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孩子到底应该怎么管

时间:2021-12-08 14:49:39 教育 我要投稿

孩子到底应该怎么管

序  钱元   钱元:女,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教育硕士。参与翻译剑桥大学出版社畅销儿童英语教材PlaywaytoEnglish教师用书,并先后在中科院第三幼儿园、北师大幼儿园、北大幼教中心、北京巨人学校、北京汇佳职业学院等单位,从事Playway实验教学、儿童心理研究及幼儿师资培训工作。主编《剑桥Playway儿童英语家庭辅导手册》、《儿童识字阅读乐园》等教辅及早期读物;策划并指导制作多张儿童综合学习软件,其中《WaWaYaYa开心拼音》软件自上市以来在新加坡稳居同类产品销量榜首。   著有“中国‘家教力’系列丛书”,包括《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2009年)和《孩子到底应该怎么管——用HAPPY法则给孩子一个好性格》(2010年)。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身为父母,谁不想为自己的孩子播下一颗乐观开朗、谨慎仔细、耐心温和……的种子,从而使他一生“好命”?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的性格总是滋生出悲观抑郁、粗心大意、倔犟任性等“问题的种子”。所以,常听一些家长无奈地抱怨:“这孩子性格内向,有什么事老憋在心里,随他爸爸。”“养女随姑,这孩子大大咧咧、心不在焉的性格,随她姑姑。”“这孩子太倔,隔辈遗传,随他爷爷。”   难道性格真是天生“随”来、不可改变的?我先给您讲两个小故事,读后,再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妞妞骑木马(上)   星期天,妈妈带着妞妞去游乐园骑旋转木马。站到旋转木马下,妞妞高兴地一跃而上。不一会儿,木马停了,轮到下一组小朋友玩儿了。可是,妞妞还没玩儿够呢,不肯下来。   于是妈妈对妞妞说:“妞妞下来,好吗?”   妞妞不肯,妈妈接着说道:“下来让别的小朋友玩儿,好吗?”“妈妈带你去坐飞船,好吗?”“妞妞,妈妈让你下来,听到没有?”   妈妈想尽了一切办法,连哄带劝,可妞妞就是不肯下来。   亮亮的故事(上)   亮亮总爱带领他的表弟宁宁和表妹晶晶玩儿“开汽车”:亮亮站在门前当司机,宁宁和晶晶当乘客。3个小家伙玩儿得倒是起劲儿,可“乘客们”上车下车来回“嘭嘭嘭”地开门关门可“要了门的命”。只要三个孩子凑到一起“开汽车”,亮亮妈妈总得时不时过来冲他们嚷嚷:“不要使那么大劲儿关门!”“不要摔门!”可是,司机亮亮却带头变本加厉,让“嘭嘭嘭”的音量只升不降。   读到这里,如果我们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孩子们上述行为所对应的性格,那么,妞妞便是“倔犟任性”,亮亮则为“调皮捣蛋”。孩子形成这种难缠的性格,怨谁?故事还没讲完,接着读下去,也许你自己就能找到答案。   妞妞骑木马(下)   正当妈妈对妞妞无可奈何时,一位游客指着他身旁的朋友说:“他是儿童心理学博士,让他试试吧。”   众人听后,将目光全投向了这位博士,在大家的怂恿和期待下,博士走向木马上的妞妞,然后贴着她的耳朵说了些悄悄话,说完,妞妞居然不假思索地走下木马。   大家对博士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好奇地问:“你对她说什么了,这么管用?”   “没什么,我只是说:‘小家伙,请你马上下来,否则,我会狠狠地在你的小屁股上揍一顿,要不要试试看。’”博士平静地说。   亮亮的故事(下)   一天,亮亮在奶奶家和表弟宁宁、表妹晶晶一起“开汽车”。碰巧“乘客”晶晶刚上车,奶奶从“汽车”门前经过,“司机”亮亮使了很大劲儿关车门,“嘭——!”地一声把奶奶的心脏震得跟着“怦怦”跳。不过,奶奶并没有像以往妈妈那样大声吼亮亮,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亮亮,以后关门要这样——”奶奶边说边做了一个轻轻关门的动作。从那以后,亮亮就变成了一个对门关爱有加的“文明司机”。   事实胜于雄辩,倔犟任性的孩子变得温和听话了,调皮捣蛋的孩子变得乖巧懂事了。看来,性格不是根深蒂固的。既然如此,孩子性格不好,恐怕就怨不得基因了吧?   为什么同是一个孩子,换了不同的人对待他,前后就判若两人?显而易见,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孩子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管教方式。对妞妞,摆在她面前的本该是一个不可商量的要求或命令,但妞妞妈妈却一再用商量的语气去征询孩子的意见,这种缺少威严的、意图不明确的做法无形中等于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号,即通过不服从、耍赖等手段或许能为自己赢得利益,于是妞妞表现得倔犟任性、蛮不讲理。相比之下,博士那种不向孩子低头、不给孩子回旋余地的尽显威严的做法反倒能够出奇奏效,便在情理之中了。对亮亮呢,妈妈的管教之所以不灵,是因为她的语言里“不”字泛滥,絮絮叨叨,亮亮早就听腻了,怎么可能把它当成一回事儿?而奶奶“治”亮亮的做法恰恰相反?用“Yes”不用“No”,关键是,把话说清楚了,把意思表达明确了,让孩子真正弄懂了,孩子就会通情达理、乖巧听话。   所以你看,孩子性格好不好,看你会管不会管。   当然,性格的形成是比较复杂的,其中遗传因素对性格的影响的确占有一定比重。不过,后天的环境、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同样至关重要,这一点科学界早已达成了共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性格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多少就是对性格稳定性的一点儿影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要注重早期教育,要用科学恰当的而不是想当然的方法管孩子,因为管好管坏会直接决定孩子性格的好坏,而孩子在童年时期所形成的性格又很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说到这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深有切身体会,因为我们都是从孩童时期走过来的人,都曾经历过一段被管的历程。想想自己今天为什么会如此自信/自卑/勇敢/懦弱/温和/暴躁……?相信只要记忆中的往事再现,已经学会分析和总结的我们就一定能在十几年前或几十年前找到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那也许是由于父母向来正确、及时的表扬;总是不分青红皂白、自以为是的责骂;一次温暖人心的宽恕……   既然如此,家长们就应该汲取经验,吸取教训,好好学习管教之道,让孩子真正从你的管教中受益而不是受害。到时你还会发现,孩子健康成长了,家长自己也会获得一次新生。别为爱附加条件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却有感受不到爱的孩子。   回想一下,你是怎么爱孩子的?   当你面前摊开的是一张不及格的考卷时,你会火冒三丈地批评责骂孩子——因为爱所以恨铁不成钢;当孩子考了100分或者得到一个荣誉证书时,你拥抱他、夸赞他、奖励他——因为爱所以喜形于色;当孩子“干了坏事”时,你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打他——因为爱所以不能手软……   这些是不是爱?是爱,但不是纯粹的爱,爱得有点儿功利,常常让孩子失去安全感,无法感受到被爱。   那么,什么才是纯粹的爱?也许从下面这位母亲身上我们能找到答案。   三次家长会   她第一次参加家长会,是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那天,老师对她说:“你儿子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住,可能有多动症,你最好带他去看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说什么了。她不想伤害儿子,强忍着泪水告诉他:“老师表扬你了,说你原来在板凳上1分钟都坐不住,现在能坐3分钟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饭,并且没让她喂。   她第二次参加家长会,是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全班不到50名学生,你儿子排在第40名。他智力上可能有些障碍,你最好带他去查一查。”回到家,儿子又问她老师说什么了。她不想伤害儿子,再次强忍着泪水对他说:“老师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努力,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儿子听到这话时,黯淡的眼神一下亮了起来。从那以后,儿子好像长大了许多。   儿子上初中了,她去参加第三次家长会。她静静地坐在儿子的座位上,微微埋着头,紧张地等待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直到家长会结束,也没听到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以为老师把她儿子忘了。临别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根据你儿子目前的成绩,考重点高中确实有点儿危险。”听到这话,她喜出望外。回去后,她告诉儿子:“老师说只要你努力,考上重点高中准没问题。”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来让她儿子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不久,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张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交到她手上,并且哭着对她说:“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是,你一直欣赏我……你的那些话,是我学习的动力。”   此时,她再也止不住在心底积聚了十几年的泪水,任它流下,滴落在手中的通知书上……   爱,只有在不附加任何条件时,才是纯粹的爱。纯粹的爱不会因为孩子的成就、行为、表现有丝毫改变。它没有功利,全力呵护着孩子的情感,能真正带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被爱。而当孩子坚定地相信你爱他、欣赏他时,他的内心就会有一个和谐、安全的港湾,就会获得支撑他加倍努力的坚固基础,从而顽强坚毅,勇往直前,牢牢地把握自己,并且最终获得成功。   然而反观从前的我们,看到孩子的“好”就尽情高兴,看到孩子的“坏”就尽情发泄。我们是不是一直太看重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感受,却对自己的行为和孩子的感受忽略不计?   在一次心理咨询座谈中,一位女士这样描述她童年的心路历程:“为了当上优等生,我必须做得很好,并一直假装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害怕自己一旦做得不够好,就得不到父母的爱和认同。事实上,我的内心感到很无助。”   爱的付出和接受本应是无条件的,但很多时候,情况却演变成了家长为了表现爱、孩子为了争取爱而展开的一场激烈的竞赛:家长一个劲儿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则通过拼命努力获得好的表现和成绩来争取被爱的资格。结果,孩子心力交瘁、缺乏安全感、失去快乐。这种竞赛显然是不和谐的,充满这种竞赛的环境当然也是不和谐的。   安全感是健康良好性格的基础。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就会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相反,因为得到的爱不足从而导致安全感缺失的孩子,就会出现焦虑、胆怯、敏感、偏激、固执等一系列性格问题。孩子的性格一旦早早出现了这些负面问题,家长与孩子之间必然又要陷入那个管与被管、不好管与管不好的不和谐的旋涡。而如果这些问题的“潜伏期”较长,以至于一段时间内孩子都表现出一种乖巧的假象,那情况就会更加糟糕,因为若干年后,所有问题都会找上门来,到时受到影响的恐怕会是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认识既感性直观,又简单直接,天真的眼睛里看不到遥远、深邃的爱,只能从最亲近的人身上寻找他看得见的、最渴望得到的、纯粹的爱。把孩子“骗上清华”的母亲,假如为爱附加条件,然后因为儿子表现差、学习差给自己丢了脸就对他进行劈头盖脸的责骂,也许孩子就感受不到那么强烈的母爱,也许他们的母子关系就会变得紧张,也许责骂、抵触、自卑、反抗就会打破家里原本的和谐,也许一条通向清华的路就会被就此切断……   和谐的环境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充满纯粹的爱;感受到纯粹的爱的孩子都是相似的,那就是拥有充足的安全感从而具备良好的性格,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以那位母亲为榜样,牢牢记住并且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爱的是孩子,而不是孩子的成就和行为。爱既不是奖励也不是恩惠,所以不应该只有在孩子考了100分时才让他体会到被爱,更不应该在孩子偶尔犯下错误时就让他感到不被爱。   且让我们留住爱的本质,改变爱的表达方式。多理解少埋怨,多鼓励少打击,多呵护少责骂,让和谐的环境里充满纯粹的爱!   ■爱,只有在不附加任何条件时,才是纯粹的爱。纯粹的爱不会因为孩子的成就、行为、表现有丝毫改变。它没有功利,全力呵护着孩子的情感,能真正带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被爱。   ■安全感是健康良好性格的基础。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就会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相反,因为得到的爱不足从而导致安全感缺失的孩子,就会出现焦虑、胆怯、敏感、偏激、固执等一系列性格问题。   ■爱既不是奖励也不是恩惠,所以不应该只有在孩子考了100分时才让他体会到被爱,更不应该在孩子偶尔犯下错误时就让他感到不被爱。沟通是个技术活  人与人要想和谐共处,一定少不了沟通。即便父母与孩子之间,虽然血脉相连,却仍需要沟通这条纽带促使彼此心心相印。失去沟通,再美的旋律也难免跳动出不和谐的音符。   沟通就是大家一起说说话,但又不仅仅是说说话。尤其是与孩子之间,我们从不同的立场、出于不同的动机、选择不同的语言和他说话,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有时能带给孩子安慰,有时却让他受到伤害;有时能为孩子增加力量,有时却让他产生依赖;有时能和孩子拉近距离,有时却使他与我们更加疏远……所以必须承认,有效的沟通是一种颇具“技术含量”的对话。   对比下列两组情景中由类似事件引发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揣摩其中的细节,相信能使我们悟出一些沟通的门道,从而提高沟通的“水准”。   当孩子遭人取笑后   情景①:   三年级的小男孩果果有点儿轻微近视,妈妈给他配了副眼镜。第二天,果果戴着眼镜去上学,没想到遭到一些同学的取笑。果果很不高兴,回到家对妈妈说他不想再戴着眼镜上学了。   果果:“他们叫我‘小四眼’,我恨死这副眼镜了!”   妈妈:“谁说的?你告诉老师没?”   果果:“没有。我以后不戴眼镜了。”   妈妈:“那帮孩子真讨厌,别理他们。他们要是再敢说你,你就去告诉老师。”   果果:“反正我不想再戴了。”   妈妈:“人家笑你,你就不戴了?不戴眼镜看不见黑板怎么办?”   果果:“烦死了,不跟你说了。”   情景②:   5岁的苏珊原本有一头长发,不过夏天梳着长发太热了,苏珊的脖子后面都长了好几颗痱子。于是妈妈和苏珊商量后,给她剪了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星期一来到幼儿园,一个男孩子发现苏珊变了样,笑她是“假小子”。就为这话,苏珊一整天都闷闷不乐。晚饭后,细心的妈妈看出苏珊似乎有心事。   妈妈:“我们的小苏珊今天好像有点儿不高兴。”   苏珊:“嗯。”   妈妈:“前几天妈妈出门没带伞,结果半路下起雨,把我淋了个浸湿,我也很不高兴。那么,你今天为什么事不高兴呢?”   苏珊:“有个小朋友说我是‘假小子’。”   妈妈:“怪不得呢,他那样说你,你心里一定不好受。”   苏珊:“当然啦。”   妈妈:“我知道那是什么滋味。我小的时候,冬天穿着厚棉袄,你猜有人说我是什么?”   苏珊:“说你什么?”   妈妈:“说我是北极熊!”   苏珊:“哈哈!”   妈妈:“我当时气得差点儿哭出来,不过我才不哭呢,我哭了,说我的人肯定很得意。反正我穿得暖和就行。”   苏珊:“反正我凉快就行。”   妈妈:“就是,短发多凉快呀。来,再别上个小卡子。啊——真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不用多说,情景①中,果果妈妈与果果进行的是一次不愉快的、失败的沟通;情景②中,苏珊妈妈与苏珊则显然实现了一次推心置腹的、成功的沟通。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核心是孩子,但沟通的成功与否,全靠占有主动权的家长如何把握和引领谈话的局面。苏珊妈妈之所以能与女儿进行成功的沟通,关键在于她的共情能力。   “共情”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对他人的情绪、情感具有深刻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在与人沟通时,能够进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将心比心地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回应。家长具有共情能力,就可以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使孩子感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和被尊重,从而变得愉快,并乐于敞开心扉作自我表达。   不难看出,苏珊妈妈在谈话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这种共情能力,使女儿感受到妈妈能理解并体谅她的“不高兴”。同时,妈妈通过讲述自己的类似经历,让苏珊知道她的坏情绪是很正常的。在妈妈循循善诱的启发下,苏珊最终明白一个道理:真正令自己不开心的并非是一件事情本身,而是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想法和态度,所以干吗不让自己快快乐乐的而是沉溺于别人的言词中徒增烦恼呢?妈妈与苏珊之间这场卓有成效的沟通,必将使她们的母女关系更加亲密、更加和谐。   相反,果果妈妈在沟通中,不仅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带着共情心理去倾听、体验孩子的感受,反而夸张地替孩子将麻烦进一步转嫁到别人身上,还提出了一个不怎么样的主意。殊不知,孩子可能就是想发泄一下心中的不快而已,他并不是真的想把这件事情搞大。毕竟,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没有哪个孩子真正愿意冒着失去朋友的风险到老师那里去告状。孩子不想受到歧视,更不愿失去朋友。用“告状”摆平一切,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   我们必须承认,很多时候,影响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最大障碍是,?们常常只将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奉为真理和指导原则,因而总是误解孩子。事实上,孩子需要的既不是我们死死盯住他的行为不放,也不是我们咄咄逼人的提问和填鸭式的灌输,更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而是我们的理解和同情,尤其是对他行为背后的情感的理解。而一旦他的情感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情绪得到彻底的宣泄,孩子的性格就会“柳暗花明”,他就不会再依赖于他人,而是转向积极地寻求自我的力量,并且最终独立地、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的,我们务必摆脱过去思维习惯的干扰,敞开沟通的渠道,在沟通中学会倾听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学会说一些抚慰心灵的而非先发制人的话。也许有时这样做并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可以让孩子的感觉好受一些,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你的家庭更加和谐,让孩子的性格更加平和。   ■人与人要想和谐共处,一定少不了沟通。即便父母与孩子之间,虽然血脉相连,却仍需要沟通这条纽带促使彼此心心相印。失去沟通,再美的旋律也难免跳动出不和谐的音符。   ■我们从不同的立场、出于不同的动机、选择不同的语言和他说话,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有时能带给孩子安慰,有时却让他受到伤害;有时能为孩子增加力量,有时却让他产生依赖;有时能和孩子拉近距离,有时却使他与我们更加疏远……   ■孩子需要的既不是我们死死盯住他的行为不放,也不是我们咄咄逼人的提问和填鸭式的灌输,更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而是我们的理解和同情,尤其是对他行为背后的情感的理解。   ■我们务必摆脱过去思维习惯的干扰,敞开沟通的渠道,在沟通中学会倾听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学会说一些抚慰心灵的而非先发制人的话。父母怒火易发,孩子伤痕难愈  哪个孩子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循规蹈矩的。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规则,还是社会上的种种规范,抑或大自然的变化规律,都是孩子一点一滴慢慢学来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犯错误、不守规矩的时候。边学习边犯错误,边犯错误边学习,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什么非要对此大动干戈、火冒三丈呢?分析一下原因:   有些家长,以为不发怒就会失去威严,就镇不住孩子,就会惯坏孩子——这是典型的把“发怒”和“威严”混为一谈的做法;有些家长,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经常不顺心,在外人面前忍气吞声就算了,回到家难道还得继续忍孩子吗?于是,孩子的一点儿小小的不是都可能成为引发家长心中怒气的导火索——这是典型的拿孩子当“出气筒”的做法;有些家长,是被自己的家长打大的、骂大的,轮到自己当家长,自然而然地就接过了“打”和“骂”这两样管教孩子的“传家宝”——这是典型的盲目效仿上一代教育模式的做法。   不管哪种原因导致的“怒火冲天”,还是先看看随心所欲地当着孩子发怒所带来的后果吧。下面这则本该是为人父母者讲给孩子听的一个形象直观又寓意深刻的故事,家长,尤其是那些脾气暴躁的家长也应该认真读一读。   栅栏上的钉子   有个小男孩,经常无缘无故地对人乱发脾气。一天,小男孩的父亲把他带到院子里的栅栏前,递给了他一包钉子和一把铁锤,然后对他说:“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这个栅栏上面钉一颗钉子。”   没过多久,小男孩就在栅栏上钉了37颗钉子!   然而几星期后,小男孩往栅栏上钉的钉子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要容易得多。直到有一天,小男孩再也不用钉钉子了,因为他已经不再发脾气了。   这时,父亲又对他说:“从现在开始,如果你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那么每天就从栅栏上拔掉一颗钉子。”小男孩照做了,并且很快就拔掉了栅栏上所有的钉子。他高兴地去找父亲,父亲再次和小男孩一起来到栅栏前。   “你做得很好,不过看看这些小孔吧,栅栏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父亲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当你向别人发脾气的时候,你的言语就像锋利的钉子,深深地刺在别人的心上,而之后无论你怎样补救,别人的心里都会留下无法弥合的伤痕,就像现在这些钉孔一样。”   钉孔一样的伤痕!这个比喻实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孩子那颗幼小的心灵,家长的怒火、坏脾气到底会在上面留下怎样的“钉孔”?   胆小懦弱——有些孩子在对家长产生恐惧进而觉得无助后,就会通过“言听计从”来保护自己。尽管一个对家长言听计从的孩子经常会被冠以“乖巧”“听话”的美名,但是这种用你的脸色换来的孩子的顺从并不代表他尊重你,只说明他怕你。了解儿童心理的人都知道,这实际上是孩子发出的恐惧感和无助感的信号。长期处于恐惧和无助状态下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懦弱,缺乏独立性,没有主见;而那些在安全、和谐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通常具有健康乐观的性格,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合作,同时很有主见,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顽固叛逆——这是一个刚好与“言听计从”相反的“伤痕”。我们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但凡遭遇过家庭暴力(包括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的孩子,很多便从此离不开这种暴力。也就是,被骂一次或被打一次后,不但没被骂好打好,反而是“每况愈下”,肯定少不了继续挨骂挨打。这种孩子多半都与“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真理”背道而驰,他们会变得叛逆、顽固、对着干……几乎可以说,经常挨骂挨打、被当做泄怒工具的孩子最后很有可能真的变成性格、行为不良的“坏孩子”。   暴力倾向——这实在不能不说是家长“身教”的结果。家长通过发怒、粗口、棍棒解决问题,孩子便也会用这种“简单低级”的方式解决问题。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万巴笔下的经典人物“捣蛋鬼”加尼诺,一次因为一只小猫咬死了一只小鸟,竟把这只小猫拎到水龙头下,使劲儿掐着小猫的脖子,用水猛冲而全然不顾小猫的号叫,以“惩罚这只残暴的猫”。谁敢相信这居然是一个天真善良的9岁小男孩的行为。为什么加尼诺会用如此残忍的手法对待他喜爱的一只小动物呢?因为之前每当他犯错误的时候,父母都会用类似的方式惩罚他。   胆小懦弱、顽固叛逆、暴力倾向,或许还有比这更严重的、无法预料的心灵“钉孔”。身为家长,如果你不希望子女的心灵千疮百孔,那么,就不能只图自己一时痛快毫不避讳地向孩子发泄怒火,而务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失控的是情绪,为什么要控制的却是行为?因为是人都会有情绪,发泄情绪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情绪虽有好、坏之分,?没有对、错之别。然而,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成年人,我们的行为却有着严格的对与错,特别是当我们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时候。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发脾气,而在于坏情绪来了如何做。如何做?这里提供两个建议:第一,当你马上要火冒三丈时,暂时离开,换换环境,换换空气,为避免出口/手伤人,让自己先冷静一下;第二,如果实在控制不住,也别硬强迫自己压抑怒火,找个没人的地方,扯着嗓子喊两声,还不够的话,可以学学《栅栏上的钉子》故事中前半部分小男孩的做法,也就是找个替代发泄物,例如不妨也来试试钉钉子。   总之,家长只有先做个能管住自己行为的家长,才能管好孩子,孩子才会好。   ■胆小懦弱、顽固叛逆、暴力倾向,或许还有比这更严重的、无法预料的心灵“钉孔”。身为家长,如果你不希望子女的心灵千疮百孔,那么,就不能只图自己一时痛快,毫不避讳地向孩子发泄怒火,而务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家长只有先做个能管住自己行为的家长,才能管好孩子,孩子才会好。威严和威信,一个也不能少  成功的家长,除了会恰到好处地彰显威严,还懂得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威严有余而威信不足的家长,即使从不暴跳如雷、拳脚相加,同样不能令孩子心服口服、心平气和。   那么,你是个有威信的家长吗?对于这个问题,或许你会毫不犹豫地、骄傲地说“是”,或许你会在回忆、思索片刻后有些惭愧地摇摇脑袋,又或许你会因为从没意识过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头绪,不知如何回答。   读读下面的对话,但愿能够帮你找到答案。   对话①   儿子整天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父亲认为不能再让他这么下去,得好好教导他一下。   父亲:“儿子,今天爸爸要给你讲一个华盛顿的故事。你知道吗,华盛顿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儿子打断了父亲的话,说:“爸爸,华盛顿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是美国总统了。”   对话②   女儿因为一件事情说了谎,母亲一本正经地给女儿“摆事实、讲道理”。   母亲:“做人一定要诚实!下次千万不要再说谎了,说谎的人鼻子会变得很长,就像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   女儿:“妈妈你说谎!我的鼻子根本没有变长!”   对话③   一个四口之家,父亲和女儿在客厅里看电视,母亲和儿子在厨房。“砰——”,厨房里突然传来清脆的碗落地的声音。   父亲:“你弟弟又闯祸了。”   女儿:“不,是妈妈把碗打碎的。”   父亲:“你怎么知道?”   女儿:“因为没有听到妈妈骂人。”   也许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孩子的“顶撞”会把我们气得一塌糊涂,心里咽不下这口气,还得再找个人发发牢骚:“现在的孩子,思维太怪异,也不知道他小脑袋里那些乱七八糟的逻辑都是从哪儿学来的。”不过,读过这三组对话后,我们是在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别人孩子的思维,那么会不会觉得其实荒谬的是家长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看清别人有利于更好地认清自己,我们不妨再仔细分析一下前面的几组对话:   对话①中的父亲——只要求孩子不要求自己,孩子不服他,一定会继续我行我素;   对话②中的母亲——只能看到孩子的问题,却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孩子不服她,没准儿还会说谎;   对话③中的母亲——把孩子的错误当做“错误”对待,把自己的错误当做“没事儿”对待,孩子不服她,将来很可能自己犯了错表面不敢怎样但心里理直气壮。   简而言之,不以身作则、高高在上、享受特权的家长,孩子就不服;孩子不服,家长就没有威信;家长没有威信,孩子就管不好;孩子管不好,他的性格就不会平和、平静。   反面的例子总能为我们敲响警钟,提醒我们千万不要怎样;正面的例子则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启示,告诉我们具体应该怎样。下面的故事,对家长如何树立威信会有些启发和帮助。   爸爸的手被夹了   吉姆正在门旁边的书桌前写字。门铃响了,爸爸去开门,是邻居家的一位叔叔。爸爸请那位叔叔进屋,但叔叔坚持在门口说几句话就好,于是,爸爸便和叔叔在门外交谈。   一阵风把吉姆的书本吹乱了,吉姆赶紧去关门。“啊——!”吉姆用力去关门,结果门被反弹回来,还伴随着爸爸一声剧烈的喊叫。糟了,爸爸的手被门夹住了!   爸爸疼得满脸通红,连头发好像都立了起来,简直要“怒发冲冠”了!吉姆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吉姆,你爸爸的手刚才扶在门框上,你怎么看都不看就关门呢?太不小心了!”正和爸爸说话的叔叔对吉姆责怪道。   看着爸爸痛苦难忍的表情,吉姆心想当着外人的面爸爸不好说什么,不过待会儿进屋准饶不了自己。这能怪谁呢?谁让自己使那么大劲儿的,还是作好挨“修理”的准备吧。   吉姆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就等着挨顿打或者挨顿骂。可是,直到晚上该睡觉了,也没有发生吉姆担心的事。吉姆很纳闷,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就悄悄下床,跑出房间想探个究竟。吉姆看到爸爸妈妈还在客厅里,爸爸的手都肿起来了,妈妈正在为爸爸做热敷。   “当时真想给那小子一个耳光,我的手马上就要抬起来了,突然想到,是我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他呢?幸亏我没有失控。”吉姆听到了爸爸对妈妈说的话。   吉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但那一夜,吉姆失眠了,不知过了多久才睡着。   通过这件小事,爸爸的形象在吉姆心中变得高大无比,不仅如此,他还明白了一个影响他处世态度的道理:不管你是谁,犯了错误就要承担后果,不能随便迁怒别人、推卸责任,即使自己受到了伤害也不例外。   读完这个故事,想必你也觉得吉姆的父亲能换来孩子的信服和钦佩是理所当然、毫无疑问的吧。是非分明,以身作则,不以大压小,教育孩子的同时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错误面前对人对己一视同仁——这样的家长,在孩子心中怎么可能没有威信呢?   威信就像容纳着宽容的威严一样,也常常有着“无声胜有声”的管教效力。威严和威信一个也不能少,威严加上威信,一定会使你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家长。   ■成功的家长,除了会恰到好处地彰显威严,还懂得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威严有余而威信不足的家长,即使从不暴跳如雷、拳脚相加,同样不能令孩子心服口服、心平气和。   ■不以身作则、高高在上、享受特权的家长,孩子就不服;孩子不服,家长就没有威信;家长没有威信,孩子就管不好;孩子管不好,他的性格就不会平和、平静。   ■威信就像容纳着宽容的威严一样,也常常有着“无声胜有声”的管教效力。威严和威信一个也不能少,威严加上威信,一定会使你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家长。家长太强势,孩子做不了强者  教育家韩凤珍说:“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信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信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信心。”而自信,从来都是强者的专利。强者总是拥有足够的自信,弱者总是缺少起码的自信。因此,教育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其实也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使孩子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强者。   作为孩子主要教育者的家长,我们如何做才能确保孩子成为充满自信的强者?孩子不小心跌倒了,我们就赶紧跑过去扶他起来;孩子把扣子系错了,我们就赶紧帮他重系;孩子在搭积木,眼看积木房子就快倒了,我们就赶紧帮他扶稳积木;孩子的小手脏了,我们就赶紧帮他洗;孩子鞋带开了,我们就赶紧帮他系……如果我们总是这样“眼明手快”“服务周到”,那么永远也不要指望孩子成为强者,因为这种“热情善意”的包办代替,无疑是在降低孩子的自信:“这件事你做不好,你不行!”育儿作家娜奥米·阿尔多特告诉我们:“真正的自信得益于‘我能行’的信念。当孩子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时,家长就务必时刻提醒自己:除非他提出要求,否则不要随便帮助他。”所以切记,成就强者的首要条件就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而坚信“我能行”而不是“我不行”。“要让孩子在正路上闯,不能老让他们像小鸡似的躲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著名学者朱自清曾经如是说。   除了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做分内的事,还要让孩子适当帮我们做些事。其实,请孩子帮忙非常容易,因为孩子个个都是巴不得为我们效劳的热心肠,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他们从不把提供帮助当成负担,而是当成乐趣,当成扮演“小大人”的游戏。至于有些孩子随着慢慢长大反而越来越懒、越来越不自立不自强了,那就不得不“归功于”家长的勤快。家长在孩子有帮忙做事的积极性的时候,总是要么不忍心、要么不放心让孩子做,孩子的热情和兴趣受到打击,自卑伴着惰性便在不知不觉中被家长的勤快养成了,等到有一天孩子终于长大了,家长开始真正需要他的帮助时,孩子也懒得管了。所以,要想让孩子充当“小大人”的肯担当、肯负责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升温而不是降温,从而让孩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培养责任心、建立自信心,我们不仅要懂得激发孩子乐于助人的意愿,更要学会坦然、欣然地接受孩子的帮助。当孩子要刷碗时,不要把他推开;当孩子要扫地时,不要夺走他手里的笤帚;当孩子要拎起一个口袋时,不要拒绝递给他……总之,我们要学会忍心、放心、开心地接受孩子的帮助,这样才更有助于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和自信心的确立。   另外,创造机会明确告诉孩子他是一个强者,从而让孩子真切地体验到身为强者的幸福和自豪,这也是成就强者的重要条件。来听个故事:   两个孩子、一件雨衣、一株蔷薇   夏日的一天,露露跟着妈妈和哥哥鲁鲁一起到郊区的小树林里去野营。   小树林里生机盎然、魅力十足,每样东西仿佛都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诱惑,吸引着一家三口听着它们的召唤,兴奋地一会儿跑向这边,一会儿冲向那边。不过很快,大家寻着一股浓浓的香气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同一个地方:一片开满蔷薇的空旷地。这是个再好不过的休息场所了,于是他们就地铺上餐布,决定在此美餐一顿。   树林里真是气象万千,刚刚还晴空万里,突然间乌云压顶,大雨不期而至。   三个人当中只有露露的哥哥鲁鲁临出门时想着把自己的小雨衣塞到书包里,露露和妈妈都没带雨具。不过10岁的鲁鲁显然已经是个小男子汉了,在这种时刻,他根本不想独享雨衣,而是懂事地将它递给了妈妈,俨然一个“护花使者”,一点儿不在乎自己被雨水淋得浸湿。妈妈呢,也很慷慨,好像也不在乎淋湿自己,从鲁鲁手里接过雨衣后又把它递给了露露。   露露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你们把雨衣一个递给一个?”   “因为我们都是强者,强者要保护弱者。”妈妈笑着说。   露露眨了眨眼睛,接下来怎么样了?她也没有穿上雨衣,而是用它遮在了已经被雨水冲掉了几片花瓣的一株蔷薇上。   “亲爱的,现在你也是一个强者了!”妈妈拍着手,几乎欢呼着说道。   很不可思议吧,强者就在一个小小的举动中、短短的一瞬间,悄然诞生了!假如妈妈没有接过鲁鲁的雨衣,又不允许露露将雨衣“递给”蔷薇,恐怕这个夏日就要“痛失”两个强者了。所以你看,有一种母爱是给予和阻止,更有一种母爱是接受和允许!接受、允许,有时只需伸出一只手,给出一点儿掌声,却能成全一份自豪感、成就一个强者,比起让孩子感到自卑的“一味地给予和阻止”,后一种母爱难道不是更加伟大、更加理智的吗?   做强者并非大人的特权,每个孩子也都有愿望并且有能力做强者,就看家长肯不肯给他机会。家长只要别老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只有我能你不能”的强势姿态,适当弱化自己、强化孩子(的能力),那么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把做强者的机会递到孩子手上。   帮助而不是阻止孩子做生活中的强者,从而使他成为一个乐观自信、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人,这是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之一。   我们要永远铭记:人人当自强,孩子,当自强!   ■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信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信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信心。而自信,从来都是强者的专利。强者总是拥有足够的自信,弱者总是缺少起码的自信。因此,教育者其实也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使孩子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强者。   ■成就强者的首要条件就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而坚信“我能行”而不是“我不行”。   ■除了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做分内的事,还要让孩子适当帮我们做些事。   ■创造机会明确告诉孩子他是一个强者,从而让孩子真切地体验到身为强者的幸福和自豪,这也是成就强者的重要条件。谁管孩子最见效  以下经常出现在小孩子身上的几种情况,你有没有遇到过?   在幼儿园(或学校),到了吃饭时间就乖乖地吃饭,而且饭量还不错;到了睡觉时间自己就去睡觉;用过的东西能够主动放回原处;会自觉把垃圾扔进纸篓而不是地上。   在家,平时零食不离口,一上饭桌就闭嘴,好像得了“厌食症”;该睡觉了反倒更兴奋,总得让人连催带赶才能上床;用过的东西到处乱放;果皮废纸桌上地上哪儿都扔。   为什么同是一个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和家里却判若两人?为什么一个老师能轻轻松松管好几十个孩子,两位家长(有时还不止两位)反倒会被一个孩子折腾得团团转?理由其实很简单:在幼儿园(或学校)有规矩在管孩子,在家常常只有人在管。   细数生活中的细节小事,不难发现:人管孩子,事倍功半;规矩管孩子,事半功倍。规矩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时刻告诉孩子不该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做,规矩管孩子最见效。一旦有了这根指挥棒,家长就不必整天焦头烂额、苦口婆心、劳心劳神,更不必为了孩子失去自我、不得抽身。一位母亲对此深有感触,她说:“在儿子刚刚懂事的时候,我就给他立了很多规矩,比如不许要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自己过马路,出去玩儿时不能离开父母的视线,饭要自己吃并且不许剩,等等。一开始,这些规矩不仅没有让我变得轻松,反而令我很烦扰,因为儿子总是动不动就违反规矩,我便不得不与他展开痛苦的周旋。但是慢慢地,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在他已经把遵守这些规矩当成自然而然的习惯以后,我的生活发生改变了,我开始觉得越来越省心和省力。例如:当全家人一起出门就餐时,我完全不用操心儿子有没有吃饱,吃完饭跑到哪儿去了,会不会被坏人领走,在马路边上玩儿安不安全等一系列令大多数家长普遍担忧的问题,而只管悠然自得地享受美食和家庭聚会的欢乐时光。因为我知道,他跑下饭桌就说明他吃饱了,他虽然自己去玩儿了但并没有走远,没有我的允许他不会和任何人走,他会远离车辆绝不会擅自横穿马路。”   无巧不成书,有一位爷爷从幼儿园接走4岁的小孙女,回家路上,爷爷要去一下公共卫生间,就让孙女独自一人在喧闹的街道上等他。碰巧孩子的一位老师经过,见此情景惊诧地问爷爷:“您放心把她一个人丢在外面?”爷爷自信地回答:“没关系,她两岁时,我们就给她立了很多自我保护的规矩,所以这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能力都非常强。”   如果你是那种为了孩子总操不完心的家长,也许就无法体会上述两位家长借助规矩管孩子、带孩子的那种轻松和得意。不管你是否怀疑这根无形指挥棒的作用,也暂且排除一些不可预料的未知因素,事实证明,那位妈妈和爷爷的确是受益于“规矩”的家长。笔者刚好曾经是那两个孩子的老师,通过观察他们的日常行为,并将其与其他缺少一定规矩的孩子进行比较,便能切身感受到那些用来约束孩子、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规矩对于教育者的得力。   当然,从规矩中受益的不只是家长,还有孩子,并且,孩子是规矩最大的受益者。   受到规矩约束的孩子,首先是健康安全的。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的规矩能够保证孩子不把细菌带到肚子里,不生病;“睡觉前要刷牙”的规矩可以大大降低孩子牙齿生病的几率;“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的规矩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孩子在乘车时的安全,等等。   其次,有了规矩,孩子是独立能干的。例如,“自己的东西要自己收好”“衣服要自己穿”“被子要自己叠”“书包要自己装”……这些规矩都有利于孩子养成自理、自立的好习惯,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孩子做事的能力以及自信心都会随之倍增。   规矩还能令孩子惹人喜爱。“见了长辈要问好”“不许说脏话”“做错事要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果皮垃圾不能随地乱扔”……它们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彬彬有礼、文明儒雅的人,这样的孩子一定是人见人爱的。   另外,有头脑和先见之明的家长还会为孩子制订一些励志的规矩,这无疑能敦促孩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下面这位成功人士(美国白宫发言人)讲述的小时候母亲为他们兄弟几人分苹果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分苹果的故事②   那位白宫发言人是这样讲的: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为我们兄弟3人拿来了几个红红绿绿、大大小小的苹果。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其中一个最红最大的。妈妈于是将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高高举起,对我们说:“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3块,你们每人负责修剪一块,谁干得最快最好,这个苹果就归谁!”   接下来,我们3人开始比赛修草坪,结果,我赢得了那个苹果。   从那以后,我们家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无论想要什么好东西,都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也很实在,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对此付出相应的努力。   我非常感谢我的母亲,可以说我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源于她使我明白的那个简单、朴素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要力争第一!   还记得《分苹果的故事①》(详见本书第88页之“骏马需要缰绳还是锁链”)吗?同样都是给孩子分苹果,不同的母亲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式带来了不同的结果:一个使孩子从中受害,一个使孩子从中受益。可见,以偏概全、不讲方法地强加道德规范和立下恰当的规矩、引入公平竞争机制所产生的教育结果真是具有天壤之别。   ■人管孩子,事倍功半;规矩管孩子,事半功倍。规矩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时刻告诉孩子不该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做,规矩管孩子最见效。   ■受到规矩约束的孩子,首先是健康安全的。   ■有了规矩,孩子是独立能干的。   ■规矩还能令孩子惹人喜爱。   ■有头脑和先见之明的家长还会为孩子制订一些励志的规矩,这无疑能敦促孩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如果孩子打翻了一大瓶牛奶  先做个选择题:A和B,哪样东西对你来说更重要?   A.你的孩子B.一瓶牛奶   你一定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弱智,甚至都不屑回答。然而,与其说这是个无聊的问题,不如说它是一个善意智慧的提醒,提醒你在管教孩子时要具备一种理智的心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选择A”的心态。有了这样的心态,你才能更好地回答接下来的这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打翻了一大瓶牛奶,你会怎么办?   在他打翻牛奶之后   一天,小男孩葛雷自己打开冰箱去够一大瓶牛奶,结果失手打翻了这瓶牛奶,弄得牛奶满地都是。妈妈闻声赶到厨房。看到眼前这片“触目惊心”的牛奶的海洋,妈妈会大叫吗?   如果你边读边随着文字在脑海中构想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情景,那么读到这里,你已经预感到接下来将会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母子大战”了吧?——妈妈气得大喊大叫,儿子吓得大哭大闹……不过,为牛奶“报仇”,拿孩子“问罪”,那是只有面对孩子问题时抱着“选择B”的心态的家长才会有的想法和做法。葛雷的妈妈会是哪种心态的家长?   是的,妈妈大声叫了起来:“哇!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奶水坑!”令葛雷意想不到的是,妈妈的叫声里没有一丝愤怒,只是充满了惊讶。“反正现在我们没有办法痛饮这瓶冰爽、香浓的牛奶了,如果再不在上面玩儿一会儿的话,岂不是更可惜?”妈妈不但没有对儿子大发雷霆,反而让他继续“造反”,在牛奶上玩耍。   玩儿清水对一个小男孩来说就已经够有诱惑力的了,更何况是玩儿牛奶?葛雷当然愿意了,他在奶水坑上面又蹦又跳,痛痛快快地玩儿了好几分钟,直到他玩儿累了。   可见,葛雷的妈妈是一位持有“选择A”的心态的家长,尽管她也可能会像大多数家长那样忍不住心疼一下牛奶,但她把儿子看得更加重要。因为妈妈有这样一种心态,当她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犯下的过错时,才会冷静地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才不会不依不饶地纠缠孩子的过错,才会以良好的情绪去关爱孩子的情感。也许你会问:“那不就成了溺爱、纵容孩子了吗?”然而,关爱与溺爱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不会停留在一个“完全无所谓”的表面,不会让孩子把错误不放在眼里、不当回事儿,它会立刻就去关注孩子问题的根源所在,并进而找到解决的办法。   “好吧,既然这场混乱是你造成的,现在就请你把这里收拾好。清理这样一场混乱需要一块海绵、一条毛巾或是一只拖把。你想要哪样?”妈妈问。葛雷选择了海绵,在妈妈的帮助下,将打翻的牛奶清理得干干净净。   妈妈又说:“我们已经在用两只小手去抓一个大牛奶瓶的事情上做了个失败的试验,我想我们应该想个办法重新试一次。”于是,妈妈把刚才那个瓶子装满了水,和葛雷一起到院子里练习拿瓶子。最后,葛雷终于可以紧紧地抓住瓶子了,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秘诀:只要抓住靠近瓶嘴儿的地方就可以了。   一个原本被我们以为危机四伏、骂声哭声一片的“疯狂战场”最后竟有如此令人皆大欢喜的结局,这大概是只有善良智慧的母亲才能导演的“剧情”吧。比起一些喜欢纠缠孩子问题的家长不单无法挽回损失,并且终将“酿造”一个或胆怯或倔犟、或顺从或叛逆的孩子,这位善于把精力用在关爱孩子情感、解决孩子问题上的母亲能够成就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葛雷后来回忆道:“那件事不仅让我以后再没有打翻过牛奶瓶,它还使我明白犯错并不可怕,关键要从错误中汲取经验、学到新东西。”   这个小男孩葛雷就是长大后取得过多项重要医学成就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葛雷。   一场“祸”却使一个孩子意外地收获到一些快乐、一些经验和一些道理——全因这个孩子的家长在试图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是纠缠他的问题。想想看,既然覆水难收,我们干吗非要再搭上孩子,让他连同那微不足道的“水”一起被“泼掉”呢?倘若我们能用爱孩子胜过一切的心态来面对孩子的问题,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物质损失反而会在无形中使我们收获一笔巨大的财富,这笔财富就是孩子在成长的旅途中向前迈出了弥足珍贵的一大步!   另有一个孩子,他很想看看妈妈那块金表里面是什么样的,于是就把表给拆了。换成其他孩子,估计这件事被家长发现之后就“不会有好日子过了”。可是这个孩子的妈妈发现后并没有大惊小怪,反倒觉得这是孩子有好奇心、爱动脑筋的表现。她没有责骂孩子,更可贵的是,她也没有“大方地”当成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而是把孩子带到修表师傅那里,让他认真观察表内的结构,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问问师傅。就这样,一笔修表费给孩子换来了一堂生动、直观的修表课,既满足了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又培养了孩子不畏错误和失败、勇于探索的“科学”的性格,可谓一箭双雕。这无疑也是一个“因祸得福”的结局,是只顾纠缠孩子的问题而不去想办法解决孩子问题的家长无法导演的精彩结局。   爱,应该不只是一颗炽热赤诚的心,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时,它也应该成为一种积极乐观、善解人意的心态。这种心态常常能把我们从眼前的一片混乱中解救出来,让我们不必对孩子的问题咬牙切齿,从而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比那些问题本身更加值得关注的解决问题、促使孩子进步的方法。一旦找对了方法,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恰是因为孩子闯下了“祸”,才使孩子得来了“福”。   ■倘若我们能用爱孩子胜过一切的心态来面对孩子的问题,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物质损失反而会在无形中使我们收获一笔巨大的财富,这笔财富就是孩子在成长的旅途中向前迈出了弥足珍贵的一大步!   ■爱,应该不只是一颗炽热赤诚的心,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时,它也应该成为一种积极乐观、善解人意的心态。   ■一旦找对了方法,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恰是因为孩子闯下了“祸”,才使孩子得来了“福”。一句话能影响孩子一生  教育孩子,很多时候,教育者的一句话就能左右孩子的一生。   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   在纽约一个非常糟糕的贫民窟里,住着许多黑人小孩,罗尔斯就是其中一位。   罗尔斯整天跟着一帮穷孩子无所事事,“无恶不作”。旷课、打架,对罗尔斯来说,从来都是“家常便饭”。直到有一天,罗尔斯的小学校长皮尔·保罗来到罗尔斯面前,对他说:“一看你这双修长的小手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听到这话,罗尔斯的心为之一振。从那以后,只要一想到校长的话,他都会热血沸腾、颇为兴奋。慢慢地,罗尔斯开始关注州长的一举一动,对演讲、组织大家活动等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把“当上纽约州州长”当成一面旗帜,时刻鞭策自己。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以后40多年的时间里,我没有一天不按照州长的身份做事。”   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位曾经在小时候终日“鬼混堕落”的黑人小孩就是若干年后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   校长的话真是一句灵验的魔语!然而,“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这样的“魔语”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心理暗示而已,每位普通的家长也都可以成为讲出这种魔语的神奇魔法师。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人的心境、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不自觉地被他人或自己的某种语言、手势、表情等影响的过程。不同的心理暗示会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认识和体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实验发现,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中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画面,这一画面随即就会指挥他的行动,结果事情总是朝他害怕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这便是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在起作用。相反,皮尔·保罗校长讲出的那句让小罗尔斯越来越喜欢、越来越坚信的话则是一句积极的心理暗示,它使小罗尔斯的内心逐渐构建起强大的自信,正是这股自信的力量最终将罗尔斯推向了成功。如果说消极的心理暗示只会导致一个不好的结果,那么毫无疑问,积极的心理暗示带来的是一个好的结果。正面管教提倡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代替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为孩子在心底埋下一颗乐观自信的种子,确保他朝着一个好的方向成长。   不过,即便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也不能不讲方法地滥用。正确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有原则的,当然也是有窍门的。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皮尔·保罗校长既没有对小罗尔斯直接给出一句“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也没有用与事实不符的“你的功课这么好”等做条件来预言罗尔斯的美好前程,而是在这个孩子身上客观存在的一个优点“修长的小手”上做了点儿文章。显然,这样的称赞是真实、可信的。真实、可信的积极暗示无疑会大大增加孩子的自信。   相信你已经意识到了对孩子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原则,那就是先挖掘孩子身上的优点;接下来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将孩子的优点稍稍放大,再对他进行中肯的赞美和鼓励。如果家长的眼睛里看到的不是孩子的优点而全是他的缺点,就无法成为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铸就孩子成功的神奇“魔法师”了。不妨再看一个例子:   在奶奶家和姥姥家判若两人的佳玲   奶奶和姥姥都很疼爱佳玲,可佳玲特别喜欢去奶奶家,却很讨厌去姥姥家。   原来,佳玲每次来到奶奶家,都会得到奶奶的表扬。奶奶经常夸佳玲:“佳玲每次吃东西的时候都会分给爷爷和奶奶,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的孩子现在可不多见喽。”奶奶的话让佳玲心里美滋滋的。而佳玲一到姥姥家,姥姥总是批评她:“佳玲,你是个小姑娘,不能老像个男娃娃似的整天搞恶作剧。淘气的女孩子不讨人喜欢!”   结果,佳玲每次去奶奶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兴高采烈地就去了,到了奶奶家后也是规规矩矩,尽做一些让大人高兴的事;而每次去姥姥家,佳玲就不怎么讲究了,还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在姥姥家,姥姥越是烦她疯疯癫癫没个姑娘样,佳玲就越是乖巧不起来。   为什么佳玲在奶奶家和姥姥家判若两人呢?因为奶奶看到的总是佳玲的优点并且总是肯定她的优点(即给佳玲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就促使佳玲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姥姥看到的总是佳玲的缺点并且总批评她的缺点(即给佳玲消极的心理暗示),于是导致佳玲破罐子破摔,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所以越批评越糟糕。难怪著名作家华姿曾经这样说:“孩子就是如此,你认为他是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先生每天都要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好几遍‘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我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等我长大以后回忆起来,才注意到先生的话里有一个‘真’字。先生的这句话几乎决定了?的一生,对我来说,这真是一句难得的金玉良言。因为这句话,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孩子,我信赖先生,怀着这份自信慢慢长大了。”被《纽约时报》等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畅销书《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子女士,在她回忆起童年时期的小学老师——巴学园的小林校长时,充满无限感激地说。   ■教育孩子,很多时候,教育者的一句话就能左右孩子的一生。   ■对孩子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原则:先挖掘孩子身上的优点;接下来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将孩子的优点稍稍放大,再对他进行中肯的赞美和鼓励。   ■孩子就是如此,你认为他是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要夸大其词地告诉孩子“你真棒”  心理学家海姆·G·吉诺特曾经把表扬、称赞比喻成“青霉素”,警告家长不要随心所欲地给孩子“用药”。强效药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小心谨慎地使用,否则随时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于“表扬”这种精神药物的施用,是同一个道理。那些言过其实的表扬,不仅起不到促进好行为、培养自信等好性格的正面作用,还会像该表扬时不表扬一样,伤到孩子的情感,歪曲孩子的性格。   下面两个孩子受到的伤害和两位家长犯下的错误,在很多孩子和家长身上都普遍存在。   被表扬伤到的孩子   豆豆正在和妈妈一起玩儿搭积木。妈妈用积木搭了一座很高的“高楼”,晃晃悠悠的,最后终于架不住又一块积木的重压,“轰”地一声倒掉了。豆豆也搭了一座“高楼”,不过只用了3块积木,显然比妈妈搭得矮多了。妈妈在一旁看着豆豆搭得挺起劲儿,心想:“可不能错过这个表扬孩子的好机会。”于是,妈妈眉飞色舞地对豆豆说:“你真棒!搭了这么高的‘大高楼’!比妈妈搭的好多了!”听了妈妈的话,豆豆一下变得焦躁起来,把刚搭好的“高楼”一把就给推倒了,还嚷着说:“不玩儿了!不玩儿了!”接着任凭妈妈怎么哄,“任性”的豆豆就是不肯玩儿了。妈妈很纳闷:“怎么还表扬出事儿来了?”   兰兰4年级了,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始终处于班级中上等。不过有一次期末考试,兰兰“超常发挥”,居然考了全班第一名。但是,兰兰心里还是很“有数”的,这回考得好,一方面,是因为有几道题刚好以前做过,早就知道了答案,所以让自己考试时“白捡”了10多分;另一方面,总排第一名的那位同学考试前因病落了好几堂课,这才使第一名的位置有机会被自己“占了”。兰兰本想“低调地”对待这次考试的名次,可妈妈看到成绩单后,喜出望外,马上就给兰兰一顿“神夸”:“兰兰成了班上无人能及的佼佼者,太棒了!”结果,兰兰一点儿都不开心,而且从那以后,她的学习成绩便急转直下,渐渐连中上等都排不上了。   为什么豆豆妈和兰兰妈的表扬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她们的表扬均有一个“通病”——言过其实。这种不恰当的表扬,说是家长的错,会伤到孩子,并非小题大做。不妨玩儿个换位思考游戏:假如你的月薪只有1000多块,为了养家糊口,你总是省了又省,但一次你的一个好久未见的老乡大老远跑来看你,热情的你硬是咬着牙请他去最好的饭店,一次吃掉了半个月工资。你正心疼呢,这位不善解人意的老乡却羡慕不已地直夸你:“你现在的生活水平不错呀,月薪上万了吧?”相信听到这种与事实不符的表扬,你一定很不是滋味。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受到表扬后的豆豆和兰兰的心理:   在游戏中,妈妈分明比豆豆搭得高,豆豆此时其实正暗自较劲儿要赶上妈妈呢,没想到离目标还差得老远,妈妈却突如其来地冒出句言过其实的表扬,这简直无异于给豆豆当头一棒,使豆豆倍感惭愧,让他觉得妈妈在故意讨好他。豆豆于是立刻把积木推倒,既是对妈妈“不诚实”的有力回击,也是对自己自尊心的本能保护,因为豆豆认为只要自己动手推倒,就不至于等积木自个儿倒掉后在妈妈面前出丑了。   兰兰小朋友呢,虽然考了第一名,可总觉得有点儿心虚和不自信,正担心这个“第一”恐怕保不住呢,妈妈却在她根本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一下把她“捧”到了“天上”。家长有所不知,孩子被“捧”得越高,将来一旦摔下来就可能越疼啊!妈妈的话对于内心还不够成熟的兰兰而言,已经完全不是鼓励,而是一种无形的负担。小小的孩子,思想背负了沉重的担子,必然举步维艰,肯定要被那些轻车上路的孩子落在后面。   心理专家建议我们,表扬孩子,要尽量避免夸大其词、笼统空泛的评价性表扬(比如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说“你真好!”“你真棒!”),不要轻易给孩子的人格、能力定性;要多用就事论事的描述性表扬(即客观、准确地描述事件或者行为本身),以免孩子受到空泛、夸张的评价性表扬的困扰,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和压力。这样做的同时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对表扬的依赖。以前面两则小故事为例,家长换种表扬方式效果会更变好:   对豆豆,妈妈可以说:“豆豆,你已经能搭3块积木了,比上次又进步了!”“豆豆能用这么短的时间搭3层‘高楼’啊!”或者“豆豆,你搭的‘高楼’比妈妈搭的还要稳!”   对兰兰,妈妈可以说:“兰兰这次进步的幅度可够大的!”“妈妈/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一次第一名也没考过呢!”或者“兰兰,你这次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可别忘了好好总结一下经验啊!”   其实,表扬不一定非得用“真好”“真棒”“太棒了”等字眼,很多时候,仅仅是?事实简单、朴实的陈述,更能达到表扬的效果。这些从实际出发的表扬才会真正滋养孩子的心灵,不信亲自试试就知道了。   另外,间接的赞扬有时更能起到增强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的作用。例如,在孩子在场的情况下,家长和别人聊天时可以捎带提及孩子的一些好的表现,如:“我家××都能自己穿衣服、洗脸了。”“我女儿最近写作业越来越主动了。”听到这些话,孩子可能表面装作无动于衷,但心里一定“乐开了花”。   ■那些言过其实的表扬,不仅起不到促进好行为、培养自信等好性格的正面作用,还会像该表扬时不表扬一样,伤到孩子的情感,歪曲孩子的性格。   ■表扬孩子,要尽量避免夸大其词、笼统空泛的评价性表扬(比如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说“你真好!”“你真棒!”),不要轻易给孩子的人格、能力定性;要多用就事论事的描述性表扬(即客观、准确地描述事件或者行为本身),以免孩子受到空泛、夸张的评价性表扬的困扰,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和压力。   ■其实,表扬不一定非得用“真好”“真棒”“太棒了”等字眼,很多时候,仅仅是对事实简单、朴实的陈述,更能达到表扬的效果。   ■另外,间接的赞扬有时更能起到增强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的作用。惩罚最怕“上纲上线”  若想用惩罚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切忌上纲上线、由事及人。   孩子的错误行为应当酌情受到惩罚,但孩子的人格,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受到攻击。惩罚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重责其事,轻责其人”。如果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翻老账、揭老底,就事论人而不是就事论事,那么无论多么善意的惩罚都不仅起不到阻止坏行为、让孩子变好的正面作用,而且其造成的后果可能比孩子犯下的错误本身更加严重。   足球丢了   6岁的浩南正在小区花园里踢足球,这时,他的朋友小凯拿着陀螺过来找他一块儿玩儿。浩南于是丢下足球和小凯打陀螺去了。结果,浩南的足球被人偷了。这个足球可是名牌,是浩南盼了很久妈妈才买给他的,还不到一个礼拜呢。现在足球没了,浩南心里特别难过。   妈妈知道后,非常生气,严厉地批评浩南:“你怎么老是丢三落四的,我都提醒你多少回了,要细心点儿,你就是不往耳朵里进,现在好了!到房间好好反省去,晚饭前不许出来!”妈妈决定新账老账一起算,罚浩南闭门思过。   浩南委屈地大哭起来。“你还有脸哭呢,因为粗心,你都弄丢多少回东西了,现在后悔了吧,活该!”浩南哭得更厉害了,丢下一句“我恨你”便冲出屋子,狠狠地摔上了门。   妈妈既气愤又纳闷,明明是儿子不对,我说他几句让他好好反省错了吗?他恨我干什么?又不是我弄丢了他的足球!这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自己犯了错却恨起妈妈来,表面看上去的确不应该。但仔细想想,一个6岁的孩子,在他失去一件心爱物品的第一时间里,他会为自己的粗心感到深深地自责,还是为东西不见了感到无名地难过?或者哪种感受更强烈些?恐怕你想都不想就会选择后者。没错,别说是一个小孩子,即便是我们成年人,无论多么理智,遇到相同的情况,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难过大于自责。如果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在我们充分排遣了难过的情绪、冷静下来之后,也许就会理智地总结经验教训。然而,假如我们正难过着呢,别人非但不来安慰,反而又给我们当头一棒,让我们痛上加痛,那么长时间占据我们心里的,就是难过、怨恨等情绪。因为自己遭受了损失而感到难过,因为别人不理解、没有人情味儿而产生怨恨。难过加上怨恨使我们不可能冷静地做自我反省,唯一会做的就是把责任全部推卸出去。这种人性使然的情绪对成人都在情理当中,更何况对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在浩南弄丢足球这个事件中,浩南就是因为痛上加痛,所以“错上加错”:先犯了粗心的错误,接着因为妈妈让自己的心情雪上加霜,所以又犯了“不思悔改”的错误,脾气还暴躁起来,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赔了足球又搭上了孩子的情感和性格。这是典型的由于批评和惩罚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妈妈的责任其实不可推卸。   妈妈首先应该换一种态度,平静地对孩子说一些理解他情绪、情感的话,例如,“我知道你现在很不好受,毕竟这个足球是你好不容易才得到的。”说完到此打住,千万不要因此妄下结论,给孩子贴上“粗心”“丢三落四”等具有消极心理暗示作用的标签。消极心理暗示与积极心理暗示的“魔力”恰恰相反,它会在无形中让孩子不知不觉地朝着一个坏的方向发展,正如之前所说,“孩子就是如此,你认为他是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孩子只有在心情得到理解和体恤、人格没有受到否定和侮辱的前提下,才不会引发本能的抵触情绪,心才会慢慢沉静下来,才能把精力用在认真反省而非转嫁负面情绪和推卸责任上。   接下来要怎么做呢?因为不想让孩子太难过就赶紧再买一个新足球给他吗?这就等于告诉孩子犯错不但尝不到苦头反而可以尝到甜头,那么孩子就不可能接受教训,以后必定还会重蹈覆辙。尽管我们提倡允许甚至鼓励孩子犯错,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进步,从而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不知错或者知错不改的性格和怨恨的心理同样是要不得的。我们在呵护孩子人格和情感的同时,决不能对孩子的问题和错误视而不见。所以给孩子一点儿惩罚,促使他吃一堑长一智,是理所当然、势在必行的。   至于具体的惩罚办法,要因错误性质而异。浩南弄丢足球,不涉及品行问题,只要在短时间内不给他买新足球就够了。尽管孩子未必心甘情愿地接受,但因为就事论事的惩罚方式与人格无关,所以至少不会让他因为委屈、不服、怨恨而留下任何心理阴影。   事实上,孩子犯下的每一个错误几乎都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比如孩子弄丢东西,错误的根源在于他还没有学会如何很好地保护个人物品,这一点家长就脱不了干系。家长总是采取口头说教,甚至是罚禁闭,却从来不把避免犯错的方法教给孩子,难怪孩子“不长记性”。说到这里,还是有必要重申一下“正面管教好”那章里面的一个话题——管教的重点在于解决而非纠缠孩子的问题。还以《足球丢了》为例,妈妈与其让浩南闭门思过,不如鼓励他开动脑筋,想想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假如孩子想到先将足球送回家再去玩儿陀螺等办法,那就说明孩子在错误中真的进步了,才会大大降低再次犯同样错误的几率。   给点儿所谓的惩罚,不过是为了加深孩子的记忆。帮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保护好孩子的性格才是管教的重中之重。   ■孩子的错误行为应当酌情受到惩罚,但孩子的人格,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受到攻击。惩罚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重责其事,轻责其人”。   ■难过加上怨恨使我们不可能冷静地做自我反省,唯一会做的就是把责任全部推卸出去。   ■孩子只有在心情得到理解和体恤、人格没有受到否定和侮辱的前提下,才不会引发本能的抵触情绪,心才会慢慢沉静下来,才能把精力用在认真反省而非转嫁负面情绪和推卸责任上。   ■尽管孩子未必心甘情愿地接受,但因为就事论事的惩罚方式与人格无关,所以至少不会让他因为委屈、不服、怨恨而留下任何心理阴影。   ■给点儿所谓的惩罚,不过是为了加深孩子的记忆。帮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保护好孩子的性格才是管教的重中之重。赏是赏罚是罚,赏罚不能倒过来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惩罚的重要原则和一些基本方法,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教育孩子时,家长要互相配合、达成一致,不能将赏罚混淆、颠倒,否则管教就会功亏一篑。   一块“多余的”蛋塔   范范最近因为贪玩儿滑板,常常误了写作业,所以妈妈提出一个新规定,要求范范放学后做完作业才能下楼去玩儿滑板,违反这个规定当晚就不能看动画片。   规矩刚订下没多久,一天,范范放学后把书包往屋里一扔,拎起滑板就下楼,将作业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玩儿到七点多才回家。妈妈起初没作声,只管招呼女儿吃饭。   晚饭后,范范照旧坐到电视机前准备看动画片,这时妈妈走过来对范范说:“范范,你今天违反了规定,所以现在不能看电视。”说着,妈妈指着遥控器问道:“你关还是我关?”动画片这会儿正演到关键处,范范怎么肯乖乖地关上电视?她死死地抱着遥控器,生怕妈妈抢走。妈妈才不管呢,见范范无意履行规定,便直接走到电视机前,一把按下了开关。   范范马上哭了起来。妈妈坚持原则,丝毫不屈服于女儿的眼泪。可是,爸爸却坚持不住了,一向“唱白脸”的爸爸不忍心看着女儿鼻涕一把泪一把地抽泣,拿来一块蛋塔哄她。   看着自己最喜欢吃的蛋塔,范范不但没有停止哭泣,反而哭得更委屈了。爸爸好说歹说,折腾了半个多小时,范范才回到房间准备做作业,而且整晚都赌着气。   本来,妈妈的做法是非常科学的。别看范范开始时表现得很委屈,但哭一会儿就没事儿了,因为她很快就会意识到一切都是自己违反规矩的结果。尽管她最后可能仍旧心不甘情不愿地放弃电视回到房间,但情绪中委屈的因素一定会随着眼泪悄悄流走,剩下的一点儿不高兴只是来自没看成动画片这件事情本身,而不是妈妈的做法,更不是妈妈这个人。接着,范范就能总结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然而,故事中的范范为什么最后火气却越来越大?全因爸爸画蛇添足地给了她一块蛋塔。   一会儿受到惩罚一会儿又得到奖励,爸爸妈妈变幻莫测的做法让范范产生了认知偏差:当妈妈的惩罚正要奏效从而使范范形成正确的认知时,爸爸的奖励突然又让范范错误地认为自己并没错,是妈妈错了。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这样说:“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应当在小孩子面前采取同一态度。要知道小孩子知识薄弱,以父母之言为言,以父母之意为意。如果父母意见不一,那么小孩子就无所适从了。”   看来,我们一向自鸣得意的“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等模棱两可、是非颠倒的教子办法并非正确科学的管教招数,不仅管不出正面积极的效果,反倒会滋生孩子思维混乱、情绪不稳定、性格焦躁等问题。父母双方目标明确、态度一致,该赏则赏该罚则罚,赏罚分明才是明智的做法。   下面这位父亲在赏罚儿子的事情上为我们做出了正面的示范:   一把艾蒿和一串粽子   小锋和伙伴们准备玩儿“野人”游戏。他们认为每个人身上要插一根长长的树叶,这样看上去才像个“野人”。可到哪儿去弄长树叶呢?小锋突然想起对门王奶奶家门上的艾蒿。于是,小锋带领伙伴们到王奶奶家门前悄悄偷走了艾蒿。   晚上,爸爸严肃地问小锋:“你今天有没有做什么坏事?”“没有啊。”小锋有点儿纳闷。“王奶奶家门上的艾蒿哪儿去了?”原来,小锋偷艾蒿的事被爸爸发现了。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下班后刚好也买了把艾蒿,于是就让小锋拿着它去王奶奶家道歉。   “王奶奶,对不起,我下午偷偷拿走您家门上的艾蒿去玩儿了,这个还给您。”小锋低着头,羞涩地向王奶奶道歉。“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没关系,拿走就拿走,不用还了。还有,这串粽子送给你。”王奶奶乐呵呵地对小锋说,她不但没收下小锋手里的艾蒿,还送了他一串刚出锅的粽子。   小锋刚刚还提心吊胆呢,这会儿一下得意起来,拿着道歉“战利品”告诉爸爸:“看,这是王奶奶给的!”   “王奶奶,小孩子犯了错应该得到惩罚而不是奖励,请您配合一下,收下艾蒿,收回粽子。”爸爸问明经过后,起身去找王奶奶解释。   最后,小锋在爸爸的要求下第二次来到王奶奶家,赔偿了艾蒿,退还了粽子。   第二天早上,小锋没用大人叫就准时起了床。出门前,爸爸递给小锋一串热乎乎的粽子,笑着说道:“这是奖励你准时起床的,你可以请你的好朋友们品尝一下爸爸的手艺。”   生活中像小锋父亲这样的家长实在是太少了。我们常常是和王奶奶一样,很少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孩子出于玩儿心犯下的错误放在眼里,认为孩子调皮是很正常的。   一把艾蒿虽然值不了多少钱,被人拿走了也无?,孩子的童心也可以理解,所以把艾蒿当成扮野人的道具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不经别人允许偷偷拿走人家的东西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无论东西是否值钱,无论拿去做什么,都是不能允许的。   教育无小事!孩子犯下的错不应该有大小之分。所有的大错都是由小错一步步积累、演化来的。孩子犯了错,错误再小也决不能姑息。奖励也是一样,进步再小也不能视而不见。   教育孩子,赏也需要,罚也需要。只不过,赏要赏得有据,罚要罚得有理,特别是,赏罚不能倒过来。至于什么时候赏、什么时候罚,为人父母者心里要有一杆起码的“秤”,从而做出正确的衡量。   ■教育孩子时,家长要互相配合、达成一致,不能将赏罚混淆、颠倒,否则管教就会功亏一篑。   ■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应当在小孩子面前采取同一态度。要知道小孩子知识薄弱,以父母之言为言,以父母之意为意。如果父母意见不一,那么小孩子就无所适从了。   ■教育孩子,赏也需要,罚也需要。只不过,赏要赏得有据,罚要罚得有理,特别是,赏罚不能倒过来。至于什么时候赏、什么时候罚,为人父母者心里要有一杆起码的“秤”,从而做出正确的衡量。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讲  言传是否有效,也就是我们给孩子讲的道理他能不能听懂、听到一个道理后能否有所长进,不仅取决于我们跟他讲的是什么道理,即言传的内容,同时还取决于我们如何跟他讲这个道理,即言传的方式。   还记得那个爱发脾气的小男孩,他的父亲是如何给他讲道理的吗?(详见本书第50页第四章“要威不要怒”之“父母怒火易发,孩子伤痕难愈”)   对人乱发脾气会给人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你自己最后倒是消了气、没事了,可别人的心灵因你而受到的伤害却永远无法消除。——这是一个多么深刻的、发人深省的道理!这个道理的确应该让那些动不动就随心所欲向人乱发脾气的孩子知道!然而,深刻的道理总是不免有些抽象,许多道理即便是在长大成人后,如果缺少一定的悟性和境界都无法读懂它的内涵,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修养高一些,而有人却始终略逊一筹的缘故。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样的道理就是所谓的大道理。那就不妨像上一节说的那样,换个角度,将这个抽象晦涩的大道理切换成通俗易懂的小道理。但如果你对此无计可施,而为了解决眼下比较棘手的孩子的问题,有些道理又必须让孩子知道,那么改变不了言传的内容就不妨改变一下言传的方式,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讲。故事《栅栏上的钉子》(详见本书第50页)中,小男孩父亲的做法为我们在这方面如何做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思路。   父亲没有直接向儿子灌输发脾气伤人心的道理,而是先给了儿子一包钉子和一把铁锤,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往院子里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小男孩照做了,并且很快就跑去告诉父亲自己不用再钉钉子了,因为他已经不再发脾气了。接着父亲又建议儿子如果每天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掉一颗钉子,结果小男孩最终拔掉了所有的钉子,他终于彻底改掉了向人乱发脾气的毛病。在经过一个钉钉子、拔钉子的过程之后,父亲讲的道理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看看这些小孔吧,栅栏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脾气的时候,你的言语就像锋利的钉子,深深刺在别人的心上,而之后无论你怎样补救,别人的心里都会留下无法弥合的伤痕,就像现在这些钉孔一样。”父亲最后意味深长地为儿子摆事实、讲道理。   寓教于喻,为抽象的道理打一个形象的比喻,一切顿时令人豁然开朗并且终生难忘!   为什么他们老是对我凶巴巴的?   5岁的冬冬最近有个烦恼,他发现周围的小朋友对自己老是凶巴巴的。爸爸知道其实这是儿子的问题,他早就看出冬冬和小朋友在一起时有点儿霸道,总是大喊大叫一点儿也不客气,别人当然不可能用温和友好的方式来对待他了。爸爸决定找个机会好好教育儿子一下。   刚好这个周末,爸爸带冬冬到野外去郊游,来到一块四面环山的旷地上后,冬冬兴奋地大声叫:“爸爸。”这时,山上突然传来一声一模一样的“爸爸。”冬冬很好奇,问道:“你是谁?”随后则又是一声:“你是谁?”   爸爸心想:机会来了!他悄悄告诉冬冬:“你用没有礼貌的声音问问看能听到什么。”于是,冬冬便用粗鲁的声音冲着大山问:“你是谁?”结果听到了同样粗鲁的声音。爸爸又建议冬冬用有礼貌的声音问,结果冬冬听到了温和的声音。   “爸爸,是谁在和我作对?”冬冬有点儿不高兴。“没有人和你作对,你听到的全都是你自己的回声。当我们在空旷安静的大山里说话时,我们的声音就会被反弹回来,就像球打在墙上会反弹回来一样,这就是回声。”爸爸耐心地解释着。冬冬觉得很有趣,又冲着大山用各种不同的语气喊了几声,果然如爸爸所说,冬冬每次都能听到一模一样的回声。   接着,爸爸给儿子讲了一个道理:“孩子,我们平时听到的别人对我们说的话也是一种回声。如果我们听到了有礼貌的友好的声音,那就说明我们刚才对别人说话时很有礼貌;相反,如果我们听到了没有礼貌的不友好的声音,那就说明——”“我们刚才对别人说话时没有礼貌!”还没等爸爸说完,冬冬就把话接了过来。   从那以后,冬冬再也不为小朋友对自己说话的语气而烦恼了,因为大家再也不对冬冬凶巴巴的了,因为冬冬再也不对小朋友凶巴巴的了。   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么对你,这个道理本身是抽象的,对于思维尚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孩子来说,如果直接把这个道理讲给他,他是听不太懂的。但用回声现象做个比喻,抽象的道理一下就变得非常形象,孩子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其实孩子最讲理,偶尔表现得很不讲理是因为他根本没明白道理的意思,所以才会被大人误解为不讲理、不听话。   世上道理无数,至于什么时候给孩子讲哪些道理,主要是根据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具体的问题和事情而定,该讲的时候自然就要讲。而抽象的道理到底怎样才能变得很形象,这确实需要家长酌情动点儿脑筋。例子是永远举不完的,例子的最大作用就是抛砖引玉。最后索性再抛出一个例子,希望能为你引出更多灵感。   坚强的心   一位妈妈决定让脆弱的儿子学会坚强,她是这样给儿子讲道理的:   妈妈给了儿子一颗花生,先让他剥掉花生壳再捏捏它,又让他剥掉花生红色的种皮再搓搓它。儿子捏破了花生壳并搓碎了种皮。最后妈妈让儿子使劲儿捏洁白的花生仁,结果儿子怎么也捏不碎。于是妈妈告诉儿子:“只要有一颗坚强的心,永远都不会被人摧毁。”   ■言传是否有效,也就是我们给孩子讲的道理他能不能听懂、听到一个道理后能否有所长进,不仅取决于我们跟他讲的是什么道理,即言传的内容,同时还取决于我们如何跟他讲这个道理,即言传的方式。   ■改变不了言传的内容就不妨改变一下言传的方式,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讲。   ■寓教于喻,为抽象的道理打一个形象的比喻,一切顿时令人豁然开朗并且终生难忘!   ■其实孩子最讲理,偶尔表现得很不讲理是因为他根本没明白道理的意思,所以才会被大人误解为不讲理、不听话。别当反面榜样  孩子是生来的模仿天才,但可不是生来的过滤器。孩子爱模仿父母的行为,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身上的每一个举动都是他发展自我的样板和依据,几乎都会被他拿来模仿,也就是说,孩子并不会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将大人身上的坏行为筛掉后专挑那些好行为进行模仿。因为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在具有足够的分辨能力之前,只能看到好玩儿的、很酷的、应该的,却看不到好的和坏的。而等到这双眼睛能够准确地分辨是非了,该养成的习惯也早养成了。   下面故事中的荣荣是个不谙世事的小男孩,他无意中模仿了父母的一种行为。对荣荣而言,这次模仿是纯粹的、没有任何恶意甚至是充满善意的,然而在大人看来,荣荣的举动简直叫人不寒而栗。可这又能怪谁呢?   角落里的桌子   荣荣的爷爷得了一种叫“帕金森综合征”的老年病,手和脚动不动就会颤抖。起初,荣荣的爸爸妈妈对爷爷还表现得很有孝心,可正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时间一长,随着爷爷颤抖得越来越厉害,爸爸妈妈的耐心便慢慢失去了。   一天在饭桌上,爷爷的手因为抖个不停,不小心打翻了一个汤碗,弄得饭桌一片狼藉,害得大家谁都没吃好饭。其实,类似的情形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了,这次刚好是个导火索,让对此忍无可忍的爸爸妈妈终于决定给爷爷在一个“特别”的地方“特设”一张餐桌。从此,爷爷便开始一个人在离荣荣他们很远的角落里吃饭。   荣荣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但他并搞不清究竟,只是懵懵懂懂地觉得年纪大的人就要在角落里的小饭桌上吃饭。   又是一天,爸爸妈妈各忙各的,荣荣和往常一样自己搭积木玩儿。“爸爸妈妈快来看我搭的小桌子!”荣荣突然兴奋地喊爸爸妈妈过来看他的积木作品。“呦,儿子,搭得挺像那么回事儿的呀!”爸爸夸赞儿子道。“今天怎么想起不搭楼房搭桌子了?”妈妈问荣荣。荣荣自豪地说:“这是我给爸爸妈妈搭的小桌子,等将来你们老了,就可以用这张桌子在角落里吃饭了。”   爸爸妈妈一听,顿时愣住了。   估计听到荣荣的话,谁都会愣一下。但仔细想想,我们根本没有理由感到心寒,只应深深地感到惭愧。不是孩子伤了我们的心,而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扭曲了孩子的心。   有一位老师,发现一桶脏水放在教室里好几天了都没人倒,很是生气,心想:“现在的孩子一点儿责任感和自觉性都没有,我这回偏不提醒,看这桶水能放到什么时候。”接下来,一天、两天……眼看一个星期就要过去了,那桶脏水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讲桌旁。“这桶脏水放在教室里都一个星期了,你们却都熟视无睹、袖手旁观,写一篇作文吧,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题目就叫《一桶脏水的启示》。”老师实在忍不下去了,决定来一场“思想整顿”,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充分的反省和认识。很快,大家把作文交了上来,大多数人都作了自我批评,唯独有一个孩子是这样写的:“诚然,一桶脏水放在教室里,我们学生理所应当倒掉它。但是,脏水就在讲桌旁,老师天天看到它,有时我们自习,老师在脏水旁一站就是十多分钟,又有哪位老师不是熟视无睹、袖手旁观呢?老师们常说,每个人都是班级中的一员,难道老师就没有义务倒掉这桶脏水吗?”   这篇作文中的每一个字,都犹如针尖一般,刺得这位老师坐立不安。孩子的话字字在理,让老师刹那间恍然大悟:一桶脏水到底应该给谁更多的启示?中国人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有时孩子做出一些惹我们恼火的事,难道不是我们“咎由自取”吗?   为人师长、为人父母的我们,常常总是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理直气壮地认为只有家长、老师教育孩子的份儿,没有孩子教育家长和老师的道理,然而事实上,我们又的确时常反过来被孩子教育着。荣荣的爸爸妈妈如此,埋怨学生不倒脏水的老师也是如此……   托尔斯泰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要归结到榜样上。”而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所有教育都依赖于心理同一性这一基本事实。在一切情况下,决定性的是这种榜样的自动感染作用。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即使是有意识教育的最佳方法在某些场合中,也会由于坏榜样的作用而变得完全无效。”由此看来,如果教育者一不小心为孩子当了一个负面的坏榜样,那可真是“害莫大焉”!己之不正,焉能正人?所以要想正人,就要先正了自己再说。   据说自从领教了儿子的“好心”,荣荣的爸爸妈妈马上就把爷爷重新请到了大餐桌上,并且只要爷爷再把饭菜弄洒,爸爸妈妈就会赶紧帮他擦干净,毫无怨言和厌烦之色。而受到学生作文启示的老师,后来自己也写了一篇《一桶脏水的启示》,并且怀着歉疚的心情,用诚恳的语调,在全班孩子们面前大声朗读了自己的作文。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相信前面事例中的教育者,孩子的爸爸妈妈,孩子们的老师,在迅速重塑自己的形象之后,孩子们的行为也一定会随之矫正过来。   ■孩子是生来的模仿天才,但可不是生来的过滤器。孩子爱模仿父母的行为,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身上的每一个举动都是他发展自我的样板和依据,几乎都会被他拿来模仿,也就是说,孩子并不会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将大人身上的坏行为筛掉后专挑那些好行为进行模仿。   ■托尔斯泰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要归结到榜样上。”而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所有教育都依赖于心理同一性这一基本事实。在一切情况下,决定性的是这种榜样的自动感染作用。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即使是有意识教育的最佳方法在某些场合中,也会由于坏榜样的作用而变得完全无效。”由此看来,如果教育者一不小心为孩子当了一个负面的坏榜样,那可真是“害莫大焉”!己之不正,焉能正人?所以要想正人,就要先正了自己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