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

时间:2021-12-30 10:05:02 教育 我要投稿

母爱

母爱1

走过岁月悠悠

母爱

走过山高水长

却走不出

母亲慈祥的母光

没有月亮的晚上

并不感觉凄惶

游子的心中

有母亲擎起的太阳

母爱2

  双子座:婉转地和他沟通

  双子座的孩子玩心较重,很容易因为玩乐为耽误了学业,常常会以为好玩而忘记学习。同时他们的好奇心极强,相较于其他孩子,有早恋倾向。一旦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宁愿自己一个人解决也不愿想他人求助。但是,双子座的孩子吃软不吃硬,越是强迫越是压制,越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别把他当孩子,不要对他的同伴有偏见,婉转地进行沟通,能达成共识才能有利于下一次谈话。(完)

母爱3

  你学会爱孩子了吗?

  天下无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孩子,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关于父母爱孩子的谚语一翻一大堆,但是关于“父母皆祸害”小组对于父母的抱怨,颠覆了我们对亲子关系的认识,甚至也超越了往常人们所认为的代沟对于亲子关系的影响——不少看上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们的苦恼和心理伤痛,恰恰来自父母。不少心理学家看到本刊上期关于“父母皆祸害”的报道,又特地爬上网仔细阅读各种记录,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所有的父母都应该反思——如何给孩子理性的爱。

  当孩子刚刚出生时,你会觉得他完美无缺,有成为任何一个伟大人物的可能。但随着孩子的成长,渐渐地,是孩子变了还是我们变了——你会觉得他的缺点越来越明显,这时你还能想起,你曾经对他是如此欣赏吗?

  “不管做什么事,爸爸妈妈总是这么挑剔,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好,别人永远比我好。我是在他们的批评声中长大,还口口声声说是为我好。以前我被他们批评很难过,现在我已经无所谓了。”许多儿女这样抱怨。

  华南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华援助项目特聘专家高岚:我们长期以来都是用自己的经验在养育孩子,这种方式最明显的缺点,就是有20年的错位。其实为人父母的都知道,面对孩子时,没有家长会认为自己经验落后。

  父母总是对孩子有着诸多的要求,但是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却自知太少。也许这是社会高速发展,要我们付出的代价。因为全社会的成功只有一个标准,所以,所有的父母都必须成功,而不能失败。这让父母承担了很多原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又是老师,又是法官,又是教育的监督者,而不是正常情况下,父母是孩子坚强的后盾,能给孩子无比的滋养。生命本身是有梦想的,父母超越自己角色的做法,扼杀了孩子的梦想。

  我常常听学生说,“如果我妈妈是什么样的就好了”。他们所希望的妈妈,从心理学上说,就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大母神”——母亲给孩子的应该是无限的精神滋养。但是现在的妈妈都要当“超级妈妈”,她们当然爱孩子,但是她们的爱超越了母爱的特质,那对孩子来说很可怕。

  父母应该本身有强大的心理机制,这样才不会在面对外界的变动时出现质疑,比如你对孩子秉持着怎样的教育理念,那么你自己必须足够坚持,才不会在面对老师、面对身边人的质疑时,把心理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永亭:我不认为,一个孩子在毫无引导的情况下,能够自发地选择对于自己的发展有利的、好的方向,并且很好地发展自己。但不是父母觉得好的就可以强加给孩子,应该由孩子来告诉父母“我需要什么”。同样是出于爱,前者给了孩子束缚,他能感受到的就是控制,后者给了孩子尊重,他会自由地成长。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应该和父母一起生活,而不是平时天天扔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周末才带回家去履行父母的职责。因为只有每天都在一起,父母对孩子的爱,才能使他们看清楚并了解到孩子的需求。

  孩子真的是很奇妙的,如果你永远像他刚刚出生时那么欣赏他,信任他,尊重他,让他体会到家庭的愉悦,他会自然地成长。而如果你总是对孩子抱怨,那么孩子很容易成为你所抱怨的类型。

  当孩子逐渐成长,开始尝试着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的时候,当你觉得他的举动是不被允许,大声对他说“不”,并且呵斥他之前,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了你的方便还是为了他的成长。

  王永亭:每年我招学生,会问他们想做什么。很多时候,学生给我的回答是:“我想做什么重要吗?”或者“我能做什么呢?”那种消极和无所谓的态度,让人感到他们觉得自己想做的肯定都做不了。而且,很多优秀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方向的选择,都很随便,看不到他们有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更看不到他们有对自己想做或者正在做的事情的激情。看了“父母皆祸害”小组成员的发言后,我想,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种种限制,也许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这种爱压抑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英国一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的人,无法想象离开自己的事业会怎么样;还有一种是每周一上班后都在想着周末的人。前者是一周快乐7天,后者是一周快乐2天。父母常常对孩子说“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主导他们成长,很可能培养出的就是这第二种人。

  当你在对孩子说“不”,或者给孩子什么的时候,要想一想,这个真的是他需要的吗?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崔丽娟教授:有时候父母对孩子说“不”,是为了自己省事,这种情况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比如,有时候父母忙着玩游戏或看电视,就随便打发孩子或者希望孩子自己玩;或者为了自己的事情,希望孩子做超越自己年龄阶段的事,美其名曰是对孩子放手;有时候害怕孩子衣服弄脏,制止他们的户外探索;有时候担心孩子把家里弄得一团糟而要求孩子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其实,父母完全可以放下手中的游戏,把时间交给孩子;孩子有探索的热情,那就让他探索,衣服脏了多洗一遍,家里乱了重新整理一下。如果孩子出生打乱了生活节奏,那么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

  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财产,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外,保险总是买给一个家庭中最重要、最需要保障的人,而在中国,保险总是买给刚刚出生的孩子,一买10多份。对于自己的“财产”,一般人总是希望永远处于自己的保护之下,要不就是希望“财产”对自己永远服从。与其说,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爱,还不如说,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理性的爱,给他们足够的信任。为人父母,爱孩子,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有选择自己正确人生的能力和权利。

  高岚:养育孩子,父母要有所取舍。可以列出最希望孩子具备的素质和最不能接受的素质,并且坚守。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父母付出代价。比如,父母最希望孩子诚实,那么当孩子诚实提出一些挑战父母底线的问题或者要求时,父母必须坦然接受并面对。再比如,如果父母对孩子学业的要求是考到95分,那么哪怕95分是全班最后一名也要接受,而不是说,其他人都考了100分,就又转而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

  每年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孩子上了高中以后,父母得求着他们学习,但是还没用。其实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接受自然结果的惩罚,而不是边唠叨责骂边替他承担后果,父母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否则不断的唠叨,会提前消解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孩子缺少自我约束的能力。

  当夫妻双方关系出现问题,或者只有一方养育孩子时,父母总是会说和孩子相互依靠,但是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提醒过自己,别把孩子当成你的精神寄托,因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额外沉重的心理压力。

  这是关于“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的现场演示——一对夫妻当父母,一位家长做孩子,让他们作为一家三口站出一个让自己感到最舒适的位置。结果是父母站在略后面一点,孩子站在前面中间。但是当父母一方指责另一方时,孩子会本能地站到被指责的一方,而当爸爸妈妈互相指责的时候,孩子的本能则是害怕,躲得远远的。

  爱与自由教育机构负责人孙瑞雪:这一家三口的站立模式显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他爱的靠山。儿童的情感来自于家庭,家庭关系是孩子最早的人际关系,是孩子社会关系的雏形,未来一切关系的发展都有赖于这个关系。爸爸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妈妈,给孩子健康的家庭关系体验。不管什么时候,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爱都是第一重要的,然后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我们给孩子安全的家,我们的爱可以让生命充满自信。

  崔丽娟:夫妻是没有血缘关系、没有共同经历,脾气性格都有差异的两个人。这两个人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处理问题的方式,处理相互关系的方法,是孩子人生中学习社会交往的第一个对象。

  如果爸爸妈妈之间关系紧张,其中一方常常会出现心理学上的退行行为,即本该是孩子依赖父母的,却变成了父母中的一方或者两者都依赖孩子,并且通过对孩子的依赖来弥补自己的感情缺失。这种反向依赖会成为孩子情感发展的束缚。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情感发展是从对父母的依恋逐渐转向,进而发展来自朋友等的各类社会关系。父母对孩子的依恋使孩子的社会情感投放点发生了歪曲,不仅会形成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导致恋父或者恋母,还会使他们习得不良的家庭相处模式。这也是为什么父母离异,孩子往往也会离异,父母从孩子身上获得情感依赖的,孩子成年后也会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形成反向依恋。

  聪明孩子的三个特点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但是,到底怎样才算聪明,尚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有的人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就能算是聪明的孩子。其实,这种看法太片面。

  聪明的孩子可以分为哪两类

  一类孩子的聪明,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学习上,学习成绩好,考试的分数高。这类聪明的孩子,往往容易被父母和教师所发现和重视。

  另一类孩子的聪明表现在能当“孩子头”、“孩子王”、“班干部”,这些孩子的聪明在于他们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钻研能力等,这些就是“多元聪明”的孩子。

  但是,这类聪明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父母和教师所发现和重视。

  孩子聪明父母该做些啥

  近年,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单单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选拔优秀的孩子。那么,就有可能使大约70%左右的具有高度独创能力的孩子落选。

  这一点,应该引起广大父母、教师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为从我国现在的实际状况来看,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较为严重,往往在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上,学习成绩抓得紧,而对孩子的多种能力的培养常常就不太重视,这对孩子将来进入社会是不利的。

  为此,我们更应提倡和强调培养“多元聪明”的孩子。父母必须懂得:孩子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因此,父母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使孩子学会“生存”的本领。

  说起孩子是否聪明,许多家长就会想到智力测验。有不少家长还带孩子到过不同的机构做过智力测验和咨询。有的家长非常看重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并以此判定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实际上,对儿童的智力测验的结果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为孩子的智力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远没有最终定型和完善,一次智力测验的分数不能说明孩子智力发展的真正水平,更不能以此预见将来孩子智力能达到的水平。

  聪明孩子的三个特质

  家长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孩子智力的了解应该比一次智力测验更为准确。那么,什么样的孩子聪明呢?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认为,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下面我们就从思维能力来看聪明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1.思维具有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即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如有一个四岁的男孩,在玩耍时将皮球掉到树洞中,无法直接拿出来,他想到了通过注水的方法使皮球浮上来,从而达到目的。

  在这个例子中,这个孩子就表现出了思维的灵活性,因为他能在短时间内想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思维的灵活性可通过一定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培养的关键是使孩子养成积极思考和爱动脑的好习惯。

  2.思维具有发散性

  思维的发散性是指能从不同的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学生在解题时的“一题多解”就是一种典型的发散思维的训练。

  如在一次试验中,一位五岁的儿童能说出“布”的三十多种用途和“水”的五十多种用途,表现出很强的思维的发散性。

  思维发散性强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想象丰富。因为想象的过程是一个由此及彼、联想不同事物间的共同特征的过程,也即是发散思维的过程。

  3.思维具有积极性

  思维的积极性强的表现是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对于儿童来说,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

  因为在同样的先天条件下,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越高,活动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促进智力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而高水平的智力又会反过来提高参加活动,积极探索的兴趣。而几乎每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段时间对外界的一切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引导他们发展更积极广泛的兴趣爱好。

  以上简单列举了聪明儿童所表现出的思维的特点。当然,大多数的儿童的智力都较接近中等水平,特别高与特别低的都只占很少一部分。

  智力是在先天神经生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儿童的活动发展起来的,所以,只要孩子的先天发育正常,通过家长在活动中的正确教育引导,相信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聪明的孩子。

  父母呵护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强调,孩子的性格可能在六岁以前便决定了。因此,幼儿期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美国孩子和日本孩子之所以会有不同的行为特质,就是由于幼儿期的照顾方式不同所致。一般而言,美国孩子比较多话,对生活充满好奇,因为他们的妈妈经常让孩子自我探寻、自我发表;相反,日本孩子比较沉静,因日本孩子小时候和母亲有较多身体接触,但如果将日本孩子带到美国抚育,这孩子将比较美国化。心理学家认为,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具有决定性影响。

  人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来说,3岁的孩子在性格上已有了明显的个体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改变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培养孩子性格的关键取决于养育方式。

  孩子性格的形成与早期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这一点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常听到有的父母抱怨孩子天性胆小、娇气,殊不知,恰恰是自己无意中以错误的育儿方式养成了孩子的这种毛病。实际上。培养孩子性格品质要从小抓起,从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着手,如饮食、睡眠、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训练等.这些先人为主的习惯就是孩子日后的习性。

  父母的情感态度对孩子性格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观代父母的情感流露比以往更明显,频率和强度更高,这样会使孩子变得非常脆弱和具有依赖性,在娇宠中变得批评不得,甚至父母的声音稍高一点,孩子也会因此受不了而大哭不止,显示出脆弱的性格特征。一般情况。娇气脆弱的孩子常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一旦受到挫折极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再则,如今独生子女多,父母的悉心照顾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替孩子包办的事情过多,对孩子的正常活动限制过多等。这些过分“担心”的心理,不可避免地通过言行举止显露出来。对孩子起到暗示作用。不少父母在孩子想参加某项活动之前,总是向孩子列举种种危险,结果使孩子产生了恐惧的心理,并因此畏缩不前,年龄愈小的孩子愈容易接受暗示,父母的性格特点极易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孩子。

  现在的父母还往往把孩子的身体健康寄托在各种食品和药品上,而不是让孩子在阳光、新鲜空气和户外运动中锻炼身体。一般说,体弱多病与性格懦弱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为病儿会受到父母更加细心的照顾和宠爱,从而成为助长软弱性格的温床。这种保护过度的育儿方式,会使孩子的`性格具有明显惰性特征,表现为好吃懒做,好静懒动,缺乏靠自身能力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

  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

  孩子胆子小,这是许多父母心头的烦恼事。怕见陌生人,容易受惊吓……到底是什么“拿”走了孩子们的胆量?我们做父母的又该做什么帮孩子“壮胆”?请看看以下的建议吧!

  ·宝宝胆小全因父母犯四错

  ·三招让宝宝胆子大起来

  宝宝胆小全因父母犯四错

  原因一:父母教养方式的问题

  虽然宝宝的性格和遗传有很大关系,但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后天的成长环境及父母的教养态度,比如:

  (1)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严格,常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地做事,让孩子感到不知所措。

  (2)家规太严,对有些孩子感到好奇的东西常不准摸、不准玩,甚至不准问,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于按“规矩”办事,缺少了探索精神。

  (3)家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孩子动辄得咎,变得谨小慎微。

  (4)孩子对突然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比如先由祖父母抚养的孩子转而由父母亲自抚养时,因为教养态度不同,孩子一段时间里会变得沉默、内向。

  原因二:家长保护太多

  家长对孩子保护太多是让孩子胆小的主要原因。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呵护备至,无论是在生活细节中还是学习过程中,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家长都会代劳。

  这种情况在城市里更加严重,家长会时常灌输给孩子过分的“安全意识”,比如“绝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外面太危险”,甚至有些家长用恐吓的语气来教育孩子,这些意识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便会让孩子觉得只有在家里、在父母身边才是安全的,其余地方都不安全。因此当孩子离开了家,便会出现害怕、退缩等表现。

  原因三:看不到“闪光点”

  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说话声音太小等,父母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强烈地反应,而应善于发现并强化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避免拿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孩子。最胆小怯弱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许在父母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

  但现实中不少家长不但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勇敢漠不关心,而且经常拿别的孩子来比较,“你这算什么,谁谁比你本事大多了”,“谁在演讲比赛中拿了大奖,你连讲台都不敢上”……这些话语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越加自卑胆怯。因此,家长对于胆小的孩子必须坚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的原则。

  原因四:恐吓孩子

  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过分担忧,精神状态持续紧张,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胆怯和退缩。巨大的响声、突然从高处落下等,都会引起婴儿的惧怕,此时孩子会本能地扑向母亲的怀抱以求保护。6-9个月的孩子对陌生人的突然接近产生恐惧。认知和想象进一步发展后,对黑暗、动物、雷电或登高临下等感到恐惧,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有的家长自觉管不住孩子,一旦发现孩子害怕某件事物时,就像找到了约束孩子的法宝,甚至还添油加醋,动不动就用来吓唬孩子,使其长期处于惊恐不安的情绪之中,孩子也就胆小了。

  三招让宝宝胆子大起来

  孩子胆小的现象其实并不少见,所以家长们首先无需太过烦恼,只要采取合适的策略,用心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和教育方式,宝宝会越来越大方和自信。

  法宝一:在家别太宠溺

  “胆怯型”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我,敢说敢做,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唯唯诺诺。但是,一旦他们置身于相对陌生的环境或面对生人,便会完全“失去”聪明与灵巧,缺乏信心,不敢表达,尤其害怕失败。

  与“胆怯型”相对,“表现型”的孩子倒是特别不怕生,人越多、场面越大,他们的一言一行就越精彩。“胆量的差异既受天生的性格因素影响,也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关。”胆怯表现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过多的宠爱与纵容,与社会的接触欠缺,这不免使其对公共场合、集体活动产生了未知的恐惧。专家建议,在家时,家长可别让孩子太由着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办,而应适时放手,让他多到社会上去见识见识。

  法宝二:鼓励使人大胆

  一些孩子不太善于与别人打交道,遇到父母的熟人总不愿意主动问好,要么低着头、要么把脸扭向一边、要么涨红了脸没有一句话、要么干脆躲到爸爸妈妈身后。一些家长便向别人“解释”:“这孩子就是害羞,不太爱说话,见到客人总是别别扭扭的”。

  专家告诫,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扣上“没用”、“胆小鬼”的帽子,一味指责只会更加打击本就自卑的他(她)。当孩子表现不如人意时,父母应当耐心地予以安慰和鼓励:“第一次见面谁都会紧张,以后和阿姨熟悉了,你一定会说得更好。”“这次没完成没关系!下次我们继续努力,妈妈相信你能行!”在尴尬的节骨眼上给孩子一个温暖坚定的眼神,他(她)的信心才会慢慢增长,直到把过度的羞怯抛到脑后。

  法宝三:不要操之过急

  对待胆怯型的孩子,创设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让胆小的孩子"勇往直前",家长与老师都不能操之过急。当孩子不愿意与其他更多的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和小朋友一块玩,因为害羞的孩子比较喜欢一对一的交往;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时,家长不要勉为其难,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家长也不要胁迫他,因为这样做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将来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来应对,使害羞升级。

  与此同时,父母也可与老师一起轻轻“推一把”,引导孩子多多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同龄人集体行动,以培养其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鼓励为主、推动为辅,让孩子由“两面派”蜕变为“表里如一”的“自信派”。

  情绪不安时的肢体语言

  留心观察一下自己或别人情绪不安时的肢体语言

  头歪一边,用手托住头

  托着脸颊的手,就是代替安慰自己的母亲,或者恋人柔软温暖的肩膀或是胸膛,托住头就是希望得到爱人的拥抱或安慰。

  按住脸颊、头、头发

  忘记带钥匙或电灯,和瓦斯忘了关等等,发现了有什么失误的时候,想也没想就用双手用力压住双颊,是表示希望所爱的人,能给予爱抚,并得到安慰。

  用指尖拨弄嘴唇

  用食指及拇指的指尖来触摸嘴唇,一面想克服不安,一面可以得到安定的表现,指头是母亲的乳头的替代品,人在婴儿的时期,从吸乳头得到安定感,同样的为了稳定情绪就用指头接触嘴唇。

  咬指甲

  当不安增加时,光用指头碰嘴唇是不够的,于是就开始咬起指甲及手指关节了,甚至会把指尖咬成锯齿状。

  双手交叉

  双手交叉的动作,就好像婴儿时期被吓着而大哭,母亲就会边哄边摇一样,而在此感到挫折的时候,身边却没有人,就会产生这样的动作。另外一种双手交叉,是出现在有防卫意识的时候,双手交叉可以对对方产生防卫的效果。

  自己紧握自己的手

  自己紧握自己的手,其中一手代表自己,而另一只手则代表心目中最仰慕的他,有时紧张的时候,不自觉也会紧握自己的手,就是表示希望有双握紧自己的强而有力的手。在最紧张的时刻,往往会有手心冒汗,手指毫无血色,僵硬地紧握的情况发生。

  做人难源于儒道思想矛盾

  中国式的人格只有在具体的人际关系中才能体现,自我与他人的疆界模糊不清。

  “做人”这件事是带有浓郁传统风味的中国土特产,说白了是指接人待物的处世之道。西方文化中就找不到相应的固定词汇,在英语里只有“to be”(成为你自己),这有存在主义味道,和“做人”还隔了一段距离。小王“做人难”的感慨,其缘由是与中国人的人格构成分不开的。

  中国文化没有西方那种建立在自我意义上的抽象人格,它不倾向将个人从社会关系抽离出来进行自我反思。中国式的人格只有在具体的人际关系中才能体现,自我与他人的疆界模糊不清。“仁者人也”(《中庸》),这是中国文化对“人”下的最为经典的定义。“仁”字从“人”从“二”,亦即是说,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其中一方定义。在传统中国,这种二人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中国人的人格构成中既然含有很重要的他人成分,那么也就产生了在别人面前“做人”的概念。

  中国人的人格系统把“人”两分为“身”与“心”,文化上用观念形态表现出来,分别是道家与儒家。

  美国孟菲斯大学历史系教授孙隆基认为,中国人的人格系统把“人”两分为“身”与“心”,文化上用观念形态表现出来,分别是道家与儒家。儒家可以说是“心学”,道家则是“身学”,二者互为补充,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倾向。

  中国人一般比较“人情味”:不轻易拒绝别人的要求,急人所难,忘我地为朋友办事,甚至自己多吃一点亏也无所谓。这恰是“心”的表现,它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照,关照的对象就是彼此之“身”,所以中国人打招呼就是:“吃了吗?”或者“别来无恙?”这种心的灵犀由一人之身发出,到达对方之身,正是“仁”最要紧的元素。儒学也是“仁学”———这是中国文化大传统的正统,也是一般中国人的常态所显露的一面,所以中国人讲究“心心相印”、“将心比心”,处处以对方为重。

  而道家是反对二人关系而主张“一人”之身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老子。法本第三十九》)在老子心目中,万物都是从这个“一”派生出来的,像仁义一类的东西只是末流,最好能够直接掌握到天地还未作二元分化之前的那个“道”。

  儒道处世原则上的矛盾造成了中国人人格的双面性因素,这也是“做人难”的根本原因。

  其实,道家式的偏重个人,目的仍在于保身养身,希冀“天地与我并生”。这种目的是现世的,甚至是自私的。它反映的也是文化深层中个体爱惜皮毛、明哲保身、不要好出头的倾向,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表现就是活命哲学和乌龟哲学。

  如老子所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套哲学亦包括如何利用二人关系,用“忘其身”的姿态来作为“利吾身”的伎俩。不少传统士大夫“退隐终南”,也不过是宦海失意后力图东山再起。中国人往往养成“多吃一点亏”的习惯,方便以后在对方面前“吃得开”,吃亏倒成了使自己得益的方法。这个倾向甚至堕落成一种阴谋术,即如何利用欲取先予、欲擒故纵、欲贬先扬、以退为进的方式去算计别人,达到为自身利益服务的目的。

  因此,在阴阳调和、儒道合用的中国文化里,才会一方面出现“忘我无私”的姿态,另一方面又存在难以说清的“私心”。儒道处世原则上的矛盾造成了中国人人格的双面性因素,这也是“做人难”的根本原因。

  “做人难”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也有关系

  “做人难”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也有关系。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西方社会结构是一种个体平等的团体格局,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因此,在个人交往领域,每组关系都是一组特殊的关系。在每组交往关系中,心的互动也是特殊的。这是约定俗成的潜规则,一个没有受此熏陶的人是很难深刻体会和理解的。

  “做人难”的问题就这样出现了。首先,要把每组关系都处理好很困难的,每一组交往关系都要以不同的方式对待。这包含不同的“度”,过与不及都不妥,这需要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其次,心的互动操作起来更不容易,对每种关系都投入特殊的感情是一个沉重的精神负担。客观上讲,想要完全与他人分享彼此的感情不过是一种幼稚的理想,这种幼稚的理想很容易被虚伪的人进行感情的欺骗。往往,在热忱的儒家表面姿态下潜伏着阴暗的道家谋术。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私人的感情交往愈发趋向商业交易的环境下,这种欺骗行为尤其可能在较大范围流行。对这种文化的消极面,个人无能为力,便只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做好人”也是为自己赚取道德优越性的最佳手段

  在中国文化里,由于“身”“心”二元分离以及用“二人”关系的人格设计,所以,个人的“自我”肯定,总是必须借助于别人的表态。因此,面对挫折,小王痛定思痛,谨慎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宽容、友善地对待大伙,不刻薄也不委琐,不轻浮也不深沉,不盲目奉承也不目空一切,不表现自己也不作城府状,遇事多替他人着想,有一点儿委屈就自己兜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努力做个“好人”。

  的确,在客观上“好人”是最中庸的,对他人也是最安全的,是否“做好人”往往成为舆论评判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但是,“做好人”也可能被某些阴谋家利用,成为赚取道德优越性的最佳手段,这种来自道家的文化动机,人们往往“心领神会”。因此,当小王把“好人”又辛辛苦苦做得滴水不漏八面玲珑时,还没来得及沾沾自喜,没想到别人又给他下了另外一个定语:“会做好人”。当然,他们也会套用最新流行的一个中西合璧的表达方式:“会做秀”。

【母爱】相关文章:

母爱,母爱01-28

母爱,母爱作文01-27

母爱母爱作文07-26

伟大的母爱母爱作文06-12

母爱无悔母爱作文06-17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作文06-17

母爱-伟大的母爱作文05-25

母爱,伟大的母爱作文07-02

母爱作文 母爱的温暖07-25

母爱啊母爱作文07-02