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思考

时间:2021-12-08 16:13:01 教育 我要投稿

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思考

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思考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华长慧 点击: 72 时间:2005-11-21 14:21:12

   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区域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思考

 

  一、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

  服务作为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为增加人民幸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笔者认为,按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民众需求建立起来的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应具备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一)和谐联动。一是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教育事业发展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体制改革要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对接,在服务中不断提高教育对经济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二是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妥善处理好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互融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相互促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二)开放包容。一是各类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建立起类型丰富、层次多样、结构合理、服务对象宽泛的开放式学习培训平台,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企业、社区的开放共享。二是致力于创建大教育的格局,使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扩大,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得到推进,教育自身的服务能力得到优化。

  (三)主动高效。一是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己任,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顺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和地方产业发展以及企业的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知识服务。二是服务机制灵活高效。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必须能快速把握经济社会的需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企业需要、灵活高效的教育服务机制,灵活快速应对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有针对性地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和知识培训服务。

  二、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

  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是一个以服务经济社会为核心、在服务中发展教育的新型体系,各级各类学校需要尽快实现从被动适应型向主动服务型的转变,从比规模、比硬件、比投入的外延简单扩张转向比服务、比质量、比效益的内涵深层发展。当前,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形成三大体系,提升三大能力。

  一是形成比较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育的人才支撑能力。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是区域教育的根本责任和重要使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校和中职学校,要以为地方经济社会源源不断输送合格适用人才为己任,努力提升教育的人才支撑能力。首先,要致力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要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呵护学生的创新火花,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要紧贴地方产业发展大势和企业发展需求,积极调整课程设置,突出实践环节的权重,鼓励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其次,要加快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高等院校、中职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根据地方主导、支柱产业发展的方向,加紧开展重点学科和紧缺专业建设,构建适应地方产业结构、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第三,要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高校和职业学校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要注重学校创业文化建设和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根据教育类型和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学生创业载体和模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和自主创业实践,并对创业学生提供配套服务和政策扶持。

  二是形成运转顺畅的产学研结合体系,提升教育的知识贡献能力。首先,要加快构建新型的激励机制。要鼓励和支持教师打破学科界限,组织科研团队,开展科研攻关,积极参与解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问题的科研攻关项目,要深化以人事制度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将教师参加企业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新工艺推广所取得的业绩以及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纳入工作业绩考核评价的范围。第二,要积极推进校企互动。学校要努力走出故步自封的封闭围墙,挖掘并利用自身的优势,与企业开展项目研发、科技攻关、咨询服务、人才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建共享实验测试和科技研发平台,高校、职校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和技术测试资源完全向社会、企业开放;探索建立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开放式的人才资源交流共享机制,推进高校教师进企业、进社区和企业人才进校园活动,促进校企智力与人才资源互利互补。第三,要全力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要推进学校与现有网上技术市场的对接,定期组织举行高校和职业学校科研成果发布会,畅通科研成果信息渠道,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科研成果的交流洽谈;鼓励社会资源通过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与高校、职业学校共同组建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的经济实体,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  三是形成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提升教育的学习服务能力。区域教育要努力走出传统的学历教育小圈子,加快构建全民化终身教育体系,为本区域内各类人员提供形式多样、内容宽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文化知识学习服务。首先,要强化劳动力职业培训。高校、职业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要主动开设适合企业需求的实用课程,广泛开展在职职工岗位技能培训、转岗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预备教育及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指导、培训和文化素质教育。其次,要提升培训机构的水平和质量。鼓励和规范各类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培训机构的发展,壮大教育培训市场,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建立培训机构或联合组建培训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职业培训机构,拓展对外培训市场。第三,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完善促进终身学习的法规和制度,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努力拓展社区教育功能。鼓励、组织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参与社区教育,开展各类科普活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养提供知识服务;各类学校教育资源要逐步向社会和社区居民开放,加大资源共享度,为居民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作者为宁波市教育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