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教师子女教育的误区

时间:2024-04-17 13:15:50 炜玲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谨防教师子女教育的误区

  相较于世界各国,我们国家的父母在孩子身上的付出应该是最多的,这种付出不是愚昧无知,这是中国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立根之本。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谨防教师子女教育的误区,欢迎阅读与收藏。

谨防教师子女教育的误区

  谨防教师子女教育的误区

  作为一名教师,我见过很多同事教育子女失败的例子(当然也不乏成功的例子);作为一名新爸爸,教育子女也是横亘在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以前隐隐约约对于这个问题有思考,但是没有如此系统深入,今天看了这篇文章,颇有些醍醐灌顶的感觉。引用。

  一般看来,身为教师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现实中教师教育不好自己子女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值得每一位作教师的家长好好思考。究其原因,除教师子女自身及外在环境的影响外,教师家长自身对子女教育思想上不经意的失误,也是造成教师对子女教育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通过观察了解,教师在教育自己子女时容易步入以下几个误区:

  一、轻视型:

  这主要表现在中高层次的教师对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这种思想倾向,一方面使较高层次的教师自恃站在教育的更高点上,忽视了子女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另一方面他们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容易表露出一种漠视的态度,这种态度一旦被自己的子女感受到,就会直接导致孩子对自己老师所授知识、所讲道理持怀疑态度。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自制力最差的时期,倘在这一阶段的校园生活中没有一定权威的信仰支持,极容易形成不良学习、生活习惯,甚至偏离人生的正确方向。一些教师在子女早期教育失败后即使作出再大的努力往往也无力回天。可见,教师对自己子女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基础教育时期子女教师的充分尊重是非常必要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作为教师 ,更应明白这一点。

  二、挑剔型:

  由于教师对本行业较为熟悉,对自己子女的教育百般挑剔,尤其是一些在教育界思想前卫、略有成绩的教师更容易对自己子女的教师吹毛求疵。这种挑剔如果发生在同子女的言谈之中,则容易使不够成熟的孩子不自觉地对老师产生怀疑和抵触情绪,最终削减自己孩子在校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情。

  三、超前型:

  有些父母想急于尝试一些新的做法,经常会作出不切实际拔苗助长的事情。这种做法虽然短时间内可能出现一些好的效果,也许还可以满足一阵虚荣心,殊不知这种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最终会造成教育不当甚至酿造出苦果。陶行知先生就曾指出:“中国以前有一个很不好的观念,把小孩看成小大人,以为大人能做的事小孩也能做,所以五、六岁的小孩就要他读《大学》、《中庸》。”这种情况发生在教师家长身上的可能性最大。任何拔苗助长的行为都会违背儿童的天性,最终只会事与愿违。

  四、照顾型:

  不少教师看到自己孩子的老师曾是自己的学生,就萌生了得到照顾的想法。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学业辅导,或是派个班干部的头衔,在有些家长看来都是轻而易举理所当然的事情,殊不知这些好心的照顾起到的却是适得其反的效果:由于老师的无形照顾使学生产生了优越感,容易掩盖缺点和不足;由于老师的特殊照顾使孩子产生依赖性,一旦脱离这个环境就会因“失宠”而导致心理失衡。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他们最懂得也最需要平等,任何的特殊对待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五、职业病型:

  身为教师的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极容易受教师角色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不分场合地以教师的身份和口吻教训自己的孩子,结果只会让孩子觉得缺乏感情而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教育的失效甚至失败。现代社会越来越表现为价值取向的多元复杂性,对自己子女的言谈举止毫无区分地一律以教师的视角进行评判本身就不科学,加之在孩子的眼里他们更看重的是那一份亲情,作为教师的父母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极容易导致情感的疏离和教育的失效。还有的教师由于工作的忙碌无暇顾及家庭,有时甚至让他们的子女觉得自己的父母爱学生胜过了爱自己,这种奉献精神当然可佳,但这对自己子女的教育肯定是不利的。

  总之,作为教师的父母教育子女,是教育大范畴中一个较为特殊的领域,最熟悉的往往容易成为最陌生的,正是由于教师对自己子女、对教育爱得太深,也极容易导致对自己子女伤得最深。作为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应努力争取避免不经意之间产生的上述不良倾向,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扬长避短,努力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家庭教育中的大忌:见缝插针式教育

  1、随时随地式的知识灌输

  电视剧《武林外传》中吕秀才有句台词“我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在家长心中,这样的孩子才是自己孩子该有的样子,于是父母们就开始了造天才计划。

  带孩子出门逛街时教孩子们认识路上能看到的任何文字;带孩子出门散步时教孩子背诵唐诗宋词;孩子童言无忌时立即出言纠正并进行大道理的讲解;孩子举止天真幼稚时立即批评指正……这些其实都有些矫枉过正了,父母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感受、需求,把成年人的思想强行灌输给了孩子。孩子们的童心本自会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而我们作为父母却直接扼杀了孩子们的萌芽思想,久而久之孩子们思想的发散性、独立性都会弱化,严重的可能会形成性格障碍,将来很难自立于社会了。

  作为父母,给孩子提供文化知识方面的支援即可。传输知识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不可忽视了孩子个体独立性和成长阶段性特点。当孩子需要知识方面的解答时我们可以去尽情的发挥能力去帮助他们,当孩子表达出想要玩耍的意愿时我们要放下心中的芥蒂,放手让孩子去玩耍享受美好的童年时光。

  2、猝不及防式的知识灌输

  绝大部分父母都想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温暖温馨的家庭生活,而往往事与愿违。工作的压力使得很多家长无法及时关注到孩子成长过程的思想动态和言行举止。这些孩子往往在性格上会有一点点的叛逆,因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没有接收到来自父母的关怀和鼓励,自信心没有得到很好的提振。

  这部分孩子的思想和言行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任性和偏激,传统思想告诉我们,作为父母是无法接受自己孩子的这些表现的。于是,当孩子每每出现一些不符合父母预期的言行时,便会招来狂风骤雨似的数落,甚至动手打上几下,即使孩子是无意之举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责备,此时,人生哲理也必须给孩子大吼大叫地安排上。

  回头想想,这样的猝不及防式的教育根本原因并不是孩子的不听话,而是我们忽视了平时对于孩子的关注。平时放任孩子不管,偶尔看到孩子调皮时就暴跳如雷,这其实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失责,把我们的错误强行加在了孩子们的身上。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轻则唯唯诺诺,重则叛逆异常,是家庭教育的最大败笔。

  接收先进的教育理念,遵循孩子们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引导,方可成就大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把握好尺度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天才。

【谨防教师子女教育的误区】相关文章:

子女教育调查报告12-24

子女教育是家庭最重要的投资04-07

子女教育心得体会04-01

谨防员工的“脑力”浪费04-26

清明健康出游谨防3病03-05

儿童独自在家谨防的杀手05-02

谨防诈骗的心得体会06-20

减压的常见误区09-27

防范养生误区05-05

励志路上的误区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