对产品精密度、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使产品满足顾客需求而支出的质量成本也日益增多。因此,分析质量成本中4类成本的比例关系,寻求质量成本的最佳值,并对其进行控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成本,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2.3 有利于创新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与计算可预防不合格产品的产生,有助于推进质量改进,进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使工作人员了解产品质量,使工程技术人员增强经济观念,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3 质量成本管理及应用

  3.1 完善信息采集系统,优化信息管理

  质量体系各相关部门应及时沟通,发挥质量成本信息在各类信息中的主渠道作用,扩大质量成本信息的采集面,全面了解和掌握采购、生产、质量和管理等方面的控制程序及其生成数据,进一步完善质量成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利用等程序,建立质量成本的综合信息数据库,健全以质量管理部门为中心的`质量信息反馈管理系统,理顺质量信息的流通渠道,及时收集、分析、处理和传递有关质量信息,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3.2 强化关键环节的质量成本控制

  既要重视产品形成全过程中的质量成本管理,也要强化关键环节的质量成本管理,以控制产品形成全过程,包括设计开发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服务阶段。

  3.3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施质量成本的数字化管理

  在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定性分析,也要注重定量计算和分析。要进一步完善质量成本核算及分析体系,全面收集研发、设计、生产、调试、采购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成本信息,建立质量成本信息综合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建立质量成本控制模型,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主要因素,以指导质量成本管理。

  3.4 加强培训和全员质量成本管理

  首先,对有关管理人员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教育,增强其质量成本意识。教育内容应包括质量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关系、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质量成本在各项费用中所占的比例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等方面。其次,对质量管理人员、有关技术人员和统计、财会人员进行分阶段的教育培训。基于质检部门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财会部门对质量成本进行核算的管理格局,致使许多人误认为质量成本管理仅是质检及财会部门的职责,而实际上质量成本的形成是所有部门共同协作的结果,片面理解质量成本由质量部门来推动是极其错误的。正如零缺陷管理大师克劳士比所说“质量远远不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情”,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有效控制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2

  摘 要:企业的质量安全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的质量安全成管理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了石油企业的质量成本和安全成本的内涵,并且提出了改善质量安全成本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质量成本 安全成本 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和安全成本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石油企业生产活动中,产品质量既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安全成本也是这样,一般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石油企业往往会不惜成本的去追求最大的安全性,但是事实上,过高的安全成本却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通过一定的质量安全成本管理,使得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将成本降至最低,并且通过合理的安全投资导向形成最优的安全成本,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质量成本和安全成本

  质量成本的概念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A·V·菲根堡姆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他主张质量成本是质量预防、检验费用和质量不符合要求而造成的损失的总和。80年代,A·V·菲根堡姆进一步提出把质量成本的范围扩大到产品或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综合以上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质量成本应当是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而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求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质量成本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一)质量预防成本,具体的又包括产品及其它各种策划费用、产品的审计和验证费用、质量审核费用、配用费用以及质量改进费用。

  (二)鉴定成本,即为了评估产品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所产生各种费用,包括检验费用、设备检测费用等等。

  (三)内部损失成本,即产品在出厂之前由于不满足质量要求而产生的费用,如废品损失、返工损失、停工损失等等。

  (四)外部损失费用,即产品出场之后由于质量不满足要求而导致的修理、索赔以及信誉损失等费用。

  安全成本即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全过程中与企业的安全目标产生关联的所有费用的综合,也即企业为了保障安全生产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有安全问题而产生的一切损失,主要包括企业为了保证人和物的安全在器具、设备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投入的资金和管理等等。企业的安全成本包括安全管理成本(安全管理费、安全宣传费、安全奖励费等)、安全技术成本(安全设备购置费用、安全设施费用、安全技术引进等)、事故损失(包括停工损失费、装置损坏费等内部损失和事故赔偿、保险等外部损失)以及自然不可抗力等因素产生的不可预计损失等。

  二、石油企业质量成本控制

  (一)做好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

  成本预测即通过经验判断或者数学分析等方法来分析出接近于最佳成本的数据,并且在此基础制定出一定时期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标准而必须支付的质量成本和成本管理目标。在一次油气开采大会战中,某公司分析了作业地点水网密集和土质泥泞的.特点,分析出如果多打一口井则会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会增加综合成本,通过一定的质量成本分析,他们提出如果遇到井组井场要求钻前施工时对井场地面加固,泥浆池扩边加深,并加挖备用池保证施工需要。这样在这次会战中便降低了质量成本,这便是通过质量成本分析降低质量成本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完善成本核算和成本质量报告

  质量成本核算在质量成本控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质量成本核算过程中,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并且结合质量管理和会计管理的要求进行。质量成本核算的组织形式对于油田这样的大型企业宜采用三级核算形式, 即勘探局—厂、处—基层队、站分级核算, 基层队、站设置专兼职核算员,负责管辖范围内的质量成本核算,再上报给厂、处汇总核算,形成一个完整的核算体系。

  质量报告是通过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一定的综合和汇总和形成的反映质量管理情况的总结性文件。企业的的质量报告包括质量成本表、损失表、收益表、成本以及损失表和成本财务情况说明等等。质量成本报告可依重要性原则, 按年、季、月编制, 这样可以对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朝着实现“零缺限”的理想目标不断施加压力,也即当前提倡的卓越绩效管理原则。

  (三)严格质量成本分析和质量考核

  质量成本分析就是通过对质量成本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比较,了解成本发展变化的趋势,总结经验并据此提出改进措施。在当前石油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效地质量成本分析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质量成本考核在成本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当将质量成本管理任务和员工的工作绩效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经济惩罚办法来强化管理,奖惩罚懒,确保质量成本管理制度的落实。

  三、石油企业安全成本控制

  (一)加强安全成本控制意识

  石油行业的安全成本即在石油从勘探到销售全过程中,企业为了减轻井喷、爆炸以及有毒气体泄露等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保障企业的人和物的安全和健康而支付的成本总和。但是,在石油行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实际上很少提出安全成本的概念。因此首先应当加强对石油企业的安全成本的研究和分析,提高安全成本管理控制意识。其次,应当做好石油行业的成本规划,对于保证安全成本,即为了为了实现企业的安全目标而支付的成本,应当充分利用其可控性,制定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最低限度即国家安全施工规定的成本,最高成本即企业总成本所能承受的成本。对于保险成本、损失形成本等等不可控的事故成本,应当通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而降低这类成本。最后,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安全成本管理目标,以将安全成本管理降至最低。

  (二)落实安全成本管理

  在安全成本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好和安全成本管理相关的基础数据的统计工作,在安全成本的核算过程中,应当任用那些熟悉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财务人员进行处理。其次,应当建立完善的企业安全成泵管理制度,通过对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培训来提高全员的安全成本效益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臻.浅析安全成本[J].甘肃科技.20xx(04).

  [2] 马红伟,陆刚.安全成本及安全成本分析指标的确定[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1).

  [3] 苏欣,罗小武,袁宗明,文进,张琳,张鹏,唐恂,胡安鑫.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成本初探[J]. 天然气工业.20xx(06).

质量成本3

  1 引言

  施工项目是一项复杂的一次性工程,只有保证在工程进行中合理地管理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施工要素,保证这些方面能够实现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正向效果,才能为后期的竣工质量奠定稳固的基石,保证施工企业获得良好的市场信誉与经济收益。

  2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管理对于施工企业的经营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做好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才能保证施工进程有足够的现金流动,保证企业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施工成本的主要控制方式有以下几种:

  2.1 提高劳动效率

  项目成本组成有间接费用与直接费用。直接费用包含材料、机械以及人工费用,采用不同的直接费用规划方案会对工程施工成本产生不同的影响,只有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并结合材料、机械以及人工的配备状况,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才能保证每项直接费用因素都能充分发挥最佳的使用效果,提升工程建设效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2.2 控制材料成本

  材料费用占据施工费中的重要部分,只有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施工项目的事半功倍。为此,材料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材料用量以及类型进行采购,并在采购过程中做到货比三家,与优质的供货商建立合作关系,保证材料质优价廉的同时并能及时供应,保证施工进度。在材料保管过程中,要保证仓储储存空间通风散气,并在安放材料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型,科学合理地规划存放区域,保证材料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度。同时,对于可以再次利用的材料边角素材及时进行回收,降低材料的购买成本。

  2.3 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处理

  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问题会对工程项目的成本产生一定影响。为此,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变更事项,施工单位必须要详细审核变更内容中的各项内容以及条例,并及时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如果变更内容超过既定合同规定范围,需要与有关负责人协商赔偿问題,并要求签证[1]。并对发生变更的项目内容及时进行记录,及时交由业主与监理,通过现场签证的方式,及时对调整过的项目进行安排,保证项目成本可以及时进行调整。

  3 施工项目的工期控制

  施工项目组织设计是保证工程如期竣工的重要因素。为此,在安排施工项目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合同要求以及施工工程特点合理安排组织计划。首先在计划编制过程中需要划分流水施工方案以及分工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机械、材料与人员能够在统筹规划之下合理地进行衔接与合作,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其次,施工项目不能过于急功近利,以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安全[2]。为此需要将具有危险性以及相互产生干扰的项目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基础之上,又能协同进行工作。最后,实时检查也是保证项目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保障,为此,需要对各个施工程序的进度以及工作交接状况进行检查,保证工程各项进度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4 施工工程质量控制

  施工工程质量是施工单位工作成果优劣的重要体现,是项目施工追求的重要目标。并且项目的质量控制需要贯穿工程施工的整个施工周期,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系统合作才能达到优质的工程质量效果。为此,首先需要在工程进行之前明确工程的管理目标、管理方式以及质量控制节点,做好工程质量控制的前期工作,为工程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开端。其次,在工程开始的初级阶段中,要根据施工工程的任务、项目以及特征等因素,结合施工单位的人员结构,合理地制定管理体系,将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这一目标划分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的人员身上,明确每一个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责任范围,并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对问题进行追根溯源,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态度。最后,工程质量监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工程进行过程当中,需要指派专门的监管人员对各项重大的以及隐蔽的工程项目进行细致检查,并与施工人员的互检、自检相结合,从根源上扼杀工程出现的安全隐患苗头,提升工程质量。

  5 施工项目的安全控制

  5.1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在以往的施工案例中,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完善的施工安全意识导致的。并且,施工人员是项目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施工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施工意识,将会给工程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为此,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工程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进行之前对工程参与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授施工人员施工的正确流程以及相关机械的操作使用方式,并定期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常识进行考察,如果有掌握不佳的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培训与辅导,从而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5.2 落实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施工安全不但关系到项目施工中的一线人员,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也承担着重要责任,只有通过上行下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形成良好的安全施工氛围。为了对全员起到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保证安全工作能够通过各部门的协同达到良好的效果。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安全制度对全部工作任务以及流程进行统筹规划处理,并指派专职的安全监督人员对施工环节出现的安全疏漏进行检查,并及时向上级进行汇报,保证在安全隐患出现的时候及时被发现以及妥善解决。

  5.3 改善施工环境

  项目施工环境会对其中参与的管理人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施工项目进行中产生的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人员的工作状态与效率,增加工程的安全隐患,同时有许多高位作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危也带来一定的威胁。为此,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及时地清理施工作业产生的材料垃圾以及日常垃圾,为施工作业创造广阔清爽的空间,并避免垃圾积累产生有毒气体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进而影响整体的施工安全。同时对于有些高危项目,施工单位要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在施工设施上张贴安全标示,警示施工与管理人员安全作业的重要性。并在施工任务开始之前,做好施工任務的交底工作,保证施工的各个细节能在施工之前得到全面认识。

  6 结语

  施工项目的管理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管理因素之间不是独立开展的管理手段,而是根据工程特征与任务对成本、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等因素进行统筹管理的一种管理措施,只有对工程施工采取贯穿全周期、全部人员的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为企业塑造优质的市场形象,进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许周武.浅谈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成本、工期、质量和安全的控制[J].四川建材,20xx(05):190-191.

  【2】谢美凤.建筑施工中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协调控制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xx(07):380.

质量成本4

  1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成本及工期是3大核心性的管理控制目标,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彼此之间还形成了相互作用机制。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与进度管理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现实意义,在工程项目中对三者的管理进行有效均衡,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与研究意义[1]。

  2工程项目管理价值

  所谓工程项目管理,实际上是专门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企业单位,迎合业务委托的要求,依据合同各项规定与要求,代表业主以若干阶段或全过程方式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开展服务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是现今工程建设日趋发展与完善的社会大背景下,依据某特定阶段的现实需求,经多元整合构建成的必然产物。伴随着各类工程建设的结构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工程建设市场在规模上也得到了逐渐扩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方能够自行完成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些任务,但在整体业务职能方面,如合同管理、经济管理及技术管理等,业主在个人能力方面与专业机构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角度分析,即为投资方提供诸如解决问题、优化管理缺失与不足、提升管理效果与水平的重要举措及途径,同时也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得到长久、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内容与关键所在。

  3工程项目管理的特征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依据签订的各项合同条款约定,以帮助、辅助或共同方式,帮助业主与施工、供货、设计及勘察等企业签订对应合同,或与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间签订各项合同条款,并以委托协助方式对业主要求的内容认真履行与执行,对合同的履行进行严格、严密的监督。工程项目管理方式主要有费用收取、职责分配等,这些内容需由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与业主通过合同方式,共同签署而达成。

  3.1工程项目管理存在复杂性

  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是具有诸多约束条件,如质量、时间、投资等,并且外在影响因素较多,时间跨度较大,由多项内容及多个阶段协调、融合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工程项目管理队伍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且具有临时性的团队,要求相关人员除需具有专业技术,还要具有综合运用法律及经济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能力,另外,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作支撑,合理、有序、高效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工程实际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3.2工程项目管理存在创造性

  工程项目实际上是一次性建设工程,管理团队对于管理技术的创新性运用特别重要。应创造性地应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以及逐渐积累的科学知识。对工程项目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有目的性与针对性地解决与处理。

  3.3工程项目管理存在专业性

  工程项目管理需对多种资源进行合理地使用与优化配置,如设备、材料、人员及资金等,另外,还要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及各阶段的建设状况,及时做出调整。这就需要组建专业化的机构实施科学的操作管理。在专业领域、规模大小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由于各类建设项目均存在诸多差异,项目管理组织在人员配置、部门设立及结构形式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别,不可照搬一种模式进行管理,而需要依据弹性原则,以任务为中心,组建专业化的组织结构。

  3.4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架构存在支撑性

  针对现代的项目管理方法,其所持有或始终秉持的理论体系,往往是由多种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在实施项目管理时,应运用各学科中一些较为常用的研究方法,为项目周期中的各个项目的合理化管理发挥突出作用,如后期评价、目标控制及项目策划立案等。

  4工程项目管理均衡优化对策

  4.1成本管理与工期的相关性

  工程项目成本可划分为2部分,即直接与间接费用。直接费用需对其进行单独核算,而间接费用则紧密相连于工程整体建设,不能将其以直接分摊方式,向其他各阶段转嫁。在进度最优点范围内,或最短工期范畴内,在花费时间方面,直接费用与工程项目所花费的时间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反比关系,花费的直接性费用越多,表明整个工程的时间花费越少;而间接费用与工程项目时间之间则是正比关系,即工程活动的时间越长,则接性费用越多,花费时间越短,间接费用越少。依据此定性规律,针对工程工期与成本,可运用抛物线函数关系进行描述[2]。

  4.2质量管理与工期的相关性

  在整个项目管理中,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保证工程质量管理,仍是工程项目工期管理规划得以有效落实的基本点与前提。针对某个工程项目,如若存在盲目缩短工期的状况,会造成人员疲劳、困乏,设备超额、超度使用,材料出现供应紧张与不足,施工条件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等现象,不仅对工程建设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还会累及各方面相关因素。但并非工程工期长就一定能够保障工程质量,二者间并不存在正比例关系[3]。如若仅单纯性地拉长工期,依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此时的工程质量并不会随之出现提升。

  4.3质量管理与成本之间的相关性

  所谓工程质量成本实际上就是为保证提升工程质量以及由于没有达到规定标准而导致的损失与投入。质量成本主要分为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和运行质量成本。从成本管理方面来讲,工程项目质量并非越高越好,通常情况下,其具有一般性质量,其鉴定与预防成本也就相对较低。如若具有相对较高的质量水平,且仍持续提高,则此时的预防鉴定成本,也会存在随之升高的状况。

  5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成本与进度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关键要素。项目质量、成本与工期的管理,需要三者之间紧密融合,不可对其中的单一化要素进行片面性强调。要想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必须适当增加成本,降低建设工期,提高建设效率与质量,不可片面追求工期的缩短,因为其会对施工质量造成损害,而成本投入的多少则会对工期长短造成影响。需调整三者比例与构成,实现工程建设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建丽.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成本-质量综合均衡优化[J].江苏商论,20xx(2):154-155.

  【2】李义华,王忠伟,庞燕.资源约束条件下工期、质量、成本综合均衡优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xx,28(6):101-105.

  【3】党永胜.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成本-质量综合均衡优化研究[J].价值工程,20xx(31):115-116.

质量成本5

  1.目的

  开展以财务用语度量质量体系活动的有效性,是为工厂管理者提供识别生产过程中的无效活动和改进依据,从而以适宜的质量满足产品的要求,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性的目的。

  2.范围

  适用于工厂对质量成本的管理。

  3.定义

  3.1质量成本: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3.1.1预防成本: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或发生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

  3.1.2鉴定成本: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需的费用。

  3.1.3内部损失成本:产品交货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有关费用。

  3.1.4外部损失成本:产品交货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

  3.1.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为提供用户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它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证实试验和评定的费用。

  4.职责

  4.1财务部为质量成本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4.1.1制订年度质量成本目标;

  4.1.2确定质量成本科目;

  4.1.3组织收集质量成本数据,并进行统计、核算;

  4.1.4组织质量成本经济分析,定期向领导和质保部提供质量成本经济分析报告和有关资料;

  4.1.5编制并提供质量成本数据收集、统计、核算及经济分析所需报表。

  4.2质保部

  4.2.1组织落实、监督、考核质量成本目标;

  4.2.2负责质量成本的综合分析工作,定期向领导提供质量成本报告;

  4.2.3根据质量成本综合分析结果,制订质量改进计划。

  4.3管理者代表

  4.3.1负责改进计划的审批和组织落实;

  4.3.2对有争议的质量成本责任作出仲裁。

  4.4各质量成本发生部门

  4.4.1组织落实本部门质量成本计划,实施改进计划;

  4.4.2收集、核算并提供本部门质量成本数据,按期上报。

  5.工作程序

  5.1质量成本的策划

  5.1.1由财务部按《战略业务计划控制程序》要求制订产品质量成本年度计划,确定产品质量成本目标。

  5.1.2由财务部确定质量成本科目设置,并将质量成本分成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等共五大类二十三项(见附件:质量成本构成)并明确收集部门和相应内容。

  5.2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

  5.2.1各质量成本发生部门每月按附件-《质量成本构成》规定的收集内容和职责,收集、核算、统计本部门所负责的质量数据,确保数据准确、真实、可靠。

  5.2.2将所统计数据列入质量成本统计报表中,并于次月五日前填报财务部。

  5.3质量成本报告的编制和分析、改进。

  5.3.1财务部根据各部门填报的质量成本报表进行汇总统计,填写《质量成本统计报表》,并以质量成本总额为比较基准,计算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与质量成本总额的比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a.预防成本率(%)=预防成本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6

  一、质量成本管理概述

  质量,国际标准IS08042:1994中对其所作的定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而质量成本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要而使产品达到预定质量水平所必须发生的耗费与可能发生的损失之和。

  质量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整体控制而达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体系。它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二者结合在一起发展的。

  质量成本管理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标准化质量成本管理、统计质量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成本管理。

  标准化质量成本管理主要是指1924年以前泰罗的科学管理,其特点是依靠质量检验的专业化队伍,按照既定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事后检验和质量把关,以减少废次品。

  二战期间,以美国电话公司工程师休哈特为代表,通过概率以及数理统计的方法来抽样检査产品质量,并防护性的对废次品进行事前控制,这种方法省时省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以道奇罗末格为首,将统计方法运用进来,解决了通过破坏性实验控制质量困难,损失很难降低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统计质量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提出了将质量预防和鉴定活动的费用与产品质量不合格所引起的损失一并考虑,将质量与成本结合起来,形成了质量成本管理。

  二、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不足

  质量成本管理在国外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大中型企业均有较为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但目前我国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它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质量成本本身的内涵比较广泛,其对成本、环境、SR务、功能以及心理等方面要求较高,要求能够确保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质量成本这个理念不但和有形产品相适应,在无形劳务中也比较适用。比如工作的.质量、服务的质量、管理的质量以及决策的质量等。所以,通过质量成本这个概念,不但能够将生产部门质量成本情况反映出来,还能够反映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质量管理实际效益。

  有些企业片面以为质量管理是质量检验部门的职责,与其他部门没多大关系。实际上企业质量成本的形成是企业许多部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质量成本管理中,只有动员企业各个部门的全体职工,提髙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才能最终实现提髙企业经胡^的目的。

  2.质量成本基础数据采集环节薄弱

  质量成本基本数据的记录、汇总工作尚不能满足我国大部分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要求。虽然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定的质量_记录制度,但这些记录大都不全面,且分布于各个部门未进行系统汇总和分析,使得质量成本数据的归集和统计非常困难。此外,在实务流程中较难判定哪些企业成本属于质量成本,哪些不属于质量成本。

  3.没有加强企业财务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

  现阶段我国各大企业都具备了核算分析生产成本的职能,只是生产成本不能很好地体现质量管理的成效a根据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设立的会计账户,也不能完整地提供质量成本数据。最后企业对质量成本管理的综合分析不够深人’质量成本的计算不是单纯为了得到一个数字结果,而是为了在差异中分析寻找产品质量改进的途径,进而达到降低企业总成本的目的。

  三、质量成本管理改进

  针对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适合企业自身现状的质量成本管理方法势在必行,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提髙员工质量成本管理的意识

  根据质量成本管理的全员参与原则,要求以“全员参与质量成本管理,全力进行质量成本优化,全过程落实质量成本控制,全方位实现质量成本效益”为内容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活动,全面提升企业员工对质量成本管理的认识。

  2.建立健全岗位质量成本责任制

  完善的岗位成本责任制可以有效降低质量成本,建立岗位成本责任制需要在每个生产过程和每个部门的员工中严格贯彻实施。把各个部门质量成本的执行情况与经济利益相挂钩,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其对产品质量成本的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纠正。使得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努力降低质量成本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最终实现企业质量、效益的双赢。

  3.建立健全信息采集系统,优化信息管理

  质量成本信息是指企业产品质量成本在各个环节的基本数据、原始记录等各种数据资料。预防成本的数据由质量管理部门及检验、产品开发、工艺等有关部门根据费用凭证进行统计;进行成本数据鉴别,需要通过试验和检验的相关费用凭证进行;内部质量损失成本数据由检验部门和车间根据废品报告和生产返工等有关凭证统计;外部质量损失成本数据由市场销售等部门根据客户的反馈信息进行汇总。

  四、提痛质量核算人员的职业棄养

  企业应加强相关核算人员再教育,提高质量核算人员的知识水平,提高质量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对产品质量成本做出准确的分析与评价,为改善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五、改进和完蕃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包括:目标质量成本完成情况分析、质量成本变化情况分析、质量成本结构分析等等,它是质量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依据质量成本数据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质量成本的产生、变动原因进行分析评价,明确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为质量改进提供信息,指出改进方向,降低产品成本。

质量成本7

  一、质量成本起源及作用

  1.质量成本起源

  质量成本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经济发展的特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逐步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美国质量管理专家AV菲根堡母首次提出质量成本概念。半个多世纪以来,质量成本控制被广泛应用与企业管理,并在应用的实践中不断发展。质量成本管理是质量管理向成本管理领域渗透的结晶。20世纪70年代西欧各国的企业质量体系中也广泛注重质量成本控制。进入21世纪后,随着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飞速发展,质量成本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质量成本管理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强质量成本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还可以增强顾客对高质量、低成本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通过开展质量成本的核算、考核、分析来评价企业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制定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和计划,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程序,考核质量成本指标的执行发现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便改进质量降低成本。

  2.质量成本作用

  作为药品生产企业而言,药品生产除了与传统的生产指导行业的类似的一些基本特性以外,药品生产的质量问题是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现代社会中关乎民生及普通百姓健康的重大问题,药品生产质量的安全可靠超过了传统的成本控制的范畴。质量作为企业成功关键因素之一,在医药生产企业取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消费者期待着更高更好的品质,绝对不能容忍低劣的质量。医药生产企业永远不会停止追求药品完美的质量,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对于质量成本的计量和分析变得尤其重要,这与传统意义上成本核算有着巨大的不同。传统行业的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成本的主要因素以外,质量控制成本也在医药生产企业的总成本费用构成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企业中的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核心,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一价值要超过企业创造的成本。可见成本优势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而传统意义上的降低成本和企业追求的成本优势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药企的质量成本不属于传统的料工费的核算范畴,但往往这部分成本的核算又是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而必须发生的费用支出,医药生产企业的质量成本如何计量,如何利用质量成本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显得极为重要。

  二、质量成本核算与管理

  1.质量成本管理目标

  确定企业质量管理目标是从生产药品的质量出发,从客户满意和生产效率两个维度对于产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取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占领市场为企业创造价值。

  2.质量成本项目分类

  作为财务管理部门需要配合企业相关各个职能部门定义企业质量成本的主要内容,统一记录和核算的口径。原则上按照企业的性质分成:预防成本类,包括质量工作费用,产品评审的费用,质量培训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和质量管理专职人员薪酬;鉴定成本类项目,包括检测试验费,检测设备的折旧,质量审计和信息费用等;内部缺陷成本类,包括废品损失,返工损失,加班成本和事故分析费用等;外部缺陷成本类项目,包括退货损失,索赔费用,诉讼费用,销售损失。以上这四类费用都属于显性质量成本,可以明确计量,又与相关产品直接进行可靠计量。质量成本是管理能力的表现,也是衡量质量体系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对于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控制,不但可以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知道质量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质量成本管理规则》提供的法规和政策依据的基础上,财务部门会根据会计凭证和质量部门成本记账凭证的.有关资料,建立质量成本台账,开展质量成本核算,逐月进行汇总,并将汇总报告上报质量管理部门进行统计,以便了解质量保证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

  3.质量成本核算

  公司在质量成本数据收集的基础上,按照质量成本项目从生产车间开始进行逐级向上汇总核算,从车间质量成本统计表汇总到全公司质量成本汇总表,通过长期质量成本信息的收集,形成质量成本报告,用来衡量企业特定阶段的质量成本分布的情况,从而发现问题,运用有效手段和措施降低产品的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分析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质量控制,减少质量损失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着显著的作用。从分析四类成本的比例关系,寻求质量成本的最佳值,从而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成本,同时亦可推进质量改进计划,通过质量改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预防潜在不合格品的发生。

  4.质量成本报告。公司在质量成本报表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出公司在生产、销售、仓储和物流等环节的问题:

  (1)公司的外用药眼膏系列产品,按照工艺配方投料,理论投料得率在92%左右,公司按照工艺规范操作,正常得率在正常的水平浮动,可是在生产车间,往往到最后批次机器灌装时,产品得率水平会显著下降,只有80%甚至不到。经过分析发现由于原料采用凡士林等凝固性原料,在持续高温的状态下可以正常灌装,但是由于最后阶段,灌装管路的温度无法保持,导致部分原料缓慢凝固在管道中,形成了巨大的原料浪费,这属于内部缺陷质量成本。财务部门通过生产质量报表及时反馈该项内部缺陷的质量成本项目,生产部门会同质检和研发部门,通过问题的发现解决问题,生产部门提出了进行管路技术改造的要求,通过采取管路上加温的措施,持续保持管路的温度,大大降低原料凝结的可能,直接提高产出。

  (2)公司的一主打品种销售,没有随着公司传统销售旺季夏天的到来而出现销售旺季,相反关于该产品的质量投诉屡有发生,销售客服人员通过反馈和沟通,发现这一热销用于皮肤外用的搽剂药水,消费者普遍对于产品的使用方式很不满意,指出该药剂的使用方便程度较类似同类产品有欠缺,公司通过销售部门的质量成本报表也发现这项外部缺陷成本类项目的支出。市场部会同研发部门,通过内包装的调整,改装喷雾头用以改变原有使用棉签的方式。产品的小改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使用的满意程度,产品销售规模很快就恢复到正常的销售水平。

  (3)药品生产的原料按照相关食药监局的监管规定,对于生产用原辅材料需要每批次都需要进行抽检,这样一来该项鉴定成本费用在品控部门的质量成本报表中一直居高不下。同时采购部门在追求最优经济批量订购上支出的节约,无形中与每批次的鉴定成本抽检费用的增加相互抵消,没有给公司的经济效益带来优势,公司仓储费用的减少和质检部门抽检费用的增加都在各自部门的质量成本的报表上得以体现,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冲突是对管理层的考验。公司通过生产部门合理生产计划的安排,在满足销售的前提上对于车间的生产线进行科学的规划,单批次的连续生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解决这一矛盾,仓储部门和品控部门无需对于订货批次和抽检频率矛盾过多而烦恼。

  (4)公司的产品区域覆盖全国大部分行政区域,因此对于仓储部门而言,公司对于其质量成本关注的焦点在于货物的运输,一旦物流公司运输的产品在经销商和批发商等客户处遭到退货,这不仅是退货损失,更可能造成销售损失。仓储部门质量报表的长期数据显示,公司产品在运输途中的损耗水平较高,该项外部缺陷的质量成本也是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分析发现,由于公司的运输区域较为广阔,承运商会大量选择二次转运方式,这样增加了因为产品破损导致客户拒收的风险。公司仓储部门会同销售部门一起对该项成本支出进行分析,一方面在外包装上进行改进,选择优质外包装材料,包装内部也增加了衬板,增加了抗压水平,使得运输途中的损耗大量降低;另一方面对于物流线路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通过销售部门在各个销售区域增加一级经销商的库存容量,尽可能减少直接向二级经销商的转运工作,该项退货损失的支出得到明显的改善。近年来通过对于质量成本的持续跟踪和分类汇总,质量成本的费用支出保持在7%~8%之间。

  三、结论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不仅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使产品质量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多。也有助于推进产品质量改进,预防潜在不合格产品发生。还可以拓宽成本管理路径,引入质量成本管理后,对成本实施全过程预防性控制,从而扩大成本管理职能和范围,使成本管理进入新阶段。研究表明,理想的质量成本水平应占销售收入的2%~4%,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成本优势的巨大空间。作为医药生产企业,质量成本的目标是:消除外部缺陷成本,最小化鉴定成本和内部缺陷成本,有效投资预防成本。同时必须以质量求发展,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医药产品,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质量成本8

  一、提高公路工程的合同管理意识

  1.设定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小组。

  按照公路工程的相关项目管理要求,进场施工后成立核算管理小组,提高成本核算的岗位管理过程,制定有效的成本管理核算。组织开展公路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业务签订公路工程的施工合同,制定法人、项目经理核算合同管理制度,设置项目管理手册,完善合同成本管理制度,逐步提升合同管理的思路,以清晰路线逐步提升整体成本核算管理。

  2.施工合同技术交底。

  项目工程进场后,公路工程的合同管理人员需要经项目经理同意后,与各个部门负责人进行合同技术交底,全面分析合同施工工期,合同管理范围,提前做好合同技术分析工作,记录好书面的技术交底,及时规范合同条款,由各个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完成与本部门之间条款要点的执行工作,注意风险评估,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工程项目中需要注意合同管理风险,逐步降低工程量清单输出,合同工期出现延误或提前不可要求索赔,路基的基础地标进度较慢直接影响整体路面的施工,存在工期风险;公路工程合同中包含的相关可能出现材料价格风险,材料差异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好坏程度,材料价格差异风险过大,造成进料核算成本的'时候,容易出现超量现象。通过工程项目的前期合同材料调整,可以很好的控制材料的数量,确保材料可以正常使用,损耗控制到最低范围内。

  二、提高公路工程中劳务合同的分包管理

  1.合同管理方面。

  按照合同规范这顶合同,组织企业管理组织人员进行审核,逐级上报公司领导,经过审核通过后方可以签订合同。合同评审管理成员由投资方、企业内部各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共同评审逐步减少审核漏洞。

  2.劳务的单价分包工作。

  按照合同进行测算,根据单价商议验价,会签后,最终确定合同签订价格,签订合同后提交有关部门进行技术交底。

  3.工程劳务结算管理方面的问题。

  制定工程劳务核算和结算的管理处理办法,严格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预结算,采用公路工程管理局制定的劳务结算单,按月完成结算管理,按照合同单价完成合同结算。加强公路工程现场技术测量方案,对设计图纸进行工程测算对比分析,确保结算量小于计算的工程量,对比结算量与合同总量之间的台账问题,防止出现结算造成限价限量的问题。

  三、公路路面的材料成本管理

  进场后需要对公路路面施工的材料成本进行管理控制,通过多方面的市场调查分析周边价格水平,及时测定预计的最低价格,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组建良性竞争模式环境,保证工程施工我方可以占据主动活动先手,提高主动权和选择权。对于无法协商价格的公路工程材料,可以采用招标采购的形式,以竞争的方式公平竞价,从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价格最合理的材料采购价格。年初是公路工程材料价格较低的时候,大量的储备材料急需出货,合理的控制材料的采购量和采购价格,逐步减少费用消耗量比。逐步优化地层次基本价格,通过验证后,将设计使用材料进行替换,在保证工程材料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逐步降低工程材料成本。加强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重油的检验,杜绝以次充好的问题,逐步提高材料的产品质量,减少材料的施工量比,由工程设计部、材料采购部、合同法律管理部、财务部共同测算,计算盈亏比例,完善综合企业成本管理效果。

  四、公路工程的设备管理

  1.公路工程的设备管理。

  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设定有效成本管控方案,在设备配置上精打细算,精益求精,加强公路工程的学习,补充公路工程的相关知识,加强安全施工、设备操作技术知识学习、做好公路操控技术相关的设备操作管理。

  2.改造设备、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效益。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提高设备的维护和改造,可以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效益。例如,加强公路工程施工前,对设备进行维护修理,核定工程设备经济效益,果断对重油燃烧系统进行改造,提高设备的运行饱和程度,提高设备的产量,实现成本的节约。在山东黄新路段二期工程施工中,因对设备进行设备升级,实现了成本节约12万多,重油节约20多万。五、提高成本核算工程管理按照施工项目的特点,以工程施工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协调,制定预算设计、日核算、月算算和季度核算管理。同时采用不定期招标预算管理的方案,逐步加强公路工程图混合料施工的使用控制比例,重点在现场控制摊铺的宽度、长度、厚度,控制成本使用比例。每日施工完毕后,有施工人员现场进行工程量核算,确定项目工程比例,按照合同汇总的成本数据,每日进行成本核算。实际的摊铺设计厚度,核算价格可以采用短信通知或微信通知的方法,告知项目管理经理、总工、部长。工程部长根据核算情况对材料拌合量进行配合,现场调整偏差量比,逐步控制劳动成本。每日的成本核算由现场工程师材料核算确定后,及时控制摊铺宽度和厚度,确定其施工管理的有效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路面工程的合同成本管理是建立在企业工程施工发展经济效益上的。以节流减排为主,根据公路设计施工方案,制定有效的索赔管理制度,提高整体施工项目的施工成本,降低索赔金额,缩短索赔流程手续,实现重要业主节点工程处理。按照预先规定完善施工工期。控制公里路工程的合同管理和成本质量控制,实现了全过程资本开支监控管理。

质量成本9

  一、我国目前质量成本管理及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现行的企业质量管理中缺乏健全系统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体系

  质量成本管理思想在我国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我国的质量体系标准中,有许多地方提到了质量成本方面的问题,如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规定了质量成本和质量损失两个术语;ISO9004-1: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1部份:指南》中提到了质量成本的财务考虑;ISO9004:20xx标准中提到了11个与质量成本相关的条目;GB/T13339-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规定了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预测与计划、核算与分析、控制与考核以及质量成本报告的内容和程序;GJB5423-20xx《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资源和财务测量》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财务资源的需求分析、来源确定、提供、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财务测量的范围、方法和结果应用及其实施。我国企业在贯彻国家相关质量体系标准时,都会将质量方针、目标写入质量手册。但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或组织在编制质量方针时,不重视质量方针及其内涵,忽视了质量体系的适合性、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质量成本来衡量,从而造成企业没有健全系统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同时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往往难以与企业实行的财务会计制度相融合,从而制约了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二)质量成本会计体系研究应用推广还很欠缺

  质量成本会计体系作为企业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体系,自我国引入质量成本管理思想以来,我国相关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但因完整的质量成本需要反映企业在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产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而产生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且质量成本核算涉及到三级科目多,在核算时需要运用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结合的办法。在目前的研究中,没能将质量体系建设同质量成本管理有机结合,造成质量管理脱离成本核算,质量成本核算没能同经济效益有效统一,从而造成如何将质量成本会计体系的研究成果在企业中推广应用还很欠缺。

  (三)我国现行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尚无质量成本核算的规定要求

  20xx年8月16日,为加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保证产品成本信息真实、完整,促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财政部下发了财会[20xx]17号《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该制度自20xx年1月1日起在除金融保险业以外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参照执行。制度是按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制度中无相关质量成本核算的规定要求。

  (四)我国企业内部管理者对质量成本的核算重视不够

  质量成本作为质量管理体系财务资源测量,企业或组织的质量部门、财务部门和计划、销售、采购、研发和制造等相关的部门应当相互配合,对质量成本的相关财务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传递或上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测量体系。但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管理者对质量成本的核算重视不够。质量部门、设计、试验、工艺和制造部门要么过分强调产品质量,忽略成本,财务部门、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要么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了对质量的关心,导致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测量体系。

  (五)我国企业网络化、数字化普及不全面,制约了质量成本核算的发展

  质量成本的过程核算,贯穿于企业或组织经营活动各个过程,包含了设计质量成本、采购质量成本、试验质量成本、生产质量成本、服务质量成本五个过程的核算。由于质量成本本身具有的面广范围宽的特性,核算过程中涉及质量部门、财务部门和计划、销售、采购、设计、试验、工艺和制造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判断、分析、传递或上报、贮存等一系列的活动,而这些相关活动需要信息化、规范化、网络化、表格化管理的支持,目前我国企业网络化、数字化普及不全面,制约了质量成本核算的发展。

  二、完善质量成本核算的建议

  (一)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应当高度重视质量成本管理

  企业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在质量体系运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能否较好地履行质量管理职责,直接决定企业所建立的质量体系能否得到保持并不断完善。企业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要从根本上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抛弃就产品质量抓产品质量,树立关注质量经济效益的理念,并在管理评审和经营管理决策中充分运用质量管理体系财务测量的结果。根据财务测量结果组织实施质量目标,并保持不断完善质量体系。

  (二)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质量成本相关制度

  制度是企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体制基础制度,是企业或组织在工作遵循的工作或行为准则,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的核心纽带和基础,其中被员工所认可并自觉执行管理制度就形成了企业的文化。建立质量成本管理制度,需要经过分析、起草、讨论、试行、审定、会签、修改、修订、全面推行等阶段。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从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相关部门或相关环节的质量成本的`核算科目、费用归集,相关基础数据收集,从而使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和程序化。

  (三)财务部门要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质量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或组织的开发、试验、采购、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阶段,涉及质量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生产管理部门、产品研发部门、各生产车间、销售部门及客户服务等部门。企业或组织中因质量原因产生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发生质量问题等引起的相关有形损失或无形损失均应纳入到质量成本核算中进行核算。财务部门在质量成本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或组织的经营情况,结合相关产品的生产特性,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及企业或组织的会计核算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质量成本费用科目,积极组织和指导相关部门收集与质量成本核算相关的基础数据,并对收集的基础数据进行统计、核算,编制并提供质量成本数据收集、统计、核算及经济分析所需报表。

  (四)相关涉及质量成本核算的部门密切配合

  传统上,质量管理活动相关是由非会计的职能部门掌控的,与质量管理活动相关的信息资料是由实际操作的职能部门通过借助统计手法、管理表格、管理图法等提供,这些质量信息缺乏一条前后贯穿一致的主线。质量成本管理工具的引入,使得质量活动与发生的成本联系在一起,使得不同部门间不同的质量控制活动以质量成本系统的形式体现出来了。因此,质量成本的管理与核算需要涉及质量成本的部门密切配合,健全以质量部门为中心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加强对质量成本管理者和执行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训,理顺质量信息传递渠道,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处理有关质量信息,才能实现质量成本管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总结

  质量成本是企业的“矿中黄金”和“水中冰山”,质量成本核算作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核算的合理、准确,直接影响质量成本的分析的准确性及考核合理性等相关环节。本文对质量成本核算内容、核算流程进行阐述、并结合我国质量成本管理及核算的现状,提出完善质量成本核算的建议,按照“不同目的,不同成本”和“一个成本系统是不够的”的思想,质量成本管理及核算如何在企业中构建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期待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探讨的研究下,质量本管理理论和实务变得更完善、更科学、更成熟,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质量成本10

  [摘要]随着新医疗改革工作的逐步落实,医疗保障全面普及,优质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了对传统医院护理工作的延伸。医院护理成本核算对护理质量有着深远影响,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者长久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研究40名护士完成16个护理项目的人力成本、耗材成本进行核算,与现行物价收费对比,以了解医院护理项目成本与现行的《中山市非赢利性医疗服务价格》中一级医院护理收费指导价格之间的关系,希望物价部门在制定收费价格时能够在以人为本,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考虑成本因素。为制订合理收费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社区医院;护理成本核算;护理质量

  护理服务的质量与其他行业的服务质量相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服务所需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人力、物力资源,也就是护理服务的成本。护理成本是医院成本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医院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消耗的护理资源[1]。近年来,医疗市场竞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高级护理实践得到了快速发展,护理管理者面临的挑战是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对护理成本进行测算和管理[2]。本研究通过对十六项护理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来探讨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住院科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抽取患者372例,其中一级患者163例,二级患者191例,危重特级护理患者18例。6岁以下患者40例,80岁患者以上88例,中间年龄患者244例。术后患者128例,非术后患者244例。选取我院16项常用护理服务项目,具体为静脉输液、静脉推注、吸痰护理、压疮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监测生命体征、会阴冲洗、床上洗发、中流量吸氧、中换药、雾化吸入、乙醇擦浴、坐浴、灌肠、肛管排气进行成本核算。

  1.2方法:各项护理项目以广东省卫生厅编写的《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为标准,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以患者满意为合格。记录每项操作每次所消耗的平均时间(一项护理操作由不同年限的护士各进行一次,取平均时间);另外根据40名护士1年的工资和奖金测算出单位时间护理人力成本(每小时护理人员成本=年人均收入/年人均工作日×8,每分钟护理人员成本=总年薪的人均收入/工作日×8×60,节假日,星期六、星期天除外),按护理人力成本按公式(平均护理项目执行时间与单位时间护理人力成本的乘积),计算出每项目所需的人力成本,并收集研究各项护理操作所需耗材成本,耗材成本按不能收费的材料购进价格+护理设备折旧成本计算[3]。然后将人力成本及耗材成本相加得出护理项目的直接成本,将直接成本与物价部门规定价格进行比较。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在护理成本核算中,护理人力成本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而且,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力成本还会逐年增加,而现行的《中山市非赢利性医疗服务价格》是在十多年前制定的。在研究实施中发现不同级别、不同疾病的患者,即使是同一个护理项目,由于受到疾病的限制、年龄、生活条件、文化差异、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所花费的时间也有较大的差别。比如同样是静脉输液500ml,心肾功能不全、新生儿与普通的患者对比,所需的技术难度、观察时间相差甚远,而在收费价格中却无从体现。目前研究表明,目前研究的十六项护理收费价格与护理成本已成倒挂状态。护理材料成本是可控成本,由于现行的《中山市非赢利性医疗服务价格》中除外内容无说明的,不论你使用何种价格的材料,都不允许收费,比如一次性换药包、一次性的灌肠袋,即使患者要求使用,也不能收费,医院为了满足患者需求,提升竞争力只能偶尔使用,这又增加了护理成本。在成本管理上,由于护理项目价格低廉,科室管理者会考虑在不影响护理质量的`情况下,遵循以较低成本提供比较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基本原则,争取患者和医院利益的最大化,能节约的节约,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材料,然而这样也无形中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从以上数据表明,要做到优质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必须有足够的人力、物力的支撑才能实现。然而这些护理成本与护理收费完全倒挂,全院护理费的收入只占医院总收入的百分之几,而护理人员、人力成本却占了医院人数、医院成本的大部分。目前护理项目价格低廉滞后甚至无收费,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护理服务的是否到位存在不确定性,亦会造成护理服务仅限于疾病的护理,与健康促进、预防疾病、维持健康,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的社区护理目的存在一定的差距[4]。护理质量也只能在完成上级考核、防止医疗纠纷的基础上被动提高。医疗上常说的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却在货币上体现不了护理的价值,护理技术不值钱,护士地位不高,人员流动较大,护理队伍不稳定,进一步影响了护理质量的保持和提高。医疗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效益的提升,社会效益的提升,有赖于物价部门能在以人为本的服务成本上制定合理的护理项目收费价格,能体现护理价值。这样,护理人员流失减少,护理队伍稳定,护士不会超负荷工作,有充足的时间花在患者身上,观察病情更加仔细,健康宣教更加全面,患者可自主选择一次性医用耗材,增加舒适感,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医疗风险将会降低,患者的满意度也会提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参考文献

  [1]于海燕,倪林妹.护理成本研究初探[J].护理研究,20xx,21(7):565.

  [2]陈红,魏先,李花林.20项护理技术服务成本核算对护理价值的体现[J].护理学报,20xx,21(6):85.

  [3]刘秀静,喻姣花,汪欢,等.国内护理成本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理学杂志,20xx,26(4):81.

  [4]赵秋莉.社区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4.

质量成本11

  中小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是自身经营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加强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要着力于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对一个企业来说,只有加强其质量成本管理才能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一、我国中小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的概述与作用分析

  1.我国中小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的基本概述

  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什么是“质量成本”?所谓“质量成本”,又称为质量费用,就是指企业将其自身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之上,在这一过程中所花费的费用就是质量成本。一般来说,我国中小企业的质量成本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运行质量成本。所谓运行质量成本,也可以说是企业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成本或者企业的内部质量成本,它又具体分为四个方面:企业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以及外部损失成本。另一部分则是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企业在为用户或者消费者提供所要求的客观证据时花费的成本与费用,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在对自身生产的产品进行试验与评定所花费的成本;其次是企业为提供特殊的、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数据以及程序时所花费的成本;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国中小型企业需要增加自身质量体系认证时的费用,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2.中小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的作用与必要性

  对我国中小企业来说,质量成本核算在企业的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与此同时,质量成本核算也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质量成本核算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又有什么具体作用,它的必要性又是什么?首先,对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它并不适合运用那些复杂的、繁琐的质量成本管理理论,所以企业内部推行质量成本核算就必须是一套简单、有效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其次,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它们所面临的大型企业的威胁、控制与压力会逐步加大,所以中小型企业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不得不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这就进一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为了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运用与质量保证,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必须进行质量成本核算研究;再次,对我国中小型企业来说,自身管理的科学性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企业自身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最后,对我国中小型企业而言,无论是发展水平、资金基础、规模大小以及竞争实力都远远落后于大型企业的发展,所以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质量成本的核算,将质量与成本之间的有效结合转化为发展优势,进而来提高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赢得机遇,提高自身的市场地位与发展实力。

  二、我国中小企业质量成本核算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来说,质量成本的核算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1.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

  我国中小企业在进行质量成本核算研究时第一个发展问题就是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如果缺少了这个标准,就会使企业在发展经营的过程中出现整体的管理问题。对一个企业来说,没有一套比较成熟和完整的管理制度,就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导致了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从而不能使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将高质量与低成本相结合,无法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也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造成了一定影响。由此可见,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的质量成本核算方法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2.工作人员职责分配不明确,综合素质较低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存在着企业工作人员职责分配不明确,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对一个中小型企业来说,员工的职责分配与综合素质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如果缺乏现代质量管理的观念,那么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导致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活动的秩序的混乱,并且会出现每个员工的工作质量不同的现象。这样不仅对企业的生产产品造成质量上的差异,同时也会给企业对消费者的服务也造成影响。由此可见,产品质量的高低能够集中体现出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态度。所以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言,要着力解决工作人员职责分配不明确,综合素质较低这一问题。

  3.中小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机构设置不合理,监督机制不完善

  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合理的质量成本核算机构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是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恰恰缺少了这种完善的机构与监督机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理论研究而言,大多都是通过引进国外的质量成本管理核算理论与思想,并没有将其真正运用到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以某些中小企业为例,他们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成本核算机构。相反,这些企业大多都是根据其企业自身发展的性质来采取不同成本核算方法,导致企业内部缺乏了一定的监督力度,缺失了一定的规模性与准确性。由此可见,在企业进行质量成本核算时,要对不合理的成本核算机构进行优化,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监督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赢得机遇,提高市场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4.质量观念较为淡薄,对质量因素的识别不是很充分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企业质量观念较为薄弱、对质量因素的识别不充分等问题。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质量、成本、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对某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它们经营发展的重点在于生产力的提高,企业的管理者则把重点放在了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放松了对产品质量的关注。除此之外,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质量因素的识别与控制也不是很准确。为了企业自身产品的发展,部分中小企业只注重企业的生产能力,不知不觉的就走向了高成本,低质量的生产发展道路,对自身企业的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成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质量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为了达到企业自身的生产目的而过分追求高标准的质量水平,用高成本来购买设备、材料以及聘请高素质人才等,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忽视了生产质量成本的控制,就会造成导致成本增加,利润下降,导致企业的经营发展出现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5.质量成本核算的范围狭窄,核算科目设置不合理

  对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的范围狭窄单一,核算科目设置不合理。在我国某些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它的质量成本合算的研究范围局限在了某个单一的企业产品上,并没有将其融入到整个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缩小了质量成本的核算范围,同时也降低了它的应用价值。除此之外,完善、合理的.核算科目对企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要。所谓核算科目它具体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以及损益类等。然而,许多中小型企业并没有将这些科目的核算进行管理的划分,导致了核算科目不合理,使企业的发展缺少了层次性、结构性。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着力于质量成本核算的范围与核算科目的设置,为其自身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条件。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的策略

  质量成本管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一项重要内容,对其有重大影响与现实性意义,与此同时,也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针对上文提到的中小企业在质量成本核算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应建议。

  1.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引进先进质量成本核算方法

  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对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较为复杂细致的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中小型企业在建立管理制度时,也应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调关系。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履行自身企业的经济责任。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还要引进先进的质量成本核算方法,并真正运用到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先进的质量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条件,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有利于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质量管理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研究质量成本就是为了向管理层提供一个工具,用来加强质量规划和质量改进,形成的质量成本报告为企业的自身发展来服务,分析和研究质量成本,引进先进的质量成本核算方法,协助我国中小型企业进一步明确在哪些方面改进投入,做到低投入、高收益,在此基础上将企业的自身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和推动企业自身质量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加强内部结构的治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核算的研究,还需要加强内部结构的治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企业内部结构的治理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对企业内部进行详细的归纳与分类,从而达到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目的。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要加强企业员工的意识转变,树立低成本、高质量的观念。与此同时,我国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开展质量成本的思想教育活动,广泛宣传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提高质量成本管理的意识,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为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3.合理设置机构,规范分工,完善好落实好监督机制

  合理的机构设置、规范的企业人员分工、完善落实好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都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机构的设施与企业的合理分工,企业应建立一系列保障质量成本管理基础制度和专项制度,规定各部门、各成员在质量成本控制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以便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管理有标准。对于监督机制的完善,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还要建立质量督查体制,首先要督导全体员工按规定去做,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其次,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按要求去管理企业员工的每一项工作,以此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在质量成本核算研究的过程中做好质量监督与企业责任监督,为其自身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4.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观念,加强质量成本数据收集环节的质量

  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而言,在其进行质量成本核算研究的过程中还需要提高企业内部从业人员的质量观念,加强质量成本数据收集环节的质量。企业的发展加强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环节质量乐意使企业减少废品,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又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心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逐步改善。

  5.拓宽质量成本核算范围,合理设置核算科目

  拓宽质量成本的核算范围。合理设置核算项目是我国每个中小型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必须实现的,也是时代进步的集中体现,更是我国经济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完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更好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自身价值的实现。

  四、结语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质量成本核算研究是我国中小型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控制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产品成本,如何提高自身的管理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不得忽视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产品结构的日益复杂化,我国中小型企业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有利于控制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拓宽成本管理道路,便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层能够准确的掌握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质量成本管理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质量决策、降低发展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提高自身实力与市场竞争力、有效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质量成本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建筑行业中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质量成本作为企业建筑成本的主要内容,对企业的经济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概念进行研究,从而引出降低质量成本对工程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并从企业施工的各个环节出发,从降低质量成本的角度出发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1. 质量成本的概念

  企业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是由施工成本的预算和计算、成本的控制和效益评价等方面组成的。成本控制作为企业施工成本的核心,对其有效地研究和分析是使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根本保证。而质量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对企业的产品的质量、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由具有较大的影响。

  2. 降低施工质量成本的必要性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良好的发展状况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企业要想存活并且稳定、快速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在保证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的质量成本。

  3. 降低企业质量成本的途径

  3.1 合理的成本预测

  在相关的项目工程获得审批后,就需要从对施工前期的设计开始到竣工后的整个施工阶段的资源成本进行预测,使企业对整体的施工成本有一个宏观上的了解。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搜集,进而合理的预测相关项目的质量成本,并通过对成本的预测,科学地将生产成本确定出来。例如施工准备阶段的图纸会审、施工地点周边交通状况的分析以及施工材料的购进价格等。

  3.2 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所谓工程造价是指建筑项目的投资成本,简单来说就是完成整个的工程建筑所需要的全部费用。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施工企业中都存在着工程造价过高的问题,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和风险。工程造价决定着工程耗用资金和设备投放,另一方面工程造价也决定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资产回报。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对于降低企业的质量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在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和施工的后期对人力、材料、设备等众多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得企业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3 成本预算的分解研究

  对成本预算的分解研究是对降低企业质量成本的主要途径。为了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企业的可以将不同阶段的预算成本进行分解研究,例如通过研究完成整个项目工程需要的人数及施工人员付出的劳动成本、施工的.不同环节需要购进相关材料的数量、建筑过程中应用设备的相关费用等。通过对建筑成本的分解研究,可以使得财务部门更加快速、准确的了解工程的相关成本,并根据当前施工费用的支出情况,对后续费用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质量成本。

  3.4 集思广益、合理安排工艺流程

  从施工效果、建筑物的使用情况、生产费用、投资回报以及工程质量等多方面角度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分析是降低企业质量成本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在确定施工方案前,企业应对施工地点的具体环境进行分析,比如对经济条件、交通环境以及工程的规模和机械材料的采购和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从多角度分析企业的质量成本。同时,通过听取不同施工部门人员对不同生产环节的意见,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在保证施工质量和生产工期的基础上,合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5 降低材料成本

  生产材料作为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都比不缺少的重要因素,其成本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着建筑的投入和收益。通过对材料的采购阶段、运输阶段使用阶段以及回收阶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合理降低材料成本的方案。例如在采购阶段,通过对材料的进价进行总体的分析、研究,从而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对材料的进价进行相应的控制,降低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在施工的运输环节,企业则需要考虑选用何种交通工具以及如何对材料进行合理装箱才能使运输成本达到最低的问题,从而降低企业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成本。而在材料的回收阶段,通过对施工完成后的相关建筑材料进行回收,为建筑工程企业在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节省了较多的材料,降低了未来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成本。

  4. 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质量成本的概念以及降低质量成本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从降低生产资料成本、合理安排工艺流程、成本预算的分解研究等方面为现阶段我国工程企业如何降低质量成本提出了有效地意见和建议,可见未来降低我国工程企业的质量成本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晓川 . 企业质量管理防错体系研究 [D].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xx.

  [2] 吴娟娟 . 浅谈建筑企业降低施工成本的主要途径 [J]. 中国外资,20xx,01(21):222.

  [3] 崔顺华 . 建筑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 [J]. 经济管理与干部教育,1995,04(15):8-11.

质量成本13

  一、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主要因素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故银行债务融资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我国自 20xx 年起开始推动利率市场化。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不同企业会有不同的融资成本。如何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是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 一 ) 企业规模一般而言,具有较大规模的大型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要小于中小企业。原因在于,大型企业由于其经济总量较大,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发生破产等重大经营风险的可能性较小,可提供的抵质押资产也较多。此外,在企业遇到资金困难时,可以选择其他融资成本更低的方式或通过内部资金调动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故大型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较低。煤炭贸易企业经济总量要小于煤炭开采或其他煤炭行业企业。同时,由于贸易企业以流动资产为主,可供抵质押的资产较小,故煤炭贸易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较高。

  ( 二 ) 企业所属行业企业所属行业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自 20xx 年起,随着煤炭行业整体形势的下滑,银行提高了煤炭行业的融资成本,导致煤炭贸易行业内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总体上升。

  ( 三 ) 企业资产结构与负债率企业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资产结构的主要体现,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其持续经营能力会收到质疑,破产风险加大,故融资成本要高于低资产负债率企业。除资产负债率外,企业资产流动性的高低也会对企业融资成本带来影响,具有较高资产流动性的企业,其资金利用效率更高,资产变现能力更强,偿债风险也就更小,故融资成本较低。煤炭贸易行业企业普遍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故有效将低资产负债结构能够帮助企业控制债务融资成本。

  ( 四 ) 企业法人治理企业法人治理完善性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各组织结构能否充分发挥自身职责,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否顺畅及内部各组织结构间能否做到相互制衡。法人治理既要促使公司经营者保障投资者的'投资回报收益,又要协调企业内部各组织与企业外部相对人的利益关系。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促进管理层有效运营企业,推动公司营利,帮助债权人实现债权。同时,法人治理机构的完善可以对经营者通过企业恶意损害债权人利益进行防范。因此,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性,可以降低贷款人贷款风险,从而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构成重大影响。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加深,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逐步的完善,这对降低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银行对企业进行贷款时,要考虑企业的贷款偿还能力,判断企业贷款风险。根据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高风险贷款必然要求借款人支付较高的债务融资成本,故企业融资成本的核心判断因素为企业偿债能力,而企业偿债能力则可以通过企业规模、企业所属行业及成长性、企业资产结构与负债率、企业法人治理这些方面体现出来。

  二、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 1994年颁布的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有关质量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时性、可比性、透明度、相关性和可理解性是会计信息质量关注的主要方面。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一 ) 会计信息可靠性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在企业经营者与贷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原因在于,企业经营者从内部掌握企业经营信息,企业经营信息影响企业偿债能力。贷款人从外部难以充分获得这些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出现。这种信息不对称会提升贷款人获取企业经营信息的成本,增加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此外,经营者为获得债务融资,可能会隐瞒不利的经营信息,增加贷款人贷款风险,贷款风险的增加同样会提升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可靠的企业会计信息能够帮助报表使用人充分了解企业资产结构、盈利水平等与企业偿债能力密切相关的经营信息,降低企业经营者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贷款人获得信息的成本与降低贷款风险,进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 二 ) 会计信息及时性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要求及时收集会计数据,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应及时取得有关凭据;对会计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及时编制财务报告;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按规定的时限提供给1营情况。会计信息及时性缺乏,贷款人无法有效获得债务融资时点的企业财务信息,无法有效判断企业经营情况,进而提升贷款风险并提升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 三 ) 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包括横向可比性与纵向可比性两个方面。横向可比性主要为行业内不同企业可比性;纵向可比性主要为同一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可比性。通过可比性的分析,能够帮助贷款人有效判断企业规模与行业地位,进而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同时,会计信息可比性可以帮助贷款人了解企业历史发展情况,判断企业的发展阶段与未来成长性,帮助贷款人有效衡量贷款风险,进而影响企业融资成本。

  ( 四 ) 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会计信息透明度是企业法人治理完善性的重要体现。我国普遍的企业治理理论认为,董事会规模、审计委员会的设立等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企业能够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信息披露,其披露信息的真实有效,能够帮助贷款人充分知悉企业会计信息,降低贷款人的信息搜集成本与降低贷款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企业偿债风险并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 五 ) 除可靠性、及时性、可比性、透明度外,相关性、可理解性也可以帮助贷款人有效了解企业经营状况,降低企业经营者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三、结语

  企业偿债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是决定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主要因素,企业经营状况决定企业偿债风险,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好的会计信息管理质量,能够帮助贷款人充分了解企业经营信息,降低企业经营者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贷款风险进而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从煤炭贸易企业的角度讲,由于煤炭行业的整体下行及贸易行业自身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不利影响,煤炭贸易自身应当加强财务管理,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通过充分、完善、及时的财务信息披露使贷款人更加全面的了解企业,进而提升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参考文献:

  [1] 陈汉文,周中胜 . 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J]. 南开管理评论 ,20xx(3):103-111.

  [2] 刘榕生 . 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 [J]. 赤峰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xx(10):85-86.

  [3] 董小媛 .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透明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J]. 经济视角 ( 下 ),20xx(07):35-37.

质量成本14

  摘要:物流项目管理中时间、质量、成本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三者对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实现客户的具体物流需求,实现物流项目管理中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物流项目;项目管理;时间;质量;成本

  物流项目是为了实现客户的具体物流需求,整合优化配置相应的资源,达到物流流程优化、高效、综合成本低等结果,实现产品的运输、仓储等一系列的流通活动。

  1时间、质量、成本解析

  时间、质量、成本这三个要素简称TQC,作为项目管理的三个重要因素,三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实现项目管理的成功,首先分析时间、质量、成本三个基本要素:(1)时间是指项目进度计划,进度不仅规定完成项目范围内所有工作需要的时间,也规定每个或阶段活动的具体开始和完成时间。项目中的活动是根据工作范围确定,在确定活动的开始和完成时间时需要考虑对整体项目运营效果的影响。当项目偏离规划时,有效的时间管理应该阶段性的及时纠偏,调整控制。(2)质量是指项目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的程度结果。一般通过工作范围中的交付物标准来明确定义,包括各种特性及这些特性需要满足的要求。质量对项目的运营过程有明确要求,规定应该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有效执行质量所规定的内容。(3)成本指完成项目需要的所有资源及费用,包括人力成本、原材料、设备租金、分包成本和咨询成本等。项目的总成本以预算为基础,项目结束时的最终成本应控制在预算内。要求具备财务知识及经营技能,处理诸如费用估计、预算计划、费用控制以及商务结算等事项。质量是项目的重要目标之一,相对于过去的狭义的质量,现在提到更多的是广义的质量,比如按时完成项目,花最少的成本完成项目等等。成本和时间的是达到质量目标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制约条件。在比较三个因素时,可以将它们都转化成为成本来加以比较。质量不达标会产生质量成本例如返工成本,退货产生的运输和报废成本,甚至额外的沟通成本。时间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资源的机会成本等等。作为目标,时间、质量及成本都属于一元目标,与客户的满意度和公司的利益为线性关系。时间越短,质量越好,花费最少,公司利益也会也最大化。但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约束性,在项目前期,时间和质量以及费用那个和质量近似于正相关。我公司的物流项目主要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集装箱多式联物流服务,按产品的生命曲线对照分析,物流项目一样可以按曲线分布,项目操作运营时会依据外部的政策、客户、供应商的变化而变化。

  2以我公司实际操作的案例分析

  物流项目主要分三个阶段:(1)项目前期,客户入驻内陆城市,首先多渠道了解客户的'物流需求,仔细研究客户从中国内陆生产基地到全球各地(尤其是欧洲)的物流状况,进行多式联运物流通道规划,以铁海联运作为内陆衔接海运的运输途径,针对产品具有体积小、价值高、寿命期短的特点,分析了海铁联运、空运、铁路大陆桥运输(经新疆—哈沙克斯坦—鹿特丹;经内蒙—外蒙古—鹿特丹;经内蒙—俄罗斯—鹿特丹)三种不同的运输方案。经过比较,创造性的选择了多式联运的服务模式。为了顺利开通了铁路班列,又详细地分析了在上海、宁波、深圳三个港口装船的运输经济成本,最终确定了铁海联运物流方案——工厂出货后短驳到火车站,铁路班列重箱至深圳,将深圳作为出海口,再从深圳装船到欧洲、美洲等目的地。其中优化后的内陆铁路方案在时间方面优于原有从华东出货的整体物流时间。铁路班列的方案令客户大为赞赏并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由内陆至欧洲的时间比原先由上海至欧洲的时间节省了24小时。(2)项目中期,项目管理重视的是稳定运输模式,保证运营,协调运力匹配生产产量,优化铁路资源,当异常事件发生时(如冬季冰冻天气原因,春运,国家调控铁路运力运输物资等),应该及时纠偏,及时控制,做阶段性的监督调控。将信息流转、人员调配、业务协同、方案优化等流程科学管理,高效运行。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运营方案的个性化将成为项目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客户的物流管理团队按照不同环节和职能遍布全球。与客户共同研究、制定了全程端到端的标准作业流程、异常情况处理程序和以此为核心的项目管理体系。(3)项目后期,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及客户的变化,导致内陆铁路优势不再,需要重新设计符合自身优势的物流方案,才能保持项目的整体效益平衡。开通新的物流通道,规划新的物流节点,在客户不同的产生地区,开发可以延伸的客户物流需求,例如在中欧地区开发希腊的港口作为进入中欧的通道,可以有效的降低客户产品转运到中欧地区的时间,当远东到欧洲的货量提升及铁路形成班列后,希腊完全有可能成为地中海及东、南欧地区重要的转运中心。客户在地中海地区周边新增的物流分拨中心,将打破中、东欧传统的货物配送方式。来自亚洲的产品无需绕道直布罗陀海峡在鹿特丹港上岸,可直接在希腊“登陆”,然后通过铁路运送到内陆分拨中心,再分拨至欧洲各地,前后只需21天左右,相比在鹿特丹港上岸再转运可节省一周左右的时间。对此,不仅创造性的满足了原有客户的需求,开拓新的物流渠道以争取更多的客户业务,并且也为项目的持久运营带来了新的突破,可以延续此项目的周期,成为新的开端阶段。产品物流业务是一个长期持续的业务,推动项目的进展,同时完善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针对于每个阶段客户的需求以及政策,竞争对手的影响,资源整合的变化,三要素都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样也就要求公司要调整自己项目管理的策略。利润曲线图参考利润曲线可知,在项目前期由于客户在物流费用方面投入较高,物流公司能获得较大的利润,所以在满足质量的要求下,时间会成为主要矛盾,而成本控制就会相对宽松。正确的策略是保证质量,加快时间,增加成本投入。所以在项目前期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保证项目能按时完成,例如更多的加班,更多的人力投入。作为项目经理在分解任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尽量平行的安排任务以节约时间。在项目中期,随着产品供应数量的增加,竞争者的加入,客户会逐步要求降低物流的费用,从而导致整体利润的下降。因此策略也需要作相应调整,在保持一定质量水平的情况下,时间不再是主要矛盾,控制成本就成为关键。公司需要采取很多相应的措施,包括提高操作的效率,降低销售和管理成本。在项目后期,利润会随着业务量的走低而进一步降低。客户对质量的期望和要求也会相应降低,成本就会成为最主要的矛盾,客户会对价格更加敏感。从质量角度来讲,项目质量理所当然会成为客户考核物流公司的指标,从而成本的控制就会成为重中之重,在保证公司整体效益的情况下,也会对业务做出取舍。以上所说只是从项目本身的短期收益来考虑。在实际情况下,很多时候还需要考虑长久的战略问题。比如说,有些时候为了长期的合作会牺牲短期的收益,可以通过增加投入和花费来提高质量,在通过高质量赢得口碑的时候,在通过高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项目初期,为了保证质量,会增加投入,一切为了保证时效性,突出质量很高的权重,然后是时间,最后是成本。在质量方面,通过人员管理,优化路径,新的物流模式差异化来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带来更高的利润。

  总之,针对第三方物流项目管理者而言,在管理物流项目时,一定要分析并找到时间、质量和成本的制约关系,然后根据客户和公司的要求找到最佳平衡点来安排项目计划,项目利益最大化是衡量项目成败的真正标准。

  参考文献:

  [1].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5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05-01.

  [2].詹姆斯刘易斯.项目计划进度与控制(原书第5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6-1.

  [3].克利福德格雷.项目管理(第4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7-1.

质量成本15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施工成本控制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被充分贯穿于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各个方面。在提高施工质量及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能够达到工程造价最低化,能够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为此,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及施工质量管理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期全面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关键词:水利工程;成本控制;质量管理

  1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要点分析

  1.1施工成本控制的要点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是指工程项目由投标报价到竣工结算所有环节所花费的费用,也可以理解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其贯穿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其包含人工费、材料费及机械费等。施工成本控制要求在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及确保工期及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如组织管理、经济管理等,要求在计划范围内有效控制成本,且实现成本最低化。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为实现成本有效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通过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综合单价进行成本支出的有效控制。如管道清理施工,可利用综合单价的“以物定支”法对资源消耗加以管控。成本费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资金耗费。因此,通过资源消耗的有效减少能够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换言之,通过合理控制资源消耗,同样能够有效控制成本费用。

  (2)通过设置材料消耗台账,控制材料消耗。材料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成本消耗途径,在工程项目整体成本构成中材料所占比重较大,且具有极大伸缩性。如无法有效控制材料成本,将导致计划与实际成本误差增加,影响成本核算的精确性。

  (3)成本应合理运用、进度同步跟踪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各个分项分部施工的成本。施工环节,与成本控制存有密切关联性的要素较多,如计划管理、进度等,且成本费用贯穿于施工的所有环节。如成本与进度需求存有极大差异,需及时找出差异点,且选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4)成本审核签证制度的建立,可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支出。以项目部作为成本中心核算体系的主体,要求项目和所有经济业务紧密联结。

  1.2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1)施工前期成本控制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需在施工企业中标立即实行,特别是工程承包合同签订时,应保证合同内的所有内容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因此,于工程成本控制而言,合同内容是否明确极为关键。要求编制投标报价时,应保证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才能提高中标率。在成本控制体系内中标后价格可看做是其上限指标,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亲临现场,详细调查、分析,只有重视材料、人工、机械等费用,才能最大限度节约成本。据相关数据显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75%以上为以上三种费用,这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直接费用。基于此,在材料采购、机械设备选择环节,需择优选用,多方对比,详细核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编制工程概预算及设计环节审查时,需在设计目标内控制成本,保证设计规范、标准都与实际工程、科研成果相符,并将其作为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2)施工中的成本控制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施工组织设计主要起到指导作用,只有保证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具有科学、合理性,才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一般情况下,都会采取流水、立交交叉作业方法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设备的功能,且达到配置合理化及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减少成本。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需进一步优化施工网络,以此实现工期缩减的.目标。施工现场作业时,为全面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减少可变费用支出,必须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必须有效控制投入费用,必须降低资源消耗量。与此同时,还需减少闲置人员量,优化配置施工作业组,尽最大限度实现人力、物力支出减少的目的。

  1.3施工后期成本控制

  施工后期,需进行所有竣工资料的全面搜集,并交由竣工决算单位进行保管,防止出现漏项、少项等现象。在水利预算定额套用时必须确保其正确性、可行性。要求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对工程款进行及时收回,防止企业出现资金无法周转情况,降低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程度。同样,在施工后期阶段,还需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进一步对企业造价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实现企业投资经济效益最大化。

  2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2.1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于工程建设而言,材料是其物质保障。其质量是否合格对工程建设整体使用寿命、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工程所需的相关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材质报告单等条件。进入施工现场后,需及时检验材料质量,做好计量工作。完成验收作业后,需立刻做好标识,并进行收料台账记录。首先,为实现质量控制的目标,在样品抽取时,应以有疑问样品作为抽样重点,抽样数量可通过承发包双方进行确定。通过检验,可及时了解质量、价格等材料相关信息,并为优选供货商提供可靠依据。在采购、加工及存放材料等所有阶段,应保证其操作规范化、合理化,且进行调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此确保材料能够快速周转,降低占用材料量及提高供给效率。其次,按照设计定额进行材料的合理选用,并做好存储、运输材料工作。针对水利施工材料,要求实行限额管理及发放,进行现场材料管理制度的完善,避免材料质量发生极大改变,如变质、潮湿等,这也是降低材料浪费、提高利用率的主要手段。最后,因施工量大、材料用量多,在向施工现场运送材料前,必须完成质量检验工作。不但要具备出厂材质化验单,还需做好抽样检验工作,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等。在运输、安装等环节极易出现局部质量损坏现象,此时应立即查询损坏原因,上报有关部门,并选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

  2.2施工方案质量管理

  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科学、有效,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而言意义重大,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能指导施工,确保施工顺利完成,还能降低施工成本,达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求其紧密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并充分考虑各个要素,如技术、组织等,以此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在制定过程中,一般可归纳于施工组织设计,特殊情况下,也可进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独自制定,要求其内容详细,具有较高可操作性。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阶段往往会出现变更现象,此时,施工单位可选择2种解决途径,其一,专项施工方案的再次编制;其二,补充方案的编制。例如分部分项工程出现变更情况,施工单位需及时进行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重新编制,或编制补充方案,随后进行专家论证,并将其论证结果向监理部门上报,进行审核、批复。实行施工技术方案前期,针对部分关键分部分项工程,如模架工程、钢结构吊装等,要求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参与该工程的验收工作。实行时,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做好监督工作,且按照具体施工现状,及时调整、补充施工技术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2.3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管理

  作为施工机械化得以实现的主要物质条件,施工机械设备是现代施工必备设备,直接影响着施工项目进度、质量。基于此,在选择施工机械设备过程中,应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如机械性能、施工方式等,通过比较分析合理配置机械,只有这样才能将机械设备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管理中,应始终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进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制度的全面实施,同时相关工作人员需对所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对操作规程严格遵守,避免安全质量问题的大量出现。按照“人机固定”原则实施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管理,全面落实“三定”责任制,即定机、定人、定岗,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定,恪尽职守,防止机械安全故障产生,降低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2.4施工工序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贯穿于施工工序整个流程,要求逐步转换施工质量控制重点,由事后控制转化为事前控制,加大预防控制力度,做好工序质量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具体要求如表1所示。

  2.5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在“安全为本质量第一”的原则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必须以质量作为效益的可靠保证,以质量作为发展的不断动力,以质量作为安全的基本保障。党当质量与工期、成本、效益等因素出现矛盾时,必须坚守“干道德工程对百姓负责”的理念,将质量放于首要地位,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充分展现其可行性、科学性及合理性。除此之外,还应与当地发展情况、施工现场具体状况等充分结合,进行质量管理跟踪,对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实时评价,对工程实体工程进行质量鉴定,对档案资料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查。

  3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为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要求必须做好各项成本控制工作,针对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市场经济有序化,才能将市场运行机制的功能充分展现出现,才能实现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凯,周茂中,王浩.浅谈建设单位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J].河南科技.20xx(09)

  [2]刘益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的预算与控制[A].20xx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xx

  [3]刘建华,邓策徽.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探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xx(11)

  [4]晁娟.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xx(03)

  [5]寇相坤,郝乐友,张会竞.浅谈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5)

  [6]郑志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与管理优化措施解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xx(09)

【质量成本】相关文章:

质量成本03-13

质量成本[优选]03-13

[通用]质量成本03-13

质量成本(汇总15篇)03-13

成本与收费作文08-09

浅谈战略成本04-28

如何小成本做到关怀04-30

香菇人工种植成本预算05-02

企业降低人力成本的方法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